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1:00

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30/2589274.jpg?r=1759174913228中秋佳节临近,中铁城建华东公司嘉兴项目部携手当地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同举办了“米香满月 手作月圆”主题活动,邀请建筑工友及退役军人欢聚一堂,传递了浓浓的节日情谊。吕丽丽 郭志强 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1:13

以赛代练提技能

本报讯 为了激发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钻业务、强技能的积极性,近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华宫矿开展了皮带检修工岗位技能竞赛。在理论考试中,重点考查皮带检修工的专业知识;在实操考试中,考核内容不仅有时间上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工艺质量上的较量。(贾庆荣)

“四同步”提升秋检质效

本报讯 9月以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房建公寓段土建、供水班组通过“四同步”举措,使设备秋检质效得到提升。其中,全面对标巡视与突出重点保养同步;质量隐患查找与病害集中整治同步,确保急难设备隐患快速得到整改。(马永兵)

职工夜校火“出圈”

本报讯 中交二航局建筑公司四川片区项目群依托职工夜校平台,精准对接一线员工需求,系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专业技能学习,通过夜校学习赋能,已有6人顺利通过一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工学结合、以学促产”的辐射效应火“出圈”,成为工地文化建设的一张亮眼名片。(方国俊)

“穿透管理”保生产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中铁二局电务公司大力推进“穿透管理”进班组、进一线,持续筑牢安全生产根基,搭建成长“快车道”。通过全面践行“系统化的工序管控、智能化的建造手段和绿色化的施工实践”理念,织密安全“防护网”,建立“项目管理层—网格监管层—一线作业层”三级安全管理架构。(张承林)

提升标准化意识

本报讯 近日,四川川煤华荣柏林矿业有限公司开展了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由该公司安全监管部专业人员授课,分区队、班组进行,涉及通风、安全、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等多个关键领域。(何永兴)

巡回医疗到班组

本报讯 “平时工作忙,去医院不方便,这次直接把专家送到班组,贴心又实用,把健康送到心坎里咯!”9月25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职工余艳欣喜地说。宝石花医院组织医疗专家团队来到气矿开展2025年“关爱职工·送健康到基层”巡回医疗活动,为辖区职工提供上门体检的专业健康服务,缓解了一线职工“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李传富 周玮 郑俊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1:25

郑传海 陈林华 时海洋

最近,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公司质量部门陆续收到从盐通、郑济和昌景黄高铁等观测现场传来的信息,经过近一年跟踪观察,这些高铁线路使用该公司研制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锚支定位卡子(以下简称定位卡)后,定位卡防滑性能更强,同时还增强了它与接触网之间的摩擦力,完全能够满足4.0kn(注:kn为力学单位千牛)要求。

消息传开,在该公司很快“炸开了锅”:“还别说,这个定位卡犹如‘定海神针’一样神奇,能镇住惊涛骇浪,免于祸从天降”“它就像万吨货轮靠岸后的锚,任凭风浪再大,也能让货轮妥妥地停泊在岸边”……

这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之后,上个月又在全国第五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上,获得了三等奖。

据该公司负责攻关研究《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锚支定位卡子》专利的负责人刘文波介绍,定位卡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定位装置的关键组件,安装在转换柱上的非工作支定位管上,用来确保非工作支接触线的稳定性。

从2022年开始,该公司组织包括设计、工艺、材料、接触网和试验等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的专家,从材料选择、设计、加工、试验等环节协同配合,进行课题攻关。经过多次协同攻关,最终设计了两种新型防滑齿形以提高锚支定位卡子,通过垫圈等方式,增加接触面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防滑性能,使接触线与锚支定位卡子之间不再发生相对转动,杜绝接触线滑动或旋转风险,提升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该公司研制的定位卡批量生产后,已经在国内外多条电气化铁路中推广应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固定定位装置中,也可以为其他的固定装置或定位装置提供改进的思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1:37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王笑菲

在城市公共交通的保障链条中,公交修理工是默默守护运营的“护航者”,他们的专业能力不仅关乎车辆的安全运行,也直接影响运营成本与效率。

为破解维修中的“高成本、长周期”难题,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焕新联盟”技术小组展开了行动。

空压机是公交车辆制动系统的“心脏”,一旦损坏,车辆将无法正常行驶,此前,空压机出现故障时,只能联系厂家进行“整体换新”——单台更换费用高达1.12万元,且耗时至少需要两天,其间故障车辆只能停驶,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导致线路运力紧张,高峰时段甚至出现“乘客等车难”的问题。

“难道就没有办法自己修吗?”自去年8月份一次空压机故障后,李永孝带着团队成员围着损坏的空压机反复琢磨。他们首先通过拆解观察,发现故障核心并非“整体报废”,而是空压机内部的“活塞拉缸”出现问题。空压机活塞膜片破损掉入拉缸内,造成活塞及缸筒损坏,但部件的损坏并不会导致整个空压机失效,只要更换核心配件即可修复。

找到突破口后,团队立即行动。第一步,先对空压机进行除尘,防止拆除时灰尘掉入曲轴箱内;第二步,将缸盖与缸筒进行分解,检查活塞与缸筒磨损情况、活塞环弹力及密闭性,发现是活塞连杆总成及缸筒损坏;第三步,拆除损坏的配件,精准定位配件型号并进行更换;第四步,维修完成后,将空压机装回公交车,安装线束及管路,启动车辆后将气压打满、排空并再次打满,检查有无异响、是否漏气。

近一年来,“焕新联盟”技术小组已累计修复4台故障空压机,共节省维修费用3.6万余元,保障了4辆公交车辆及时重返线路,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运营压力。不少公交驾驶员都说:“以前空压机坏了,我们得‘等米下锅’,现在修得又快又省,我们跑车也更踏实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1:56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王笑菲在城市公共交通的保障链条中,公交修理工是默默守护运营的“护航者”,他们的专业能力不仅关乎车辆的安全运行,也直接影响运营成本与效率。为破解维修中的“高成本、长周期”难题,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焕新联盟”技术小组展开了行动。空压机是公交车辆制动系统的“心脏”,一旦损坏,车辆将无法正常行驶,此前,空压机出现故障时,只能联系厂家进行“整体换新”——单台更换费用高达1.12万元,且耗时至少需要两天,其间故障车辆只能停驶,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导致线路运力紧张,高峰时段甚至出现“乘客等车难”的问题。“难道就没有办法自己修吗?”自去年8月份一次空压机故障后,李永孝带着团队成员围着损坏的空压机反复琢磨。他们首先通过拆解观察,发现故障核心并非“整体报废”,而是空压机内部的“活塞拉缸”出现问题。空压机活塞膜片破损掉入拉缸内,造成活塞及缸筒损坏,但部件的损坏并不会导致整个空压机失效,只要更换核心配件即可修复。找到突破口后,团队立即行动。第一步,先对空压机进行除尘,防止拆除时灰尘掉入曲轴箱内;第二步,将缸盖与缸筒进行分解,检查活塞与缸筒磨损情况、活塞环弹力及密闭性,发现是活塞连杆总成及缸筒损坏;第三步,拆除损坏的配件,精准定位配件型号并进行更换;第四步,维修完成后,将空压机装回公交车,安装线束及管路,启动车辆后将气压打满、排空并再次打满,检查有无异响、是否漏气。近一年来,“焕新联盟”技术小组已累计修复4台故障空压机,共节省维修费用3.6万余元,保障了4辆公交车辆及时重返线路,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运营压力。不少公交驾驶员都说:“以前空压机坏了,我们得‘等米下锅’,现在修得又快又省,我们跑车也更踏实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2:18

本报记者 邢生祥 本报通讯员 温彦博 孙成华

“这些旧阀门、旧管子,真的只能当垃圾?”青海油田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维修班班长王振山带着班组成员翻出积灰的废料堆,拿起一个生锈的阀门,当场拆解、清洗、更换密封圈,装回设备后,竟顺利运转。

“所有的废旧材料都是宝贝!”王振山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组织下,班组全员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围着淘汰的旧配件“打转”,给旧开关整形、对旧管子焊接刷漆、在旧钢板上打孔制作过滤器……只为让“下岗”的物件重新“上岗”,维修班自此成了修旧利废的“淘宝班”。

“修旧不是‘凑合’,是真本事!”在维修班操作间里,这句话是班员们挂在嘴边的准则。没有固定的操作手册,班组里的经验,全是在与废旧零件的反复磨合、跟设备故障的一次次较量中练出的实战硬功夫。

从修旧到利废,再从利废到创新。“我加工的这款除垢工具,能实现带压清除根管内杂质,且全程无须放空泄压。该工具带来的工时节约效益大概是0.2万元。”班员陈敏还在乌南联合站自主研制了压力表根管除垢工具。

2025年,随着“淘宝班”成效愈发显著,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顺势推动“全员算账”,将“修旧利废”的理念从维修班扩散到各个岗位,画出降本增效的“同心圆”。

“该花的花,该省的必须省!能俭不奢、能用不换、能修不买,这是我们的‘铁规矩’。”王振山说,不久前班里又成功修复3个阀门、1个电动阀执行机构,重新投入使用后,不仅省下了费用,更让员工的节约意识、创新能力再上一层楼。

如今,“金点子”“我为提质增效献一计”等活动在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内蔚然成风,小革新、小创新不断涌现,这也让集经验与成果于一体的“淘宝班”成为乌南联合站里修旧利废的标杆和榜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3:29

本报讯(记者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杨志达)“我代表工厂颁发2025年第4号厂长‘嘉奖令’,表彰你们车间在9月12日氢气泄漏险情处置中的突出表现……”9月15日下午,在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联合芳烃车间班组安全会上,随着厂长、党委书记乔楠森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份荣誉的背后,藏着一段全员协作、果断除险的安全故事。时间回溯到9月12日清晨,该厂联合芳烃车间操作员程钟超像往常一样在再生框架区域巡检。当他走到闭锁料斗下料管附近时,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常气味钻进鼻腔,紧接着,耳边传来轻微的异常声响。

“不对劲!”多年的巡检经验,让程钟超瞬间警觉,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转身取来测爆仪,蹲下身对周边管线逐一排查。

指针跳动间,危险信号逐渐清晰——再生单元闭锁料斗FA-256底部下料管的铁皮保温层内,可燃气体浓度远超安全值。要知道,这条管线里流动的是氢气与催化剂,介质压力达0.5MPa、温度高达180℃,一旦氢气大量泄漏,极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控制室!控制室!再生框架FA-256下料管处可燃气体超标,有泄漏风险。”程钟超马上用对讲机向中心控制室汇报情况。

接到报告,值班长没有片刻耽搁,一边联系车间管理人员、上报生产运行室,一边迅速启动“一分钟”应急处置预案。很快,警戒线在泄漏点周边拉起,氮气保护装置迅速开启,有效遏制了泄漏风险。

车间管理人员赶到现场后,按照预案对再生单元切除、置换,将闭锁料斗下料管压力降至0.01MPa。从清晨到夜晚,车间员工轮流值守、密切监控,直到21时,这场潜在的安全危机终于被成功化解。

厂长号召:各车间向程钟超同志及联合芳烃车间学习,把“三精”“六个三”等工作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安全意识和隐患识别能力,抓实无泄漏管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3:46

向帅 谷堂林

今年58岁的吴连雪,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东车辆段泉州运用车间列检一班工长。在班组员工心里,这位拥有30余年检车经验的老退伍兵,就像一道坚实的钢铁防线,默默守护着每一辆货车的运行安全。

在恶劣天气作业时,吴连雪是令人敬佩的“硬骨头”。今年夏季闽南地区台风频发,暴雨时现场能见度低、地面湿滑,他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股道间,仔细检查每辆车的关键部位。“越是恶劣天气,越要执行标准、精检细修!”

在日常检车中,吴连雪是大家信赖的“活规章”。有一次,检车员小张在对一辆敞车进行技术检查时,未能发现车辆大横梁处存在的细微开焊故障。吴连雪复查时,凭借多年经验,通过锤声声音和目视检查,准确判断出裂纹位置。他现场召集班组人员分析故障特征,将自己的检车诀窍倾囊相授。

在班组建设中,吴连雪是众人称赞的“大家长”。作为班组里的“老师傅”,他手把手传授业务技能。“多亏了吴师傅手把手地教,把几十年积累的经验都传给了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组长徐浩感激地说。生活上,他是大伙离不开的“热心大哥”,得知河南许昌籍青工小彭在异地十分孤单,他经常叫他来家里吃饭。“吴师傅让我们觉得,这里不只是单位,更是个家。”班组的年轻人这样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4:00

赵德强

近日,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对外发布,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生产装备分公司高级技师王忠才成功入选,成为安徽省淮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技能人才。

从一名普通的技校生到声名远扬的“煤机大王”,从井下维修工到大国工匠,王忠才用28年坚守与创新,书写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奋斗篇章。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摘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23年光荣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8年来,王忠才一直扎根在淮北矿业百米井下综采机电设备维修现场,致力于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累计获得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技术创新成果荣获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项目奖,3个项目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三等奖,20多项成果破解现场生产难题,创新提炼出“听、看、摸、测、敲、悟”采煤机故障六步处理法。

王忠才领衔的工匠大师团队组织开办了综采(掘)维修工技能提升班和智能化、电液控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维修技能人才,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2200多人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0-3 09:44:13

本报记者 康劲 本报通讯员 曾志 柴韵康

凌晨4时41分,陇海铁路新曲儿岔隧道内寒风刺骨,作业车刚停稳,梯车组正准备登高。突然,头灯的光束扫过作业面,一声洪亮提醒划破寂静:“停!梯子踩稳当!手抓牢!记住‘三点接触’再上!”

说话的是兰州供电段兰州接触网维修车间维修一工区工长许河功,被叫停的青年职工孔佳林一愣,随即意识到自己差点忘了安全规程,赶紧重新踩实梯蹬。

“许工长‘念经’了!”身后的大修队员们相视一笑。在这支常年奋战在铁路大修一线的队伍里,流传着一句话:不怕许工长“念经”,就怕他沉默。因为他的“经”,念的是安全底线,暖的是职工心窝,育的是青年成长。

“安全经”:字字千钧

许河功的“安全经”,从每天傍晚的施工预分工会就开始了。

“今晚进隧道,风大湿冷,必须穿够衣服!”“G网手机人手一部,开机检查,通讯是命脉!”“高空作业,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钩锁紧后要试拉!”一条条叮嘱,像钉子一样敲进每个人心里。

到了现场,他的“经”更是念得密不透风。作业命令刚下达,他第一个登上作业平台,一边检查设备,一边反复提醒:“先挂好滑动地线再干活!感应电可不是闹着玩的!”技术员徐文乐正专注盯控,听到这句,立即复核地线连接情况。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时常自言自语的“经”:“定位器线夹确认入槽,螺栓力矩到位……”原来,这是他在复核关键参数时的标准复诵。每一句,都是对规程的敬畏;每一次,都是对风险的预判。

“许工长念的不是唠叨,是保命的规矩。”一名青年职工感慨,“他念着念着,你就把安全规程,潜移默化地刻进大家脑子里了。”

“生活经”:句句暖心

大修作业,风吹日晒、昼夜颠倒。许河功的“经”,不仅管安全,还管生活。

夏日酷暑,他提前在工具车上备好藿香正气水、丹参滴丸,还特意在每人水壶里泡上几朵菊花:“出汗多,防中暑,别嫌麻烦,这是给你们的‘标配’。”

9月2日凌晨,一场秋雨突至,队员们结束“天窗”回到工区,个个浑身湿透、冻得直哆嗦。刚推开工区大门,一股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许工长早已系上围裙,在伙食团的灶台前忙活开了。锅里饺子翻滚,他一边搅动大勺,一边“念经”:“快去换干衣服!饿着睡下真不行,一会儿非得饿醒!来,先喝一口面汤,寒气都跑光!热饺子下肚,那叫一个满福!”

那一夜,18名队员一人吃了两碗饺子。有人悄悄说:“许工长的‘生活经’,比家里人还细心。”感冒了怎么缓解、鞋带怎么系才不松、衣服沾油污怎么清洗……这些看似琐碎的事,他样样都懂,句句都暖。

“育人经”:授之以“矩”

维修一工区青年职工多,有冲劲,但经验不足。许河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的“育人经”,就开始“对症下药”。

下雨天无法施工,他立马把工区变成实训场。他给青工做演示,边操作边“念经”:“线岔脱槽就像人脱臼,当时能动,跑两步就废!”“分段绝缘器水平不平,火花冒起来比放鞭炮还吓人!”

9月3日上午,许工长就把青年职工陈可斌叫进材料库。 “你昨天安装定位线夹,只是凭感觉说‘卡紧了’,其实还差一点。”说着,他从废料筐里捡出一个旧线夹,递给小陈:“你再拨一下。”

小陈一拨,果然松动。“安装零部件不能光凭感觉、听声音、靠手劲,得用标准说话。”许工长语气严肃,“必须用力矩扳手核验数值!不然就可能出事。”

这堂“库房课”让小陈深受触动。此后,他常在灯下反复练习标准作业流程。

年近五旬的许河功,在铁路大修一线“念”了20多年。他的“经”,没有高深理论,全是实打实的经验、沉甸甸的责任,念出了“零违章”的安全纪录。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9月30日企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