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9:27 | 查看全部
甘愿缩小的美洲鹰
时间:2017-08-03 作者:未详 点击:1904次
  在美国加州的岛上,有一种鸟叫美洲鹰。

  由于市场上有人高价收购,当地人对美洲鹰进行疯狂的捕猎,导致美洲鹰在岛上绝迹,人们再也看不到它的踪影,认为这个物种已经从世界上消失了。
  
  美洲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

  一只成年的美洲鹰,是体重达到二十公斤、两翼自然展开达到三公尺的巨鸟。它在海面上飞行时,一个俯冲下来,就能抓起一只小海豹飞上天空。这种鸟绝迹了,人们很后悔当时冲动的行为。
  
  在大家认为世界上不可能再出现美洲鹰的时候,美国一名专门研究美洲鹰的科学家阿·史蒂文,却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里,发现了绝迹多年的美洲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种体形庞大、习惯在海上飞翔的美洲鹰,竟然能在拥挤狭小的岩洞中生活。
  
  阿·史蒂文发现,洞中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岩石,岩石与岩石之间最大的距离是零点五英尺;最狭窄的地方,两块岩石几乎紧贴在一起。有的岩石薄得像刀片,有的岩石尖得像钉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身体庞大的美洲鹰,连麻雀恐怕都很难栖身。美洲鹰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所有专家都难以想象。
  
  阿·史蒂文利用高科技的方法,在洞中捕捉到一只美洲鹰,然后用许多树枝把它围在中间,再用铁蒺藜做成直径为零点五英尺的小洞,试着让它从洞里往外飞。
  
  美洲鹰一下子便从零点五英尺的小洞里飞出去了,速度快得谁也没有看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阿·史蒂文只能透过录像的慢动作观察。
  
  录像的慢动作显示,美洲鹰在穿过小洞的一剎那,翅膀紧紧地贴在肚子上,双脚直直伸到尾部,与伸直的脖子和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巨大的躯体在瞬间变成一条又柔又软的面条,进而轻松做到人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在对美洲鹰研究中,阿·史蒂文还发现,美洲鹰身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老茧子,老茧子的坚硬程度可以与岩石相抗衡。可见,当时美洲鹰为了躲避人类的追捕,来到这样的岩洞里,为了适应环境,为了让自己庞大的身躯能穿过岩石之间狭小的缝隙,在一次次地受伤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终于让自己的身上有了老茧子以抵御岩石的摩擦,让自己庞大的身躯柔软到可以瞬间成为一条直线。
  
  美洲鹰无法躲避人类的捕杀,也无法改变岩洞的狭小,但是它却改变自己,进而获得生存空间,让濒临绝迹的种族得以延续。
  
  缩小自己是很困难的,可能会流泪,可能要受伤,但是只有勇于并且甘愿缩小自己的人,才可以穿过狭小的缝隙,获得更广阔的天空。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父母和家庭,无法选择决定我们前半生命运的平台。无论这个平台如何,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我们都无法改变,所以不必抱怨,只需要承认和接受。但是,我们绝对有办法选择自己后半生的道路、生活环境或是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设计自己的第二次出生,也同样能赋予自己的第二次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9:37 | 查看全部
一粒稗谷也能识人
时间:2017-07-30 作者:未详 点击:2060次
  晚清时期,曾国藩在安庆驻军时,有位多年未联系的远房亲戚从农村来找他,这人背着简陋的行李,衣服十分褴褛,跟大家说话言语也很谨慎,曾国藩很欣赏他的品行,打算找机会给他安排一个职务。
  
  一天,曾国藩和这位亲戚一起吃饭,因为碗里有一粒稗谷,这人便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把稗谷挑出来才继续吃饭,曾国藩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当时没有说话,过了没几天,却让一位下属为亲戚准备行装,要打发他回家。下属问为什么,曾国藩回答道:“他放下农活从农村出来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吃饭时竟然把一粒稗谷挑出来,这种举动,像一个乡下人的样子吗?我怕他将来做事不本分,会惹出祸事呀!”看到这位下属似乎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曾国藩正巧需要买些笔墨纸张,就故意安排这个亲戚带着一个士兵出去办这件事。
  
  这位亲戚来到市场,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东瞅西看,一副非常挑剔的模样,还打着曾国藩的旗号,对店主趾高气昂,好不容易选好了东西,却又跟店主小声嘀咕了半天,趁机索取了一份回扣。这一切都被偷偷跟在后面的下属看得清清楚楚,他赶回去向曾国藩汇报:“您的判断果然没错,原来他在我们面前很谨慎的样子都是装出来的,这样的人一旦得到重用,后果堪忧呀!”曾国藩点点头,很快就按照自己原来的计划,将这位亲戚打发走了。
  
  一粒稗谷虽小,透过它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想要识别一个人的真面目,往往需要学会从细微处观察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9:48 | 查看全部
致命的天敌是自己
时间:2017-07-28 作者:未详 点击:3755次
  一群体型庞大的牦牛在荒野里寻找青草。几只狼突然出现在不远处。领头的牦牛发现危险,迅速做出反应,带领牛群奔跑起来。狼也随着牛群奔跑,寸步不离。终于,有一头体弱的牦牛掉队了。狼将它包围住,不停地进攻。牦牛与之拼杀,由于年迈体衰,寡不敌众,半小时后倒在地上。
  
  一只蝎子在沙漠中缓缓前行。它突然看见前面有动静,几只獴在向它靠近。蝎子快速掉头,拼命逃跑。獴紧追不舍,不一会就赶上。还没等蝎子反应过来,几只獴分工协作,咬头的咬头,咬身子的咬身子,蝎子成了獴的盘中餐。
  
  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法则,谁也改变不了。但很快,两个不同的故事发生在以上四种动物之间。
  
  一群牦牛在荒野寻找青草,突然几只狼出现在不远处。一头牦牛发现了,抬头看了一眼,其余的牦牛也纷纷抬头向狼望去。所有的牦牛继续站在原地,丝毫没有逃离的意思。狼在牦牛群边虎视眈眈地转悠了好一阵,没有下手的机会,无奈地走开。
  
  一只蝎子在沙漠中缓缓爬行,突然与几只獴狭路相逢。獴小心翼翼地靠近。蝎子趴在那儿,翘起尾巴,似乎做好战斗准备。獴见状,纷纷后退了几步。蝎子仍一动不动地待在原地,既不逃跑,也没反攻。对峙几分钟后,獴只好走开,去别处寻找好对付的猎物。
  
  其实,狼未必是牦牛的天敌,獴也未必是蝎子的天敌。牦牛和蝎子前后两种不同的命运说明,天敌是“制造”出来的,逃跑成了牦牛和蝎子的致命错误。置之不理的牦牛和敢于面对的蝎子,不但保全了性命,还吓跑了对手。
  
  动物界的法则也适用于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即便一时没想到对策和解决的办法,也不能退缩,应当积极勇敢地(哪怕硬着头皮)面对,因为逃避有时就意味着自我毁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9:59 | 查看全部
一幅“贼”的画像
时间:2017-07-24 作者:未详 点击:2152次
  有一位青年画家,在还没成名前,住在一间狭窄的小房子里,靠画人像维持生计。
  
  有一天,一个富人经过,看他的画工细致,很喜欢,便请他为自己画一幅人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
  
  一个星期后,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约前来拿画。这时富人心里起了邪念,看那画家年轻又未成名,便不肯按照原先的约定支付酬劳。
  
  富人心想: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那么,绝没有人会买。我又何必花那么多钱来买呢?
  
  于是富人赖账,他说只愿花三千元买这幅画。
  
  青年画家傻眼了,他从来没碰到过这种事,心里有点慌,费了许多唇舌向富人据理力争,希望富人能遵守约定,做个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买这幅画,你别再啰嗦了。”
  
  富人认为他居上风,便又追问道:“三千元,卖不卖?”
  
  青年画家知道富人故意赖账,心中愤愤不平,他以坚定的语气说:“不卖!我宁可不卖这幅画,也不愿受你的侮辱。”
  
  “今天你失信毁约,将来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价。”
  
  “笑话,二十倍,是二十万耶!我才不会笨得花二十万买这幅画呢。”
  
  “那么,我们等着瞧好了。”青年画家对悻悻然离去的富人说。
  
  经过这个事件的刺激后,画家搬离了那个伤心地,重新拜师学艺,日夜苦练。
  
  皇天不负苦心人,十几年后,他终于在艺术界里,成为一位知名的画家。
  
  而那个富人呢,自从离开画室后,第二天就把画家的画和话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富人的好几位朋友不约而同地来告诉他:“有一件事好奇怪喔!这些天我们去参观一位成名艺术家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不二价,画中的人物跟你长得一模一样,标示价格二十万。好笑的是,这幅画的标题竟然是‘贼’。”
  
  富人听后,好像被人当头打了一棍,顿时想起了十多年前与画家的事。他立刻连夜赶去找青年画家,向他道歉,并且花二十万买回了那幅画。
  
  青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志气,让富人低了头。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活着要争气,不能泄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40:10 | 查看全部
放下得道
时间:2017-07-23 作者:未详 点击:2228次
  一个和尚肩上挑着一根扁担信步而走,扁担上挂着盛满绿豆汤的瓷壶。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碎汤撒,这位和尚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这时,一人跑来说:“你不知道瓷壶已经破了吗?”
  
  “我知道。”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那么你怎么不转身,看看该怎么办。”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我转身又能如何?”
  
  禅思禅语
  
  生命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如果把每一个阶段的成败得失全都扛在肩上,那今后的路你就没办法走下去了。所以,你必须丢弃以往的一些旧东西,跟过去说再见,去朝着更大的目标迈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40:19 | 查看全部
角山羊的路
时间:2017-07-21 作者:未详 点击:1788次
  角山羊生活在尼日利亚草原上,它们每年要翻山越岭走800多公里,迁徙到另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面对漫漫长路,它们不但要应对豹子、狼等的威胁,更要面对长途劳顿的考验。
  
  角山羊迁徙时五至七只聚成一组出发,各组出发的时间大致相同,但它们到达新家的时间却不一样。有些走得很快,并且有着高度的计划力和自制力,每天保持走一定的公里数,风雨无阻,因此很快到达新家。而有些则走得较慢,它们碰到食物丰盛的地方,就会停下来享受一至两天,然后再开始走路,这样一来,它们到达新家的时间就比较晚。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角山羊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新家后,有不少会死去。那么,死去的原因是什么,是走得快的山羊死的多,还是走得慢的山羊死得多呢?科学家们做了一个跟踪观察,两年后他们得出了结论:死去的角山羊大多是累死的,只有少数是病死或遭受攻击而死的。更令他们叹息的是,死去的角山羊全都是走得快的那些羊,而走得慢的,因为在旅途得到了充分地休息和补充,最终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角山羊每年面对的漫漫长路,是一条决定命运的生死路。走得快的山羊比走得慢的累死的多,也值得彼于奔命的人们去思考自己。

  生活中,我们为了生存,总是不顾一切地往前赶路,拼命地工作、赚钱,为了过上好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最终透支生命伤害了自己。人生一世,应该打拼而不是拼命,要明白,适当的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40:30 | 查看全部
无敌的鲦鱼
时间:2017-07-19 作者:未详 点击:1671次
  一支海洋生物科考队在西太平洋的海面下进行科研活动。

  他们发现不远处一条强壮的鲨鱼正在惬意地游动,而在离它的几十米开外则有一大群小鲦鱼。很显然,鲨鱼看见了鲦鱼群,它慢慢向鱼群游去。
  
  科考队员为鲦鱼们捏了一把汗,然而,当鲨鱼张开血盆大口冲向鲦鱼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鲦鱼群迅速分散了开来,有的绕过鲨鱼的大嘴蹿到鲨鱼的体侧疯狂厮咬,还有许多鲦鱼不断冲向鲨鱼的眼睛。鲨鱼在不断地躲避中,轻易地被鲦鱼控制了“航线”。鲨鱼被咬得疼痛难忍,空有一身力气,却没有办法对付那些小家伙,它拼命挣扎想逃离鲦鱼群的攻击,但无论怎么逃都摆脱不了它们!很快,鲨鱼被逼进一个乱礁群,此时的鲨鱼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头撞上了高高耸起的大礁石,一命呜呼!鲦鱼们则围着它,这顿美餐足够它们享用一个月了!科考队员们忍不住赞叹:“都说鲨鱼是海洋霸王,可是几乎处在海洋食物链最底层的小鲦鱼,却凭着团队精神战胜了鲨鱼,让海洋霸主成为它们的盘中餐!”
  
  美国教育之父诺亚·韦伯斯特曾这样说: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很多事业,团结的力量是无敌的!”

  不错,再强大的个人,只要孤军作战,总会有力所不及的时候;再渺小的个体,只要组成团队,相互合作,就会有以弱胜强的力量!

  这些鲦鱼仿佛也在告诉我们,在现实的生活或工作中,我们与其选择相互竞争,不如选择抱团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40:40 | 查看全部
低头,才能抬头
时间:2017-07-18 作者:未详 点击:7161次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尖毛草。尖毛草号称“草地之王”,是非洲大地上长得最高、最茂盛的毛草之一。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尖毛草最初的生长过程却极其缓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王者的气象。当春天来临时,其它植物开始疯狂生长,而尖毛草仿佛压根儿就没感受到春风召唤似的,始终保持在一寸左右,就像被抛弃的可怜虫,显得寂寥而寒碜。眼看春天就要结束了,尖毛草还是那么不紧不慢地吸收阳光雨露,像一个光吃饭不长个儿的小孩,几乎看不见有什么增长,比草原上的许多野草都低矮。正当人们对尖毛草感到无比失望时,情况一下子发生了逆转。半年后,一场大雨来袭,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拔地而起,每天以一尺半的惊人速度向上猛长,不到一个星期,就长到了一米六七,有的甚至达到了两米高。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尖毛草就像一堵堵绿色的高墙,成为非洲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刚开始,人们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低矮的毛尖草能够一下子蜕变为“草地之王”?后来,植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尖毛草之前不是没有生长,因为它长的不是地面的茎,而是地下的根。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不断向周围和地下扩张,最深的地方竟然达到了二十几米,它的根系牢牢地锁住了水分,锁住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当蓄积的能量达到成长的需要时,尖毛草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长到人那么高。

  
  无独有偶,在四川地区也生长着一种有趣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毛竹。

  这种竹子非常高大,它的竿高达二十多米,直径也达到了二十多厘米。然而,在最初的五年里,毛竹的生长十分缓慢,堪称林中“侏儒”。但在第六年雨季来临时,它却以每天六尺的速度向上急窜,大约半个月时间,毛竹就能成为林中的身高冠军,并且风吹不倒。更为奇特的是,当毛竹处于生长期时,周围的植物都得为它让行,直到它长大“成人”,其他植物才能吸收到养料。与尖毛草一样,毛竹也是先发展根系,再发展茎杆,最后,它们都成为了同类中的佼佼者。
  
  原来,无论是植物还是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学会隐忍,学会埋头苦干,在机遇降临前,先将自己打造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

  所谓功到自然成,当你的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自己推向成功的顶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40:50 | 查看全部
皇帝,也帮不上的人
时间:2017-07-09 作者:未详 点击:3847次
  宋仁宗闲暇时,喜欢悄悄在皇宫里面四处溜达。

  一次,当他走到便殿时,忽然听到有争吵的声音,他躲在柱子后面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两名侍卫在聊天,侍卫甲认为,人的命运不是命中注定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侍卫乙却认为,他们都是伺候皇帝的人,命运自然是由皇帝决定的。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所以争吵不休。
  
  宋仁宗听了感觉十分有趣,他忽然想起来,原来的侍卫队长升职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替补。

  于是,宋仁宗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笔来在两张纸条上写下了同样内容的一句话:“谁先到达你那里,就让他成为侍卫队长。”然后,他将纸条分别装到密封的小金盒里。
  
  接着,宋仁宗派人叫来侍卫乙,让他带着一个小金盒送到负责皇宫内务的一名主管那里。

  宋仁宗估计侍卫乙差不多已经走到半路时,又叫来侍卫甲,同样给他一只小金盒,让送到那名主管那里。
  
  不久,主管传回消息,他按皇帝的旨意,已经推荐侍卫甲为队长。

  宋仁宗明明特意安排了侍卫乙先去,为什么结果却是这样?

  原来,在侍卫乙和侍卫甲离开之后,宋仁宗又安排了两名侍卫,分别在半路上拦住他们打招呼,侍卫乙遇到可以聊天的人很开心,从昨晚做了什么梦到中午吃了什么饭,聊得不亦乐乎;侍卫甲却一心惦记着要完成任务,只是匆匆打了声招呼就继续往前走,直接把小金盒送到了主管那里,仅仅因为抢先了几步,他就得到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
  
  宋仁宗感叹道:“人如果自己不努力,就连皇帝也帮不上他。”

  自己不努力,再好的机会也会失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41:00 | 查看全部
光棍树的自我改变
时间:2017-07-04 作者:未详 点击:2377次
  非洲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光棍树。它一年四季只长树干枝条,不长叶子,光秃秃的,如枯木一般。

  然而,这死一般的树木却是生机蓬勃的,以一种特有的姿态长驻在茫茫沙漠之中。
  
  光棍树是为了适应非洲荒漠地带干旱的气候才逐渐退化了叶子,用绿色的茎和枝条进行光合作用的。如果它也像气候湿润、雨水充足地方的植物一样,长出又大又多的叶子,那么它会因叶子的蒸腾作用而丢失大量水分,从而无法适应干旱而遭自然界淘汰。

  更为巧妙的是,它枯木般的样子对一些食叶动物毫无吸引力,减少了被动物吃掉的机会。这一点点的改变,不仅能让自己生存,而且能生活得更好!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多数人面对困难,便紧紧地盯上了困难,一心想着如何克服它,而忽略了自己依然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
  也许改变一点,不仅克服了困难,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光棍树一样,改变一点点,便能在沙漠中生活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