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9月28日
十一国庆节征文(之一):
编者按:国庆节是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假日,承载了反映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功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喜庆日子。
74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探索、发奋图强、不断实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命光荣艰巨,也正是我们奋楫扬帆、施展才华的大好时光。在国庆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建功新时代,讴歌新生活”为主题,反映一线劳动者奋斗在生产岗位的火热生活。现将来自生产一线的报道奉献给大家,以飨读者。
1.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001号”指挥员王德:
服务“一带一路”黄金通道的“最强大脑”
作者:李佃好
一面连接陆桥,一面临眺海洋的连云港港,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带一路”交汇点上的战略支点。在云台山下斑斓旖旎的如画风景中,一列列中欧班列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到发,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装到班列上,从连云港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递出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
每一趟中欧班列开行的背后,有着无数的铁路职工为“钢铁驼队”寻路、开路。今年49岁的徐州车务段港口调度室总调度员王德就是其中一员。
连云港港是典型的铁海联运港口。作为6名港口总调度员中年龄最小的他,主要负责连云港港口地区6个铁路车站及港区货物列车调度组织,其中确保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中欧班列安全正点开行,是他工作的重之中重。因为其佩戴的臂章为“001号”,所以,他也被同事亲切地称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上的“001号”指挥员。
从王德的办公室向外看去就是浩瀚的黄海,不远处的在海一方公园里,沙滩上游人如织。但王德无暇赏景,责任驱使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精准地计算每趟列车进出站时间,优化调整列车调度组织。
王德的办公桌放着两部电话,用来与各个生产岗点保持调度联系。间隔三两分钟,电话就要响起,忙时两个电话放在两只耳朵边同时接听。一个个调度命令从他这里传向列车司机、码头装卸、下属车站调度等多个岗位,确保“物畅其流”,分秒必争。
在王德看来,组织中欧班列开行就像一场紧张的“接力赛”,而港口就是中欧班列装车和始发地。“每一个环节多争取一秒钟,我们就有可能多发出一趟列车。”这是王德的经验之谈。
秋季是货运的黄金季节,港口货物到发集中,工作量较平时成倍增长,也是货运调度最繁忙的时段。平均1天开行2列中欧班列,每开行1列中欧班列需要涉及到现场多个作业岗点密切配合,每个作业岗点的作业组织进度是否能跟上计划时间,是关系到该趟中欧班列开行计划能否兑现的大问题。
“快些,再快些……”王德总是尽最大可能让各个工种、各个岗位“拧成一股绳”,保持快节奏运行,确保货物快速集结成列,从而压缩整体运输时间。“干总调度,还必须得有好人缘。”王德笑着调侃道。
作为港口的“001”指挥员,一班装卸生产重点是什么,货物集港怎样疏解,空车不足如何调剂,机车交路是否科学…走上岗位的王德神经高度专注,用“最强大脑”保障港区货运生产调度和中欧班列开行组织。
他善于抓住关键环节、重要环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指挥现场货运作业组织,每个班接打电话达少则几百次,指挥现场作业人员30多人,参加作业的机车车辆一天作业里程达数百公里。忙时上厕所都抽不出时间,一个班下来口干舌燥,下班后连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干工作就要永葆青春,要有一颗永不服输、永争第一的心。”这是王德的座右铭。作为总调度员,王德值班期间创造多个第一,他组织了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首趟中欧班列开行,见证了第5000列中欧班列的开行,创造了一个班组最多开出33列货车的记录,誉为服务“一带一路”黄金通道的“最强大脑”。
年复一年,在160平米的调度室内,王德和同事们通过一张张作业图纸把中欧班列从计划变为现实,见证着连云港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开行频次的快速提升。“中欧班列让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走到了一起,大家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件事情而拼搏,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经过10年的发展,连云港中欧班列已开通6条精品运营线路。一个又一个像王德一样的中欧班列工作人员胸怀“国之大者”,用看不见的坚守和认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跑出更多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生活中的王德在同事面前是个热心人,被尊称为“德哥”。在社会上,他热心公益事业,二十年不间断累计无偿献血22次,捐献全血4800毫升;他在关键时刻跳进冰水,奋不顾身救助落水儿童的善事,在连云港街头巷尾成为美谈。
(图一)
(图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