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故事
作者:●訾玉成
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三大主要节日。三大节日中以端午节故事最多,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个。
所谓故事多,其一为节日来源说法多,如悼念爱国诗人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记念孝女曹娥说等不下十多种,每一种传说展开来讲都是一个动人故事。
其二为别名多,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农历以干支记年,正月建寅二月为卯,数下去五月为午,故名端午。午与五重音,又名端五节。重五节,五为阳数故又名端阳等不下二十多个,是我国传统节日别名最多的一个。
其三为习俗多,提起端午节的习俗,首先想到的就是龙舟竞赛,赛龙舟起源于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欲绝,抱石投江自杀,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来到江岸划船到江内打捞屈原的尸体,从汨罗江直到遥远的洞庭湖,都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殉难的忌日,每年的五月五日人们都划着船到江河里看谁划得最快,后来演变成现在的龙舟竞赛。赛龙舟不但内地举办,连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及港台地区每年也都举办。五月端午,吃粽子是全国人民老少皆知的习俗,屈原投江自杀后当地的人们纷纷把大米投入江河中把鱼虾喂饱,以免撕咬屈原的尸体,后来又把米包起来投入江中,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吃粽子。端午吃棕子是全国和港台及东南周边国家普遍的习俗,粽子的种类繁多内容各异,有枣米粽、豆沙粽、肉粽、蛋黄粽等,粽子不但是一个节日食品而且是一种夏日常见的小吃,就全国来说以浙江嘉兴出产的粽子最为出名,我们这儿也经常听到嘉兴粽子的叫卖声。插艾条悬艾叶,把艾制人形或者虎形,妇女戴在头上一方面为了美观,另一方面是艾的叶和茎都含有芳香油,可产生独特芳香能起到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杀虫灭菌的作用。挂荷包香囊栓五色丝线,喝雄黄酒,用雄黄给儿童点额等。在这众多的习俗中有的演义出动人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如香囊记、白蛇传等优秀剧目。大陆各地及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端午的习俗除相同的之外还各有特色。
其四谚语多,例如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袄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端午不插艾,死了变妖怪;喝了雄黄酒,疾病远远丢等。
其五关于端午的诗词多,自唐宋到明清直到现代关于端午节诗词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歌颂屈原及为屈原以身殉国而鸣冤的。
在端午节诸多来源的说法中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大家所认同,例如唐代文秀的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勘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等等足以证明对来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说法的认同。
我们过端午节不只是吃吃粽子,插艾条看看龙舟竞赛,而是要深刻理解节日优秀的文化内涵,学好节日文化,传承节日文化,弘扬节日文化,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深受节日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从小就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