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3:04:02 | 查看全部
一事无成时间:2012-11-28 作者:小小Z 点击:346次   朋友在MSN里说,最近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三十多岁了,一事无成。

  我有这样一种朋友,我几乎每天都在网络上“看见”对方,我们的电话号码也都一直存在对方的手机里,但往往很久才彼此问候一次。我们不是叽叽喳喳交头接耳的那种交往,可是一旦需要帮忙而向对方有所请求时,对方总是二话不说,两肋插刀、慷慨相助,义气得像是每天“鬼混”在一起的兄弟一样。

  也许是因为不喜欢黏腻的人际关系,我发现我大多数的朋友都属于这种。

  我很珍惜这样的友谊:不是因为任何利益而维持的关系,淡得像是随时可以断掉、却神奇地维持着的关系,干净纯粹得让人无法置信。

  我的这位朋友便是这样的朋友,然而他的坦白让我的思绪在电脑屏幕前停滞了几秒钟。

  如果他也算一事无成,那么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无所事事的流浪汉了。

  我在网络公司里认识的他,但他现在在电子产业,问他为什么去,他说:“想看看人家在干些什么。”在知名上市电子产业公司工作,年薪上百万,有一位相交多年的女友。工作之余,因为兴趣而经营一个在线游戏的网站,在虚拟世界里呼风唤雨。

  就像我上面说的,我们不细细琐琐地讲个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单就我所知道的这些,他怎么可能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的感慨,却仿佛可以明白他的感慨。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张蓝图,也许不那么美丽炫目,但却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东西。蓝图的细节未必那么明确,但却可以精准筛选不符合的现状:你也许说不上来自己要什么,但却知道这些不是自己所要的。

  于是,只要手里捧着的全不在蓝图中,就不等于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到,等于一事无成?

  可是这种“一事无成”的事实,偌大的世界里常常就自己一个人知道,别人看到的是怀抱着好多好多东西的我们,却看不到藏在这些东西背后的我们脸上偶尔闪现的孤独与落寞。

  只要对生命投入美德,生命是否就会回报幸福?只要努力让自己追上、搭上这班火车,是否就可以确保到站的时候,有个心爱的人会来迎接我们、善待我们?

  也许会,也许未必,又或者更多人会跟你说:别傻了。

  于是许多的人选择把忧伤、痛苦以及日渐褪色的梦想深深埋在心里,在自己的位子与角色上一日一日如常地活下去,给身边的人安宁,给这个世界规律,给太阳日复一日地升起与落下,安稳妥当地陪伴。

  人生赢一点,输一点,总是有人这么说。

  人生,有可能全部是我们要的吗?分毫不差的?要什么有什么?那些宣称自己真的一切照自己蓝图去走的人――倘若那是真的――会不会也终究要付出一些什么,一些是当初无法预料、也是他们不敢说出来的?

  我想,无论蓝图最后是被皱巴巴地塞进了抽屉里或被遗忘的某处,又或者好好地摆在自己的眼前,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地落实与实现,只要没有任何借口与遗憾,应该就足够了吧?

  无论是赢得多一点,还是输得多一点,即使感觉一事无成都没关系,只要你在你所身处的情境里,没有打算拿什么借口来搪塞,没有打算每天抓着人倾诉抱怨,我想,那其实真的就够了。你安于你所在的状态,挣不挣扎、奋不奋发、妥不妥协,都是你的决定,这样,未尝不是另一种怡然自得的走过生命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3:04:16 | 查看全部
自恋的甜柠檬时间:2012-11-29 作者:小小Z 点击:267次   在人们的生活里,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基本上,供人们选择的事物各有优级缺点。这时,选择就变成了一个大难题:究竟哪个更好呢?

  心理学家活卢姆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试验:

  第一次,他找了两个班的应届毕业生。那些学生马上面临毕业找工作。在离校前半年活卢姆让学生根据已有资料评出三个他们最感兴趣的单位。半年后,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些人如愿以尝,另外一批人却去了其他地方。这时候,活卢姆又让学生再给这些学校做个评价。结果很有意思:所有人对自己要去的工作的地方评价都大为提高,而对自己不会去的工作的地方,则人为地降低了评价。

  这是学生们独有的心理现象吗?第二次,活卢姆找了一些家庭主妇,他买了两种小用品送给这些家庭主妇,让她们挑一件。不过挑的时候,要给两件东西都做个评价。“好”,还是“差”。

一天以后,活卢姆又找到了那些主妇。结果是:主妇们对自己挑选回家的小用品颇有好评,而对那些没被选中的东西则没什么好评价。

  很有意思的结果,不是吗?人们常常认为,这山望着那山高。大家会对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充满好感。但是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因为做出决定非常不易,自然不愿意自己的选择被证明是错的。

  这种效应,被称为“甜柠檬效应”,用来比喻人们一味地强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身份美好、有价值和难能可贵的。虽然在别人眼中以及在事实上并非如此。

  甜柠檬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内心的焦虑,协助人们平静地来面对现实。

  在对待我们自身上,也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会把自身的缺陷合理化,使自己看起来坚强、勇敢、有力量。

  有人会问:这不就是自恋狂吗?的确,这种对自我欣赏、悦纳和自我陶醉,按照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自恋,但它是一种健康的自恋。

  其实人一出生时都是自恋的。对于婴儿来说,自己就是整个世界。这种”原始自恋“,虽然幼稚,但却是一个人健康自恋的基础。没有享受过这种“原始自恋”的人,会造成终生的缺乏安全感和满足感,缺乏自信。这样的人为了平衡自己的心态,就会不断地沉浸于白日梦中,从而出现种种自恋型人格障碍。

  以下社些特征,你有吗?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想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自己的思想是世界上独有的,不能为其他庸人所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你有自恋吗?上述那些条,你符合几款?

  一个人,只有充分满足了原始自恋,又在现实生活的挫折中逐渐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才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爱,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信,从而学会真正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3:04:31 | 查看全部
向一只猫吐舌头时间:2012-11-29 作者:小小Z 点击:313次   楼下的那只白猫有点波斯血统,眼睛是灰蓝色的,性情温和,态度从容。它喜欢蹲在楼道口的门檐下,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遇见它。那时,它蜷缩着,默默地瞅我一眼,就偏过脸去;但是,如果我在与它对视的时候目光不移,它也会一直瞅我,灰蓝色的眼球有点冷漠、深邃,但又有点悠闲,像是在思考,毛茸茸的身体微微散发着哲学气息。

  我喜欢这只猫,我和它之间渐渐产生了默契,彼此是信任的。有一天,就在我们对视的时候,我忍不住向它吐出了舌头,希望它更在意我。果然,它的眼神激灵一下,很专注地盯着我。我非常高兴,笑眯眯地进了楼道,向四楼爬去。当时有一个中年汉子正好下楼,经过我身边时,出乎意料地向我点头微笑,令我茫然。这个人我遇见的次数多了,好像就住在五楼,以前我们从没打过招呼,今天他为什么对我如此亲切呢?

  是的,因为我对猫吐舌头后的笑容一直保持在脸上,让这位汉子产生了美好的误会。我的心情更加开朗,一直到进了家门,我的微笑都没有消失。

  自那以后,我产生了一种结识这座楼全部住户的愿望———通过微笑。我曾经对着镜子练习微笑,但效果不理想,因为这样的笑容比较做作,我自己都不满意———镜子里的那个家伙好像想求我办什么事似的。于是我又想到了猫———向它吐舌头的时候,我能发出真正的微笑,而且能在一分钟内保持在脸上不变味。

  这个方法的确很棒。只要进楼前看见猫蹲在门檐下,我就有向它吐舌头的欲望,然后,我就忍不住微笑了。这个微笑伴随着我上楼,而且遇见陌生的邻居时,我就主动向他们点头,通常都能得到友善的回应。有一次,擦身而过的是个美女,我的微笑使她愣了片刻,而后,她不仅向我点头微笑,还问候了一句:“下班了?”

  在这件事的鼓舞下,我用了不足两个月的时间,终于结识了整座楼的住户。我们相处融洽。我觉得自己够聪明,因为我将原本广阔而荒凉的住宅楼变得有人情味了,而方法又是那么简单。但比我更聪明的,是那只懂哲学的猫,以及它瞅着我吐舌头时的眼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3:04:42 | 查看全部
牵手和推手——李安对婚姻的感悟时间:2012-11-29 作者:小小Z 点击:302次   1975年夏,我前往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戏剧导演。1978年,在一次留学生的聚会上,我遇见了同样来自台湾的留学生林惠嘉。初次见面,我就被这个笑声爽朗的女孩深深吸引了。这次聚会之后,我主动约她看一场网球赛,那时我的个性非常腼腆安静,开朗的惠嘉竟很爽快地答应了。

  通过相互了解我才知道,这个自信爱笑的女孩很了不起,自小非常聪明,台大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跟惠嘉在一起,安静的我好像找到知音一般,总有说不完的话。

  1983年,恋爱五年之后,我和惠嘉在纽约举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婚后我在纽约大学念电影系,妻子在伊利诺伊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虽然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非常好。记得那时候我每次临走前总会做好一冰箱丰盛的食物留给妻子,也总是随身携带着妻子的照片。妻子对我们分居两地的家庭生活概括为:我的温厚,搭配她的能干;我的感性遇上了她的理性,就好像一座天平,为这个家找到了一个最适合的平衡点。

  在此期间,大儿子李涵、小儿子李淳相继出世。妻子是个性非常独立的女性,自己能做的事从不麻烦别人。大儿子出生时,她半夜感觉羊水破了,于是自己开着快没油的汽车到医院生孩子,医生问她要不要通知丈夫或亲友时,她说不用了,医护人员还以为她是弃妇。我第二天赶回伊利诺伊时才知道自己当了爸爸。

  从纽约大学电影系毕业以后,我并没有一帆风顺地开始拍片生涯,相反却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悲惨境地。大约六年时间里,我都失业在家,主要靠身为药物研究员的妻子在外工作,养家糊口。现在想想,那时的家有点像“母系社会”,妻子天天外出上班挣钱,我在家带孩子,练习厨艺,当“煮饭公”。

  在六年的等待中,我每天除了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到傍晚做完晚饭后,我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一幕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很温馨很感动。

  见妻子肩上的负担那么重,我过意不去,就偷偷地开始学用电脑,那时候会用电脑比较容易找工作。可没过多久,这件事就被妻子发现了,她很生气地说:“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可以失业,只要不无所事事!”其实在妻子眼里,我永远都像长不大的孩子。

  妻子知道我真的只想拍电影,做别的事不行,也不感兴趣。她鼓励我追随自己的梦,并相信她的丈夫一定会成功。现在想想,要不是遇到妻子,我真可能没机会实现电影梦了。

  如果我没有“家庭妇男”的独特经历,没有六年在厨房里的卧薪尝胆,恐怕就不会对人生这道大餐的“酸甜苦辣”感悟得这么深,也拍不出《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家庭三部曲”了。

  此后,我又拍摄了三部纯美国题材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和《与魔鬼共骑》。影片接连获得成功,不仅两次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还获得了金球奖等奖项。2001年,我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四个奖项。《断背山》在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及2006年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上大获全胜后,又为我带来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荣誉。在一次香港媒体采访时,两个儿子为我总结了成功秘笈:“爸爸很幸福,能够娶到像妈妈这样的女人,这是爸爸成功的原因。”

  而在我眼中,妻子宠辱不惊的个性实在是促我成功的最佳原因了。你想,丈夫在家呆了六年,全靠她一人在外打拼,她沉得住气;当我第一次获得金熊奖时兴奋地从柏林给她打电话,谁知她只说:“嗯,知道了!”就挂了电话继续去睡,事后还怪我小题大做。拿了奥斯卡小金人后,有一次我和妻子到华人区买菜,有位朋友对妻子说:“你命真好,先生现在还有空陪你买菜!”不料当即遭到妻子抢白:“你有没有搞错呀?是我今天特意抽空陪他来买菜的!”

  最近,美国华裔社区的男女老少请妻子主讲《牵手与推手———谈家庭沟通和简易人生》,低调的妻子谈到的几句话很让我折服,她说:“作为妻子,绝不要装哪根葱去干涉丈夫的私人空间,既然选择了对方,就要对自己的眼力有信心!”我想妻子是对的!

  李安,著名华人导演,他执导的影片《断背山》勇夺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2006年金球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4项大奖,李安也因此电影获得200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3:04:59 | 查看全部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时间:2012-11-26 作者:小小Z 点击:933次   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幼年时期深深迷恋《荷马史诗》,并暗下决心,一旦他有了足够的收入,就投身考古研究。

  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而自己家境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

  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家商务办事处。

  但谢里曼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理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而通过参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他学会了多门外语,这些都为日后打下了基础。

  多年以后,谢里曼终于在经营俄国的石油业中积攒了一大笔钱,当人们以为他会大大享受一番时,他却放弃了有利可图的商业,把全部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去了。

  谢里曼坚信,通过发掘,一定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城市、古战场遗址和那些英雄的坟墓。

  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出了9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这样,歇业商人谢里曼就成了发现高度发展的爱琴海文明的第一人,其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有着重要意义。

  此时,人们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痴迷考古的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因为像许多事业一样,考古研究特别是发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

  世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路径。人有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却是“曲线”最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3:05:12 | 查看全部
孔子的批评时间:2012-11-26 作者:小小Z 点击:317次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孔子有个学生到国外去,恰好碰见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

  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这个学生仗义,人格高尚。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这个学生,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

  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而产生犹豫,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乎,多一事不如小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这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愧是一代先贤,他能够透过看似高尚的现象看到深远的负面影响,从一片叫好声中看到隐藏的危害。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必须考虑它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3:32:39 | 查看全部
大家好,今天9月2日星期二,农历八月初九,请关注今日天气变化,白天雷阵雨,2-3级偏南风最高气温26度,今日夜间雷阵雨,东北微风最低气温15度。进入9月,也就进入了金秋季节,秋高气爽,温湿适宜,本周前期以多云天为主并可能降雨,后期则为晴好天气,但早晚将变得更凉。出行记得带好防雨用具。雨后降温注意预防感冒,愿大家一周好心情。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看别人,不敢看自己,总在比较,总觉得不够好,总想成为别人,却不知我们此生的任务就是做真实的自己。真实是就是洞悉自心,真实就是接纳,就是不抗拒、不逃避。真实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你在这里,才能去那里。看清自己、面对自己,成就自我找到一条正确光明的路。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让烦恼变成大海里的一滴水。内心强大,则世界辽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00:03 | 查看全部
他们中间有一片沙漠时间:2012-11-24 作者:小小Z 点击:381次   在垦丁公园,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带我们进入热带雨林,他告诉我们植物也有争地盘的习性,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了。

  朋友说:“植物争地盘的行为是无所不用其极,树枝与藤蔓的蔓延,根的伸展与缠绕。最惊人的是种子,每到夏日宁静的午后,会听到种子爆裂的声音,噼啪!有的种子靠自己弹射的力量,可以射数米之远;有的种子靠着风力,可以翻山越岭。”

  朋友告诉我,只有一种树木不成群结队地争地盘,就是那些高大的乔木,它们是单独地向天空生长,到最后成为那些族群植物的依靠。

  我想不只是植物如此,动物也是这样:狮子、老虎、老鹰都是单独行动,麻雀、麋鹿、野狼则成群结队。

  人也是这样的,小人结党成派,以占取地盘。只有那些人格高超的人,独自使心灵伸展向空中,文明与文化,就是由那些独行又独醒的人创建出来的。

  我站在雨林中,仰望那些高大的乔木,但愿自己永远保持独醒和独行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00:16 | 查看全部
不争气的马时间:2012-11-24 作者:小小Z 点击:488次   观看了精彩的赛马会,在回家路上,主人感叹地对座下的马说:“我的马啊,今天的比赛你可都看见啦,那一匹匹腾云驾雾、追风撵月般的骏马多棒呀!可你,走起路来慢慢腾腾,一步三摇,活像一头老驴!要不是熟马难舍,我真想把你卖了———唉,你就不能给我争争气吗?”

  “我怎么能跟那些骏马相比!它们的装备可比我强得多,就说鞍子吧———”

  “哦,对!对!”主人恍然大悟,“那些骏马的鞍子确实都是明光锃亮的!好,我立即就给你配一副好鞍子!”

  马鞍很快就配好了,可这匹马依然如故。

  主人忍不住又发起牢骚来。

  马说:“你不就配了一副鞍子吗,可是那些骏马的装备还是比我强,比如说辔头吧———”

  “哦,”主人想,“那些骏马的辔头似乎是要强点。”于是,他又买来了新辔头。

  对马的所有欲望和要求,他都尽量满足。遗憾的是,这匹马依然没有丝毫长进。

  主人十分苦恼,百思不得其解:“我给了它一匹骏马所拥有的一切,可它为什么还不能成为一匹骏马呢?”

  一个朋友告诉他:“因为你手里缺少一根鞭策它上进的鞭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00:25 | 查看全部
不是偶然时间:2012-11-25 作者:小小Z 点击:377次   英国剑桥大学有一个传统,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沓沓摆放整齐的白色小纸片,餐厅有,教室有,操场有,走廊有,甚至厕所里也有。

  原来,这是为所有爱思考的人提前准备好的――当灵感突至,你只管用这些小纸片把它记录下来。

  啊!怪不得诺贝尔奖格外青睐剑桥。

  原来,这迷人的青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