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吃肉有什么不对?
如果你在香港街头问路人吃肉有什么不对,对方可能会瞠目结舌。人们很难想象,如果不是佛教徒,一个人为什么要做一个素食主义者。
对于香港人来说,饮食方面的享受可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个香港本地人来说,没有包括如家畜、家禽或海产品等肉类的饭菜可能不会被认为是美味可口的,而一些大胆的食客还会寻求各种奇珍异味,从鲸鱼到蝎子。在香港这个人们如此习惯于吃肉的地域,对人们是否应该吃肉、食用其他动物是否道德这一问题提出疑问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流行从来不应该是一件事正当的理由,因为一个流行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或被误解的。本讲的目的在于说明如何从道德方面思考,以及怎样将道德观念应用于我们身边的某些事情,例如吃肉。
印象的颠覆
当吃肉在我们的社会中作为一件如此平常的事情,大体上它就不再是一个现象。相反地,我们有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关于吃肉的印象;对我们来说,在一般的印象中肉类是颜色鲜艳、美味、营养并且易得的。
这种印象进入讨论的原因是它们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无辜和正常:我们餐桌上“美丽的”火腿只是我们整个吃肉习惯所带来的东西中的微小的一部分。问题在于那是一个非常靠不住的印象。要了解为何会如此,我们需要关注火腿来自哪里。对于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而言,最直接的答案是火腿来自超市。事实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肉类产品中被整洁包装过的比例正在增长,这一事实削弱了我们这样的认知:在那些提供鲜肉和血产品的动物,比如猪或鸡,变成我们的食物之前,它们还需要被养殖、屠宰和处理。
此外,一个香港市民还可能有这样的印象,肉类产品的包装上画着“快乐的”动物。对这种印象的毫无怀疑的认同能够越过我们的理性判断,在这个意义上,频繁接触这样的图像是危险的。只需片刻的思考就会使一个人意识到,相信作为食物被饲养的动物如所描绘的那样快乐是荒谬的。因为,被饲养在笼子里的动物失去了它们的自由,而且很容易被提前杀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