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中企互动】事评——今日诗词

发表于 2015-10-21 18:34:49 | 查看全部
学习分享李老师精华,重阳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08:38:03 | 查看全部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解
1、圣文神武皇帝:指唐玄宗。
2、波澜莫二:师徙舞技相仿,不差上下。
3、鸿洞:弥漫无际。
4、玳?:以玳瑁装饰的琴瑟。
译文
唐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 我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 观看临颍李十二娘 跳剑器舞, 觉得舞姿矫健多变非常壮观, 就问她是向谁学习的? 她说:“我是公孙大娘的学生”。 玄宗开元三年,我还年幼, 记得在郾城看过公孙大娘 跳《剑器》和《浑脱》舞, 流畅飘逸而且节奏明朗, 超群出众,当代第一, 从皇宫内的宜春、梨园弟子 到宫外供奉的舞女中, 懂得此舞的, 在唐玄宗初年, 只有公孙大娘一人而已。 当年她服饰华美,容貌漂亮, 如今我已是白首老翁, 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 也已经不是年轻女子了。 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渊源, 看来她们师徒的舞技一脉相承, 抚今追昔,心中无限感慨, 姑且写了《剑器行》这首。 听说过去吴州人张旭, 他擅长书写草书字帖, 在邺县经常观看公孙大娘 跳一种《西河剑器》舞, 从此草书书法大有长进, 豪放激扬,放荡不羁, 由此可知公孙大娘舞技之高超了。 ?? 从前有个漂亮女人,名叫公孙大娘, 每当她跳起剑舞来,就要轰动四方。 观看人群多如山,心惊魄动脸变色, 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荡。 剑光璀灿夺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 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 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 收舞时平静,好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鲜红的嘴唇绰约的舞姿,都已逝去, 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艺术继承发扬。 临颍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 她和此曲起舞,精妙无比神采飞扬。 她和我谈论好久,关于剑舞的来由, 我忆昔抚今,更增添无限惋惜哀伤。 当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约有八千人, 剑器舞姿数第一的,只有公孙大娘。五十年的光阴,真好比翻一下手掌, 连年战乱烽烟弥漫,朝政昏暗无常。 那些梨园子弟,一个个地烟消云散, 只留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 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树木,已经合抱, 瞿塘峡白帝城一带,秋草萧瑟荒凉。 玳弦琴瑟急促的乐曲,又一曲终了, 明月初出乐极生悲,我心中惶惶。 我这老夫,真不知哪是要去的地方, 荒山里迈步艰难,越走就越觉凄伤。
赏析
??诗序写得象散文诗,旨在说明目睹李十二娘舞姿,并闻其先师,触景生情,抚今 思昔,记起童年观看公孙大娘之剑舞,赞叹其舞技高超,并以张旭见舞而书艺大有长 进之故事点缀。 ????诗开头八句,先写公孙大娘的舞技高超,如“羿射九日”,“骖龙飞翔”。接着 “绛唇”六句,写公孙氏死后,剑舞沉寂,幸好晚年还有弟子承继。“先帝”六句笔 锋一转,又写五十年前公孙氏是宫里八千舞女中首屈一指,然而安史之乱后,“宜 春”、“梨园”的人才早已烟消云散了。如今只有残存的教坊艺人李十二娘。“金 粟”六句是尾声,感慨身世悲凉。 ????全诗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见《剑器》而伤往事,抚事慷慨,大有时序不同,人 事蹉跎之感。诗以咏李氏,而思公孙;咏公孙而思先帝,寄托作者念念不忘先帝盛 世,慨叹当今衰落之情。语言富丽而不浮艳,音节顿挫而多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31:43 | 查看全部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注释
  照夜白:马名。
  龙池:在唐宫内。
  支遁:东晋名僧,养马数匹,有人说道人养马不清高,答:“贫道爱其神骏。”此处比喻韦讽极爱曹霸的画马。“自从献宝朝河宗”:此句意指玄帝已经去世。
  金粟堆:玄宗的陵墓,在今陕西省蒲城县东。
译文
  开国以来善画鞍马的画家中,画技最精妙传神只数江都王。曹将军画马出名已有三十载,人间又见古代真正神马“乘黄”。他曾描绘玄宗先帝的“照夜白”,画得象池龙腾飞十日声如雷。皇宫内库珍藏的殷红玛瑙盘,婕妤传下御旨才人将它取来。将军接受赐盘叩拜皇恩回归,轻纨细绮相继赐来快速如飞。贵戚们谁得到曹将军亲笔迹,谁就觉得府第屏障增加光辉。当年唐太宗著名宝马“拳毛?”。近代郭子仪家中好驹“狮子花”。而今新画之中就有这两匹马,使得识马的人久久感慨赞夸。这都是战骑以一胜万的好马,展开画绢如见奔马扬起风沙。其余七匹也都是特殊而奇绝,远远看去象寒空中飘动烟雪。霜蹄骏马蹴踏在长楸大道间,专职马倌和役卒肃立排成列。可爱的九匹马神姿争俊竞雄,昂首阔视显得高雅深沉稳重。请问有谁真心喜爱神姿骏马?后世韦讽前代支遁名传天下。想当年玄宗皇上巡幸新丰宫,车驾上羽旗拂天浩荡朝向东。腾飞跳跃精良好马有三万匹,匹匹与画图中马的筋骨雷同。譬如河宗献宝之后穆王归天,唐玄宗再也不能去射蛟江中。你没看见金粟堆前松柏林里,良马去尽徒见林鸟啼雨呼风。背景
  此是在代宗广德二年作于成都。时诗人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自有人世沧桑,浮生若梦之感。因而在诗中明以写马,暗以写人。写马重在筋骨气概,写人寄托情感抱负。赞九马图之妙,生今昔之感,字里行间流露作者对先帝忠诚之意。
赏析
  此诗是在代宗广德二年作于成都。时诗人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自有人世沧桑,浮生若梦之感。因而在诗中明以写马,暗以写人。写马重在筋骨气概,写人寄托情感抱负。赞九马图之妙,生今昔之感,字里行间流露作者对先帝忠诚之意。在章法上错综绝妙。第一段四句先赞曹氏画技之高超。第二段八句追叙曹氏应诏画马时所得到荣誉和宠幸。第三段十句,写九马图之神妙及各马之姿态。第四段八句是照应第二段“先帝”的伏笔,从而产生今昔迥异之感。诗以奇妙高远开首,中间翻腾跌宕,又以突兀含蓄收尾。写骏马极为传神,写情感神游题外,感人至深,兴味隽永。浦起龙《读杜心解》说:“身历兴衰,感时抚事,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此言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08:57:14 | 查看全部
学习,感谢李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08:49:20 | 查看全部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注解
1、丹青引:即绘画歌。
2、为庶为清门:玄宗末年,曹霸因罪被贬为庶民,也就成为寒门了。
3、英雄割据:指曹操与刘备、孙权鼎立。
4、文彩句:指曹氏的文章风度还能影响曹霸。
5、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晋汝阴太守李矩妻,工隶书,王羲之曾从地学习书法。
6、赤墀:宫内涂红漆的台阶。
7、斯须:须臾,一会儿。
8、韩干:玄宗时官太府寺丞,初以曹霸为师,后自成一派。
译文
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 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 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 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 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 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 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 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 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 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 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 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 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玉花骢图如真马倒在皇帝榻上, 榻上马图和阶前屹立真马相同。 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赏赐你黄金, 太仆和马倌们个个都迷惘发怔。 将军的门生韩干画技早学上手, 他也能画马且有许多不凡形象。 韩干只画外表画不出内在精神, 常使骅骝好马的生气凋敝失丧。 将军的画精美美在画中有神韵, 偶逢真名士才肯为他动笔写真。 而今你漂泊沦落在战乱的社会, 平常所画的却是普通的行路人。 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 人世间还未有人象你这般赤贫。 只要看看历来那些负盛名的人, 有谁不终日坎坷穷愁纠缠其身?
赏析
??此当与前诗并看,互为补充。诗起笔洗炼,苍凉。先叙曹氏乃魏武之后,今却沦为庶人。然后颂其祖先业绩和 辞采丰韵犹存于身。开首就抑扬起伏,跌宕多姿。继而写曹氏在书画上之用功进取, 情操高尚。一生沉于丹青,不思富贵,不知老之将至。写“学书”是衬托,写“丹 青”是点题。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开元”八句,集中颂扬曹氏人物画 的成就。“先帝”八句,细腻刻画曹氏描绘“玉花骢”的经过。“玉花”八句,写画 马的艺术魅力,竟使真假难分,并以韩干之画作为反衬。“将军”八句,写如此精湛 绝伦的画师,竟在战乱年代中落泊江湖,为画路人卖画为生,不禁发出世态炎凉之感 慨,抒发自身晚年失意之怅惘。诗在结构上错综神奇、然宾主分明。情感上抑扬起伏,摇曳多姿。诗的结句,更 为历代诗人所赞赏。清代翁方纲曾称此诗为气势充盛,“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 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8:28:12 | 查看全部
寄韩谏议——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注解
1、鸿飞冥冥:指韩已遁世。
2、羽人:穿羽衣的仙人。
3、帷幄未改:帷幄本指帐幕,此指谋国之心。
译文
眼下我心情不佳是思念岳阳, 身体想要奋飞疾病逼我卧床。隔江的韩注他品行多么美好, 常在洞庭洗足放眼?望八方。鸿鹄已高飞远空在日月之间, 青枫树叶已变红秋霜已下降。玉京山众仙们聚集追随北斗, 有的骑着麒麟有的驾着凤凰。芙蓉般的旌旗被烟雾所淹没, 潇湘荡着涟漪倒影随波摇晃。星宫中的仙君沉醉玉露琼浆, 羽衣仙人稀少况且不在近旁。听说他仿佛是昔日的赤松子, 恐怕是更象汉初韩国的张良。当年他随刘邦建业定都长安, 运筹帷幄之心未改精神惨伤。国家事业成败岂敢坐视观望, 厌恶腥腐世道宁可餐食枫香。太史公留滞周南古来被痛惜, 但愿他象南极寿星长泰永昌。品行高洁之人为何远隔江湖, 怎么才能将他置于未央宫上?
赏析
??此属于游仙诗一类,隐约含蓄,反复涵咏,始能体味。诗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怀念韩某远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玉京”六句 为第二段,写朝廷小人得势,而贤臣远去。点出韩某已罢官去国。“似闻”六句为第 三段,写听到韩某罢官原因,以张良比之,颂其高洁有才。末四句为第四段,抒写自 己感想,并望韩某再度出山,为国出力。诗思严慎细致周密,写得隐晦曲折。格调却清新激昂,铿锵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08:27:41 | 查看全部
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解
1、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很近。
2、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译文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赏析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8:05:43 | 查看全部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赏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15:14 | 查看全部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涕下 一作:泪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泪:眼泪。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 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 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 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 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 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8:31:52 | 查看全部
石鼓歌——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注解
1、少陵:杜甫;
2、谪仙:李白。
3、陵迟:衰败。
4、搜:打猎。
5、遮罗:拦捕。
6、隳:毁堕。
7、翥:飞。
8、掎摭:采取;
9、羲:羲和,这里指日;
10、娥:指月。
11、讵肯:岂肯;
12、?婀:无主见。
13、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汉之后诸朝。
14、则那:又奈何。
译文
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周朝政治衰败全国动荡不安,周宣王发愤起兵挥起了天戈。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撞磨。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任凭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仗着鬼神守护石鼓永不湮没。你从哪里得来这拓本的底稿?丝毫都很完备一点也无差错。言辞严谨内容奥密难于理解,字体不象隶书蝌文自成一格。年代久远难免受损笔画残缺,仍象得剑斩断活生生的蛟鼍。字迹有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恰似珊瑚碧树枝?交错。苍劲钩连象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又象织梭化龙九鼎沦没。浅见儒士编纂诗经却不收入,大雅小雅内容狭窄并不壮阔。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象取星宿却漏羲娥。啊我虽好古却苦于生得太晚,对着石鼓文我哭得涕泪滂沱。想当年我蒙召做国子监博士,那年正改纪元年号称着元和,我的朋友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曾经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只要包毡裹席就能立即运到,十个石鼓运载只需几匹骆驼。进献太庙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声价百倍于郜鼎岂是太过?皇恩浩荡如果准许留在太学,诸生就能钻研解说一起切蹉。汉朝时鸿都门观经尚且拥塞,将会看见全国上下为此奔波。剜剔藓苔泥尘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高楼大厦深檐厚瓦把它覆盖,经历久远不受意外损坏伤挫。”朝中的大官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感奋奔波?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谁能再用手把这个宝物抚摸?长年累月风化销铄将被埋没。六年来向西遥望我空叹吟哦!王羲之书法时俗趁机显秀媚,书写数张还可换回一群白鹅。继周之后八代争战已经结束,至今无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皇上重视儒术推崇孔丘孟轲。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议,愿借善辩之人发挥口若悬河。石鼓歌写到这里就算结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说说!
赏析
??石鼓文系我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韩氏以为周宣王时所为。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诗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开头四句是总起,自谦没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纲”十二句是追叙石鼓来历久远。“公从”十句是叙石鼓文的文字和字体及其保留的价值。“陋儒”六句是叙怀疑《诗经》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忆昔”十八句,是叙发现石鼓的经过和建议留置太学。“中朝”十句是叙当局不纳诗人建议,叹惜石鼓文物的废除。“方今”六句,希望在尊崇儒学的时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学。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