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cyh951751

班组职工的创新成果离市场化有多远?

发表于 2007-11-20 06:51:2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1楼胜利顾永强于2007-11-20 06:13发表的  :

你还休养?



哈, 是啊,我还是车站的先进党员呢,平时无私奉献啊、义务加班啊多着呢,一年要写多少材料啊,等身啊,顾老板!多辛苦啊,能不休养嘛?


难道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就不能体量一下俺们干活的辛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13:29:48 | 查看全部

市场化: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趋势,确定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班组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企业班组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是,科技创新与生产相脱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仍然是企业班组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如果技术创新成果不能市场化,就如同学生只会造句而不会写文章一样。所以,推动科技创新,既要学会“造句”,更要写“文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市场化: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对洛阳机务段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地处陇海、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拥有6000多名职工的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开展。2000年至今,已有3000多项创新成果脱颖而出,成果转化率达到81%,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在提高职工素质的同时,有效的促进了该段的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
谈及这些成绩的取得,洛阳机务段党委书记袁振和不无感慨地说,“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把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了市场化运做。”长期以来,洛阳机务段在鼓励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方面按照市场化需求,完善了薪酬分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向技术岗位倾斜,向岗位创新倾斜,鼓励职工人人参与创新。
一是设立“扶持基金”。该段专门设立班组职工技术创新专项扶持基金,将资金优先投向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安全效益明显的创新攻关项目,并按照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系数掌握在1至5倍之内,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特殊作用。机车配件厂青年工人张建军针对机车、重载列车脱轨后的各种情况,结合事故现场救援实际,积极开展事故救援复轨器的攻关工作,该段有关部门及时拨付专项扶持基金给予支持,BF逼近式复轨器2005年8月研制成功, 2007年获得国家专利。由全国铁路10多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认定,BF逼近式复轨器设计先进,在车辆脱轨幅度不大于500mm、机车脱轨幅度不大于380mm的情况下有较好的逼轨、复轨作用,可收到一次安装、连续救援的效果,而且该复轨器重量轻,安装简便,便于搬移,尤其适应铁路高速、重载条件下的列车救援。今年3月5日至9日,铁道部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组织了动车组救援机具验证。洛阳机务段安达实业发展中心机车配件厂生产的BF逼近式复轨器成为全过铁路唯一被指定为动车组必备的拉复救援设备。随后,铁道部运输局在北京召开动车组救援机具购置会议,要求全路开行动车组的10个铁路局,都必须配备BF逼近式复轨器。
二是“高价购买”成果。对一些针对性强、安全效益好的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该段采取“高价购买”的办法,使班组职工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工人技师王武军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了电力机车“问、看、听、闻、摸、拍、测、试”的八字工作法,并成功地研制出了可以轻松切断SS4型电力机车单节车故障的设备。该段有关部门经过多次试用后,发现该设备有效减轻了火车司机在运行途中发生机车故障时的劳动,确保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该段领导班子经过集体商议后,出资5000元“购买”了该成果。据悉,近年来该段用于“购买”班组职工创新成果上的资金已达数十万元之多。
三是给予相应“位子”。根据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对参与项目创新的职工,合理安排推荐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专业对口。青年工人赵现君自中专毕业后,扎根一线班组,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成功的研制了一种“无触点自动引弧触发器”,该触发器具有自动控制、无触点、触发可靠、寿命长等优点,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国家节约数万元。该段在征求其意见后有意安排他到电子厂专门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并为其科技攻关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近年来,他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完成“五小”攻关项目37项,解决各类生产难题1000余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10多篇有关机车技术改造的论文,其中《6K机车劈相机自动控制系统》等4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机车电传动》等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也因此先后被郑州铁路局、河南省授予“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称号。
洛阳机务段的成功实践证明:市场化是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必由之路。对此,洛阳机务段长张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把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比喻一台电力机车,激励机制就好比是供电装置,有了激励机制,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就能有更好的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姓名:河南省洛阳铁路机务段党委办公室 张先锋  
联系地址: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五股路洛阳机务段党委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9-62721383、62722003(办公室)
      13837976256(手机)
电子邮箱:szy_001@126.com
邮政编码:47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18:53:24 | 查看全部
此时有空看了下稿件,感觉有几点还需要作者细处理:

首先,对创新的理解和重要性,相信举国上下无人不共识,所以,文中没有必要渲染或者铺垫,我们不需要讲理论,只需要提供事实;

第二,我多次强调过,新闻稿中最忌讳的就是“小赵、小李”之提法,可惜许多老手依然犯此毛病,此文中也有;

第三,从我们身处企业的宣传干部来说,要宣传一种观点和思路,重要的是从反映所见所闻的事实入手,而非理论综述,文中前部分有个事实很好,但是分量没有写够,能否多搜集些班组工人对此问题的看法和需求,从他们的看法和需求中探讨企业应该如何做,这样似乎才显得有的放矢。

望作者尽快填补文中些许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18:55:17 | 查看全部

Re:市场化: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引用第63楼szy_001于2007-11-20 13:29发表的 市场化: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
党的十七大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趋势,确定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班组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企业班组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是,科技创新与生产相脱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仍然是企业班组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如果技术创新成果不能市场化,就如同学生只会造句而不会写文章一样。所以,推动科技创新,既要学会“造句”,更要写“文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市场化: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对洛阳机务段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
此文写得不错,这些具体做法对其它企业有启发、借鉴之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19:02:53 | 查看全部

Re:Re:市场化: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引用第65楼bztdxxl于2007-11-20 18:55发表的 Re:市场化: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

此文写得不错,这些具体做法对其它企业有启发、借鉴之意义。
张老师的稿子受的夏老师的肯定,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19:28:11 | 查看全部

中铝河南分公司激励机制让创新员工“名利双收”(得实惠)

再次修改稿(原稿在下面为——班组创新成果“市场化”关键在于建立良好机制)  
中铝河南分公司激励机制让创新员工“名利双收”(得实惠) (中铝河南分公司以激励机制促员工创新)
谷文生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际,郑州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大学新生,她就是创造了四项国家专利的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车辆段仓库保管员郑琳。在日常工作中,郑琳刻苦钻研,先后实施了20多项创新,研制的4项铁路车辆检修工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她因此被评为公司劳模,还获得了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河南省、郑州市优秀知识型职工、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10多项荣誉。郑琳的例子只是该公司激励一线员工创新、让创新员工名利双收得实惠的一个缩影。
能否对班组创新成果给于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是激发和调动员工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的关键之一。为了避免创新成果评价评估时的随意性,进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的情况,该公司制定了包括能计算出经济效益、不易计算出经济效益和不能计算出经济效益等创新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创新成果的评价评估标准和行为,使有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事故隐患等,却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新成果走出“深闺”,得到认可。该公司运输部机务段员工实施的内燃机车非标工具的制作,虽然没有节省多大费用,但由于其实用性强、提高了劳动效率,该项目依然被评为公司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四等奖。

为了让创新员工获得更多实惠,该公司从公司到分厂,再到车间,都成立了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领导小组),制定了创新成果评审、奖励制度。每月各车间随时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实施情况以及改造、发明成果进行收集、评审,并按照创新成果的创效、作用等情况当月给予奖励。公司每年对员工的创新成果进行一次总评,评出十个金点子,若干个一、二、四、五、六等奖,分别给以奖励。
同时,该公司实行了荣誉疗养、设立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办法。今年还实行了奖励培训,对在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的员工送到全国的知名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免费学习,不仅学校、专业可以任意挑,而且学习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变。
此外,该公司还实行了创新成果以员工姓名命名、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员工优先评选公司“五一劳动奖章”、“公司劳模”等办法,并帮助一些具有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员工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使创新员工拥有“知识产权”。

原稿
班组创新成果“市场化”关键在于建立良好机制
谷文生
众所周知,创新成果“市场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而实际上,班组里的很多创新成果并不可能或者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进而推向广阔的技术市场。在此,笔者并不是否认班组创新成果发挥的积极作用,而是因为这些班组创新成果是班组员工针对操作、检修、使用的设备、生产工艺装置等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的小革新、小制作、小改造、小发明等,并且这些创新成果大部分只局限于班组岗位、企业内部。当然也不乏少部分成果在国内同行业的推广应用。

因此,笔者认为,班组创新成果“市场化”更具实际意义的是在企业内部的“市场化”,并通过建立评价、激励、推广制度来实现。

首先,要建立班组创新成果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制度。班组创新成果很多项目无法与科研院所或者专业研发部门的成果相比,但是由于这是员工通过细心观察、仔细琢磨、动手试验等的智慧的结晶,并且其贴近实际,直接作用于生产,往往发挥了一些大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能否对班组创新成果给于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是能否激励和调动员工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的关键之一。如果在评价评估上厚此薄彼、稀里糊涂、随意性强,难免会造成班组员工的心理失衡,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是促进班组创新成果“市场化”的关键之一。这些制度要包括对能计算出经济效益、不易计算出经济效益和不能计算出经济效益的创新成果。如有些创新成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事故隐患等,却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这些制度包括物质、精神两个方面。中铝河南分公司在这方面的实践值得借鉴。

该公司从公司到分厂,再到车间,都成立了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领导小组),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评审制度。每月各车间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实施情况以及改造、发明成果进行收集、评审,并按照创新成果的创效、作用等情况当月给予奖励。公司每年对员工的创新成果进行一次总评,评出十个金点子,若干个一、二、四、五、六等奖,分别给以奖励。

为了让在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获得更多实惠,该公司实行了荣誉疗养、设立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办法,今年还实行了奖励培训。对重大创新成果的者送到全国的知名大学进行为期半年免费学习,不仅学校、专业可以任意挑,而且学习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变。

同时,该公司还实行了创新成果以员工姓名命名、在评比上优先等方法。该公司的年终评先制度中明确规定: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员工可以优先评选公司“五一劳动奖章”、“公司劳模”。该公司运输部车辆段仓库保管员郑琳刻苦钻研,先后实施了20多项创新,研制的4项铁路车辆检修工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她因此被评为公司劳模,还获得了河南省、郑州市优秀知识型职工、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10多项荣誉。

第三,要建立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制度。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市场化”的根本所在。因此企业建立相应的制度很关键。要层层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及转化,将创新成果推广范围分为班组岗位之间、车间之间、分厂之间等企业内部和国内同行业之间。对于推广应用前景看好,在国内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企业要帮助申请专利,使创新成果拥有知识产权。在专利申报过程中,一方面给予物质、资金的支持,而且相关领导亲自助阵,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有关事宜,全程给予指导。让其享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并通过互联网发布有关信息的方式,将成果推向市场,从而实现创新成果的真正“市场化”。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
单位: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
邮编:450041
电话:0371——68915913
13838311697
审稿: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运输部企业文化科副科长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21:32:38 | 查看全部
夏老师亲自点评,恭喜友华部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21:37:32 | 查看全部
感谢王科长鼓励、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00:56:0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11:26:4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9楼cyh951751于2007-11-20 21:37发表的  :
感谢王科长鼓励、支持/
友华部长是我学习的榜样,请您多多帮助,谢谢您的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