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6:53 | 查看全部
在苦闷中学会愉快时间:2012-11-07 作者:小小Z 点击:358次   谁不曾为平庸而心烦气燥?然而,人生除死无大事,凡事心存希望,一切就终有转机!

  她是个安静的女孩儿,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房子。可以在里面呼呼大睡,而不用担心妈妈揪着耳朵叫自己上学。她总幻想自己的人生能平平稳稳,过着衣食无忧,平淡快乐的生活。

  然而,现实总是很轻易地将每个人美丽温暖的梦击碎。上了大学之后,不仅希望过上的生活没有实现,而且她还陷入了抑郁的情绪里。冗长的课程、迷茫的未来,枯燥的社交活动,都让她感到压抑。内向的她渐渐明白了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在生活中努力奋斗,出人头地。于是,她开始拼命地学习功课,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业上。她努力参加各种校园内外的活动,很用心地想融入别人的圈子里。

  可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功课永远都不是最好的,与此同时,内向的自己也在社交中显得木讷,不善表达。她失望地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不是特别出色,平凡的自己似乎毫无成功的资本。平庸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苦闷,没有关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心甘情愿地随波逐流,她觉得自己这样的人很难和成功沾上边儿了,渐渐死了心。

  既然没办法在人群中崭露头角,她反倒不在那么焦躁了。那段时间里,默默无闻地她体验过了焦虑、压抑、苦闷的种种情绪,也学会了和这些负面情绪和平共处。每个平凡的生命,都要经历这种苦闷的压力,想到这些,她反而变得淡然许多。既然现实无法改变,她便尝试着改变心情,努力在苦闷中学会快乐,在平庸中发现惊喜。渐渐地,她发现其实身边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人和事情。尤其是很多人的搞怪表情和乐观的心态,深深触动了她的心灵。她开始尝试着将这些人的表情和有趣的生活状态糅合到一起,创作出自己娱乐的卡通图片。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些卡通图片竟然引起了身边人的注意,并且大受欢迎。同学朋友们纷纷转载她的图片,在极短的时间里,她设计的那只可爱搞怪,表情丰富的小兔子迅速蹿红网络,成了网虫们最喜欢的表情人物,下载量连创记录。

  这个创造了“兔斯基”系列图片的小女孩儿叫王卯卯,今年刚刚21岁,只是北京一所高校动画系沉默寡言的小姑娘。这个平凡女孩儿的成功,让人不得不深思: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段不认可,不被重视,找不到未来发展方向的生活。每个人都体会着平凡带来的苦闷和压抑,面对这种心灵的煎熬,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是沉沦消极,还是淡然接受?用王卯卯的话说:“那种苦闷压抑的生活让我喘不过气来,如果我不是在苦闷中学会让自己愉快起来,我早被自己的压抑压垮了,根本就谈不上成功了!”

  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努力结不出硕果,付出得不到回报。当失败成为常态,雄心沦为无奈,整日的奔波奋斗却换来毫无起色的未来,这样的生活,又有几人坚持得下来?平庸的人生,就是因为在反复地失败中,放弃了自己。

  世界可以无奈,你却不能对生活撒娇耍赖。只有破罐才会破摔。天地无情,不会因为你的弱小而加以青睐。要想让世界知道你的存在,就必须在苦闷中学会愉快。每个人都是磁场,放弃招来堕落,坚持吸引希望。谁不曾为未来迷茫?谁不曾为平凡焦虑?谁不曾为平庸而心烦气燥?然而,人生除死无大事,凡事心存希望,一切就终有转机!

  在苦闷中学会愉快,不仅宣泄了现实压抑下的苦闷,而且还能让你在平和的心态中开拓未来。凡有蓝天处,必有阳光;凡有成功处,就必有笑对苦闷人生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7:06 | 查看全部
盲目的坚持到底时间:2012-11-01 作者:小小Z 点击:744次   一对师徒走在路上,一个徒弟发现前方有一块大石头,他就皱着眉头停在石头前面。

  师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

  徒弟苦着脸说:“这块石头挡着我的路,我走不下去了,怎么办?"

  师父说:“路这么宽,你怎么不会绕过去呢?"

  徒弟回答道:“不,我不想绕,我就想要从这个石头前穿过去!”

  师父:“可能做到吗?"

  徒弟说:“我知道很难,但是我就要穿过去,我就要****这个大石头,我要战胜它!”

  经过艰难地尝试,徒弟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最后徒弟很痛苦:“连这个石头我都不能战胜,我怎么能完成我伟大的理想!”

  师父说:“你太执著了,你要知道有时坚持不如放弃。”

  ps:当你强行做而又做不到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导致浮躁,你不妨学会放弃,放弃痛苦的追求。很多时候,坚持未必会成功。如果你百般努力却成功无期,你可以选择放弃,换一个活法,会给你带来新的契机,或许你会因此而惬意无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7:16 | 查看全部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时间:2012-11-09 作者:小小Z 点击:222次   与美国火箭队续约五年的姚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对他来说,一场重要比赛,可能为他赢得数百万元的收入。

  不久前,姚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记者为此采访了他:

  “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还是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

  “我已经签过意向书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话,马上就捐。”

  “如果你正在举行一场重要的比赛呢?”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不知那些利欲熏心漠视别人生命的人听了这句话后有什么感想?是的,也许你的职业很重要,也许你的成功很重要,也许你赚钱的机会很重要……但你的这些“重要”,与别人的生命比较起来,孰轻孰重呢?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但愿姚明的这句反问,能在那些漠视别人生命的人的心中,激起一份觉醒,激起一份良知,激起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7:26 | 查看全部
蜘蛛时间:2012-11-09 作者:小小Z 点击:284次   小小蜘蛛,在人的心目中是一种复杂的生灵。它们的活动,总是在黑暗中,在浑浊中,在尘土飞扬的不洁之地。它们不动声色地吐丝结网,编织着貌似温柔的杀机。对其它昆虫来说,蜘蛛是阴谋家,是猎杀者,是死神的影子。

  儿时我曾仔细观察过蜘蛛捕杀猎物的过程。我看到一只美丽的红蜻蜓被树枝间的蛛网缠身,在空中徒然挥
舞着晶莹的翅膀,却难以挣脱。而那张罗网的主人,是一只比蜻蜓小许多倍的灰色蜘蛛,它蛰伏在不远处,很冷静地观赏着蜻蜓在它的网中挣扎。我看不见蜘蛛的表情,但可以想象,它洋洋得意,被自己的巨大捕获所陶醉。它大概也有点紧张和不安,始终和蜻蜓保持着距离,盯紧了蜻蜓的每一下挣扎,唯恐那网被挣破,蜻蜓可以身披着轻盈的蛛网重新飞上天空——而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然而那只美丽的红蜻蜓终于精疲力竭,无奈地躺在蛛网上停止了挣扎,最后成为蜘蛛的美餐。蜘蛛爬到蜻蜓身上饕餮的样子,让人憎恶。

  然而蜘蛛在生活中竟有美名,中国人的习俗,把蜘蛛称为“喜蛛”,说是在屋里看到蜘蛛,便可能喜事临门。生活在城市里,家里越来越讲究清洁,连隐蔽的角落里也不能容忍蛛网的存在。然而蜘蛛却还是常常不期而来。在我的书房里,有时会有蜘蛛爬到我的书桌上来,甚至还攀上了电脑的显示屏。这些蜘蛛,和我童年印象中的蜘蛛,形象截然不同。它们有时在墙上或者桌上爬动,有时凭借着一根看不见的细丝从空中飘落,在我的面前晃晃悠悠,仿佛在招呼我。我伸出手去,一只小蜘蛛停在我的手掌中,竟然毫不惊惶,使我能仔细谛视它。它是浅灰色的,颜色淡到近乎透明。我想,如果有一个放大镜,也许能看清它体内的构造。它的肢体是如此精致,头上似有嘴脸耳目,身上似有晶莹的茸毛,八只细细的脚此起彼落,不慌不忙地移动,仿佛舞蹈家优美的步履。看着这样的小生命,你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神奇。我让那蜘蛛移动到我的食指尖上,将它靠近我的眼睛。它仍然不动,仿佛在和我对视。如果它有视觉,不知会对我这样一个巨人的惊奇目光作何感想。它终于发现我的食指不是它的栖息之地,那些细足在我的指尖轻轻一点,它的身体便腾空而起,被那根看不见的细丝拽回空中,在我的注视下飘然而去……

  在我的书房里一次次看到蜘蛛之后,日子如常,生活依旧,它们好像没有带来过什么喜事。只是,我的手指敲击电脑时,似乎比平时更轻盈一些,我看着我的灵活的手指,联想起蜘蛛那些优美如舞步的细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7:36 | 查看全部
犹太人把男人的一生分为七个阶段时间:2012-11-11 作者:小小Z 点击:339次   犹太人把男人的一生分为七个阶段:

  一岁为王,众人围着讨好哄骗,一呼百应;

  两岁为猪,在泥泞中打滚厮混,自得其乐;

  十岁为羊,或笑或闹,活蹦乱跳,天真烂漫;

  十八岁为马,长大成人,血气放刚,时时欲逞匹夫之勇;

  婚后为驴,背负家庭重担,步履蹒跚;

  中年为狗,为了养家糊口,委曲求全,仰人鼻息;

  老年为猴,返老还童,可惜无人理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7:46 | 查看全部
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时间:2012-11-11 作者:小小Z 点击:418次   不知是由于天性中的忧郁、孤独,还是因为成长的挫折、痛楚,有一段时间,我心里时常会冒出许多有关生命的疑惑。而那时,我的外祖母已年届九十,银发飘飘,说话气喘吁吁,走路时双手不停地哆嗦,像被巨大的无形之手牵引着。但她却像一棵顽强的老树,勤勉地活着,将慈爱的笑容给予她所爱的人。

  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晒进来的满房间阳光。当我追问她究竟那一万零一条理由是什么时,她总是笑而不答,并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

  我果真准备了个本子,到处找人攀谈,请他们说出活着的理由。有人说活着是为了亲人,他爱他们,要与他们厮守,共度长长的一生;有个邻居是大学生,他说活着是为了荣誉和生命的尊严;我还问过一位陌生的过路人,他说活着是为了不白白来人世一趟,他要到处走走,看看,跋山涉水,去领略生命中许多潜藏的景观,这就是他活着的理由。

  最难忘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少女,她长着圆圆的、白白的脸,走路都已经不稳了,还常常出来坐在树下,倾听鸟儿的歌唱。她起初不知晓自己的病情,后来有人说话不慎露了口风,少女却没有为此哭泣,而是更长久地坐在树下,抱住她爱的树。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才发现她在树干上刻下三个字:我要活。

  渐渐的,我那本子上记载的理由已有数百条了,过了一年,又变成了数千条。虽然远不及外祖母说的那么多,但字里行间的真挚动人,却足以说明:热爱生活,善待他人,怀有追求,是多么明智和高尚的选择。

  随着阅历的增加,那个本子密密麻麻地记载了无数个活着的理由,它层层叠叠,甚至有的还相互重合,但它们中间灿灿闪光的便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黎明,有了期盼,有了转机,有了续写未来的可能,有了对生命价值的思索,有了创造奇迹的起点。

  断断续续好几年,我都认真地搜集着一条条“理由”,终于有一天,我不再热衷于这个方面的抄录,而且,我估计,也许那儿的理由已达到了一万条。

  就在这时,外祖母病危。我赶到医院去看她。当时,她定定地睁着眼,侧着双耳,专注而又陶醉地聆听着什么。我悄声问她在听什么美妙的声音。

  外祖母喃喃地说:“我在听心跳的声音。”

  这何尝不是世上最美的仙乐呢?生命多么辉煌灿烂,多么值得去珍惜。

  我流着泪,郑重地将这第一万零一条活着的理由镶刻在心中,永远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7:57 | 查看全部
画画时间:2012-11-12 作者:小小Z 点击:272次   孩子学画,父母总希望他画得栩栩如生,坚持画什么必须像什么,才属上乘;很多时候,都要求孩子画出大人所要的模式。

  曾跟孩子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画师为人画像,他希望把这个人画得好看一些,因此把鼻子“矫正”,把眼睛画得炯炯有神,把嘴巴画得有笑意,脸上皱纹也少画几笔;那个人看了,觉得非常不满意,认为画师才艺不精,要他重画。这样,画了三几遍,那个人仍有怨言,说画师把他画丑了。

  画师愤愤地说:“其实就是因为你长得丑,我希望把你美化一些!”

  这是丑人无自知之明,或是画师帮了倒忙?

  孩子指责是画师的错,不应擅作主张,改变那个人的模样。孩子想法最单纯,有话直说,看到什么画什么;反而是大人,总要求完美,或心中有既定之美,即使改变事实也认为理所当然。

  价值观战场对大人和小孩都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但却是一场可以打赢的仗。大人看见的事物,随着自己的人生历练丰富而有所不同,尤其对灌输给孩子的东西,总想办法圆以满,赋予美。经过矫饰的价值观,往往不再单纯,是大人想要传达的事物的“再生”,给以另一种生命力或价值观;就像画师画的“丑人之美”,已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命,却失去孩子眼中的真实。

  基于保护心理,或是美化心理,孩子如果只看到美丽,远离丑陋,心就纯真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8:12 | 查看全部
为梦想而歌时间:2012-11-07 作者:小小Z 点击:370次   我有个朋友,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写诗了,发誓将来一定当个大诗人。

  那时候朋友订了一本诗歌杂志,杂志的每一页都至少配有两幅大小不一的插图。他对我说,这家杂志一定稿源不足,所以才用这么多的图片来填补空白!“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些用图片来填补的空间都发表成我的诗歌!让那些地方都成为我的领土!”他说。

  从此以后,我的那个朋友就非常勤奋地写诗,投稿,每星期都要寄出几首。

  大概半年以后,那本杂志终于采用了一首我朋友的诗歌,编辑还寄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是朋友的坚持不懈和对诗歌的热爱让他注意到了他,还说他是看着朋友一点一点进步的!编辑鼓励朋友多写多投,不要轻易放弃!朋友受到如此鼓舞,从此写作就更勤奋了,不断有诗作被发表,朋友终于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诗人。

  成为了诗人的朋友再发表作品就非常容易,那家诗歌杂志几乎每期都有朋友的诗作,有时候还不止一首。但诗歌杂志的插图还是那么多,每一页至少有一至二幅大小不一的图片。朋友的诗歌并没有取代那些插图位置。

  如今,再次和朋友谈起此事的时候,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当时年少无知啊!真的很感谢那些插图,如果不是那些插图,怎么能激发我如此“狂妄”的梦想?如果不是我有了如此“狂妄”的梦想,我怎么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有时候,不怕我们有多么不合实际的梦想,最重要的是,你曾为了你的这个不合实际的梦想做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18:24 | 查看全部
弄“反”了的票价时间:2012-11-07 作者:小小Z 点击:258次   在美国亚特兰大石头公园,售票处贴着这样一张价目表:

  缆车票每人16美元(只能用于坐缆车一项),通票每人7.5美元,可以玩遍园内所有没施。

  什么?是公园错误地把缆车票和通票的价目弄反了吗?

  不,一切都是正确的。

  原来,只在公园坐缆车的时间很短,这样,游客很快便会离开,而公园只能从每位游客身上赚取16美元。但如果买的是通票,游玩公园内的所有娱乐设施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就需要在公园内吃饭,喝饮料和购物,等到顾客离去的时候,花费的就不止是25美元了,而是七八十美元,或者更多。

  在追求以多取胜、利润最大化的常规经营中,有时,以少胜多的创举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让人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6:41:10 | 查看全部
给微软白领上课的“的哥”时间:2012-10-21 作者:admin 点击:604次   世上从来不缺少财富,只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眼光从何而来?只要你肯用心,遍地都是财富。

  假如你是“的哥”,在医院门口看见两个人同时向你招手,一个手里拿着药,另一个手上拿着脸盆,你会接哪个上车?可能有人会说,当然是就近原则,谁离得近就让谁上车。上海有个“的哥”叫臧勤,他说应该接手上拿脸盆的人,理由很简单:手上拿药的人多半是小病小痛,不会跑到离家太远的地方去看病,而拿脸盆的人一定是住院的,路程通常会更远,同样是拉一趟客,收入却相差悬殊。

  臧勤被称为“神奇的哥”,他在上海开了17年出租车,原本默默无闻,直到几个月前,他遇到了一位特殊乘客,才广为人知。

  一天中午,臧勤在上海美罗大厦门口接到一位乘客,车子刚起步,他就跟乘客热情地聊了起来,“终于被我守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路程不短。”乘客一愣,自己的确要去机场,“你怎么知道?”他说,“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睡衣的人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他们进去啊……”乘客不由得兴致大增,请他继续往下说。

  臧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在人民广场看到三个人在前面招手:第一个是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中间是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穿羽绒服的青年男子,手上还提着笔记本电脑。我毫不犹豫地把车开到了羽绒服面前,那人上了车也觉得奇怪,说你为何放弃前面两个不接,偏偏开到我面前?我说,第一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中间那对情侣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羽绒服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对了,我去宝山。

  “我做过精确统计,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算上油费和各种费用,平均每小时的成本为34.5元。如果上来一个10元的起步价,大约要开10分钟,加上每次载客之间的平均空驶时间7分钟,等于是我花了17分钟只赚了10元钱,而17分钟的成本价是9.8元,不划算,20元到50元之间的生意性价比最高。”乘客听得瞠目结舌,五体投地,心想今天遇上了奇人,这哪像个出租车司机,成本竟然精确到了每分钟,分明就是个成本核算师。

  说话间车子已到了机场,乘客下车时,特意留下了他的电话。那位乘客名叫刘润,是微软中国公司全球技术支持部的部门经理,事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臧勤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不久后,刘润邀请臧勤为微软公司的50名员工讲了一堂课,45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8次。“神奇的哥”臧勤由此成名,先后又接受了多家企业的讲课邀请。

  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而臧勤每月的收入是8000元。刚开始,几乎所有同行都认为臧勤在吹牛,他又没有三头六臂,每天也得吃饭睡觉,收入怎么可能如此悬殊?有人专门到出租车公司查了他一年的营业纪录,才不得不信。臧勤把开出租车当成了事业来做,每天都仔细观察,用心总结,久而久之便练就了火眼金睛,空载率极低,效率自然比别人高出许多。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臧勤是当之无愧的“的哥”状元。“神奇的哥”其实并不神秘,不过是做事比别人更用心,仅此而已。世上从来不缺少财富,只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眼光从何而来?只要你肯用心,遍地都是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