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5:36

一杯牛奶的幸福时间:2013-11-22 作者:未详 点击:241次   从我记事起,我就觉得自己不幸福。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劳动,每天放学,第一件事情就是背着竹筐去打猪草,打完猪草回来,还要给爸爸妈妈做饭。这还不算,期间,我还要照顾比我小三岁的弟弟。
  
  因为妈妈没有奶,所以弟弟每天一顿的牛奶成了弟弟的唯一营养。每次,看着妈妈用奶瓶给弟弟喂那诱人的乳酪色的牛奶时,我都会垂涎三尺,那时,我就会想,要是我也能喝一杯牛奶,那该多幸福啊!
  
  终于,有一天,趁妈妈不注意,我喝掉了弟弟的牛奶,真好喝啊!正在我回味无穷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弟弟正嗷嗷地哭个不停,用小手不停地指着我,妈妈看着我嘴角的奶渍,顺手给了我一个耳光。
  
  赌气的我头也不回地向野外跑去,想到母亲的偏心、想到了喝牛奶的弟弟,眼泪哗地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心更是痛到了极点。从小惧水的我向水中央走去,渐渐地,水位从膝盖处涨到了胸口处,这时候我才有了一点害怕,在我打算往回走的时候,脚下一滑,我整个人没进了水里,刚喊了一句——救我!水就呛满了我的嘴。我整个人慌了起来,在水里扑腾着,我的水越喝越多,一种莫名的恐慌把我包围,在我快要失去知觉时,朦胧中一只大手把我托起……
  
  等我醒过来时,母亲喜极而泣,转而竟然号啕大哭起来,一下子把我抱得紧紧的。父亲眼睛红红地,哽咽着对我说:你的母亲本来不会游泳,但不知怎地,竟然把你从泥潭中拖了出来……
  
  第二天,当妈妈再次给弟弟喂奶时,我的旁边竟然多了一小杯牛奶。但我却没舍得把它喝掉,而是把它给了最需要的弟弟。
  
  虽然我没有喝掉那杯牛奶,但我却觉得无比幸福。因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5:49

“零”的压力时间:2013-11-22 作者:未详 点击:527次   “零”,是形体的圆圈,是文章的句号,是批复的“同意”,是射击的“靶心”,是化学的“氧”,是考试的“0”分。细看,又是“无”,是“空”,是没有质量,没有体积,没有内容的“无”。再细品,“无”是万物地起源,是无限的想象,是无牵无挂的自我超越,是心底无私的广阔天地。继续悟,健健康康,即是有;多灾多难,终是无;“有”到无处无是有,无到有时有亦忧,“有”无尽头,止不住人们无止境的欲望与追求。
  
  因此,从零出发,压力最小、张力最大、可塑性最强。
  
  “零”的压力最小。最小,是说0的负担最轻,但任务最重。0是“无”,“无”是一切“有”的出发点。无中生有,有中含无;无提携着有,有来源于无。无忧无虑,快乐如仙;无私无畏,无欲则刚。大无,即不贪不占,不卑不畏,不欲不谄,才有大德天才,大智若愚。老子讲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意思都与“大智若愚”息息相通。真正的大智是深藏的,是不那么张扬外露的。这也包含了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不要一心投机取巧、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无大,则无不大;无通,则无不通;无为,则无不为;不争,则无不争;无求,则无不求。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不为而达到无所不为。
  
  “零”,代表每个成员在组织内都有公平地位和平等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制定规划,在法定的“圆”内自由操作,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零”的直径是相等的,半径也是相等的,圆周上任何一点与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价值是相同的,没有上下左右隶属关系,没有台上台下首尾之别,没有待遇王选尊贵好坏之分。
  
  等距,则淡化等级;平等,则淡化能级;沟通,则淡化独立与隔阂,不会感到自身的智力不发达或不健全而影响自己的胜负,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个性一和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感到压抑或惧怕,它是世界上最公正无私的形体,恰如圆桌会议一般。
  
  圆桌的形状是圆。圆桌会议,与会者围圆桌而坐的会议,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没有主席位置,亦没有随从位置,没有台上头头的宝座,亦没有台下小百姓的站立,人人平等。在举行国际或国内政治谈判时,为避免席次争执,不分上下尊卑,可避免其他排座方式出现一些代表席位居前、居中,另一些代表居后、居侧的矛盾,更好体现平等原则和协商精神。据说,这种会议形式来源于英国亚瑟王的传说。5世纪,英国国王亚瑟在一他的骑士们共商国事时,大家围坐在一张圆形的桌子周围,骑士和君主之间不排位次,圆桌会议由此得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形式被国际会议广泛采用。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6:59

生命里的十字绣时间:2013-11-17 作者:未详 点击:611次   2013年5月3日,《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走上了一位特殊的梦想委托人。她叫杨佩,一个没有双臂的青春女孩。她的梦想是要开一个小小的十字绣店。
  
  开店?十字绣?
  
  善良的主持人轻声问道:“你是卖别人的作品,还是……?”
  
  此时的杨佩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的微笑,还俏皮地伸了一下舌头,她肯定地说:“是别人买我的。”
  
  主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翼翼地问,如果愿意的话,能否说一下双臂是怎么了?杨佩流下了泪水,九岁那年,小杨佩不小心拉了变压器的斜拉线,不幸被电到,等醒来的时候她已然躺在了泪流满面的妈妈的怀里。
  
  命运就在这一瞬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截肢对于一个还没有开始绚丽人生的小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当杨佩选择绝路的时候,被妈妈发现,妈妈痛苦地说,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是死了,妈妈该怎么办?
  
  是啊,如果就这样一死了之,对于那些爱自己的人是多么自私。自己不能改变现实,但是可以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从那一刻开始,杨佩决定要乐观坚强,就像一株向日葵,即使生存环境再恶劣,也会一直向着阳光生长一样。
  
  小杨佩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学会独立,于是她开始学着自己料理生活,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她坚信她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别人能做到的,她经过不断地实践,反复地训练,也一样能够做到。
  
  于是,她开始试着在家里洗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女孩爱美的天性,还使她学会了梳妆打扮。
  
  因为不能再回到学校上学,杨佩每次看到电视的时候,总是看着屏幕一个字一个字的识记,慢慢地她也能够看一些书籍,通过看书对外面美好的世界有了不止一次的向往。
  
  可是,在家里她总是被父母照顾着,每看到她做事情吃力的样子,他们总忍不住要跑过去帮忙。本来自己多坚持一下就能做到的事情,反而半途而废。
  
  那一天,小杨佩有了和母亲的第一次争吵。杨佩为了让自己的脚变得更加灵活有力,她决定要练习十字绣的技艺。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困难的,可是对于没有双手的杨佩,那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对此,母亲坚决反对,她总是怕杨佩受伤害,不停地唠叨着,万一你扎到怎么办?线绳扯不出来,绊倒自己怎么办?其实,让他真正害怕的是这么精细的活儿,杨佩做不到的话,肯定会受到打击,万一因此而萎靡不振,那就麻烦了。
  
  可是杨佩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她大嚷着,难道你能跟我一辈子吗?一句话直戳母亲心窝,两人相拥而泣。
  
  然而,上帝的确是公平的,他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最终杨佩学会了绣十宛绣,并且非常熟练灵活。
  
  此刻,杨佩坐在舞台中央上展示了十字绣绝活,她劈线运针,那灵活娴熟的动作使在场所有人无一不为之惊叹。波波老师幽默地说:“你用这个技术吓倒过多少人了?”
  
  杨佩笑了,她说她在七浦路摆摊的时候,很多人过来围观。
  
  在七浦路摆摊?是的。杨佩说,她已经能够自立,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她现在一个人在上海生活,每天都在七浦路摆摊,绣十字绣。
  
  说起自己的摆摊生活,有一件小事,让杨佩至今难以忘怀。那一天的上海,特别冷,而杨佩只穿了一件短裤,一位好心的阿姨,路过的时候看到她,忍不住哭了,留下了二百块钱给她。在一旁前来探望的母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她哭着对杨佩说,走吧,咱不卖了。回到家里,母亲顾不上自己,马上端来了一盆热水,让杨佩烫烫脚。
  
  每每想到此事,杨佩是那么心酸。自己的艰辛,好心人的善良,母爱的温暖,都一一涌上心头,激励着她要做一个坚强的女孩。
  
  在舞台上,杨佩深有感触地说,她始终相信童话世界的存在,相信梦中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水晶鞋。周立波评价她说:“你让生命的不幸变成了精神的维纳斯,天下所有的赞美给你都不为过。”
  
  是的,生命固然会遭遇狂风暴雨,承受巨变与打击,历经落魄与坎坷,可是,只要你迎接阳光的热枕之心还未泯灭,则终有一天能走出阴霸,对不幸的现在还有什么埋怨,请看失去双臂的杨佩坚毅地绣着自己人生中的十字绣,并且一直在微笑,微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7:13

种了芭蕉别怨芭蕉时间:2013-11-17 作者:未详 点击:508次   说的是从前的一个诗人吧,按说自家院子里有了芭蕉,该是多么诗意的一个存在,可是偏不,他终于埋怨起风吹芭蕉的“沙沙”,雨打芭蕉的“啪嗒啪嗒”,说这些声响吵得他不能静心入梦,于是提笔写道: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你看,诗人毕竟是诗人啊,连心中埋怨也写得这样美,可惜浪漫归浪漫,要谈懂生活会生活,这个诗人还差那么一段距离,起码我怀疑:连雨打芭蕉声都不能让他静心入梦,他的心也未免太骚动太脆弱了吧?也许他要的只是虚拟中的芭蕉,他心里面真实的烟火气还是不够啊。
  
  还是这个诗人的妻子更会生活,更了解人的心,她是这样回答诗人丈夫的: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这种回答我觉得比诗人最初的询问更美,更深得人心,因为包含有生活里踏踏实实的智慧,不空虚,不高蹈,不受“仙风”的魅或惑,看身边的世界出奇的准确,身处人间烟火中反而历练出一双慧眼;在她的诗人丈夫看来,这无遮无饰不矫情的应答该是“泥沙俱下”式的,但这样的干脆爽辣,更令人拍案叫绝,更显得意味深长,竟比诗人走得更深更远,仅仅从作诗的角度来看,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比诗人丈夫的诗句还要具备诗的真谛。
  
  院中的这株芭蕉,也许正是诗人自己种的,当“心绪太无聊”的时候,竟抱怨是别人多事种的,其心可就不纯真了,甚至有些丑陋,当他连过去和当下都弄混的时候,既不能静心入梦,也无法驱逐自己一颗心中的太过无聊,他怎么能拥有“神性”,将“未来”吟唱给我们听呢?
  
  这些话说得还是有些远了,但愿当初有人在诗人院中种植芭蕉,他是没有瞧见的,芭蕉也是在他熟视无睹的情况下长大长高的——这样的埋怨芭蕉,我看是连风和雨都埋怨了,但人家是诗人,我就更管不了了。有那样一个好妻子在身旁,诗人肯定会写出更好的诗。他院中的芭蕉会相信,将默默记下诗人吟出的诗句,也许正是它的“沙沙”和“啪嗒啪嗒”。
  
  种了芭蕉别怨芭蕉,哪怕真的熟视无睹了,就让它在自己院子中随风“沙沙”吧,这株根植泥土、活着生长着的植物,我觉得比作诗本身还要宝贵,还要美:“心绪太无聊”根本不是芭蕉的错啊,是自己的心不像芭蕉那样安稳、沉静和葱茏了,将“莫须有”的过错迁怒到芭蕉和别人身上,以恨意心写出来的诗句,难道不是半死不活的吗?联想的如今,活着的、无害的、葱茏的植物是越来越少了,当院中真的生长出一株绿得像“人中俊杰”的芭蕉,无论如何,我是不忍心埋怨它的。
  
  看诗人顾城写的一篇散章,他引用了法布尔的一种说辞,让我更加深情地领悟到:有时候,即使我真的种了日后不太喜欢的芭蕉,也不能埋怨芭蕉。法布尔说,夏天的蝉在树上唱歌,它的声音聒噪不好听,但是我们人应该原谅它,因为它是很不容易才爬到树上唱歌的,它在地底下遭受了很多黑暗和艰辛,才谱写出一支歌曲,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在树枝上歌唱。看到这里,我感谢顾城,更感谢法布尔,感动得直想流泪,而不是匆匆忙忙地去辩解什么。我们可以为生活,为自己的“心绪太无聊”辩解,但法布尔的话早已超越了这一切,又回过头来宽容了一切。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埋怨任何一株芭蕉,任何一只夏蝉。芭蕉干君何事?夏蝉干君何事?倒是我们偏偏多事,最后跑过来埋怨一株芭蕉,一只夏蝉,雨打芭蕉乃天籁,夏蝉高歌并未丑,是我们不静不美了,才对既静且美的芭蕉夏蝉埋怨起来,而芭蕉夏蝉对我们绝无抱怨,它们对这一切毫不在意,一笑了之,甚至面对我们的伤害也不加讨伐,一边疼痛而一边遗忘。
  
  说到底,还是埋怨芭蕉的人最无趣,最脆弱,最可怜。
  
  看到一个人对自己曾经最心爱的人大喊大叫,大吵大闹,爱让他们由远而近,恨又让他们近在咫尺而远在天涯,我们只能叹息:这又是一个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7:28

锅巴、饼干、鸡蛋时间:2013-11-18 作者:未详 点击:228次   高一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就拎着一个布袋子,独自穿过操场,爬上操场边的那座山的侧面,找到那块草地,打开袋子,里面有母亲为我准备的锅巴,我念一句英语就吃一点。
  
  高二寒冬的晚上,我手里紧攥着母亲中午给我的五片饼干,走到寝室的另一头,在厕所边的楼梯边坐下,轻轻地啃着饼干,一页页地啃着书。楼梯正前面有个大窟窿,上面没有遮挡物,两边的寒风在我的周围相遇,厕所的湿气和寒气会一同向我扑来,我蜷缩着身子,抱紧自己,嘴里嚼着饼干。
  
  高三,我住校了,每天中午母亲都会给我一个鸡蛋,晚上下晚自习,同学们都冲向饭店、超市,我抱着书本,回到寝室,坐在床上,轻轻地剥开鸡蛋。
  
  后来,我上了大学,步入了社会,每每想起这些事,都禁不住潸然泪下,而当时的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我琢磨了好久,明白了:和着母爱的锅巴、饼干、鸡蛋,日子再苦,心里依旧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7:45

每个人都有故事时间:2013-11-18 作者:未详 点击:651次   小伟的故事
  
  老孙是一位业务经理。这天,他要去外地出差,当他走进火车站的候车大厅时,发现大厅里人满为患,他转悠了好半天,才找到一张长椅上的一个座位。
  
  长椅上还坐着三个人,老孙这人热情豪爽,属于那种“自来熟”的性格,他很快和大家攀谈起来,并问出了这三人的称呼方式。挨着他坐的那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是老何,再过去那个皮肤黑黑的小伙子叫小伟,边上戴眼镜的年轻人是大学生大明。
  
  老孙和老何年纪相近,两人聊得非常热络,边上的大明也不时插言,只有小伟神思不定地坐着,似乎有很重的心事。
  
  老孙冷不丁说道:“小伙子,一个人在那儿想啥呢?说出来大家听听,要有什么为难事,说不定大家还能帮你拿个主意。”
  
  小伟沉默片刻,轻轻吐出一口气,看了一眼旁边的老何,说:“我先讲个故事吧。”接下来,小伟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高中毕业后,我结识了一帮不三不四的朋友,学会了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我的堕落让父亲痛心疾首。有一回,经过“踩点”后,我很快便找到了下手的目标:附近小区里有一户新婚夫妻,去外地度蜜月了。
  
  接下来就是准备作案工具了,因为是第一次单干,我把工具准备了个一应俱全,还特地找了半截蜡烛,用于在黑暗中照明。我把所有东西都塞进一个工具包,藏在我的床底下。就在我行动前夕,父亲把我叫进房间,神情严肃地盯着我,说:“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活在这世上,头顶有青天,脚下有红线,有些路是不能走的,有些错是不能犯的……”
  
  这样的话我听了不知多少遍了,早就有了免疫力,我脑子里只在想一件事:父亲为什么一大早跟我说这些?难道他发现了我那个工具包?
  
  但父亲并没有问我什么,他转身背对着我,声音中透出疲惫:“对你,我是骂也骂过了、求也求过了,我已经竭尽所能,但还是无能为力,我只能希望你好自为之……”
  
  父亲的态度让我多少有些不安,犹豫了两天才决定按原计划行动,天黑前我潜进那个小区,一直等到凌晨两点,绕着楼转了两圈,确定四下无人后,才开始顺着防盗网往上爬,一直爬到四楼那户人家窗外。我从背在身上的工具包里取出液压钳,没费多大力气便剪断了防盗网,从窗户爬进房内。
  
  我靠着墙稳了会儿心神,才开始四下打量,房间里黑乎乎的,只能勉强看到家具摆设的轮廓,这种条件下当然不可能翻找东西,房间里的灯我是不敢开的,那样未免太过扎眼了,好在我早有准备,手伸进工具包,翻出那半截蜡烛,掏出打火机点着烛芯……
  
  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蜡烛冒出的不是火苗,而是“哧哧”迸溅的火星,我呆住了。当我猛地意识到这支“蜡烛”的真面目时,触电般拼命把它朝远处扔去,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中,那支“蜡烛”爆炸了,连房间都似乎被震得摇了摇……
  
  我的耳朵嗡嗡作响,大脑一片空白,意识到大事不妙,打开房门就往外跑,从楼道里钻出来的时候,看到原本漆黑一片的楼群里,已经亮起了很多灯,住户们纷纷探出头来察看究竟,还没等逃出小区,我便被闻声赶来的保安擒获了。
  
  被押上警车的那一刻,我对父亲充满了怨恨,不用说,是父亲用那枚可恶的爆竹,换掉了我放在工具包里的蜡烛。他的目的就是把我送进去,天下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
  
  在看守所的日子,我度日如年,镣铐加身让我体会到法律的威严,囹圄深锁让我感受到自由的可贵。无论是飞动的苍蝇,还是窗外的阳光,抑或是远处的车声,都会让我泪流满面、追悔莫及。
  
  所幸我属于盗窃未遂,且认罪态度良好,并有检举揭发他人违法犯罪行为的表现,被羁押一段时间后,我走出了看守所的大门。回望那森严的高墙、厚重的铁门、交错的铁网,我暗自在心底发誓,以后一定要规规矩矩做人,决不再重蹈覆辙、重回此地。
  
  其实出狱后,我不是不明白父亲的用心,但我无法原谅他的绝情,我连家都没回,连父亲的面都没见,找朋友借了点钱,直接去南方打工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8:01

  老孙的故事
  
  听完了小伟的故事,三人反应各不相同:大明忍俊不禁,连声说那个爆竹换蜡烛的点子很绝;老何神情凝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而老孙则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小伟体谅父亲的苦心,不要再跟父亲赌气。
  
  老孙的话匣子打开便收不住了:“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父母之爱是这世上最真挚的情感,不过你们相信吗,在这个假货泛滥的年头,连父爱也有假冒的,接下来我也讲一个故事,那还是在十几年前,当时也是在一列火车上……”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男人一直在和颜悦色地跟孩子说话,孩子却横眉冷对,一声不吭。我看着好笑,心想,不用说这是一对父子,孩子明显是在跟父亲闹别扭。
  
  可我又观察了一会儿,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位父亲对儿子似乎过于迁就了,殷勤得近乎讨好,温和得近乎客气,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生怕会冒犯了孩子似的。
  
  而男孩则尽量离他远地坐在座位一角,表情里是一种很深的厌恶和冷漠,不像是孩子在跟父亲赌气,倒像是和对方有什么深仇大恨。
  
  这时车厢里突然一片黑暗,四周一切都变得影影绰绰,男孩显然感到恐惧,身子拼命往角落里缩,男人急忙凑过去,伸手把孩子揽进怀里,不料男孩不知哪来的力气,猛地把男人推倒在座位上。
  
  列车驶出了隧道,车厢里恢复了光明,男孩正用憎恶的眼神,狠狠地瞪着那个男人,男人则神情尴尬,一脸的无奈。
  
  我的眉头不由拧在一起。孩子对男人那种非常强烈的敌意,决不是一个稚龄孩子对父亲会有的感情,而那男人做父亲也做得太心虚太没底气了,给人的感觉倒像是个冒牌货。那男人注意到我在观察他们,他的表情看上去很不自然,似乎有什么秘密不愿被人看穿,这种做贼心虚的样子更让我怀疑:没做亏心事怎么会有这种反应?
  
  我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全身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越看他们越能肯定自己的判断。我决定试探一下,便装作很随意地问那男人:“这是你的孩子啊?看上去挺倔的。”
  
  男人迟疑了一下,心虚地看了男孩一眼,勉强点了点头。不料男孩立刻梗着脖子,朝着我大声嚷道:“你不知道别乱说好不好?谁是他的孩子?”
  
  在列车发出的长鸣声中,我的拳头不觉握紧了:自己的判断得到了证实,这个男人果然是个人贩子!
  
  我对丧尽天良的人贩子一向深恶痛绝,而眼前这家伙肯定是个老手,他为了掩人耳目,居然扮作孩子的父亲,而且装得简直能以假乱真,如果不是孩子对他那种强烈的排斥,恐怕没有人会怀疑他是一位称职的好父亲。
  
  可惜男孩毕竟年纪太小了,虽然他本能地抗拒这个将他掳走的陌生人,但只怕并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处境,更不会想到向人求救,幸亏这次遇上了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8:32

下一站我就得下车,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站起身,说来也巧,一个乘警恰好走进这节车厢,我赶紧上前拦住他,用手一指那男人,说道:“警察同志,这家伙是个人贩子,千万别让他跑了!”我三言两语把情况简要地说了。
  
  我这人嗓门大,让我这么一嚷嚷,全车厢的人都在看着那男人,每张脸上都是鄙夷之色,男人手足无措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吭哧了好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别听他瞎说,什么人贩子啊,我不是……我……”
  
  关键时刻那男孩出声了,他看看那男人,又瞅瞅乘警,突然开了窍般大叫道:“警察叔叔,他就是人贩子,我是被他抢来的,你快把他抓起来啊!”
  
  乘警表情严肃地对那个人贩子说:“有什么话到乘警室再说,现在你就带着孩子跟我过去。”
  
  男人不情愿地跟着乘警往前走去,他身后的男孩突然回过头,对我吐着舌头扮了个鬼脸,这一刻他终于恢复了一个孩子的天性。
  
  列车很快停靠在下一个站点,我拖着行李,走入暮色中,边走边得意地哼唱:“这孙大圣好一双火眼金睛,且看那妖魔鬼怪难遁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8:57

 大明的故事
  
  老孙讲得绘声绘色,故事本身又有悬念,老何和小伟听得不住咂舌,大明更是神情专注,故事早就讲完了,他还若有所思,扶扶眼镜说道:“本来我只想当个听众的,现在看来我也得讲讲自己的故事了,这个故事也要涉及到父亲这个角色……”
  
  十七岁这年,我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可怕的变故,一场车祸夺去了我母亲的生命,那些日子,我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嗓子:我的命太苦了,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抛妻弃子,跟一个女人远走他乡了,现在我又失去了母亲,以后的日子我该依靠谁呀?摆在面前的路似乎只有一条了:退学打工,养活自己。
  
  可还没等我付诸实施,一个男人便找到了我,他的声音中透着焦灼:“大明,刚才你们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你提出要退学,是不是真的?”
  
  我低着头不看他,没好气地说道:“是又怎么样?轮得到你管吗?”他急得双手按住我的肩膀,叫道:“不行!明年就要高考了,现在应该加倍用功,争取考上个好大学,怎么能有退学的想法呢?大明,你不要想太多,虽然你妈不在了,但这个家还在,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上大学!”
  
  我甩掉肩膀上的手,冷冷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丝毫感动,只有持续多年的敌意。
  
  这男人是我的继父,其实早在我七岁那年,他便走入了我的生活,但也许是因为在单亲家庭中养成的孤僻性格,也许是因为对传说中继父母形象的恐惧,也许是认为他分走了母亲对我的爱,总之从一开始我便把他当作了敌人。
  
  这些年来,尽管他想方设法接近我,千方百计讨好我,但并没能改变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对他的排斥早已根深蒂固。虽然随着年纪渐长,从内心来说,我也明白他是个好人,但我就是无法从情感上接纳他,甚至消除不了对他的抵触情绪。
  
  现在要我接受他的施舍,老实说比杀了我还难受,我可以不上大学,但我不能不要自尊!
  
  我掉头往相反的方向走,他在我身后扯着嗓子叫道:“大明,你别急着走啊,你到底什么意思?”
  
  我停住脚步,冷冷说道:“我妈已经死了,我和你不再有任何关系,我的事不用你操心,我也不会要你一分钱!”说完迈步便走。
  
  “等一等,我还有话说!”片刻的沉默后,一语石破天惊,“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实话了,大明,其实我是你的亲生父亲!”
  
  我浑身剧震,缓缓转过身。他低着头站在那里,似乎不敢正视我,慢慢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他真是我的亲生父亲,在我两岁时,他有了婚外情,鬼迷心窍之下,竟然抛妻弃子,和那个女人私奔去了南方,没想到几年后那女人另攀高枝,把他一脚踹开,追悔莫及的他硬着头皮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的头更低了,满脸的愧色,呐呐道:“你母亲是个善良宽容的女人,她最终原谅和接纳了我,当然她这么做也是为了给你一个完整的家,只是我一直不同意她告诉你真相,我觉得自己不配就这样做你的父亲,我只想从头做起,让你从内心接受我,可惜连这一点我都没能做到,也许这就是命运对我的惩罚吧!”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母亲离我而去,继父变成生父,这一切都让我难以面对。我对他的感情并没有由此改变,反而平添了几分憎恨,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退学的想法。因为他为我所做的一切,不再有施舍的味道,那是他的责任,是他的义务,是他欠我的!
  
  大学四年,我没回去看过他一次,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写信,写信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钱。我不是不知道,作为一名井下矿工,他挣点钱不容易,但我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去折腾他,每次大手大脚花钱时,我都会有种报复的快意。
  
  毕业前夕我接到电话,竟然是他病重的消息,我当时就蒙了,火速赶回去。病床上的他形销骨立,看到我推门进来,他面露惊喜之色,强撑着坐了起来,那一刻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对他的恨意顷刻间烟消云散。
  
  陪侍的是父亲的弟弟,从他口中我才知道:父亲这半年来一直感觉胸痛,但为了供我上大学,他既不愿停下工作,也舍不得花钱去检查,就那样硬撑着,以致耽搁了病情,酿成了恶果……
  
  叔叔瞪着我,愤愤不平地说:“天底下还有我哥这样的傻瓜!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这么付出,如果你知道好歹也就罢了,可你自己想想这些年你是怎么对待他的?”
  
  我木雕泥塑般呆立半晌,突然发疯般一头冲进病房。父亲枯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吃力地说:“不错,那次我的确骗了你,因为只有那样,你才能接受我的帮助。不管怎么说,我的目的达到了,就算你现在怨我骂我,也晚了,哈哈……”他竟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但很快被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
  
  我双腿一软,“扑通”跪在病床前,撕心裂肺地叫出一声:“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29:10

 故事里的事
  
  那三个人听得眼眶都湿了,迫不及待地问大明他继父现在的情况,大明含泪微笑道:“好人有好报,他已经康复了,在他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好好孝顺他!”
  
  大明突然转头面对着老孙,说道:“刚才我说过,我必须讲这个故事,您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我必须为您口中的人贩子,我心中可敬的继父,洗刷这场不白之冤!”
  
  老孙一下子站起身,吃惊地张大嘴巴:“你是说……”
  
  “不错,我就是当年那个小男孩,刚才我在听您的经历时,差点就要发出一声惊呼:天啊,这世界实在太小了!隔了十几年的时光,我对只见过一面的您当然不会再有什么印象,不过那件事在我的记忆里并没有完全淡去。当时的误会只能说是阴差阳错,但我借机诬赖他却完全是有心的,在我稚嫩的思想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警察抓走他,让我永远不用再看见他。”
  
  说到这里,大明脸上露出笑容:“这次回到家后,我要把今天的经历告诉继父,他肯定也会觉得很有意思……”
  
  外面传来火车进站的汽笛声,小伟站起身对老孙和大明说道:“我还有最重要的话要说,请两位为我作个见证!”
  
  小伟转头面对着老何,声音开始微微颤抖:“这一年多的打工生涯,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靠双手养活自己,让我活得踏实!如果不是您用那种决绝的方式,一把拉回了悬崖边的我,也许我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小伟说得动情,老何听得动容,说道:“你能这么想,我太高兴了!你去外面打工后,我在家一直不放心,怕你再重蹈覆辙,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找你,虽然你还怨我,但你的改变我看在眼里,我现在可以安心地回去了!”
  
  “不,”小伟拼命摇头,颤声说道,“我早就想通了,早就不怨您了,只是我脾气太犟,明明想向您认错,却始终低不下头,今天要送您上火车了,我一直在心里告诫自己:要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别让您带着遗憾回去!”
  
  说到这里,小伟退后一步,郑重其事地向父亲鞠了一躬:“爸,谢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原谅儿子当初的不懂事!”
  
  在老孙和大明感动的目光中,父子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页: 1465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