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5:38 | 查看全部
禅理:从外物到内心的禅理
时间:2016-02-18 作者:未详 点击:3270次
  一朵花的禅理
  
  弟子爱好打扮,每天都要在这方面耗费太多的时候。
  
  一日,禅师问弟子:“一朵花有多大?”
  
  “有的如指头大,有的如拳头大,有的如巴掌大,顶大的,也不过脸盆大吧。”弟子说。
  
  “哪花香有多大呢?”禅师再问。
  
  “花香怎么是多大呢?”弟子不解。
  
  “哦,我是指花香能传播多大的空间?”禅师说。
  
  “有的可以溢满整个房间,有的可以溢满一个广场,如有风,有的花香可以传到几里地开外。”弟子说。
  
  “几里地有多少个脸盆大呢?”禅师说,“如果把花香比作花的灵魂,那么,一个生命灵魂的芬芳,永远比它漂亮的形体传播得更长远,影响得更深广。”
  
  一条蛇的禅理
  
  寒冬,禅师和弟子见路边有一条冻僵的蛇,禅师要上前去救它,弟子拦阻道:“师父,你忘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吗?”
  
  “当然没忘。”禅师说。
  
  “哪你为什么还要去救它呢?”弟子问。
  
  “救它,就一定要跟农夫那样,把蛇放进怀里去救它吗?”禅师说完,便找来些柴火,在冻僵的蛇旁燃起了一堆火,在火的温暖下,蛇慢慢地活了过来。
  
  “施善的手段,永远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禅师说,“面对恶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因为害怕恶报,而放弃施善,而是智慧地选择施善的手段,让我们的善良免遭恶报。”
  
  一道光的禅理
  
  当禅师谈到“炫耀”这个话题,弟子问,炫耀只不过是显摆自己,并不伤害他人,炫耀又有什么不好呢?
  
  禅师问,为什么白天我们看不见星星呢?
  
  因为白天阳光太强,过强的阳光遮盖了微弱的星光,所以白天才看不见星星。弟子说。
  
  禅师说,在我们的想像中,光越强,我们看得越清晰、越明了,谁知,过强的光,有时比黑暗更能蒙蔽我们的双眼。
  
  禅师说到这里,又把话题回到了“炫耀”上。禅师说,炫耀就是那一道道强光,为显摆自己而遮盖别人的光亮,为显摆自己而蒙蔽别人、欺骗别人,这难道不是对别人的伤害吗?
  
  一道阴影的禅理
  
  禅师有二个弟子,可一段时间,两弟子不和,彼此产生隔阂,中间老隔着一层阴影。
  
  一日,禅师当着两弟子的面,对着一道阴影,又是用火烧,又是用水泼,又是用土埋,又是找来风扇,对着阴影吹。
  
  做完这一番后,禅师问两个弟子:阴影被火烧毁了吗、被水淹没了吗、被土掩埋了吗、被风吹走了吗?
  
  没有。两弟子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这时,禅师又拿出一只手电筒,向着阴影照去,顿时阴影消失全无。
  
  “人与人之间的阴影也是如此,消除阴影的最好办法,不是施暴,不是打击,也不是报复,而是用内心的光亮与去包容它,去照亮它,这样才能真正消除彼此间的阴影。”禅师说。
  
  一颗心的禅理
  
  禅师弟子众多,但其中一弟子十分贪婪。一日,这位弟子试着问禅师:“心有边界吗?”
  
  “当然有。”禅师说。
  
  “哪您为什么常对我们说,一个人的心可以容纳整个宇宙呢?宇宙不是无边界吗?”弟子问。
  
  “宇宙也是有边界的。宇宙如果无限膨胀,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自我爆炸,自我毁灭。”禅师说,“一个人的心也是如此,当贪婪、欲望之心无限膨胀,突破了边界和底线,也会自我毁灭的啊!”
  
  弟子听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5:49 | 查看全部
上帝告诉我们的成功之法
时间:2016-02-16 作者:未详 点击:2767次
  上帝让我们生之为人,为什么不告诉我们成功之法呢?弟子问。
  
  其实,上帝在我们一出生时,就告诉了成功之法。大师说。
  
  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懂,怎么知道上帝告诉了成功之法呢?弟子问。
  
  人生下来,是不会走路的,后来我们又是怎样会走路的呢?大师问。
  
  是在父母和亲人的搀扶下慢慢学会走路的。弟子说。
  
  在学走路时,最容易出现的是哪种情况?大师问。
  
  摔跤。弟子说。
  
  所以,上帝在我们一出生时,就告诉了我们成功之法:人生的成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而实现的;人生的成功都是在父母、亲人和朋友的“搀扶”下而取得的,因而人生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人生的成功都不是顺畅的,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摔跤”,遭遇无数次的失败、挫折和打击而获得的。大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5:59 | 查看全部
马嘉鱼的联想
时间:2016-02-15 作者:未详 点击:1872次
  索马里海峡深海处生活着一种鱼叫:马嘉鱼。马嘉鱼头小身大体圆,银色的表皮,燕子一样的尾巴,眼睛又圆又大,长得很漂亮。马嘉鱼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会溯流而上,然后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去产卵,形成渔汛,这也正是渔民捕捉马嘉鱼的最佳时机。渔民们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很简单:用一网眼粗疏的网子,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用两只小船拖着网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懂得审时度势,当遇到阻拦时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陷入网眼中,网眼随之紧缩。网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更加拼命地往前冲,一条道跑到黑,结果“英勇无畏”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死,为渔人所获。
  
  马嘉鱼的悲剧,很能发人深思。有谁不知?世间常有这样一种人,有时前行的方向本来错了,可他们总是因循守旧,执迷不悟,不肯转弯,也不肯后退,而是一味地沿着老路奋力猛冲,直至陷入绝境无法自拔。这种人不是很有点像马嘉鱼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之路,不可能始终笔直,有时遇到蜿蜒曲折在所难免,适时转弯是必不可缺的,或者该退一步时不可不退却。前进需要勇气,转弯或退却需要智慧。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也唯有转弯才会迎来转机。审时度势,进退灵活,该转弯时就转弯,才能更好地前进,更好地生存。一旦前方受阻无法逾越,如果能改变一下思路,调整一下目标,就会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而转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6:10 | 查看全部
幻想与行动
时间:2016-02-12 作者:未详 点击:2856次
  一个弟子去请教师父道:“人生的美好希望需要什么呢?”
  
  师父道:“幻想。”
  
  弟子问道:“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希望呢?”
  
  师父说道:“去掉幻想,努力行动。”
  
  弟子问道:“师父,您不是说人生的美好希望需要幻想吗?为何实现人生的美好希望却要去掉幻想呢?”
  
  师父说道:“人生如果没有美好的幻想,怎么会产生人生的美好希望呢?然而你如果一味地沉湎于幻想中,幻想永远只是幻想,幻想就会成为虚幻;只有去掉幻想,努力行动,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愿望。幻想可以开启人生的美好希望;然而只有去掉幻想,努力行动,才能成就人生美好的愿望。”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幻想开启人生的美好希望,行动成就人生的美好愿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6:20 | 查看全部
“被利用”未必是件坏事
时间:2016-02-09 作者:未详 点击:3489次
  非洲的尼罗河里生活着一种全身碧绿的虾子,当地人都叫它“绿虾”。
  
  这种绿虾的奇特之处不在于它的颜色,而是它的生活方式。

  绿虾的一生都生活在扁鱼的嘴里,这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令人惊奇的是,相对于瘦小的绿虾来说,扁鱼是庞然大物,而绿虾在扁鱼的嘴里生活得优哉游哉,丝毫不担心扁鱼会吞下自己。后来,渔民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弱小的绿虾有一门绝活,那就是会不停地晃动自己身体来吸引其他小鱼成为扁鱼的美餐。如果没有绿虾的帮助,扁鱼觅食将会变得很困难。而绿虾呢,也乐于为扁鱼效劳,因为一旦离开扁鱼的保护,它们很快就会成为其他生物嘴里的快餐。
  
  对于扁鱼和绿虾来说,这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扁鱼被绿虾利用,是借助强者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绿虾被扁鱼看重,是为了方便自己觅食。如果不是被双方利用,绿虾和扁鱼或许就永远也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不仅是动物界,人类也是如此。

  当你被别人利用的时候,你也在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并从中发现自身与众不同的价值,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6:30 | 查看全部
当一只“攀高”的狼蛛
时间:2016-02-07 作者:未详 点击:1559次
  狼蛛,属于蜘蛛目的一科,以善跑、能跳、行动敏捷、生性凶猛而得名。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详细记载了对狼蛛的观察,发现有一种现象特别有趣。成年的狼蛛,喜欢呆在干燥的沙地里,它们会用自己的毒牙,在沙地上挖出洞穴来居住。奇怪的是,小狼蛛在告别母亲准备独立生活时,与母亲喜欢住在地下的习性恰恰相反,它们会拼命往高处爬。
  
  为了充分了解这些小狼蛛,法布尔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插了一根树枝,小狼蛛们很快就爬到了它的顶梢,它们的腿在空中不停地伸展着,看样子还想往上爬。法布尔干脆又在架子上插了一根很高的芦梗,没多大会儿的工夫,小狼蛛们便迅速又攀爬了上去,一直到细枝的末梢,然后就忙着抽出很细很细的丝。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那根细得几乎用肉眼看不到的丝,很快就被风吹断了。断下来的丝,在空中随风飘扬,小狼蛛吊在断了的丝上,也跟着荡来荡去,借着风力,尽可能让自己飘得远一些,然后才会借机着陆,选一个地方安营扎寨。
  
  原来,刚刚独立的小狼蛛,并非不喜欢地下生活,它们努力攀高,只不过是为了可以“走”得更远一些,借助风力,完成生命中的第一次最重要的迁徙。生活中,如果我们在做出某种选择时,也能够像小狼蛛一样,尽可能“攀高”,视野就会变得开阔,思维也会被拓宽,成功的几率自然也会高出很多。攀高,不是最终的目标,却可以成为实现人生跨越的跳板,这正是聪明的小狼蛛带给我们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6:40 | 查看全部
乌吉“养”贼
时间:2016-02-05 作者:未详 点击:1333次
  东汉时期,有个叫乌吉的农夫,种了一大片地的甜瓜。到收获的季节时,滚圆香甜的瓜招来了一伙贼。这伙贼非常狡猾,乌吉上半夜看守,他们就下半夜偷;乌吉下半夜看守,他们就上半夜偷;乌吉一整夜看守,他们就趁他打盹的时候偷。
  
  乌吉实在没辙,就索性不去看瓜了。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每天傍晚他都摘几个顶大的甜瓜放在地头,等贼夜里来将它们拿走。从此,这伙贼偷瓜更方便了,连地都不用下了,拿一只大麻袋将地头的大甜瓜直接装走就是了,原来是贼“偷瓜”,现在简直就是乌吉“送瓜”。
  
  村人都以为乌吉被偷怕了,有点“犯迷糊”。你不防贼就罢了,也不能养贼啊?乌吉淡淡一笑,说:“你们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头,那些偷瓜贼就要自己下地摘,因为毕竟是偷窃,就必须争分夺秒,心理素质再好也会有一点手忙脚乱,这样他们不但偷了我的瓜,每一次还踩坏不少瓜。现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头,就减少了不少损失。”村人一听,顿时觉得乌吉的做法不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满了智慧。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乌吉“养贼”后不久,贼们不知道是碍于脸面,还是被乌吉的举动所感染,或者是领悟到什么,就不再来偷瓜了。
  
  乌吉的“养贼”看似滑稽可笑,实则充满应变智慧。当我们对身边的丑恶行为实在无力改变时,也不妨运用乌吉的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不但能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也许能就此抑恶扬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6:51 | 查看全部
与快乐相伴
时间:2016-02-03 作者:未详 点击:2013次
  听说有人要去寻找快乐,四面八方赶来的人都要跟随着他前往。当这个人看到追随他的有这么多人要陪同他去,他很感激地对大家说:“谢谢你们!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刚说完,近三分之一的人就议论起来:“我们可是为自己去寻找快乐,而不是为这个人出力的!”于是这些心怀着自私的人离开了。
  
  寻找快乐的人们出发了。当他们路过海滩时,沙滩上的漂亮贝壳,让一些人开始流连忘返,他们捡起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贝壳,任凭前面的人们百般呼唤,也充耳不闻。大家舍弃了这些贪欲太多的人继续上路。
  
  在经过一片原始森林时,林中蹿出猛兽。人们奋起抵抗,虽然累得精疲力竭,但终于赶走了猛兽。正在人们庆幸时,偏又遭逢暴雨,队伍中软弱怕事的人打了退堂鼓,放弃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历经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后,碰见一位老人,向他说明自己的来意。
  
  这位老人说:“你已经找到快乐了。”这个人奇怪地问:“可是我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呢!”这位老人说:“你转身问你身边的人就知道了。”
  
  这位寻找快乐的人发现自己的身后就只剩下三个人了。
  
  这个人很高兴,就问他们的姓名,并问他们为什么没有放弃。第一个人大声地说:“我叫坚强,不论遇到什么困境,我总会告诫自己,困难总是会过去的,我现在遇到的还不是最糟的。因此我总是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困难。”
  
  第二个人平静地说:“我叫坚持,是坚强的兄弟。我对自己的的信念决不放弃,所以我每时每刻都有无穷的力量支撑我前进。”
  
  这时第三个人主动地说:“我叫珍惜。我对拥有的一切都十分珍惜,并心存感激。”
  
  这个人还是不懂,便问道:“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你们为什么一直跟着我呢?”
  
  这时那位老人说话了:“不是他们跟着你,而是你已经拥有了他们三者,恭喜你已经拥有了快乐啦!”
  
  这个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但又接着问:“那我现在又该何去何从呢?”
  
  老人笑着说:“你带着你的三个朋友,去游历人间吧。让更多想要得到快乐的人看见,并能懂得,只有摒弃自私、贪欲,克服软弱,学会坚强,学会坚持,并懂得拥有珍惜的人,才能与快乐相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7:01 | 查看全部
贪心的后果
时间:2016-02-02 作者:未详 点击:2406次
  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内心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掉。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钳制一下鲁国呀?”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从明天开始,大王和众大臣只穿鲁缟(鲁国生产的一种绢布)做的衣服就行了。”齐桓公将信将疑,但最后还是按照管仲的建议去做了。
  
  由于齐桓公和王公贵族们带头穿用鲁缟做的衣服,立即在齐国引起一股以穿鲁缟为荣的流行浪潮。管仲还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缟,所有布料全部从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缟就供不应求,价格猛增。鲁国人见织缟有利可图,一窝蜂地织起缟来。管仲还派人张贴公告: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可以获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可以得到五千金。顿时,鲁国从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纺机响,户户忙织缟”的狂潮,颇有点今天“全民炒股”的景象,所有鲁国人都沉浸在发财的梦想中。
  
  就这样过了一年后,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任何人不得从鲁国购买任何纺织品。听到这个消息,鲁国人全傻了眼,堆积如山的鲁缟再也卖不出半尺。更糟糕的是,由于鲁国人都忙于织缟,农田全给荒芜了,粮食严重短缺,家家户户只好盯着满屋子的鲁缟饿肚皮。鲁庄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到齐国去采购粮食。管仲把粮价一提再提,最后几乎把鲁国的国库都给掏空了。鲁国受此打击后,国力大为衰退。
  
  管仲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让齐桓公赞叹不已,他甚至躬下身子问管仲怎么就想到了这样的妙法制敌。管仲笑道:“与其说小臣的方法巧妙,倒不如说是贪心导致鲁国人自困啊。当一个人被眼前利益所蒙蔽、诱惑的时候,他怎么还能看到更远、更深的利害关系呢?”
  
  贪心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它就像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炸,但它随时可能把你炸伤,让你损失得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57:11 | 查看全部
成功是比别人快半步
时间:2016-02-02 作者:未详 点击:2790次
  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住着一群羚羊,它们无忧无虑,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在这群羚羊当中,有一只显得与众不同,当别的同伴儿吃着鲜嫩的野草,晒着暖和的太阳,甚至做着香甜的美梦时,它却整天在森林里拼命地练习长跑。同伴们嘲笑它:“这么悠闲的生活,你却不知道享受,天天在那儿没命地跑,你准备去参加比赛呀!”那只羚羊没有说话,继续跑着,时间一长,它就练出了一双飞毛腿。后来,同伴们对它的举动实在是感到莫名其妙,又问道:“森林里这么安全,没有狼、狮子和老虎,你何必那么用劲练习奔跑呢?”羚羊停下来回答说:“现在安全不等于永远都会安全,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被狼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想跑也来不及了。只有平时把奔跑的本领练好了,到那时才可以逃脱它们的魔掌。”果然,有一天,几只凶猛的老虎闯进了羚羊的领地,除了那只平日里勤于练习奔跑的羚羊幸免于难外,其余的羚羊都成了老虎的美餐。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石头之所以能在激水之上飘起来,就是因为它比激水的速度要快半步。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比赛,只有与时间赛跑,只有永远比别人快半步,才有可能占得先机,赢在最后。这既是竞争者的姿态,更是成功者的秘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