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2025年8月29日企业热点新闻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我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指引,明确了发展方向、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凝聚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有利于推动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借助对海量数据的智能解析与建模能力,人工智能正在显著加速科研发现的进程,催生出“AI for Science”“AI for Engineering”等新型研究范式,并在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等领域推动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在科学计算、药物筛选、新材料设计等方面有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使科研方法正由经验驱动或先验模型驱动,逐步转向以数据驱动与模拟预测为核心的新范式,不仅深入挖掘统计规律、揭示现象本质,还不断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与科研范式重构。为此,应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科研活动深度融合,完善科研算力与平台建设,打造智能实验室和共享数据库体系,设立面向核心技术攻关的重大AI科研项目,构建覆盖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智能科研全链条生态,从而推动科研模式实现系统性跃升。

“AI+”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它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正在深刻重塑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突出体现在信息技术服务业,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聚焦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而第一产业应用仍相对不足。《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标志着相关工作进入系统推进新阶段。一是聚焦工业生产,加快高端装备迭代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链与供应链现代化。二是立足“三农”,发展智慧农业,推广农情监测、智能灌溉和智慧农机应用,提升农业产能与效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三是完善信息服务,发展智能体与生成式AI应用,健全数据确权、流通与安全治理,促进金融、物流、零售等提质降本、增效释能,催生新业态与新模式。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代智能消费产品和服务形态快速演进,全面提升消费品质与用户体验。从人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AI技术已深度嵌入各类终端,带来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交互场景。特别是国产大模型的赋能,加速了智能终端产业场景的拓展与升级。与此同时,虚拟助手、内容推荐、沉浸式娱乐等AI驱动服务日趋成熟,显著丰富了数字消费供给。各类消费相关的平台作为资源集聚与分配的关键节点,借助AI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预测和对供给资源的高效配置,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匹配效率。然而,这一过程也打破了传统雇佣关系的稳定性,使劳动关系呈现出更灵活、碎片化和不对称的特征。面对消费领域日益增长的智能化潜力,国家积极引导“AI+消费”创新,一方面推动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丰富高质量智能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加快完善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促进智能家电、智慧出行等新型应用普及,推动供需两端协同升级。整体政策聚焦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和可信可用的消费场景,引领数字消费迈向智能化、高端化和普惠化的新阶段。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回应民之所盼、满足施政之需的重要举措。通过智能化供给改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公共服务,可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以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新岗位,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拓展就业空间,又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强经济韧性与可持续发展动能。二是以智能教学与个性化学习革新教育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与自主学习并重,既能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又有助于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人才。三是以智慧医疗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辅助诊断、远程会诊和智能健康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地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四是以智慧场景优化民生供给,推动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养老和智慧家居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普及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五是以法治与伦理筑牢发展底线,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度,完善算法治理和责任机制,确保人工智能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可持续、可监管、可信赖。

随着AI能力的持续跃升,其对国家治理体系与运行机制重塑作用日益凸显。在社会治理、安全治理和生态治理三个层面,人工智能不断推动治理工具与架构深度变革,使既有秩序与法律监管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一系统性变革,我国正加快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一方面,加快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大力鼓励“AI+绿色”协同创新,推动智能低碳技术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发展与智能发展的双重目标。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不仅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将在全球治理竞争中形成新的战略优势。

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也关乎数据主权与全球智能秩序的重构。唯有通过制度安排推动数据主权的有效保障、资源的公平配置与技术能力的普惠共享,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正义”。在此背景下,构建多维度合作体系,使人工智能充分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多样性与历史传承,成为全球治理的应有之义。我国积极倡导“协同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提出“向善为民、尊重主权、发展导向、安全可控、公平普惠、开放合作”的原则,推动AI发展红利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同时,中国广泛参与ISO、ITU等国际标准组织工作,加强在AI伦理、规则制定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并通过高层对话、企业出海、人才交流等多层次渠道,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秉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价值理念,我国在推动全球AI发展治理体系建设中展现大国担当,致力于打造开放、安全、包容的国际人工智能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人工智能+”为牵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把发展潜力转为现实实力,把比较优势化为战略胜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郑南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从五方面提出25条司法保障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而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资源高效配置、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其建设水平对市场运行效率、要素聚合效能及经济发展质效影响直接且深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着重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后,当年全国共修改调整政策措施7312件,提出审查意见近6000条,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1.4万余件,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入良性法治轨道。今年4月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法律层面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标志着民营经济法治保障进入新阶段。

各地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宁夏司法厅以“法治护航”为主线,通过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治化途径解决企业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化解涉企纠纷6000余件,涉案金额3.07亿元,通过法律援助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500余万元。又如,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2+3”行动,2024年全年审理侵犯经营主体人身财产安全等犯罪案件150件225人,追赃挽损15.35亿元。

成效固然显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如部分地区政府服务理念转变滞后,隐性壁垒未除,经营主体司法权益保障及外商投资平等保护有待加强。对此,需通过完善规则、优化实践,让经营主体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安心经营、安稳发展。

破除制度性壁垒,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梳理地方性法规与制度体系,细化实施标准及操作规范,分领域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清单,明确处罚幅度、适用条件的量化标准。建立裁量基准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根据实践反馈优化细化标准。明确行业准入标尺,确保经营主体切实享受政策红利。规范行政权运行,坚决整治政务服务中的梗阻现象,优化职能部门审批流程,创新高效便捷的审批范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办理模式,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强化司法保障,筑牢营商根基。保障经营主体权益,推广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衔接机制,积极建立“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整合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解纷资源,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同时明确商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切实降低经营主体在纠纷解决中的成本。强化重点领域对经营主体的司法保障,对涉企案件评估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严格限定失信惩戒手段的使用情形与范围,助力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提升投资信心。平等保护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使用、经营运营等方面,对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同等对待,消除各类隐性壁垒,以平等保护提升经营主体的投资信心。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法治化落地。对清单中“其他”“等外”条款进行明确界定,明确适用边界,消除弹性空间,打消经营主体的投资顾虑。(祖伟 姜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62.jpg?r=1756365848465美国将于8月29日起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日前援引美国智库凯托学会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该措施将严重伤害美国的低收入群体,同时还加剧国际物流的不稳定性。受此新规影响,已有25国宣布暂停向美寄送包裹,美式“作茧自缚”的后果已然显现。出品|国际在线总策划|钟仁宗监制|魏静制片人|蒋丽丽主编|刘沐晨策划|王嘉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跑步、踢球、跳高、跳远……日前,练就十八般武艺的一众机器人亮相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让观众仿佛置身未来的运动场。这些机器人摆臂奔跑、向上攀高的姿态,也是孕育它们的不少民营企业在创新之路上行进的姿态。

不只机器人产业,你看——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持续走俏海外市场,以游戏《黑神话:悟空》和动画电影《哪吒2》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都少不了民营企业满满的活力和创造力。

是啊,怎么能少得了民营经济呢?且不说那些关于创新的宏大叙事,就说迎着晨光你常光顾的那家早餐店,就说伴着晚风你和朋友常去聚餐的烧烤店,就说步行街、商业街上那一家家挤挤挨挨都是客人的店铺,这些升腾在街头巷尾的浓浓烟火气,我们哪能离得开?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用“56789”来形容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它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贡献率。

今天,这张清单上有了更多数字——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达1.85亿户,占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96.3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2%;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民营企业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我国经济能够创造并续写快速发展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以贯之的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减轻负担!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红包”,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激活经济细胞。放宽限制!不断调整完善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了交通、能源、养老、医疗、金融等领域准入限制,助推民营企业进入更多领域、实现更大发展。加力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反垄断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一项项实打实的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化痛点、疏堵点、强保障,助力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当然,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让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还要为其创造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破除目前仍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看到一系列努力,比如今年5月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就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注入了更为坚实的底气与信心。

有了更安心更舒心的发展环境,民营经济本身也要发扬爱拼会赢的精神,不断强健筋骨。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曾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还要敢闯敢干,练好内功,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期待,期待民营经济走上更为广阔的舞台,期待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展现出更强的生机和活力,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高质量发展热潮。(陈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群众赛事的魅力在于“接地气”,他人经验可审慎借鉴,自身优势更需细细挖掘

今年以来,提到“火出圈”的体育赛事,“苏超”等群众赛事榜上有名。

这些赛事为何能脱颖而出?答案藏在扑面而来的地域特色里,藏在人人跃跃欲试的参与热情中。“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调侃、“白天忙工作,晚上抢篮板”的幽默,折射了群众赛事的动人底色——广泛性与贴近性。

如今,我国群众赛事呈蓬勃发展之势,但“成长的烦恼”依然不少。一些赛事组织方忽视当地的文化底蕴和群众需求,盲目抄袭,陷入同质化困局。如何避免“复制粘贴”,把赛事办出好口碑?

舞台交给群众,让赛事触手可及。以陕西省三人篮球联赛为例,赛事建立了多级联动机制,增设了家庭亲子组、大学生组、俱乐部组等8个板块,为不同年龄、身份的篮球爱好者提供属于自己的赛场,点燃参与热情。当体育赛事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到群众身边,吸引力也随之拉满。

扎根地域特色,让体育与文化深度交融。从依托乡村民俗文化的贵州“村BA”,到展现都市活力的江苏“苏超”,从彰显滨海风情的海南“村排”,到传承民族传统的内蒙古那达慕大会……这些汇聚高人气的群众赛事证明,只有扎根当地的文化土壤,才能“长出”独一无二的赛事IP,让赛事成为彰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动载体。

群众赛事的魅力在于“接地气”,他人经验可审慎借鉴,自身优势更需细细挖掘。立足地方实际,着眼长远发展,让赛事设计更贴近需求、文化特色更鲜明、服务保障更精细,才能把体育的快乐传递给更多人,培育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群众赛事。(黄海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日前,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平台集体发布降低抽成通知,其中,滴滴出行、T3出行将最高抽成降至27%,曹操出行则降至22.5%,引发关注。

网约车平台包括聚合平台作为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中间方,会从乘客支付的费用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收入,这就是抽成,也叫“佣金”。抽成比例直接关系司机收入,也影响服务质量,受到各方关注。自2022年年初开始,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网约车行业抽成“阳光行动”,网约车平台的平均抽成比例逐步下降。

此次下调抽成比例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交通运输部门多次强调要保障司机合法权益,降低过高抽成。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地监管部门就抽成问题屡屡约谈网约车平台,明确要求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保障司乘合法权益。例如,南京明确提出,各网约车平台公司与聚合平台总抽成不超过30%。

市场竞争压力也促使平台作出改变。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司机成为各平台争夺的关键资源。过高的抽成、拥挤的行业使得司机收入减少,部分司机选择离开平台,甚至离开网约车行业。平台降抽成,有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

从实际效果看,平台降低抽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司机收入,受到司机普遍欢迎。但也要看到,改善司机体验、保障司机权益还需从更多维度同时推进,如完善派单机制、优化收入构成等,否则,降低抽成的效果可能被其他因素抵消。

一方面,要规范有序竞争。为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头部平台大力度推广“特惠单”“一口价”“随心接”等接单模式,其本质仍是“价格战”。不少司机被迫“应战”,“特惠单”和“一口价”收入仅能覆盖司机驾驶成本,但如果司机不接收特惠订单,派单量会明显减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激化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矛盾。长期低价无序内卷,将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损害各方利益。目前,西安等地已开始叫停网约车“一口价”,相信后续会有更多地方跟进,网约车平台应以此为契机,规范有序竞争。

另一方面,要公开透明运营。长远来看,建立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比短期抽成调整更重要。这要求平台进一步明晰抽成计算方式、派单逻辑、溢价规则,禁止“大数据杀熟”“差别化派单”。优化派单机制,避免出现订单分配不合理的情况,确保每个司机都有公平获得订单的机会。

完善奖励机制,除了冲单奖,还可以设置多维度奖励,如服务质量奖、绿色出行奖等,激励司机提升服务水平。(温宝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杨靖宇的长衫裹着白山黑水的寒霜,宋铁岩的书箱藏着游击战线的密信,吕公良的相机定格了最后一张全家福,张鸿仪的银元沾着未咽下的梨汁……一起走进那些年,走进这些斑驳的遗物,重温革命先辈奋斗的故事。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33.jpg?r=1756365099422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35.jpg?r=1756365128835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36.jpg?r=1756365163021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38.jpg?r=1756365223218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40.jpg?r=1756365257178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42.jpg?r=1756365300266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45.jpg?r=1756365344629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55.jpg?r=1756365390083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57.jpg?r=1756365420184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8/28/2552961.jpg?r=1756365455027制作:骆琳颖资料参考:抗日战争纪念网,中国抗战胜利网,中国军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联八名女战士群像让人肃然起敬;左权将军牺牲前写给妻子的绝笔信催人泪下;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令人震撼……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本本留言册被前来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的观众写得满满当当。很多观众参观后纷纷表示,这些革命英烈的事迹感天动地,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暴行,要求日本立即撤退在华的一切海陆空军。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无数中华儿女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熔铸于血脉,把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镌刻进基因,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忘不了,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在日军逼迫其给儿子写信劝降时誓死不从,咬破手指用血写下“抗日到底”4个大字,绝食抗争最终英勇就义;忘不了,“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的张自忠,曾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与日寇浴血拼杀,负伤不下火线,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忘不了,面对敌人“不杀降者”的劝诱,杨靖宇发出“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怒吼,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战旗猎猎铸忠魂,铁骨铮铮守河山。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正确战略策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广大中华儿女争先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篇章。在气壮山河的伟大抗争中,诸如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堪为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生动写照。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事实上,“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英雄,我们应永远怀念、永远铭记。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应继承英雄之志、铸就英雄之魂、弘扬英雄之气,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贾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罗筱晓

在山东青岛平度市,52岁的网约车司机王杰的车,每次最多只能搭载3名乘客。因为只要出车,王杰身旁的副驾驶座上,就会坐着她身患“渐冻症”的丈夫崔文军。

患病前,崔文军也是一名网约车司机。随着病情发展,几年时间里,崔文军的四肢失去了活动能力,生活已无法自理。为了能随时照顾丈夫,今年3月起,王杰带着崔文军重新开起了网约车。

夫妻俩的故事,最初由乘客发布到社交平台,接着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随着更多背后的细节被看见,人们发现,王杰的网约车虽然“少一个座”,但多了不少珍贵的东西。

其中,有患难中的真情。王杰说选择开网约车,原因之一是崔文军“出门就会很开心”。简单一句话,道出的是她对患病丈夫从日常生活到精神状态细致入微的照料与关心,也道出了不离不弃的陪伴与守护。

为了让母亲出车更顺利,王杰的大女儿专门设计了告示牌挂在座椅靠背上,并给乘客准备了小糖果以示歉意;为了减缓父亲的病情发展,崔文军还在上初中的小儿子每天都会帮他做腿部按摩。可以说,是亲情的力量,让因崔文军生病而停驶的网约车重新上路,也让这个遭遇不幸的普通家庭有了稳稳的依托。

网约车里还有自立、豁达的人生态度。虽然由于求医治病欠下了债务,虽然崔文军的病情发展难以逆转,但王杰和丈夫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方面想办法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认为更重要的——在“跑车”过程中享受当下“有事做、能相伴”的状态。

命运无法选择,但王杰和崔文军可以选择与之共处的方式。始终心怀对生活的希望上路,让这对夫妻不仅在跑车途中劝导了不少有心事的乘客,也打动了众多网友的心。

王杰和崔文军努力“好好地活”,外界的支持也在逐渐涌入那辆特殊的网约车。王杰说,出车几个月,“少一个座”的情况得到了绝大多数乘客的理解,有人下车前会送上祝福,有的则会发来“打赏”红包。此外,得知相关情况后,网约车平台和当地相关部门也为夫妻俩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因为有爱,小小的副驾驶座,成了崔文军与外界来往的窗口;也因为有爱,王杰驾驶的汽车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清晰的方向,能够在人生的川流中一路温暖前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朱永彪

阅读提示

面对全球安全赤字与发展挑战,上合组织以“上海精神”为指引,成功探索出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在安全合作和全球治理上,上合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也迈上新台阶。上合组织正推动各方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在战争阴霾不断出现、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以“上海精神”为指引,探索出了一条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改革发展之路,为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贡献了“上合方案”。

“上海精神”铸就强大动力

上合组织之所以能够持续壮大,独特的“上海精神”,日益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以及务实合作成果等是关键原因和重要动力源泉。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被概括为短短20个字的“上海精神”,超越了“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等陈旧观念,成为构建国际关系新典范的重要基础和支柱。

上合组织的强大生命力与独特魅力,还源于其“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的包容性。从成立之初,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就跨越了多种文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乃至隔阂。上合组织展现出的超越“文明冲突”的实践智慧,向全世界做出了示范:文化多样性可以成为合作纽带,而非冲突根源。

从2001年黄浦江畔的六国元首握手,到2025年天津峰会吸引20余国领导人共襄盛举,上合组织用25年的生动实践证明:“上海精神”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时代的必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上海精神”不仅是自身发展的“根”与“魂”,也成为全球化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上合方案”。

保障区域安全与推动全球治理

在维护和保障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上合组织发挥了稳定器、助推器和催化剂、黏合剂的作用。

上合组织的诞生,始于成员国们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共同感知和集体应对。2001年6月,上合组织成立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在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方面,上合组织也走出了一条独特道路,取得丰硕成果。

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上合组织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规则和示范案例。

例如,早在2006年,上合组织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国际信息安全的声明”。2011年,上合组织率先向联合国提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这是国际上第一份系统阐述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的文件。在国际能源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领域,上合组织也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助推全球治理新领域规则的建立和完善。

当美国挥舞着关税大棒讹诈全世界,给全球化带来严重危机时,上合组织正在打造“包容性全球化”的试验田。上合组织成员国间不断优化的经贸政策和快速提升的互联互通水平,大大降低了成员国间的贸易成本,正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经贸合作硕果累累

近5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美元,并于2024年达到5124亿美元,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如今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塔吉克斯坦的水果等得以直达中国消费者,而印度的制药企业则顺利进入中亚市场,中亚和南亚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加速。

上合组织自贸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一旦时机成熟,将成为推动上合组织经贸合作和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动力。

显著的合作成果进一步增强了上合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助推组织行稳致远。目前,在经历了两轮正式成员国扩员后,还有涵盖中东、南亚及东南亚等多个地区的14个国家在申请加入上合组织的大家庭。

未来,无论国际舞台风云如何变幻,上合组织将始终坚持初心和基本原则,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基础上,继续关切并回应成员国集体的发展诉求,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全方位扩大有效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作者是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8月29日企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