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3|回复: 28

[谈天说地] 环保部:机动车污染已成中国空气污染重要来源

发表于 2016-1-19 16:54: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环保部:机动车污染已成中国空气污染重要来源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富田    2016-01-19 11:26: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4:34 | 查看全部
2015年12月8日,车辆在国贸桥下驶过。12月7日18时,北京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

  据环境保护部消息,环保部近日发布《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公布2014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年报显示,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4:48 | 查看全部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汪键介绍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仍持续增长。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372.3万辆和2349.2万辆。与1980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33倍,达到24577.2万辆;其中,汽车14452.2万辆,低速汽车972.0万辆,摩托车9153.0万辆。按排放标准分类,达到国Ⅳ及以上标准的汽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22.7%,国Ⅲ标准的汽车占52.5%,国Ⅱ标准的汽车占10.4%,国Ⅰ标准的汽车占10.6%,其余3.8%的汽车还达不到国Ⅰ标准。按环保标志分类,“绿标车”占93.2%,高排放的“黄标车”仍占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5:03 | 查看全部
  汪键说,监测表明,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直接影响群众健康。2014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547.3万吨,比2013年削减0.5%,其中氮氧化物(NOx)627.8万吨,颗粒物(PM)57.4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8.4万吨,一氧化碳(CO)3433.7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80%。按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NOx和PM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贡献者;而客车CO和HC排放量则明显高于货车。按燃料分类,全国柴油车排放的NOx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PM超过90%;而汽油车CO和HC排放量则较高,超过排放总量的70%。按排放标准分类,占汽车保有量3.8%的国I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四种主要污染物占排放总量的30.0%以上;而占保有量75.2%的国Ⅲ及以上标准汽车,其排放量还不到排放总量的40.0%。按环保标志分类,仅占汽车保有量6.8%的“黄标车”却排放了45.4%的NOx、74.6%的PM、47.4%的CO和49.1%的H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5:15 | 查看全部
汪键说,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4年要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要按照“车、油、路”统筹的思路,加强对机动车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全过程控制。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及国务院相关文件及指示精神,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纷纷制定有利于机动车污染防治和减排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并强化协调配合,从新车环境准入、在用车环保管理、“黄标车”加速淘汰、车用燃料改善及车用尿素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5:27 | 查看全部
汪键表示,环境保护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切实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等全过程环境监管,同时会同有关部门,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协调推进“车、油、路”同步发展,大力防治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5:57 | 查看全部
相关新闻:走进国家实验室:"我们离污染源越近,污染将离百姓越远"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国家实验室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急需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

  半月谈编辑部在新的一年特别开辟“走进国家实验室”新栏目,多维度、多视角聚焦一批创新前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读者展现我国高新科技布局的战略图谱,讲述科技创新的传奇故事,传递科技改变生活的迅疾鼓点,分享科技尖兵怀揣的中国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6:12 | 查看全部
2015年12月25日,游客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冰面上行走,远处的的建筑在雾霾中若隐若现。

  近期,北京雾霾“红色预警”数度响起。担忧、期盼、无奈、谣言充斥着社交网络。有人等风来,有人请假在家宅,有人为孩子能早日健康返校祈祷,有人悄悄收拾行囊做好远足准备……

  当民众对无孔不入的雾霾束手无策时,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的环境专家正在受命攻关。他们夜以继日地展开监测与模拟实验,寻找留住蓝天白云的治本良策。

  拥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位国际期刊主编和副主编,包含3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10余个国际多边合作机构……究竟是什么赋予一个联合实验室如此强的吸引力和使命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6:28 | 查看全部
“大气污染并不像室内污染那么简单”

  2015年12月19日清晨7时许,准备出门晨练的北京市民吴美玲早早起床,刚穿戴好健身的行头,就被一连串的电话和短信警报吓住了。“不远处的树和楼房都看不清了,多想有个吹风机或吸尘器把霾赶走。”看着灰蒙蒙的窗外,吴美玲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几分钟后,这段话就收获了38个点赞和68条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6:40 | 查看全部
 “雾霾让这座城市充满了压抑和忧虑,但正是这份感同身受的抱怨,让我们不得不加快研究步伐。”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在接受半月谈记者专访时说,中央多次表明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要求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除了环境执法监管层面,标准制定、指标考核、技术研发、污染检测等诸多领域的重担都压在了科研部门身上,而应对日趋严重的雾霾污染,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