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鸿雁

 “粽情端午”活动邀您一起来盖楼!

发表于 2016-6-8 10:05:38 | 查看全部
投粽
          作者:梁 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老家的端午节过得简朴而平淡,既没有赛龙舟,也没有喝雄黄酒之类的传统民俗,唯有包粽子,感觉端午就是粽子,粽子就是端午。一入五月,家家户户忙着买粽叶、糯米和白糖,让每个日趋炎热的初夏时节都飘溢着粽子的清香,将节日的美妙融入每个人的心里。
母亲煮好了粽子,我方觉又到了一年艾草绿、粽飘香的端午时节。老人虽已七旬,手艺依然令人赞叹,包出来的粽子棱角分明、小巧精致。一个个玲珑别致、色香味浓、形状各异的粽子,就像一个个绝佳的艺术品,很有“卖相”。乳白色的糯米,红红的大枣,细腻的白糖,青绿的粽叶,散发出丝丝沁人心脾的清香,在初夏的空气里飘溢弥漫。这种香气经久弥深低回婉转,在屋里挥之不去,连屋外好远也能闻到。
那一个个精工巧做的粽子,犹如时间包裹的昨天,历史上几位忠烈的容颜时近时远!我端起飘散着清香的粽子,漫步来到楼前的池塘边。雨后的池塘涨满了水,明净的水面清澈见底,就像轻轻磨过的镜子,倒映着楼房的影子。几条小鱼在调皮地嬉戏着,一条鱼儿蹿出水面,平静的塘面顿时漾出一道道微微的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着,形成一个比一个大的同心圆。又一条小鱼跃起,又是一连串的同心圆,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风景画,美不胜收、如梦如幻……
这该死的鱼儿,该不会在抢食忠灵吧!我捡起一块小石子,奋力得向水中掷去,受到惊吓的鱼儿们纷纷潜入池底。我感到一些欣慰,随即觉得自己痴得可笑,这儿并不是汨罗江,也没什么沧浪之水,自然不是屈原殉国的地方,我何必自作多情。
“投粽江中戏鱼去,别啖心中一片魂”。望着碗里的粽子,心中还是觉得那颗石子投得值得。两千多年来,华夏子孙一直在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纪念屈原,赛龙舟不一定在汨罗江,投粽者也未必都是楚人后裔。面前的池塘中不是也有我心中的忠魂吗?屈原、岳飞……平静的池面犹如一个偌大的祭坛,祭奠我心中的英灵!我崇敬地举起碗里的粽子轻轻地投向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10:06:25 | 查看全部
水做的端午
      作者:张成林

每年端午节,沐浴午时水、泡饮午时茶,吃粽子,看龙舟,把端午的风情上演得风生水起,家乡的端午与水相生,有情有味。
午时水顾名思义,是正午12时取得的水。家乡人尤其看重端午节正午的井水,午时水尤重一个“正”字,每年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纷纷涌向村中的古井。拎桶端盆等候提取午时的井水,午时的水井边,热闹非凡,乡村中的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抒写着如水的端午。
如今,家乡早已有了自来水,但是,乡亲们仍然很看重端午节的午时水,他们秉承古老的遗风,每到正午时分便提着水桶,到村中的老井汲水。然后,摆开古朴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着独特乡土风味且具保健作用的午时茶,水的味道,茶的清香,抿一口端午的茶水,你可以品出千年的味道。现在端午的午时水,对乡亲们来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一种需要和满足吧。
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端午水,必须是流动水,且须于端午日午时经日晒后封存,可经久不坏,亦具有解毒、涼身之作用。母亲说用端午的水洗澡,身上无毒,的确,从小到大我没长过毒疮,连痱子也很少出现过。
这一天,这水,与往常没啥不一样,但这水却有了特殊功效。水做的端午,则是希冀的载体。洗端午水,喝雄黄酒,熏艾叶,挂菖蒲,为人们避邪驱恶,泄污去毒,所有的毒素,通通驱除掉。当希冀成为信仰,成为一种力量,端午便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东西。
端午涨水,涨端午水。水做的端午,总会有雨淋淋的感觉,雨水把端午冲洗了一遍又一遍,干净透亮,滔滔的河水,装满了田野。端午之水及时,端午在雨中,在水里。雨水给水稻注入丰沛的浆液养分,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做了充分准备。端午的水绵绵,好像是人们的泪,让我们缅怀爱国诗人屈原。端午的水,是支撑,是力量,把龙舟浮起,龙舟竞过,千幡锦,端午时节,粽飘香。
端午是水做出来的节日,处处离不开水,有着水的柔情,水一样的透明。在水中滋养的端午节,年年生机盎然,是那样水灵灵的,流动着一种思想和精神,散发着灵气和意韵。水做的端午,晶莹洁净,不染一丝的杂念,写着水一样的温情,在我心里流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10:07:21 | 查看全部
不能忘却的纪念
                ——怀念屈原
          作者:刘小失

众声喧嚣
他保持沉默
他的峨冠巍巍耸立
他的长袍飒飒作响
他的佩剑高高扬起
《天问》了
《九歌》了
《离骚》了
《哀郢》了
《国殇》了
《招魂》了
魂兮归来……
世人皆醉

他纵身一跃
一枚苇叶做成了战船
跟着他,一路漂泊
从战国到现在
红枣是他躯体的舍利子
糯米像一颗颗细碎的牙齿
紧噙着复仇的愿望
雄黄酒微醺
他站在汨罗江底
即使倒下,他的头颅依旧
朝着故乡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10:33:50 | 查看全部
浓情端午,祝朋友们端午安康!这又是一个家人小聚的温馨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10:34:34 | 查看全部
刘备找了4个人,建立了蜀国,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毛泽东找到10个元帅,建立了新中国;耶稣找了12个门徒,建立全球最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马云找了18个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孔子找了72个门徒,建立儒家思想影响全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10:47:58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鸿雁) 的帖子

辽宁省西部端午节:
       《奉天通志》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东北人端午节节俗民俗心理势能:“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这也就是五月为“恶月”、端午节又被称为“五毒日”的原因。

  实际上,这是在古远的历史年代里人们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夏季初临,正是各种瘟疫、疾病蔓延之时。出于对瘟疫的惧怕心理、防范意识,古人们在这个瘟神下凡的日子里,用各种巫术与之抗争,正如法国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归纳,文化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

  端午节里一切以防疫避瘟、驱灾祛病为主题的巫术活动,虽然表现了古代生产力的低下和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无知,但也反映了人们与灾难积极抗争的生存意识,以至于被后世人诗化为哀伤却也壮丽的传说和充满童趣的节俗。

  据说爱国诗人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之后,人们用竹筒装米扔到江里祭祀他,留下了端午节吃粽子的节俗。可是在辽西,据《义县县志》记载,吃粽子和年糕的节俗却意味着“阴阳包裹未散之家”的祝愿。

  端午节这天日出之前,人们纷纷到河边和井台上用凉水洗脸,以除晦气。然后成群结队上山采集艾蒿,因为这天的艾蒿是人们驱逐瘟神的武器。人们把采回的艾蒿高悬于门楣、户牖之上。妇女们还把它插在发髻上,拴在孩子们身上佩戴的由香包、小扫帚、小猴子组成的护身饰物上。带着清香、药味的艾蒿为节日增添了一派勃勃生机。

  因为辽西民间有“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之说,并称之为“恶月”、“五毒日”,所以,医巫闾山人家在这一天为了拒绝瘟神的降临,在初一早上就在门上插上了桃枝、艾蒿,挂上了用彩纸折叠的小药葫芦或符印,在门楣、窗框、水缸、桌腿等处插艾蒿。

  因为在古俗中桃木是避邪驱灾的镇物。《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邪气者也。”人们又传说,神仙吕洞宾曾秘示世人,此日用葫芦蓄药可蠲五毒,所以家家又挂起了药葫芦。在民间信俗中葫芦是天地的缩微,聚集着天地的灵气,可以用来擒妖捉怪。所以在五月节也要在门上张贴葫芦剪纸,用以辟邪驱恶。

  姑娘们和小媳妇们则用五色线做成香包,里面填满了香草挂在衣裙上,这应是“挂药葫芦”的写意之笔。

  这一天还要剪“刘海儿”和“刘海戏金蟾”等剪纸,“刘海儿”就是“留孩儿”。“刘海戏金蟾”,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祈盼。孩子们的手腕上、脚腕上和脖子上也都系上了五彩丝线,俗称“系续命绳”,它的功能也是祓除病毒。《义县县志》记载:“日午,取小儿所系线缕、荷囊诸物弃之路旁,人无拾者。”

  吃鸡蛋更是东北人的地方节俗。端午节的早上,老奶奶要把刚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滚几滚,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在孙子咯咯的笑声中,睡梦里就被系上五彩丝线,现在又吃了鸡蛋,佩上一串拴有小葫芦、小扫帚的护身符的小勇士,就要为呵斥瘟神、灾星而上阵了。

  新中国成立前,在天桥、西海口处,还有一个蒙古族的端午节俗奇观。从五月初五至五月十一,有很多来自承德、通辽等地的蒙古族牧民在海水中沐浴祈祷,有时竟达到四五千人。祈祷后他们用瓶子盛满海水带回家去,洒在亲人们身上,让他们也得到大海赐予的幸福、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48:4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03楼hhhtzhy于2016-06-08 10:33发表的  :
浓情端午,祝朋友们端午安康!这又是一个家人小聚的温馨时刻。
温馨时刻靠大家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49:5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04楼方圆1573于2016-06-08 10:34发表的  :
刘备找了4个人,建立了蜀国,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毛泽东找到10个元帅,建立了新中国;耶稣找了12个门徒,建立全球最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马云找了18个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孔子找了72个门徒,建立儒家思想影响全世界!
呵呵,老师说得好,我们平台也是一个大家庭,欢迎您常驻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50:1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04楼方圆1573于2016-06-08 10:34发表的  :
刘备找了4个人,建立了蜀国,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毛泽东找到10个元帅,建立了新中国;耶稣找了12个门徒,建立全球最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马云找了18个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孔子找了72个门徒,建立儒家思想影响全世界!
呵呵,老师说得好,我们平台也是一个大家庭,欢迎您常驻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54:59 | 查看全部

Re:回 楼主(鸿雁) 的帖子

引用第105楼王松显于2016-06-08 10:47发表的 回 楼主(鸿雁) 的帖子 :
      辽宁省西部端午节:
       《奉天通志》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东北人端午节节俗民俗心理势能:“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这也就是五月为“恶月”、端午节又被称为“五毒日”的原因。

  实际上,这是在古远的历史年代里人们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夏季初临,正是各种瘟疫、疾病蔓延之时。出于对瘟疫的惧怕心理、防范意识,古人们在这个瘟神下凡的日子里,用各种巫术与之抗争,正如法国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归纳,文化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

.......
感谢王老师支持活动哦,多多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