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wcfyyq666

[谈天说地] 环保部:机动车污染已成中国空气污染重要来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6:52 | 查看全部
 PM2.5等污染物引发的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逐渐凸显,并有集中爆发之势。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后,以复杂性、爆发性为表征的中国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上最难的问题之一。“因为中国环境问题比世界上其他经济体遭遇的环境问题更特殊也更复杂,供科研工作者汲取的模式有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联合实验室主任黄霞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7:06 | 查看全部
“我们也想要‘吹风机’,甚至希望造出‘吸尘器’,然而大气污染并不像室内污染那么简单,实际操作中的减排和治理异常艰难。”郝吉明说,这不仅需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还需要通过合理设定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等多个环节配合完成,而每一项看似简单的调控和治理背后,都隐含着数以百计的科学研究任务和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7:20 | 查看全部
“过去我们的科研是从实验室到期刊再到实验室,产学研合作水平和科技转化程度不一,致使很多科学成果被困在了实验室里。”黄霞介绍,单一实验室完成的课题,对复杂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有限。

  面对代表性、综合性的区域环境问题,整合多家单位的优势科研背景,立足需求和科技前沿,开发先进的监测手段,研究复合污染形成、转化的基础原理并寻求综合解决对策,成为联合实验室的使命所在。

  “面对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领域的挑战,科研工作者应勇于担当。”郝吉明说,“我们离污染源越近,就离真理和解决方法更近,污染也将会离百姓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7:42 | 查看全部
机动车污染研究故事:从单打独斗到联合攻关

  联合科研模式的创新在获得无数光环和关注的同时,也让研究者们拿到了最“烫手”的课题。在这些科研难关前,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冲在了第一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7:57 | 查看全部
 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吴烨在美国研学的5年是中国机动车急剧增长的5年。2007年回国后,他继续从事机动车排放控制的研究工作,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十几年间,单车排放已下降90%多,为何机动车排放污染形势仍然严峻?

  单纯研究车、油品或者道路,效果都不甚满意,为何不综合研究治理呢?更何况,凝聚多学科人才资源的联合实验室恰恰能满足多方位的科研需求。于是,吴烨将研究方向调整为机动车综合控制,即采取统筹方法,对车、油、路实施统一规划、系统控制,并寻觅能够共同解决问题的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8:10 | 查看全部
正当吴烨团队刚刚调整完研究方向,又一问题浮出水面。过去10年来,北京等城市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浓度下降最慢的是二氧化氮,这令吴烨团队感到不解:机动车单车的氮氧化物排放一直在控制、电厂的氮氧化物也持续下降,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为何下降无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8:25 | 查看全部
 吴烨随即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实际道路测试。然而,大数据的搜集谈何容易。重污染、高安全风险的行驶道路,招募数百辆不同型号的机动车,以平均100桶水的重量模拟车载,数十位教师及学生参与,一项历时两年的道路测试启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8:35 | 查看全部
“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近两千次试验,我们两年中的实地测验又何止以千计。”吴烨团队一位年轻工程师告诉半月谈记者,两年间他们整日与尾气打交道,无论三伏天还是寒冬,各种环境下的数据都需要一一测量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8:46 | 查看全部
2012年,数以万计的测试数据没有白费。吴烨课题组发现,标准化的台架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现状,“台架作弊”成了行业潜规则,同时验证了“道路中重型柴油车的实际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不尽如人意”这一论断。该数据公布后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在数据事实面前,一个重大的误区和污染源被公之于众,最终推动了北京市“重型柴油车车载测试法规”的出台,率先推动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革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58:57 | 查看全部
 “顶天立地”,允许试错

  黄霞用“顶天立地”形容实验室的定位:“顶天”意味着瞄准国际科学前沿;“立地”指的是紧扣国家重大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