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粽
作者:梁 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老家的端午节过得简朴而平淡,既没有赛龙舟,也没有喝雄黄酒之类的传统民俗,唯有包粽子,感觉端午就是粽子,粽子就是端午。一入五月,家家户户忙着买粽叶、糯米和白糖,让每个日趋炎热的初夏时节都飘溢着粽子的清香,将节日的美妙融入每个人的心里。
母亲煮好了粽子,我方觉又到了一年艾草绿、粽飘香的端午时节。老人虽已七旬,手艺依然令人赞叹,包出来的粽子棱角分明、小巧精致。一个个玲珑别致、色香味浓、形状各异的粽子,就像一个个绝佳的艺术品,很有“卖相”。乳白色的糯米,红红的大枣,细腻的白糖,青绿的粽叶,散发出丝丝沁人心脾的清香,在初夏的空气里飘溢弥漫。这种香气经久弥深低回婉转,在屋里挥之不去,连屋外好远也能闻到。
那一个个精工巧做的粽子,犹如时间包裹的昨天,历史上几位忠烈的容颜时近时远!我端起飘散着清香的粽子,漫步来到楼前的池塘边。雨后的池塘涨满了水,明净的水面清澈见底,就像轻轻磨过的镜子,倒映着楼房的影子。几条小鱼在调皮地嬉戏着,一条鱼儿蹿出水面,平静的塘面顿时漾出一道道微微的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着,形成一个比一个大的同心圆。又一条小鱼跃起,又是一连串的同心圆,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风景画,美不胜收、如梦如幻……
这该死的鱼儿,该不会在抢食忠灵吧!我捡起一块小石子,奋力得向水中掷去,受到惊吓的鱼儿们纷纷潜入池底。我感到一些欣慰,随即觉得自己痴得可笑,这儿并不是汨罗江,也没什么沧浪之水,自然不是屈原殉国的地方,我何必自作多情。
“投粽江中戏鱼去,别啖心中一片魂”。望着碗里的粽子,心中还是觉得那颗石子投得值得。两千多年来,华夏子孙一直在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纪念屈原,赛龙舟不一定在汨罗江,投粽者也未必都是楚人后裔。面前的池塘中不是也有我心中的忠魂吗?屈原、岳飞……平静的池面犹如一个偌大的祭坛,祭奠我心中的英灵!我崇敬地举起碗里的粽子轻轻地投向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