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学生时代,我们经常有劳动课,所谓劳动课就是组织学生利用一堂课的时间打扫学校和教室周边的环境卫生。那时候,谁劳动表现好,谁就有可能得到老师表扬,或者是作为培养少先队员和团员对象。爱表现是我们那个年代最显著特点,经过一番劳动课,学校周边环境确实得到显著改善,老师和学生们也很有成就感。据我了解,如今,校园劳动课少之又少了。原因是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常娇生惯养,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做又苦又脏又累的活,老师也不原因组织学生上劳动课。即便有学校让学生大扫除还是由家长代劳,不仅如此,每到放学前,学校门口就站着一大群接孩子的家长,见到孩子赶紧将其书包背在自己身上,回到家中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孩子百依百顺。由此,现在孩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依然成为现实。
孟子说:“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起劳动的重要性,我们做家长的都明白这个理,可一旦牵涉到具体事,往往就另当别论了。谁都不希望自己孩子从事苦累脏险的体力劳动,谁都想让自己孩子当白领、拿高薪,成为脑力劳动者。可惜,能够真正成为佼佼者毕竟是少数,即便你是名校毕业生,也不见得能功成名就。毕竟,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养家糊口的。
事实上,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对“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的观念还没有转变,一心只想着成就大事业,没有考虑一步一个脚印打基础。于是,就出现了这边刚毕业,那边就失业,在选择职业上高不成低不就,有的宁可在家当啃老族,也不愿意出门搞创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过艰难爬坡和一波三折的磨难过程。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不坐等观望,心动不如行动,选择自己钟爱的职业,一步一个脚印在自己岗位上精雕细琢,就一定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善于把握,我们就无法实现个人梦,无法实现中国梦。学会劳动没有体力和脑力区分,这二者既相辅相成,又是有机统一。体力劳动蕴含着勤动脑的睿智,脑力劳动也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只有从小就学会爱劳动,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那么我们每个人才有可能成为工匠,振兴国家和民族新型产业才能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