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2:51 | 查看全部
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的眼睛时间:2012-11-22 作者:小小Z 点击:174次   在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创作的肖像画里,许多成年人的肖像只有一只眼睛露出来。

  画家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晚年时把自己的两只眼睛弄瞎了。

  有人问他: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哲学家平静地回答:为了看得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3:22 | 查看全部
生命在于创造时间:2012-11-21 作者:小小Z 点击:375次   刚刚散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河边有一个狭窄的池塘。那一定是渔夫挖的,没有与河流连通起来。河流又宽又深,水流很稳定。池塘却满是泥泞,那是因为没有和河流的生命融通起来的缘故,又没有鱼,那是一池死水。然而那深深的河流,却充满了生命和元气,自在地流淌。

  你们觉不觉得人类就是这样:人类在生命急流之外,自己挖了一个小池子,停滞在里面,死在里面。然而这种停滞,这种腐败,我们却说是生存。换句话说,我们想要一种永久,我们希望自己欲望不停,希望快乐永不停止。我们挖一个小洞,把自己的家人、野心、文化、恐惧、神、种种崇拜塞进去,我们死在里面,让生命逝去。而那生命原是无常的,变动不居,很快、很深,充满了生命力和美。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坐在河岸边,就会听到河流歌唱,听到水的潺潺声。那里面永远有一种动的感觉———那种更深更宽的动。但是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动,小池子的水是停滞的。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大部分人要的,其实就是:远离生命的、停滞的小池子。我们说我们这种小池子的生存状态是对的。我们发明了一种哲学来为它辩解,我们发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理论来支持它。我们不想受到打搅,因为———你们看———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永久。

  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意思是要快乐的事一直延长,要不快乐的事情尽快结束。我们希望人人知道我们的名字,通过家族、通过财产一直传下去。我们希望自己的关系永久、活动永久。这表示我们身处这个停滞的小池子,却追求永远的生命。我们不希望其中有什么改变,所以我们建立一种社会来保证我们永远不会失去财产、名声、家庭。

  但是你们知道,生命完全不是这一回事,生命很短暂,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一般,没有永久的,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矗立在天空中的树木,那有多美?所有的枝丫都张开,那种凋零里面有诗、有歌,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来年春天一到,它又长满了树叶,又有音乐了。然后到了一定的季节,又全部掉光、吹光。生命就是这个样子。

  事实是,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钻进每一条缝。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心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种不久、不安的状态对生命很危险,所以就在自己身边建了一道墙:家庭、名声、财产,还有我们培养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这一切都在墙内,都远离生命。生命是动的、无常的,不停地想渗透,穿透这一道墙。因为墙里面有的只是混乱、痛苦。

  心如果追求“永远”,很快就会停滞下来。这样的心就像河边那个小池子一样,很快就会充满腐臭的东西。心中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完全随着生命在动,无时无刻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历久弥新,因为这样的心一直在创造。

  我说的你们都懂吗?你们应该懂,因为,这一切属于真正的教育。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转变了。你和世界的关系,你和邻居的关系,你和太太或先生的关系已经产生全新的意义。这样你就不会假借什么东西来满足自己,从而明白冀求满足只会招来悲伤、痛苦。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你们必须去问你们的老师,然后互相讨论。你们懂了,你们就开始了解生命的非凡真相。了解当中有爱和美,有善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安全的小池子,“永远”的小池子,只会造成黑暗、腐败。我们的心一旦坠入这个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来追寻、探索。然而,真理、上帝、实相是在池子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3:33 | 查看全部
时间歇在树叶上时间:2012-11-21 作者:小小Z 点击:261次   在自由的绿里,时间逃出了节日的身体,上升,占据到可以俯视的高度。

  停在树叶上的时间,用温润的空气,细细梳理羽毛,阳光下,光芒舞蹈。

  粗糙的茶杯里,寂寞的茉莉,把悠扬的心情,缕缕,送进风里。放松身体,以自然的姿势,品,茉莉的心思。话语,用温暖浸润昨天,一片一片,飞到耳边,转了一个圈,在庸懒里蒸发,闭上眼睛的思想,也偶被激穿。

  坐在这里,是时间的照片。

  在树的体内,树以种簇的方式包围。放轻的脚听得见楼木的历史,本色的护栏长满圈圈故事,闪动的绿已刻入双眼,风也沙沙走进耳中,抻出手去,捉住树的指尖,时间在上面已昏昏欲睡,驯服的羽毛悄悄收敛了光芒。

  这个晌午,树,平静的,以躺和站的身姿,征服了时间。

  时间歇在树叶上,睡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4:37 | 查看全部
刚好时间:2012-11-12 作者:小小Z 点击:371次   在街巷里弄的老饭馆吃完一客美味的鳗鱼饭正欲离去,像邻居大妈般年纪的服务员提醒我,还有一碗绿豆薏仁汤奉送,一口喝下,甜度“刚好”,浓稠也“刚好”。有了这些“刚好”,我踏着轻快的步子,沿着街巷,穿过公园,再绕医院,慢慢走到音乐厅。前一个晚上,随着年轻的钢琴家悠扬的琴音,进入舒曼的森林之旅。今夜又要聆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三重奏”,三位杰出的青年音乐家默契十足,合作完美,门德尔松的音乐魂灵仿佛就飘浮于舞台,整个音乐厅弥漫着音符小精灵,让爱乐者听得如痴如狂。

  音乐会结束,我独自走在林荫道上,图书馆就在我的左侧——继续往前走,夜风吹在身上,有一点点舒适的凉意,这样的气温,“刚好”合我的心意。

  不管是你问别人还是别人问你,当你听到“刚好”或从你嘴里说出“刚好”两个字,啊,你就该庆幸走到人生最难能可贵的途中、正和“幸福”相遇。

  什么是“刚好”?“刚好”就是恰到好处,而“恰到好处”指的是“正巧到达最适当的程度”。

  人间多的是事与愿违。到餐厅吃饭,想要吃到一盘口味相合的菜并不容易,不是太咸就是太淡,不是还未煮熟,就是火候过头。想吃一条味道刚好的鱼,可要祈求祷告,有时还要请服务员端回去,再送出来,鱼是熟了,但口味肯定不对了。“刚好”早已出走,心中徒留遗憾。能怎样呢?皱着眉头吃完,显然是一顿不愉快的晚餐。

  吃饭如此,其他购物赶路也都一样。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试穿时如果“刚好”,多么开心,感觉这就是一件为我缝制的衣服。至于赶车或赶飞机,“刚好”赶到,于是一路上都觉得顺心顺意,这“刚好”还真让人舒眉舒心,有时舒服到脚底心。反之,赶失了车,赶丢了飞机,总是使人懊恼,甚至责怪自己凡事慢了半拍。

  当花儿凋零,当咖啡冷却,当食物变味儿,当爱情走调,这时才知,“刚好”是多么难侍候的一段戏码。它随时会悄声离去,哦,原来幸福不长久,美景如镜花水月。因此提醒大家,当一切美好光临到我们身上时,千万要珍惜把握,不要徒留遗憾和悔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4:52 | 查看全部
生活小语时间:2012-11-12 作者:小小Z 点击:562次 生活小语:

得益于忠告比给人以忠告需要更多的智慧。

有时比发现一个人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发现一个人不能做什么。

如果你懂得怎样阅读,每个人都是一部书。

品格就是你在黑暗中的为人。

时刻切记别把脑袋抬得比帽子高。

要判断一个人,看他的回答不如看他所提出的问题。

除了平等,你不能以其他任何条件结交朋友。

爱情并不推动世界,它只是使人生值得。

当另一个人的需要比你自己的需要更重要的时候,爱就开始了。

困难只不过是穿上了工作服的机遇。

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世上没有偶然的机会;

对于无准备的人来说,世上没有偶然的惊喜。

人生是一匹骏马,好的骑手必须胆大心细。

性格是命运的雕刻师。

谎言越是过头,就越是有人信。

世上存在着装备精良的愚蠢,正如存在着时髦的傻瓜。———尚福尔

悲伤是一个嗜睡的魔鬼,只是我们常常把它叫醒。

要做斗士,便必须在别人不信任你的时候信任自己。———苏格·雷·罗宾逊

当人自信不足时,便会迷信自己的思想,执著别人的评价。

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李大钊

容易许诺的人也容易忘记。

我闭上眼睛是为了看得更清楚。———德谟·克利特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牛顿

蠢人根据一个人的语言去推测他的内心,

智者根据一个人的内心去推测他的语言。

爱能使人原谅全世界,却容不下一丝嫉妒。

一种人节俭得好像他们会永远活着,一种人奢侈得仿佛第二天就要死去。

暗恋之于我们,就像马蜂窝之于淘气的孩子,既有吸引力,又令人生畏。

一个人如果遵照他的内心去活着,

他要么成为一个疯子,要么成为一个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5:04 | 查看全部
一粒种子,可以结多少苹果时间:2012-11-14 作者:小小Z 点击:786次   将一个苹果切开,可以很容易地数出里面有几粒种子。然而,当一粒种子发芽后,很少有人能够预知长成的大树日后会结出多少苹果。
  引起我兴趣并且感动的正是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路乞今年65岁,是一位可爱的外国老头。退休前,他是一位法律工作者,名片上的头衔为“法学博士”。20多年前,路乞第一次来到中国,从此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用他学到的汉语自我形容为是一种“缘分”。遂决定退休后定居中国,并爱上了一位中国女人。

  “路乞”是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意思是“路边的乞丐”。我是在电视上认识这位老人的,其时他正带领着上千名志愿者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沿路捡拾垃圾,志愿者中包括教师、警察、官员、学生和儿童,还有下岗工人。路乞和志愿者们所到之处,路上的烟头、废纸等各种废弃物纷纷被“请进”垃圾桶,道路转瞬间变得整洁起来。在路乞和志愿者们的感召下,不少行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个捡拾垃圾的行列。

  报道说,路乞刚开始捡拾垃圾时,不仅一般人无法理解,就连他的中国夫人也不能接受。一个在大学任教的老人赤手在街道上捡拾垃圾,按照人们通常的观念,不仅与自身的身份不符,且形象不雅,又很不卫生。他的夫人怀疑,这样的行为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究竟有多大作用。

  但路乞坚持。他说:“我重视我的‘环境’。我只希望我生活的城市更干净、更美好。”作为一个中国通,路乞在中国有许多朋友,也去过很多家庭。他很坦率地批评道:“一些中国人的家里是非常干净的,可是一出家门几步远就很脏了。这不是卫生习惯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我要捡的不只是路面的垃圾,更是人心里的垃圾。”

  路乞孤身一人在路上捡拾垃圾面对别人的质疑时说:“我不是在捡垃圾,我是在做教育。”他又说:“教育是一粒种子。种子就可以生根发芽。你可以很容易知道一个苹果里面有多少粒种子,但是你很难知道一粒种子可以结出多少个苹果!”

  多哲学的一句话。如今,路乞这粒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他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带动了上千志愿者美化环境,他的事迹更通过媒体传播使千千万万中国人感动。相信受此教育的队伍还会进一步扩大,成为一粒粒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5:16 | 查看全部
神奇的药片(‘满足’药,‘感恩’片)时间:2012-11-17 作者:小小Z 点击:279次   有一个医生在养老院工作期间,发现一位96岁的老人总是一副很满足的样子,对人也很热诚。

  有一天,医生在和这位老人聊天的时候问起他的快乐秘密。

  老人笑着回答:“医生先生,我每天都服用两种药片,它们对我的帮助很大。”

  医生很惊讶,问:“您每天服药?可我从来没给您开过药方啊。”

  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这两种药片您也开不了,医生先生。每天早晨醒来后我会先吃一粒‘满足’药,在睡觉之前再服用一粒‘感恩’片。这两种药片的效力从来没有失灵过。”

  “您说的很有道理,”医生说,“您这特别的药方我会极力向别人推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5:25 | 查看全部
栏杆上的灰时间:2012-11-20 作者:小小Z 点击:269次   看到过一则传说,说的是甲午海战前,日本曾派代表和其他国家使节一起参观北洋水师。

  当看到北洋水师从德中买回來的新军舰时,日本代表很担心,觉得如果开战未必有取胜的把握。

  可是上了军舰之后,他用自己的白手套摸了摸栏杆,手套马上黑了,他顿时笑了,这样一支军队不会有战斗力……

  传说是真是假难以考证,不过能从细微处以小见大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5:37 | 查看全部
补心人时间:2012-11-20 作者:小小Z 点击:310次   有一个老人,他坐在墙角。他的身边,有一排架子,架子上挂满了破碎的心。他是一个专门修补心的工作者。

  每一颗心生来都是完整的。然而,在生命的过程中,有一些心会遭受到伤害。这时候,他会走到生命之路,拾起破碎的心,将它们修补好。

  有的心,因为横冲直撞,缺了边边角角。他会拿“时间”的泥土,将缺角的地方填补起来,再以胶水黏合。

  有的心,因为争吵怨恨,被撕裂成两半。他会拿“体贴”的针线,将裂缝穿连起来,再以胶水黏合。

  有的心,因为被疏忽冷漠,变得像一块硬邦邦的石头,没有生气。他会拿“青春”的电击,施与复苏。

  还有一些心,实在是受到太多次、太多次伤害,而破碎到难以修补的地步。这时候,他只好将心丢进胶水里面,等它慢慢愈合。

  治疗受伤的心,是名为“爱”的胶水。不论是怎样损伤严重的心,都会在“爱”里面,慢慢地痊愈。

  经过治疗的心,虽然表面上留下疤痕,永远不会消失,然而它们会再度活跃起来,继续走上生命之路。

  每一颗心都会发光发热,即使曾经受伤,依然不减光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6:21 | 查看全部
会跳舞的战马时间:2012-11-07 作者:小小Z 点击:299次   公元前510年,繁华的锡巴里斯城从古希腊版图上消失了。起因是锡巴里斯与另一座城市――克罗顿之间的战争。

  直到2500年后,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历史学家才找到了锡巴里斯的遗址。但他们陷入了另一个谜团:锡巴里斯怎么可能输得那么惨?它当时是古希腊最富饶的城市,今天英语里的“奢侈享受者”一词就是由“锡巴里斯人”这个词根演化而来的。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锡巴里斯均远在周边城市之上,更是克罗顿兵力的四倍。凭借如此少的兵力,克罗顿怎么敢惹强大的锡巴里斯?又是怎么取胜的呢?

  又过了很多年,历史学家找到了战争的起因:公元前510年,锡巴里斯法官泰利斯霸占了500多个市民的财产。这些人一气之下,背井离乡逃到75公里以外的克罗顿去。

  泰利斯大怒,与克罗顿结下仇怨。为了给这些难民求情,克罗顿前后派出30名特使,但都有去无回。

  克罗顿人被激怒了。虽然胜算渺茫,他们还是决定出战。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当时住在克罗顿,他仔细询问了那些难民锡巴里斯军队的情况,结果想出了一个好注意:用音乐打败不可一世的泰利斯。

  当时,两军在锡巴里斯城外开战,当克罗顿军队走到离敌人一箭远的地方时,毕达哥拉斯让鼓手奏起锡巴里斯节日游行时候的曲目。锡巴里斯的战马一听到这些乐曲,便整齐地迈开舞步,像梦游一般,根本不听主人的使唤。

  原来,为了在节日游行中显得更优雅,锡巴里斯骑兵队特意把战马训练得可以跟着固定的音乐节拍起舞。没想到这却成为死亡的旋律。趁锡巴里斯军队大乱,克罗顿士兵迅速攻进锡巴里斯城。

  锡巴里斯士兵与其说输给了克罗顿,不如说输给了自己的虚荣心。再好的东西出现在不合时宜的时候,也会变成累赘,就连优雅也不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