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2:38

琉璃馒头时间:2013-11-16 作者:未详 点击:420次   清朝末年,蓝光鉴在正兴园做学徒。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很快就在众多的学徒中脱颖而出,学得了一手好本事。
  
  满师后,蓝光鉴理所当然地留在了正兴园。当时正兴园生意兴隆,会聚八方来宾,面对众多食客,蓝光鉴充满了豪情壮志。他并不满足仅仅照搬师父传授的手艺,而是细细琢磨如何对菜式进行创新,创作出更多的花样,从而赢得更多的顾客。
  
  蓝光鉴的功夫没有白费,经过他反复的研究和试验,使得很多菜肴在外观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看起来更加诱人。而且他还颠覆了传统,研创出了很多新奇的做法和吃法,受到了顾客们的一致好评。
  
  面对诸多的赞誉之词,蓝光鉴有了更大的动力,他把心思全部入在了创新上,怎么新奇怎么来,怎么博人眼球怎么来,甚至不顾这些做法对菜肴的味道以及营养方面的影响,有些菜肴甚至已经脱离了食物的本味。后来,陆续有顾客反映出了这些问题,但正陶醉在自己的成就中的蓝光鉴却充耳不闻,继续我行我素。
  
  有一天,蓝光鉴的师父拿过来了一个食盒,说有东西要给他品尝。对自己的师父,蓝光鉴一直都很敬佩和崇拜,师父端来的东西,他自然不敢小视。师父打开食盒,蓝光鉴立刻惊叹地瞪大了双眼。食盒里放着一个馒头,但这个馒头却与一般的馒头完全不一样。整个馒头晶莹透亮,表面泛着一层柔和的光芒,而且看起来蓬蓬的、软软的,让人看了食欲大开,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蓝光鉴抬头看了师父一眼,师父双手捧起馒头递给他,示意他品尝。他接过馒头,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哎呦”,刚一下口,蓝光鉴便发出一声呻吟,原来这个看起来很漂亮的馒头却硬得不行,咯得他牙疼。这时他又仔细地看了一下这个馒头,原来,这个馒头是琉璃的,并不能吃!
  
  师父看着满脸疑惑的蓝光鉴,问到:“馒头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当然是用来吃的呀。”蓝光鉴不解地回答。师父微微一笑,继续说:“对,食物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用来吃的。只有在保证了这个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其它方面的东西。否则,即使做得再花哨,再新奇,都如空中楼阁般无从附依。”从师父意味深长的眼神中,蓝光鉴看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在突然间,他顿悟了。
  
  之后,他抛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在保证食物的味道以及营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创新,进而形成了川菜独特的风格。后来,正兴园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萧条、歇业。1912年,蓝光篮和他的弟弟光荣等人合伙,办起了荣乐园,以“川味正宗”而名噪一时,使得荣乐园有了几十年的辉煌与成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2:58

让爱一步棋时间:2013-11-17 作者:未详 点击:255次   男人一般不和自己的老婆下棋,一是喜欢下棋的女人少;二是水平相差大,对弈起来不在一个层次;还有输赢影响感情,得不偿失。但我的父母却是例外,从年轻到白头,下了一辈子的棋。
  
  上世纪60年代,父亲在部队服役。探亲时,经人介绍认识了母亲。父亲退役后到上海工作,母亲也到了上海。父亲是个棋迷,闲暇时间,便教母亲下围棋。母亲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两个人就你来我往地对弈起来。
  
  快乐的日子只过了半年多。母亲在上海待不下去了。姥姥生病了,身边只有年龄尚小的小姨,她还支撑不起那个家。姥姥想让母亲回去。母亲支支吾吾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很久没有说话。母亲知道父亲不愿离开,能留在上海是多少人的梦想啊!一时间,去留成了家里最敏感的话题。
  
  一天晚饭后,父亲对母亲说:“这样吧!咱俩下一盘棋,我输了,就跟你走!”母亲说:“不得反悔!”母亲执黑先行,决心要赢,下得格外认真。无奈一步错步步错,一条大龙被父亲围住。母亲利用打劫,试图扭转战局。这时父亲却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让母亲的大龙做活了。父亲“挣扎”了一番,见大势已去,只好投子认输。
  
  一个人生的重大决定就由一盘棋决定了。父亲把工作关系转到了老家县城,单位离姥姥家3公里行程。下班后,就帮着母亲照顾姥姥。
  
  几十年过去了,说起当年离开上海的故事,父亲只是嘿嘿一笑。母亲却说:“谁会傻到用一盘棋的胜负决定一辈子的大事。”
  
  其实,母亲什么都明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3:17

刘邦的百次与一次时间:2013-11-17 作者:未详 点击:689次   电视剧《楚汉传奇》结尾处,安排了一场刘邦和他的孙子对话,总结自己一生征战成败的戏。戏中刘邦曾有一句话说:“你可以失败一百次,但最后一次你一定要成功!”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刘邦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也道出了刘邦成功的原因:不畏惧多次的失败,不放弃失败后的努力,在屡屡的失败中寻找最后的成功。
  
  回顾刘邦在和项羽争天下时,确确实实失败的时候居多。率众进入关中,占领了秦朝的都城咸阳,按“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应该在关中称王,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力,他只带领自己的人马退回咸阳,把咸阳的一切都拱手让给项羽;又因实力不敌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得不狼狈逃跑。
  
  被封了个没人愿意去的地方当汉王后,刘邦任用一些能人,积聚了一些力量,终于趁着项羽无暇顾及他的时候,攻占了西楚的都城彭城。进入彭城后,刘邦志得意满,每日饮酒宴会,一味享受。怎料想“战神”项羽突出奇招,亲率3万精兵突袭刘邦的联军。致使他的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与数十骑侥幸逃出重围。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等皆被楚军虏获,被作为人质。
  
  落荒而逃的刘邦心有不甘,发誓血债要用血来偿。于是,重整旗鼓,退守荥阳、成皋一带的广武山,和项羽对峙时,又被楚军射中胸部而逃离战场。在荥阳城,刘邦又被楚军团团围在城内达一年之久。刘邦向项羽请和,项羽不允,刘邦无奈,只得用陈平的计策,选了两千美女去吸引楚军,让纪信装扮成自己假投降,才得以金蝉脱壳,率数十骑残兵仓皇逃回关中。
  
  可刘邦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他整顿军队,训练士兵,终于得到机会,垓下一战,项羽自杀,楚军覆没,刘邦获得最后胜利。从此奠定了汉朝的四百多年天下。
  
  明朝学者崔后渠有句名言:“得意澹然,失意泰然。”在如何对待失败、逃跑和成功的问题,刘邦真正做到了“澹然”和“泰然”。电视剧中的刘邦在一次失败逃跑前说:“我也不是败一次了,我也不是逃跑一次了。我还差这一次吗?”是的,刘邦不怕失败不怕逃跑,但关键的是,他能够坚持到底,不怕重来。正是这种“澹然”和“泰然”的态度,让他最后取得了胜利。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那么好,那么完美,有时候可能还会失败,甚至一个接着一个地失败,这些都不可怕,关键的是,要永不言弃,要敢于重来。永不言弃是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更是一种超乎常人的品质;敢于重来是一种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的勇气,更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重要的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战胜它,而是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如何。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便以为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便幻想奇迹会出现,会有人前来救他,而一旦这种幻想破灭,他们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精神和勇气,而使自己的努力功亏一匮。别怕付出辛苦,付出辛苦才能收获甘甜,别怕一百次的失败,有一百次的失败才有最后一次的成功。在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能救我们的只是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勇气。不惧怕失败,永不言弃,敢于重来,就会为自己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就会为自己走向成功打开另一条通路。坚持不放弃,意志坚定,以必胜的精神和心态去苦干去坚持去奋斗,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功的机会就会向我们走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4:12

熟睡中的恋人时间:2013-11-09 作者:未详 点击:327次   你曾否静静地看着熟睡中的恋人?忘了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之下,发觉他睡熟了,自己却睡不着,于是看着熟睡中的他。他的睡姿也许并不优美,但你不会介意。
  
  看着熟睡中的恋人,你心里不禁生出了许多问号:这个人为什么会睡在你的床上?你为什么会爱上他,而他为什么又会爱上你?他是真实的吗?为什么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他是会和你长相厮守的人吗?
  
  你悄悄呼吸着他的鼻息,倾听着他的呼吸忽而有点茫然。他是一条小船,由于命运的驱使,顺水漂流到你的床榻之岸。这样的概率有多少,无从计算。
  
  你吻了吻他的脸,为他拉上被子,看着他酣睡,不禁又生出了爱怜。他毫无戒备地打着鼻酣。在你床榻之岸停留的人,是多么天真和善良。你告诉自己,以后要好好爱他和珍惜他。
  
  然而当他醒来,当你也醒来,你还是会和他吵嘴,还是会怀疑他是否是那个跟你厮守终生的人。瞬间的感动,原来只是感动了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4:31

中国五大著名错字时间:2013-11-10 作者:未详 点击:437次   1。天下第一错字——“避”
  
  之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因为这个字一是影响大,二是皇帝写的。此匾悬挂于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谁人所写?乃出自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之手也,是皇帝的御书。
  
  皇帝写错了也是对的,谁敢提醒皇帝说写错了?何况皇帝有造字的特权。
  
  2。最有说法的错字——“鱼”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块“花港观鱼”碑,就是康熙的御笔。碑上的繁体“”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这里有一个传说,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错”。原来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不好,因为在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上烤,还能活吗?这是杀生啊,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
  
  3。出现最多的错字——“明”
  
  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保护碑上,“明孝陵”写成了“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
  
  这两个“”与少一点“鱼”和多一横“避”不同。“鱼”“避”那是皇帝创作,具有“合法性”,这个“”字则是因为出自书法家之手,可以归结为艺术字,或是书法体。
  
  4。最具哲理的错字——“流”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右边的“坐花载月”匾额,是民国初年著名的宁夏“三马”之一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则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刘坤一为追念曾在扬州任主政官员的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
  
  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多而善风情、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
  
  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5。最令人叫绝的错字——“富”
  
  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的:“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再看看下联中,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最有文化的地方怎么弄出这种笑话?其实这不是笑话,而是最有文化的错别字之一。错之妙在于其寓意:“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不仅没有人说它是错字,游人明白后反而连连叫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4:43

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时间:2013-11-09 作者:未详 点击:292次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不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范纯仁不知程颐所指何事。程颐解释说:“在你任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民抢粮事件,你本应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可你却什么也没说,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惩罚。”范纯仁连忙低头道歉:“是啊,当初真该替百姓说话!”程颐接着说:“在你任相第三年,吴中发生天灾,百姓以草根树皮充饥。地方官员报告多次,你却置之不理。”范纯仁愧疚无比:“这的确是我失职!”此后,程颐又指出了范纯仁的许多过失,范纯仁都一一认错。
  
  事隔多日,皇帝召见程颐问政,程颐畅谈了一番治国安邦之策,皇帝听后赞叹不已,感慨地说:“你大有当年范纯仁的风范啊!”程颐不甘心皇帝将自己与范纯仁相提并论,忍不住问:“难道范纯仁也曾向皇上进言过?”皇帝命人抬来一个箱子,指着说:“里面全是范相当年进言的奏折。”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那些奏折,这才发现自己前些天所指责范纯仁的事情,其实他早就进言过,只是因某些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罢了。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专程登门道歉。范纯仁哈哈大笑:“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
  
  范纯仁曾自我总结:“懂得恕人,受之不尽。”恕,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面对他人莫须有的责备,与其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谦卑地认错,往往比桀骜地辩解更加有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4:54

有底气才拒绝时间:2013-11-10 作者:未详 点击:373次   有人总是认为,拒绝是一种技巧。事实上,拒绝岂止是简单的技巧,更是不违背为人原则之下的一种底气和实力。一个人要拒绝利欲诱惑,要么你有实力,要么你有底气。有实力,是因为觉得这一切我完全可以唾手可得,何必弯下身来;有底气,是因为你有自己的尊严,即使现在不可得,但相信自己将来必然可以得到。
  
  范冰冰有一句名言:努力奋斗就是让自己有能力做自己喜欢的,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人生有时候真是如此,你越有底气,越有实力,你就越能说“NO”。
  
  在商业竞争中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初期,雅虎的搜索引擎如日中天,业绩非凡。微软提出以约4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但当时的雅虎CEO杨致远却拒绝了微软的报价,认为这一价格“大大低估了”公司的真正价值,也不符合股东利益。
  
  杨致远的这个决定在当时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支持者认为,雅虎的势头很猛,完全有实力与微软“讨价还价”,拒绝微软的低价收购;反对者认为,雅虎前景不明朗,还未到与微软分庭抗礼的地步,应该妥协。
  
  几年后,雅虎市值暴跌至178亿美元,远低于微软当初的报价。杨致远也最终被迫下台。“雅虎拒绝微软收购”成为商学院里一个经典的反面案例,认为雅虎当年的拒绝是错误的。事实上,当年雅虎的搜索引擎的确具有实力,但雅虎没有想到谷歌和Facebook等竞争对手那么迅速地崛起,而自己多年却没有什么发展,于是慢慢失去了搜索引擎市场的份额。
  
  拒绝,自始至终都需要用实力和底气说话。说“拒绝”是容易的,但要让大家接受“你的拒绝”是正确的,就需要用努力和奋斗、用最后的结果来证明。否则,你的“拒绝”在多年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笑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5:08

拥有太多会麻木时间:2013-11-10 作者:未详 点击:457次   退休的老夫妻平时最大的消遣就是看电视,他们会一起讨论当时的新闻,也会在周末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晚上八点开始播放的电影。
  
  他们的女儿非常孝顺,知道父母喜欢看电视,便对他们说:“爸,妈,你们现在看的电视只有三个频道,不如我帮你们申请装有线电视吧。不但有上百个频道,还有24小时播放的电影呢。”
  
  老夫妻一听,连忙催促女儿请人安装。
  
  过了三个月,女儿却接到父亲的电话:“我跟你妈讨论了一下,还是决定拆掉有线电视。”
  
  “为什么呢?”女儿感到十分诧异。
  
  “说也奇怪,”父亲说,“以前电视只有三个频道,我们觉得许多节目都很好看;有了一百多个频道后,我们拿着遥控器转来转去,不知道该看哪个台。”
  
  父亲又说:“以前只有星期六有电影可看,我们总是很期待;现在24小时都能看电影,我们却无法静下心坐下来收看。只有拆掉有线电视,才能找回看电视的乐趣。”
  
  我们总是期待拥有更多,却从没想过拥有太多会让我们麻木,最后对一切都失去兴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5:25

还能退多久时间:2013-11-10 作者:未详 点击:568次   不是每件事都能退一步,甚至几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这个“退”字。
  
  好莱坞的灯火就是不一样。风裹挟着碎雨,把一溜灯火拉弯,拉出沉闷的翅膀。此刻,踩着湿漉漉的影子,没有人知道李连杰的心思。凝视着灯火,初入好莱坞的李连杰无语。经纪人终于忍不住向李连杰发问:你还能退多久?
  
  这是忿忿不平?这是走向推测?不,这更像是一句大蛆的诘问,沉重和无奈啊!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视市场,“李连杰”三个字早已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初涉好莱坞,冷落到玩人问津的地步,没有一家电影公司和投资人请他出演,更不用说碰壁了。这是李连杰和他的团队没有想到的,足可以挫伤甚至摧毁一个人的自尊心。李连杰退一步想,再等等,或许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肯定会有转机的,现在还不用讲越王勾践的故事,他毕竟坚信自己的实力和演技。
  
  机会来了。一家电视公司请他出演一个反派角色。片酬低到出乎他的想象:100万美元。奚落?蔑视?不屑?立即接活无异于把自己放在“三流”的档位,可此行目的就是闯入好莱坞啊!好莱坞不相信“三思”,更不相信眼泪!就在李连杰犹豫时,对方已把片酬降到了75万美元。再退一步吧,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或许进入角色后,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对方会出高价继续合作的。李连杰看出了经纪人、律师和包装人员不解的神情,给他们讲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留美计算机博士,找工作到处碰壁。思前想后,博士收起所有证明。当以“最低身份”求职时,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无异于“高射炮打蚊子”,工作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人所能。这时博士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对口的岗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提出的建议都与很大价值,远比别人高明。这时,博士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才智过人,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老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听完故事,经纪人明白李连杰退三步的真正用意。
  
  可当李连杰去接活的时候,对方又把片酬降到了50万美元。这就是他在好莱坞拍的第一步影片《致步武器4》。然而,实力、演技和人品为李连杰完全打开了好莱坞大门,第二部片酬陡然涨到1700万美元!现在的好莱坞周薪都1000万美元以上,还请不到他哟!谈到此,李连杰莞尔一笑,打了个有趣的比喻:人幼法国政论家、哲学家马伯利竞选国家研究院院士,马伯利坚决不肯。他说:“如果我真当选了院士,人们就会说,‘哼,他怎么当选院士了,一定是……’,但我宁愿让人们说,‘他应当是院士’。”难道这样的退却不是跨越式的前进?!策略的退却不是懦弱和无能,实际上是为了最终更加稳健的前进。
  
  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以退为进,暂退一点又何妨?退却也是前进的阶梯,能忍受一步步的退却,还怕不能大踏前进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5:38

夜晚养活精神时间:2013-11-12 作者:未详 点击:264次   一个人要有出息,是不是离不开黑夜?不少名人、伟人或是学问家,他们大都有一个奇怪的生活习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去了陕甘宁边区。斯诺说毛泽东晚上运筹帷幄、布兵遣将,白天则在睡觉。一觉醒来,将士们的捷报就传来了。沙场秋点兵,决胜千里外。
  
  深爱着黑夜的,自然还有作家。鲁迅曾直言自己喜欢黑夜,他创作的时间一般都在黑夜,如果细细品读他的文章,字里行间会渗透出浓深的夜色。他在描写黑漆漆的夜空时,总是说它是蓝色的。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这样给我们解释:因为鲁迅从黑夜中看到希望。
  
  夜晚是美好的,也是可以享受的。但许多人认为,夜晚的功能只能用来睡眠。事实上,夜晚是与心灵相关的,它与心灵离得更近。每当夜晚降临,人们都摘下了虚伪的面具,夜晚的人们往往最真实,容易从繁杂的事务中挣脱出来。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者,可以作出更正确的决断;如果是作家,可以写出最真实的文字。
  
  一个人理想的状态是:白天养活肉体,夜晚养活精神。只是,这样的理想被“人的工具化”打乱了,在一个社会细分工的时代里,人不过是一件工具,它并不要求你有思想。你的肉体在白天已经被榨干,夜晚只有睡眠了,甚至连睡眠也不得,你怎么去养活精神?
  
  享受夜晚的美好至少要跨越两个巨大的障碍,一是你的身体必须适应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二是你在黑夜里干的那件事必须是你乐此不疲的。否则,你不可能享受到夜晚的妙处。
  
  我在一家国有工厂待过十年,上过两年左右的夜班。工人们大都会想方设法调离夜班岗位,我却从中尝到甜头。在工厂温暖的值班室里,我涉猎大量的书籍,记了三四十本笔记,创作几百万文字……那时,我工资不高,但精神富足,自得其乐,可以称之为幸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两年的夜班生活成为我最美好的人生回忆,每每想起,就会觉得神清气爽。那是多么闲散,我多么喜欢的日子啊。
页: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148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