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cmfrjtly

[已见刊] 继续征稿:【来自“鸣镝先锋班组”的报道(2)】高效的科研能力是怎么来的 ?

发表于 2014-8-27 05:57:1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登高的温石于2014-08-23 17:45发表的  :
积极到班组征集反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7 09:19:52 | 查看全部
人人有责才能事事有为


“长期引领我国再入飞行器及远程火箭弹结构设计的先进水平”、“屡有重大发明、创新”,鸣镝先锋班组取得的骄人战绩告诉我们,要想事事有为,必须人人有责。

“环型拓扑结构管理”是该班组通过技术总结、技术传承和新技术应用总结出来的班组管理利器,环形,既是技术循环持续推动创新的说明,更是团队围绕共同目标团结一心的标志;而拓扑,正是围绕共同目标责任的分散与集合,既各负其责,又在一个共同目标的统领下将责任统一为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二和第三责任的划分,是鸣镝班组在责任明确上与其他企业班组的不同之处,这使得每名班组职工既有自己的“责任田”,又不能对其他人“自留地”中的“病虫害”不闻不问,这给其他企业班组如何帮助职工梳理职责履行责任以更好的启示。

作为优秀的航天飞行研究企业,其航天产品涉及设计、生产、试验、使用、维护等诸多环节,而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相关班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和标准意识,正是这些责任意识和标准意识的集结,才成就了其伟大的事业。

正如文中所言,每个人既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又通过知识库及技术交流成为“又专又博”的人才,这是鸣镝班组成功的所在,也是其研发及后续技术一脉相承的秘诀,而这都离不开 “环形拓扑结构管理”对班组成员的责任细分。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员工及团队责任的重要性,也对责任进行了认定,但或因责任认定过于笼统,或因未将员工责任与团队目标有机统一在一起,导致团队创新能力及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有效指导目标任务的完成。鸣镝班组的先进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班组工作效率、创新能力,必须让班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并与班组整体目标统一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为何干、干到何种标准,实现何种目标。

勇于承担责任,既单兵独立作战,又时刻保持与团队同呼吸、共命运,人人有责,必定事事有为!(胡云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7 11:30:58 | 查看全部
对比

                                                         锦州开元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李新宇

     8月27日早上,应笔者的建议,锦州开元石化公司磺酸盐车间四班临时开了一个小班会,学习、学习“823日的《工人日报》刊登的《高效的科研能力是怎么来的——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鸣镝先锋班组拓扑结构管理法探秘》一文,其实前一段时间笔者已经邀请杨立新班长看了上一期的《精益求“新”,鸣镝长空壮国威》,杨立新就深有感触,这次见笔者再次邀请他班组读读系列报道,就一口应允了。
    “班长,人家是研究再入飞行器和远程火箭弹结构设计的,我们是研究阀门、管线的。人家都是高材生,我们才读几年书,差距是不是有些大啊,学人家的创新理念,我总有天上地下的感觉。”张庆义看完后对班长杨立新说。  
    杨立新立即接茬说:“你说的一点错没有,我们行业不同,做的工作也不同,似乎没什么可比性,但是你读了这篇报道,就没悟出点什么?”  
    磺酸盐车间是对烷基苯磺酸盐滤渣回收进行处理,是一套环保型化工处理装置,整个系统操作相对简单。但是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如今职工所担负的责任和对其技能的要求也增强了。
    “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必须是持续更新的,只有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才能不断提升,而作为企业的员工,如果你的技术跟不上装置更新的速度,那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的。”杨立新补充说。  
    老职工张奎志说:“人家的拓扑结构管理法,是把每个班组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发挥集体的智慧和能力,我看你的‘杨氏’管理法也很奏效”。
    虽然有点半开玩笑的成分,但是不难看出班组员工对班长的敬意。其实杨立新担任这个班组班长的时间不长,以前这个班因为大家性格不一,想法不同,换了几任班长都没将班组员工聚拢到一起,更别提抱团创新了。当单位领导让杨立新试试时,他也挠头过,不过杨立新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来到一起就是缘分,不信管理不好。当然杨立新管理班组中遇到过很多“麻烦”,有人给他下马威的,有人看热闹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杨立新就采取一个办法,我不计较你对我如何,我只一心为你好。举个小例子,刚任班长那会,班组有个员工因为一点小事就对杨立新出言不逊,而他采取的方式是,不激化矛盾,当看到这个人在工作上有成绩时,立即向车间为其申请奖励,就这样他用自己的爱心捂热了一颗颗冰冷的心。他们班组又恢复了原来的一团和气。如今谁家有事了,立即有人顶上来,代班帮着解决难题。生产中出现技术问题了,大家一起研究解决办法。从此为车间排忧解难的人多了,爱查隐患的人多了,学习的气氛也浓了,目前这个班组一派和谐景象。
    “‘鸣镝先锋班组’高效的科研能力是集体创新换来的。我们的班组团结是大家‘多做一点、少说一点,多谦让一点、少计较一点,多学习一点、少懒惰一点,多实在一点,少吹嘘一点,’换来的,算不算是一种进步呢。”侯永顺接着说。
    “当然算。人家的班组是在和谐的气氛里专研技术,在抱团创新上感受快乐。我们也是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组,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技术更新上不掉队,经验是财富,创新是能力,我们如果都具备了,才能一同前行。”杨立新说。
    班组成员明白班长的心思,学习人家的经验并不是为了照抄照搬,也不是不切实际的乱学,而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大家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工作,抱团前行。(李新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7 23:52: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07:47:26 | 查看全部
感谢各位老师对深圳人才版的支持和厚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07:47:39 | 查看全部
向各位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08:54:01 | 查看全部
展开你恋爱时追求喜爱姑娘般的的思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09:31:50 | 查看全部
   学习先进,我们对标找差!
       “这么好的管理法,该怎么去融会贯通,为我们所用呢?”8月27日下午,安徽淮北矿业岱河矿业公司机电科安装维修班车间,队长李本刚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班长李忠接过话题说:“跟踪产品的生产过程是鸣镝班组成员工作的重要环节。绝不放过任何超差产品,也绝不浪费任何可用产品。在验收产品时,班组成员都要参照《验收检查表》,对产品各项指标逐条核对,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形成报告,确认产品出厂前的最后状态。这个管理法,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借鉴。”
       “是的,是的,我们在维修时也要按照这个标准干,而且可以更细化,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作为企业的员工,也决不能浪费任何材料,保证维修质量,安全就多一份保障。”一旁青工王士有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岱河矿业机电科安装维修班,负责矿井的大型机电设备的安装和回收。当前煤炭市场持续的低迷,企业为了降本增效,采取修旧利废、能自修的不外修、能用旧的不领新等一系列的措施。今年3月,安装维修班承担了各类型号开关、电煤钻等维修工作。从未涉及过维修的他们,正为如何有效干好工作而不断摸索,而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鸣镝先锋班组”拓扑结构管理法则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队长李本刚在看到《工人日报》这篇文章后,高兴的在班后读给大家听,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以此为标准,先对标找差,再制定相应的措施,完善我们的制度。”队长李本刚心中有了初步的想法。
       “班组每个成员都针对不同的设计领域钻研学习,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再通过知识库及内部技术交流进行分享,使每个成员都成为‘又专又博’的人才。这个我们还没有做到,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弥补我们的不足。”一直沉默不语的副班长陈东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班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这也是我们对照的一个标准,大家只要按照标准去做去行去落实,也一定会干出成绩。”班长李忠说。
      “大家说的都很好,没有问题我们说干就干,重新细化班组管理制度,完善不足,打造我们心中的‘先锋班’,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信心”、“一定能干好”、“我们就是‘先锋班”
      会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表态,队长李本刚拿起报纸再次把目光落到文章上。

安徽淮北矿业岱河矿业公司政工部:王明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10:44:48 | 查看全部
明明所写文章一针见血,逻辑清楚,拜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10:54:19 | 查看全部
先进的团队打造一流的水平
-----读《高校科研能力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现代化工业生产,团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一个企业便是一个团队。而企业中的班组、生产线、区队、车间、攻关小组等等,都是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总是有许多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过硬的个体素质
每一个个体都是整个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团队是否能有所创造、有无成果,取决于个体的能力提升。而只有加强对个体的精细管理、学习培训、严格要求才能促成个体的技能提升。
二、先进的管理办法
成功的管理是一个团队正常运作乃至有所成果的前提。而事实中的意见领袖在团队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间的无差别意见展示是团体自我发展和创新的推动力量。只有平等的意见输出才能尽量化解问题和矛盾的出现。进而辅之以先进的管理办法,从拓扑管理法引申至环形拓扑、网状拓扑、星形拓扑,以及“标准化、系统化、通用化”的要求,“5s”设计链的工作流程,造就了先进的管理团队。
三、全员的学习氛围与创新发展
学习是创新的前提,无论是个体的学习积累还是整理团队的学习、继承,只有不断的积累与实践,继承前辈的、传统的工艺水平,进而以创新的思维与要求,才能完成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整个团队不间断的进行技术总结、技术传承、与新技术的应用,在日常中从一点一滴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四、亲密无间的协作能力
团队的协作不但需要过硬的个体素质、全员的互补能力,而且需要意见领袖的个人魅力,这样的团队就变成了一个有机的、能动的活动组织。同时加上共同的目标与价值体系的引导,是每个个体都在忽略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价值,懂得自身利益与团队利益的一致性,进而发展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组织。
五、务实的工作思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宏伟的目标都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优秀的团队更需要这样的工作作风,“绝不放过任何超差产品,也绝不放过任何可用产品”每个团队或者每个人工作中都需要这样务实作风,才能全力提升团队的创造水平。
优秀的团队无论从个体素质、管理方法、个体素质与协作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值得借鉴与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