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4|回复: 32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与知识

发表于 2015-10-30 08:47: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秋季到来,天气凉爽,很多人喜欢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接触大自然。尤其是老年人喜欢在秋季散步,约上三五邻友,或叫上老伴儿,边散步边聊会儿天,怡然自得。然而,从养生角度来说,散步时也有一些讲究,那就是步行时最好别说话,否则对老人的身体不好。
  古人云:“凡行步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否则令人失气。谓行步则动气,复开口以发之,气遂断续而失调也。”意思就是说,散步的时候最好不要与人说话,说话时就要停下脚步,这样才不会伤气。现代医学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称,说话和呼吸属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走路时不停地说话,大脑就会“一心二用”。如果边走路边说话,腹部肌肉的活动会明显减少,这也就预示着发生事故的风险将有所增加。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信号传输中断,腹肌力量也会减弱,对脊椎的保护作用就会下降,使老人骨骼出现意外的几率增加。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呼吸系统比不上年轻人,很容易疲 劳、上气不接下气。此外,近年来,各地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霾天越来越多,处在污染的环境中,说话越多,吸入的有害物质就越多。
  因此,建议老年人散步时尽量少说或不说话,更不要和身边的伙伴大声聊天;如果散步时需要说话,建议先停下脚步,站定后再说;经常一起散步的老年朋友可以形成一种默契,通过肢体语言沟通,散步结束后再尽情享受聊天的乐趣;大风天在外也不要张大嘴说话。
  老年人锻炼小常识:
  1、不要制定太机械太严格的锻炼时间和太高的目标。进行体育锻炼,贵在参与,要求太高太苛刻反而流于形式,不利于强身健体。
  2、不要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老年人的体能、素质、承受能力不可与青壮年相提并论。锻炼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因人而言,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
  3、不要随心所欲乱练一通。任何一项运动都要讲究科学性,不能自己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如果锻炼时动作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乱“练”一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4、不要选择过于偏僻或繁华的地点进行锻炼。锻炼地宜在离家较近且附近有良好通讯、交通条件的地方,以便有事时能及时求助或报警。
  5、不要非去中高档活动场所。最自然最简洁的体育运动条件,其锻炼效果往往最佳。因为在这环境中,锻炼者的心理波动小,生理节律相对平稳。
  6、不要在思想高度紧张和情绪剧烈波动时进行锻炼。
  7、要选择缓慢的锻炼形式。老年人对剧烈运动力不从心,缓慢的运动路散步、太极拳、健身操、气功、慢跑、保健按摩等较适宜老年人。
  8、要运动量合理适宜。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运动量要作适当调整。一般来说,每次锻炼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佳、睡眠好、无头昏心悸等反应,说明运动量适度,锻炼效果好。
  9、要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应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锻炼环境,比如心情不畅者,宜选择到鸟语花香的公园等处活动,心火较重、心情烦躁者,宜到江河湖海边或有树木的地方活动。
  10、要坚持不懈的锻炼。无论从事何种运动,只有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锻炼,才会产生延缓衰老的有益作用。希望即刻奏效、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11、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进行体育锻炼的老人,饮食搭配要合理,营养素要全面,主副食要多样化,并做到用餐定时定量。糕点和油炸食物,并力戒烟酒。
  12、晨练先饮水:人经过一夜睡眠,已从皮肤和呼吸器官散发了一部分水分,加之尿液的形成,使机体相应缺水。如果晨练前不先饮点水,因体育锻炼使呼吸节奏加快,皮肤毛孔扩张,汗腺分泌增强,引起显性或不显性出汗,可加重人体的缺水程度。因此晨练前应先饮水,有利于身心健康。饮一杯凉(温)开水、淡盐水、蜜水均可。
  13、老年人应以"练"为主:在身体情况允许下,可进行表演赛,但运动负荷不能过大,并要有全面的医务监督。绝不可不顾老年生理、心理特点,争强好胜,轻率拼搏。拼搏会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过多激动,心理上的过度紧张,血液循环、呼吸、内分泌等急速改变,极易诱发事故。
  14、应避免快速和变化过猛的动作:如跳跃、倒立、滚翻、冲刺等,这些极易损伤老年人的筋骨,甚至会发生意外事故。喜欢骑自行车锻炼的同志,外出应做到"五不要":即笼头不要太活,刹车不要太松,座垫不要太高,速度不要太快,转弯不要太急,以便应付突然出现的情况。
  15、运动后注意"三忌":即一忌骤然降温(冷水浴等),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导致神经系统失调,招来疾病;二忌倾缸暴饮,会给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增加沉重的负担,且会引起抽筋、痉挛等;三忌体温烘衣,易着凉,会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如感冒、哮喘、腹泻等,同时也不卫生。
  下列情况应暂停锻炼:
  1、体温升高,如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
  2、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发作阶段。
  3、身体某一部位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4、运动器官外伤末愈者(功能恢复者除外)。
  5、各种传染性疾病未愈者。
  6、平时经常锻炼的老年人,体内各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增强,神经灵活性和均衡性提高。一旦突然停止运动,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或周身不适等不良的心理和躯体反应,"运动医学"中称之为"运动成瘾症"。有些因特殊情况需停止锻炼的,也应逐渐递减每天的运动量,以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
  总而言之,中老年人在养生健体方面要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因地制宜,注重卫生和持之以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8:14 | 查看全部
天气凉爽,很多人喜欢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接触大自然。尤其是老年人喜欢在秋季散步,约上三五邻友,或叫上老伴儿,边散步边聊会儿天,怡然自得。然而,从养生角度来说,散步时也有一些讲究,那就是步行时最好别说话,否则对老人的身体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8:37 | 查看全部
古人云:“凡行步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否则令人失气。谓行步则动气,复开口以发之,气遂断续而失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8:50 | 查看全部
意思就是说,散步的时候最好不要与人说话,说话时就要停下脚步,这样才不会伤气。现代医学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称,说话和呼吸属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走路时不停地说话,大脑就会“一心二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9:07 | 查看全部
如果边走路边说话,腹部肌肉的活动会明显减少,这也就预示着发生事故的风险将有所增加。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信号传输中断,腹肌力量也会减弱,对脊椎的保护作用就会下降,使老人骨骼出现意外的几率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9:19 | 查看全部
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呼吸系统比不上年轻人,很容易疲 劳、上气不接下气。此外,近年来,各地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霾天越来越多,处在污染的环境中,说话越多,吸入的有害物质就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9:30 | 查看全部
 因此,建议老年人散步时尽量少说或不说话,更不要和身边的伙伴大声聊天;如果散步时需要说话,建议先停下脚步,站定后再说;经常一起散步的老年朋友可以形成一种默契,通过肢体语言沟通,散步结束后再尽情享受聊天的乐趣;大风天在外也不要张大嘴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9:41 | 查看全部
 老年人锻炼小常识:
  1、不要制定太机械太严格的锻炼时间和太高的目标。进行体育锻炼,贵在参与,要求太高太苛刻反而流于形式,不利于强身健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49:54 | 查看全部
 2、不要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老年人的体能、素质、承受能力不可与青壮年相提并论。锻炼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因人而言,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50:10 | 查看全部
 3、不要随心所欲乱练一通。任何一项运动都要讲究科学性,不能自己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如果锻炼时动作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乱“练”一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