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1:00 | 查看全部
拾到金子
时间:2015-12-20 作者:未详 点击:2566次
  古时候,有个乞丐拾到了一大块金子,他把金子化整为零,分成三十块,藏在各处,要用的时候就拿一小块。于是,他先换行头,然后买来房子,置了田产,又娶了老婆,再后来又捐了官,成为一个体面的人。
  
  那天晚上,他吃完宴席回来,看到门前有一个乞丐,一条腿断了,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煞是可怜,有气无力地对他说:“先生,你行行好吧,我就要死了,只要你给我养老送终,我一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他想起当年做乞丐时的悲凉,同情心顿起,让随从把他抬到家里去,让人给他洗澡换衣,做饭喂药……
  
  那天,奄奄一息的乞丐从怀里摸出一个包裹,感激地对他说:“你真是个好人,我死了,这个就归你。”
  
  打开一看,他眼睛都直了,是一大块金子,和他当年拾到的一模一样。
  
  乞丐接着又说:“原来我有房有地,也是个体面人……”后来,又指着那金子,说,“自从我拾到了它,有人看我整天神神秘秘的,以为我一定发了意外之财,就盯着我,为了得到宝贝,一伙人还打断了我的腿,为了保住这个宝贝,后来我就东躲西藏,过上了不安定的生活,最后沦落到这个地步。”
  
  一个乞丐拾到金子,因为适时地用出去,而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一个体面的人拾到金子,为了保全而费尽心机,最终沦落为乞丐。财富就是这样捉弄人。
  
  因此,当我们拥有财富时,我们要把它适时地用出去,而不能吝啬,一味地守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1:12 | 查看全部
穿越千年的人生智慧
时间:2015-12-19 作者:未详 点击:2126次
  据传在周王朝太庙的石阶前,曾立有三尊人物雕像,分别为“玉人”、“金人”和“石人”的形象。这三座雕像有什么寓意?为什么会立于周王朝供奉祖先的太庙前呢?还是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三尊雕像的风采威仪吧。
  
  第一尊为以布匝嘴,表情严肃的铜铸“金人”。用布勒住嘴巴,意为少说多做,惜言如金。胸前勒文“金人”,背后有“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必多患”的铭文。教人慎于言行。
  
  第二尊为双手张开,作侃侃而谈状的“石人”。与“金人”相对而立,此尊雕像的用意是教人要仗义执言,敢于伸张正义,立场坚定。面对异端邪说要不屈从,不阿就,心如磐石。石人胸后勒文“无少言,无少事”。
  
  第三尊为一尊“玉人”,为绿衣打扮,象征玉的温润洁净,“玉人”表情温恭,谦谨,不动声色的表情似是在教导人们面对一切都应心如止水,淡然处之。要人们控制内心的欲念,修身养性,克己复礼,洁身自好,方能守身如玉。
  
  历史沧海横流,大浪淘沙。这三尊雕像已无迹可考,或毁于兵燹战火,或长眠于地下。但据记载,孔子曾立于周朝太庙石阶下,抚金人而感叹。出自《说苑》的成语“三缄其口”,其中“三”现在往往理解为“多”之义。其实,真正的意思可能是来源于周太庙前用布绕嘴三周的“金人”形象,是对“金人”的客观描写。
  
  穿越千年,我们仿佛依然能够看到周王朝的历代帝王在袅袅香火中参拜开创基业的先祖,神情恭敬,庄重肃穆。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先王用目窥千里的睿智,为后代子孙廓清了一条通达之路,使周王朝享祀帝业六百余年。这不可不谓“玉人”、“金人”和“石人”的教化之功吧。
  
  而这三尊湮没不可考的雕塑,其包含的精神却源远流长,孕育了一代代的圣贤。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于仁”。重温孔子这些依然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哲言,无不教人慎于言行,管住自己的嘴巴,防止祸从口出。让那些夸夸其谈者原形毕露,褪去假象。再现“金人”风范。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昌黎,触龙颜,批逆鳞,犯颜上书,谏迎佛骨,结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但其仗义执言的精神,震古烁今,与“石人”无异。
  
  面对前来劝降的宋恭宗和忽必烈,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脱口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不正是“玉人”所为吗?守身如玉,高风亮节,纤尘不染,成为彪炳史册的伟丈夫。
  
  “玉人”、“金人”和“石人”所蕴含的精神内质历经时光的变迁,不但没有随风湮没,反而历久弥新,成为儒生、士子、知识分子革命者的精神钙质。朱自清的不食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面对反动派的枪口拍案而起,共产党人面对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折磨,严守党的机密,视死如归,这不都是“玉人”、“金人”和“石人”三尊雕塑精神的再现吗?
  
  时光荏苒,流年偷换。流去的只是芜杂尘埃,时间淬火的思想精华必将在历史长河中赓续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1:22 | 查看全部
花开无声
时间:2015-12-19 作者:未详 点击:2093次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灵活,手勤脚快。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里剃发沐浴之后,就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法师一边关照他的饮食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法师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例如,他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再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僧侣炫耀;更为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时,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大有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和作风,法师想了一个用来启发、点化他的非常美丽的教案。这一天,法师送了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给这位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长状况。
  
  第二天一早,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跑来了,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师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
  
  “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了一阵之后,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诺诺地对法师说:“弟子领教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1:32 | 查看全部
非洲鲋鱼的生存智慧
时间:2015-12-17 作者:未详 点击:1714次
  在非洲内陆的水域中,最强大的水生物种莫过于鳄鱼。它们仰仗其庞大的身躯和冷酷的猎杀手段成为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中当之无愧的霸主。令人惊叹的是,在鳄鱼的领地,有一种足以与它分庭抗礼的种群,竟是身躯只有10厘米左右的小鱼——非洲鲋鱼。
  
  非洲鲋鱼是鱼类当中的小不点,可是它们的数量多得惊人。一条河流中,其他所有鱼类的总量还不及它们的一半,这种规模优势使它们的生存显得相对的从容和有利。正因为如此,它们变得让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不可小觑。
  
  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独独非洲鲋鱼的数量可以超越其他的鱼类呢?其中的奥秘在于非洲鲋鱼独特的繁殖方式。
  
  众所周知,鱼类是将卵产在水里让它孵化的。可是,鱼卵在水里要面对太多的危险。大鱼、水鸟、水獭、蛇、螃蟹等天敌都会把它列入自己的食谱。这也正是其他鱼类的数量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非洲鲋鱼却独辟蹊径,没有将卵产在水里孵化。
  
  到了产卵期,非洲鲋鱼会仔细搜寻,寻找岸边有大树的水域。当它发现有树枝伸到水面,便选择距水面有一段距离的某片合适的树叶作为产房。然后,它尽力从水中跃起,将身子紧紧粘附在叶片朝下的一面,将卵排在上面。卵附着在悬在水面半米高的树叶上,几乎隔绝了所有天空中陆地上以及水里的天敌。随后,它会一直待在这里,不间断地甩动尾巴,以便激起水花溅到树叶上的卵上面,保证卵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直到小鱼孵出落到水里。正因为选择了这种独特的孵化方式,非洲鲋鱼的庞大数量才有了绝对的保障。
  
  生存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而智慧恰恰是解决所有难题的灵丹妙药。不囿于常规,全力求新求异,也许生存不仅会显得比较容易,更会焕发出夺目的性灵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1:43 | 查看全部
三只蚂蚁
时间:2015-12-14 作者:未详 点击:4333次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既陡峭又光滑,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回转,也找到了丰富的食源。
  
  其实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有时需要你有几分定力,需要你“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守与执著;有时需要你及时调整航向,需要你具备“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灵活与变通能力;有时需要你对眼前的进退、取舍作出理智的选择,需要你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从容与自信——一个华丽的转身,你会欣然发现上帝为你开启着另一扇成功的大门。
  
  必要的坚持,灵活的变通,适时的放弃,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事业成功的法宝,也是人生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1:55 | 查看全部
螃蟹的故事
时间:2015-12-11 作者:未详 点击:3130次
  很久以前,在一条河流边,一只小螃蟹出生了。当时的它,只长有两只脚。面对这个新奇的世界,螃蟹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它来到沙滩上,迈着两只小脚,走来走去,很是高兴。它遇到了一只乌龟,刚要和它打招呼,可乌龟却坏极了,伸出它的长脖子,一下就把螃蟹顶翻了。螃蟹爬起来去追乌龟,可它只有两只脚,怎么也追不上长着四只脚的乌龟。螃蟹气坏了,气喘吁吁地停在一棵树下休息。
  
  这时,来了一只蜈蚣。螃蟹看到它全身竟然长满了脚,而且经过时,它的一只脚不小心碰了自己一下,就有毒汁刺来,让人受不了。螃蟹不干了,它再三乞求上帝多给它长几只脚。上帝说,我只能满足你的一次要求,你可要想清楚,不要后悔。螃蟹心想,“八”是大家喜欢的吉利数,自己就要八只脚吧,免得以后受别人欺负。上帝答应了它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醒来,螃蟹高兴地看到自己果真长出了八只脚。它太兴奋了,可它很快就沮丧地发现,自己竟然不会走路了。由于长的脚突然增多,当它往前走时,怎么也无法让那些脚协调一致地朝前行走,而是前后交叉在一起,像打架一般,引来了众多旁观者的嘲笑。这下,它后悔不已,可却无法改变眼前的一切。痛苦的螃蟹经过一段日子的苦苦探索,终于想出了办法:既然不能直着走,那就横着走吧。很快,横着走的螃蟹成了大家眼里不一样的风景。
  
  可见,我们不要只想着羡慕别人的风景,而要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如果一旦面临无法改变的事实时,就要勇于面对,善于创新,这样才会有新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2:05 | 查看全部
给自己设一间密室
时间:2015-12-09 作者:未详 点击:2453次
  在罗马书十二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牧人披尔因忠于波斯国王做了宰相。他的同僚们都忌妒他,召集会议,讨论如何赶他下台。会议后派代表去向国王密告:“王啊,披尔出身卑微,一旦被选为宰相,位高于我们,权又大于我们,愿王重新考虑。”国王回答说:“他忠诚无比,我十分信任他,但你们若能指出他的错误,那时我才听你们的话重新考虑。你们可以观察他,并且向我汇报。”
  
  这些大臣回去观察后,发现披尔家里有一间密室常常紧闭。一星期一次,披尔入内把自己关在里面,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独自出来。于是,他们向国王密告披尔必定将国家的财宝藏在房中。
  
  国王说:“你们可以去将房门拆开,搜查房中的秘密,看看他在里面做什么。”大臣奉令,前往披尔家里,拆开那扇特别的门,发现里面只有一双破鞋和一件破衫。
  
  国王召来披尔,问他何以在密室里存一双破鞋、一件破衫,又一礼拜进去一次,赏玩这些破东西呢?
  
  披尔说:“王啊,那一双破鞋和那一件破衫,是我当牧人的时候穿的。我每礼拜仔细地将它们看过一遍,免得我忘记自己出身寒微,配不得王今日所给我的尊荣。”
  
  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得意,往往会使许多人忘乎所以。给自己设一间密室,设一间不忘过去的心灵的密室,才不会让喜悦冲昏头脑,让胜利蒙蔽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2:15 | 查看全部
捕捉机会的“羊”
时间:2015-12-07 作者:未详 点击:2594次
  两只饥饿的狼,发现了一片肥美的草地。
  
  一狼大喜。“这草我们又不能吃,你高兴什么呢?”另一狼不解地问。
  
  “但羊爱吃呀。”此狼说完,便朝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你去干什么?”那只不解的狼问。
  
  “我得设法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羊。”飞奔的狼回答说。
  
  机会,就像隐藏在“草”背后的“羊”,一些人只看得见眼前的“草”,却看不见“草”背后的“羊”,所以一次次与机会的“羊”擦肩而过;而有的人却能透过“草”看见“羊”,所以也就一次次成功地捕获了机会的“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2:27 | 查看全部
负重快乐如樵夫
时间:2015-12-05 作者:未详 点击:2359次
  一早上山晨练,下山时碰上一个樵夫。
  
  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背着一大捆柴,步履蹒跚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看后影,肯定是超过了半百的年龄。我紧赶两步,搭讪了几句话,就伸手接他肩上的柴。我想,他一定很累了,能帮的话就帮他背一程。没想到,他毅然拒绝了我,挥一挥布满老茧的手,呵呵笑着说:“谢了!谢了!你不要夺走我这会儿的快乐。”
  
  我的心深深地被这句话撞击了一下,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听着他渐行渐远的山调,我开始思索这充满意味的话语。
  
  本来,背着重重的一捆柴下山是一种痛苦之事,至少是一种负担,然而,在樵夫看来却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想想吧,上山之始他就期待着这种快乐,他一根一根将枯柴砍下并收集起来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收集快乐的过程?当满满的一捆快乐放在肩上时,他已经与最大的快乐紧密接触了。扛着最大的快乐回家,哪里还有“沉重”、“负担”、“痛苦”等感受的踪影?
  
  原来,快乐是可以这样理解的。生活中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不都是积累快乐的过程吗?当我们完成一项工作时,办结一件事情时,上床准备休息时,结束一段历程时,不都是最大快乐集中的时候吗?而事实上我们往往不这样理解。干工作,我们总恨不能少干一点是一点,干完了就如释重负。办事情,想的是“为什么偏偏让我摊上这些事儿”,能躲则躲,实在躲不开就硬着头皮去应付。办完了总不忘深深地叹口气:“哎,累啊!”一天结束或者一段时间结束,收获的也常常是疲劳和无奈。你可能会说,我经历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根本不值得我快乐。如果许许多多的小事情不值得快乐的话,那么生活中又有多少大事情值得快乐呢?像结婚、生子、获奖、中彩这样的大事,人生能有几次?如果小事情没有快乐的习惯,说不定结婚、生子给你带来的是忧愁,获奖、中彩带来的是负担呢!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次与一群小孩子尽情玩耍之后,仍意犹未尽,手舞足蹈。其学生不解,问老师:“为什么这样的小事情您也值得如此高兴?”大师意味深长地说:“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多少快乐的大事呢?”
  
  一个善于生活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捕捉快乐、收集快乐、享受快乐的人。如樵夫,负重并快乐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02:37 | 查看全部
学者与富翁
时间:2015-12-02 作者:未详 点击:5463次
  一著名学者出了一本《如何走向成功之道,步入富裕之门?》的书,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响。此书极为畅销,读者云集,学者感到非常得意。
  
  有一日,这位学者遇到一富翁,学者便问此富翁是否看过他的这本书,对这本书有何感想与评价。
  
  富翁回答道:“我拜读过你的这本书,这本书确实写得很美妙,它谈的是普天下之道。但是你这本书对于商道来说简直是一窍不通,如果天下人都按你这本书去经商的话,十有八九会亏本,不仅不能走向成功之道、步入富裕之门,而且将走向失败之道、步入贫穷之门,最终会走向绝望之道、步入毁灭之门。不过你的这本书正好可以作我的反面教材,我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今天的富翁,否则我不是陷入贫穷之中,就是走向绝望之路。”
  
  学者听了富翁的话,感到极为震惊,同时他也感到很悲哀。
  
  为普天下之人求道,却不能使普天之下人走出困境,其实称不上大道!为普天下之人讲解致富之学问,却不能使普天下之人成为富裕者,其实称不上大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