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59:20
深耕时间:2013-10-16 作者:未详 点击:242次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深耕。”老农回答。“深耕?”对这简单的两个字,我一时没能理解。
“对,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我最看不惯现在一些年轻人,他们总说不急,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
老农看看我笑笑:“难道做学问不要深耕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59:36
忍时间:2013-10-16 作者:未详 点击:484次 诺言是必须遵守的,说了照顾对方一生一世,就要做到,婚姻就是忍、忍、忍。
男女的构造绝对不同。谁以为是一样的,那就最蠢不过。接受了,忍起来,就轻松得多。
比方说,女人在出街之前,妆一定化完又化,衣服换过又换。性急的男人,不知死了多少细胞!好了,一切准备妥当,以为终于可以起程,但女人忘记这个、忘记那个,又要回头去拿。任何约会,非弄到迟到不可。这是天性。像蝎子一样,舍命救之,最后还是要被它蛰。
不拘小节,得过且过,是男人的天性。问自己为什么嫁这个男人,也徒劳无益。
男人要独立,女人要管,亦是致命伤。自古以来,前者要外出狩猎,后者则决定把肉分给什么人,这都是遗传基因在作祟。
从西方传入一夫一妻的制度后,大家要维持良好关系,也得一个“忍”字。
常有人要求我写字,烦不胜烦,只答应写一个字,像“乐”“缘”“闲”等。
某日,某君说:“赐个‘忍’字吧!”我问他结婚多久,答曰三十年。
“你已是专家,不必写了。”我回答。
数十年的婚姻,都是忍、忍、忍。起初变成忍者小灵精,最后,已是忍者老灵精了。
友人打趣:“那不叫忍者老灵精。”
“叫什么?”我问。
对方懒洋洋地说:“叫忍者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59:51
流浪的艺术时间:2013-10-16 作者:未详 点击:284次 纯粹的流浪是,即使有能花的钱,也不花。
流浪要用尽你能用尽的所有姿势。
走路的停止,是为站立。什么也不做,只是站着。往往最惊异独绝、最壮阔奔腾、最幽清无伦的景况,只是教人兀立以对。这种流浪的艺术站立是立于天地之间。太多人终其一世不曾有此立于天地间之感受,其实这有何难?局促市廛多致蒙蔽,唯在旅途迢迢、筋骨劳顿、万念俱简之后,于空旷荒辽中恰能得之。
有了流浪心念,那么对于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清风明月,在于当时的襟怀,不必一次全收也。自己睡的空间,只像自己身体一般大,因此睡觉时的翻身,也渐练成幅度有限,最后根本没有所谓的翻身了。
人一生中难道不需要离开自己的家园、城市、亲友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度过一段岁月吗?
人总会待在一个地方待得几乎受不了吧。
与自己熟悉的人相处过久,或许也是一种不道德吧。
老实说,流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流浪亦很好,但看自己有无这个念头罢了。会动这念头,照说还是有些机缘的。
以我观之,流浪最大的好处是,丢开那些他平日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好比说,他的赚钱能力,他的社会地位,他的侃侃而谈(或训话习惯),他的聪慧、迷人,抑或他的自卑感。
最不愿意流浪的人,或许是最不愿意放弃身外之物的人。
这就像你约有些朋友,而他永远不会出来,有可能他是那种视他自己的事为世间最重要事之人。
再好的地方,你仍须离开,其方法,只是走。然只要继续走,随时随处总会有更好的地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1:00:11
幸运之手时间:2013-10-17 作者:未详 点击:404次 关于Hamsahand,在阿拉伯语中叫作“TheHamsaHand”,在希伯来语中叫作“HameshHand”。
阿拉伯文化中,这个图案的含义是“HandofFatima”,Fatima(法蒂玛)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她是阿拉伯传说中的月女神,相传她的手可以治愈信徒们的一切疾病。所以HandofFatima在阿拉伯文化中是保佑平安、祈求健康的一个符号,阿拉伯人喜欢制作这个形状的金银饰品佩戴,作为他们的护身符。
所以“Hamsahand”也叫“法蒂玛之手”。
希伯来语中的“HameshHand”,其含义是“HandofMiriam”(米利暗之手)。米利暗是伟大领袖摩西的姐姐。相传当年法老下令屠杀希伯来男婴的时候,摩西的母亲生下了摩西,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杀,不得不把刚出生的摩西装在一个大篮子里,放入了尼罗河中。米利暗守护着这个篮子,她向上帝祈祷,让神保佑她的小弟弟平安。上帝让篮子漂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这时候,埃及的公主路过,看到了篮子中的婴儿,虽然她是法老的女儿,但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她带走了这个孩子。米利暗勇敢地来到了公主面前,告诉她这个孩子需要一个希伯来乳母,公主答应了她,于是米利暗跑回家把自己的母亲带来了……后来,就有了我们熟知的摩西伟大的传奇故事!在希伯来文化中,HameshHand是平安与祝福的符号,人们也佩戴这种护身符祈求平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1:00:24
分工合作的奇迹时间:2013-10-18 作者:未详 点击:384次 不久前,去参加一家制针的小型企业。进入车间,企业经理介绍说,一枚针看起来虽小得不起眼,但制针的过程却很复杂,具体可分解为若干道工序:一个人抽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头,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针头……最后一个人将针装进纸盒。这样,整个制针过程被分成大约18道不同的工序。
我仔细观察发现,车间里总共10名工人,每名工人只负责其中的一两道工序,看上去很轻松。我问经理,就现在眼前的生产状况,一天内能制造出多少枚针?经理肯定地回答,一天内至少能制造48万枚中等大小的各类针。
简直难以置信,因为照这个数字去计算,那么平均每人每天制针高达4800枚。我接着追问,如果让一个人负责所有的制针工序,那么一天内会制造出多少?经理摊开双手,笑着说,那恐怕480枚都不容易,平均下来,每人每天最多制针48枚。
同样去完成一件事,因为采取的方式不同,结果竟然有天壤之别:分工合作所取得的成效是个人单干的100倍。可见,任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加强合作,齐心协力,能使个人的力量得到足够地放大,从而做出单独一个人根本不能做出的事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1:00:36
嵌入时光中的深情时间:2013-10-18 作者:未详 点击:487次 阳光明媚的午后,小巷里蹒跚行走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那满头的白发,闪着动人的光泽。
从他们的身旁经过,我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脚步,恐惊扰了那份怡人的宁静,并心生羡慕地凝望着。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问对方:你爱我吗?
中年时,一句“我老了,你还会在乎我吗?”透着孩子气的疑问。
等到飞霜入鬓之暮年,一切都无须再问,也无须答案,牵起你的手,相依相伴,胜过了千言万语。
花开花谢,四季交替,既然一起跨越那么多的坎坎坷坷,不正是深情载我们一路走过吗?这份深情,因为有爱意,有牵挂,有亲情,让我们在路上足够快乐和幸福。
在爱的世界里,人很容易满足,不苛求什么,也不奢望一些东西,欣然中感觉时光也是如此多情。虽然没了青春,老了容颜,单是那一路走过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那份沉甸甸的五味陈杂般的记忆,看不见,摸不着,却着实存在着,甚至有时候被拿出来反复摩擦,足以让我们感叹有你真好!
年轻时,我们常常会说爱,爱你的容颜,爱你的才华,爱你的温柔,爱你对我的好。而多年后的垂暮之后,我们依然要说爱,但却是悄悄地说在心里。年轻时害怕失去你,因为你对我是那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唯一,梦里心里全是你。而今依然还是害怕失去你,此时的你,已融入我的心灵深处,是我的魂魄。难以想象没有你的日子里,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我的眼中看不见你的苍老,你是最美,就像我的爱,永远新鲜如初。感谢光阴,它升华了我的爱,经过岁月穿梭的深情,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无怨无悔。飞逝是岁月,流走的是容颜,那颗因爱而跳动的心,仍然强健有力,没有半分减弱。
爱情永远都不会苍老,时光也不会辜负深爱。所有的举动,都抵不过步履蹒跚时的搀扶;
所有的海誓山盟,都抵不过苍老时的深情凝望。凭时光荏苒岁月,却染不尽我们的爱,
当我们携手走在夕阳里,坐在屋檐下,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相恋时光。
尽管是无言相对的默默无语,相信你我都能读懂对方的心语:我爱你,比每一天都更爱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1:00:49
瞧,这是loser的心态时间:2013-10-20 作者:未详 点击:498次 一个人的心里存有什么念头,他就会看到什么东西;他所看到的那个东西,最后会变成他的现实。经济学中有“马太效应”的说法,它指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这个词是从《圣经》里来的,出自《马太福音》第25章。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钱人要出门,他给了三个仆人数额不等的钱,一个给了五千两银子,一个给了两千两银子,一个给了一千两银子,让他们都拿去经营。后来,得到五千两银子的仆人又赚了五千两银子,主人说,这一万两银子就归他所有。第二个仆人用两千两银子赚了两千两银子,主人说这四千两银子也是他的。第三个仆人得到了一千两银子,心里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分别给那两个人五千两、两千两,才给自己一千两?而且,他除了对主人怨恨外,还有一个偏见。他认为主人非常苛刻,付出少、要求多。他甚至怀疑这是主人设的圈套,所以他把这一千两银子埋在地下,主人回来之后,他就对主人说:“这是一千两银子,你是一个不播种却要求收获的人,你是一个不给予却要求得到的人,我知道你给我一千两肯定最后还会要回去的,所以我把它埋在地下了,现在我还给你。”主人听了以后说他是懒惰、心存怨恨的人,于是把这一千两银子给了第一个仆人,就是那个已经挣了五千两银子的人。最后主人说了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是不公平的,然后要去面对它。在面对不公平的时候,要想到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做什么。我们要多少改变一下自我,就算没有大的改变,至少在做事情的时候,也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感受所谓的不公平。我们都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若一个人抱怨世界不公平,这个不公平的力量也会反过来加给他。所以,抱怨世界不公平或者努力寻找世界公平其实是一种心理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1:01:00
爱你一只耳时间:2013-10-20 作者:未详 点击:330次 他身材矮小,老实木讷,是那种一说话脸就红的男人,而且在他的身上也看不出有惊世才华被埋没的迹象。而她亭亭玉立,纵使洗尽铅华,依然有天妒的红颜。他们的结合,始终让人看不懂:上帝怎么将这两块不相称的泥捏到了一起?
他们是大学同学,从毕业结婚到现在,时光已流逝了20年。20年里,他一直像个孩子,仰着脸傻傻地问:“搞不懂!你爱我什么呢?”她便逗他:“你才华横溢啊!你英俊潇洒啊!你是太阳神阿波罗啊!你是黑马王子啊!”这不是真的,可是他迷茫的脸上,常常会因为这些甜蜜的谎言浮起丝丝满足。
那是在即将去母校参加校庆的前夜,他恳切地问她:“你当初为什么选择我,我得对昔日的同学有个说法呀。”她认真地想了想,便问他,可曾记得20年前刚进大学的第一次聚会。
那是他终生不能忘怀的。当时他就坐在她的身边。她忸怩,不安,表现得极其糟糕。不像城里来的学生,在女孩面前侃侃而谈。尤其令他不能原谅自己的是,笨手笨脚的他,竟然在续水时,慌乱中将水瓶的木塞掉到了她的茶杯里,引起哄堂大笑。而他则羞得再也没敢抬头看她一眼。
他俩都还记得,当时有位同学说了句令女生很尴尬的话。在场的男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见多识广,竟能借题发挥,不敬之语滔滔不绝。
只有他一个人低着头,独自默默地难为情。
现在,她笑了起来。
当时你侧面对着我,你的那只正对着我的耳朵,红得像一片火烧云。当时我就注意上了它,耳朵的结构原来可以那么精巧。从此,我就喜欢上了这只耳朵,喜欢看它怎样在羞涩中发红,喜欢看它细腻精巧的样子。当然,最后,就离不开耳朵的主人啦!
一只男人的耳朵会因为羞涩红成那个样子,这是她不曾想到的。从那种尴尬的红色中,她想到了诚实和纯洁,或许还有真挚与温柔。不过这层意思她没有说出,怕他会因此得意忘形。
每个人都有自己赢得爱的方式。他的耳朵再一次红了,不过这次是因为满足。他有一只骄傲的耳朵,走到大街上他也不再自卑。就这只耳朵,让他不战而胜、击败情敌无数,收获了一位让自己为之骄傲的女性一性的情感和美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1:01:13
像小溪一样勇往直前时间:2013-10-20 作者:未详 点击:686次 每当看着小溪流跳下山岗,走过草地,叮咚叮咚唱着歌儿、弹奏着琴弦勇往直前时,心生无限感触,人就应该像小溪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停息地奔腾。画出美丽的生命曲线,为实现理想,要有信心,敢于面对挑战,以乐观的态度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增加生命的厚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应有的贡献……
没有大海的磅礴气势,没有大河的激流险滩,没有瀑布的伟大壮观,但小溪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追求回报,不计较得失,更不选择环境,只是欢乐地奔流,奔流,昼夜不停、四季轮回……
小溪的生命里没有困难和忧愁,永远乐观并勇往直前,面对世俗的热言冷语,她笑脸相迎,置之不理,心中只有坚持,再坚持,与世无急,与人为善,以诚相待,在快乐中成长,不知不觉中到达成功的彼岸,书写出希望和辉煌!
在故乡,三山六水一丘田,小溪布满故乡的山山水水,最平常,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小溪是有灵性的,她浇灌春天的绚丽多姿,为夏天送去丝丝凉爽,为秋天送去丰硕的果实,为冬天来年春天积蓄饱满的力量,在山野沟壑,田间小径画出美丽的曲线,帮人类净化空气,充满灵性的水,一方水养一方人,是乡亲们的生命中的好朋友,是文朋诗友的好素材,风风雨雨中,有人劝小溪躺下休息,小溪流不听从,她执着有自己的理想——永远向前奔向大海,流入胸襟博大的海洋,接受海纳百川的洗礼。
水的历史悠久,是万物之源,与大地同存,与日月辉映,当地球上很多东西销声匿迹的时候,水默默滋润大地万物,为人类供饮用水,默默为人类做贡献,生生不息!
神秘的夜里,聆听春花开放的声音,聆听夏虫呢喃的夜曲,小溪流过富饶的村庄,流进干涸的土地,流进农田,流进人民的心窝里,小溪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小溪用一颗虔诚的心,与大自然的一切一同卑微地成长!
人也应该如此。
既做不了大海,就做一条欢乐的小溪,即使是做小溪,也应该做一个勇敢向前奔流的小溪,做一个志向远大的小溪,生生不息地奋斗的小溪!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1:01:25
欧美人为何大胆过马路时间:2013-10-21 作者:未详 点击:227次 眼看就要走到斑马线尽头,一位女士却用皮夹挡住脸庞,这不是因为寒风刺骨,而是由于她闯红灯时被执勤警察逮了个现行。这一幕发生在2012年12月1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个路口,还有18位违法闯红灯的行人被依法罚款10元。
所幸,这近20位违法者都没有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在既要担心被车撞,又可能面临罚款和引发其他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闯红灯?
“在我国,行人等红灯时不管有车没车,只要有两个人以上凑在一起就敢过,这就是现在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如果你不过,等到绿灯,过去的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说,“中国人最讲面子,为了面子你说过不过?”
不仅如此,“当我们停车避让行人时,后面的车也会不耐烦地鸣笛,逼迫你在斑马线上咄咄逼人;如果你不走,甚至有人把车开到旁边瞪着你,有时来一句‘哥们儿,你没病吧’!”
事实上,随着连续4年成为世界新车销售第一大国,我国早已一路小跑进入汽车社会。不少人惊呼,我们没有为此做好准备。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对汽车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交通安全,我们能做的首先应该是承认,然后是努力改变。原因很简单:行车素质是可以提高的。
高钢说:“美国人为什么敢大胆过马路?即使在没有指示灯的人行横道上,他们也可以大胆往前走,原因就在于公众有种意识:过街人行道上,行人有先行权。”
亨利·福特让汽车走入美国工薪阶层之家已近百年,那以后,虽然各州法律不尽相同,但在行人过马路的问题上却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对于汽车,“行人+斑马线=停止”。
以佐治亚州为例,该州法律要求司机必须在斑马线后停车,即使行人不在你行驶方向的车道内。另外,在转弯处,法律也要求司机在转向一侧,等行人完全通过斑马线后才能启动,而不能用车去“欺负”行人,当行人使用斑马线时,绝不要转弯进入。
“行人上了台阶车才可以动,如果行人有一只脚已经上了台阶,哪怕已经离你的车有3个身位远,只要车动了,这张罚单你就吃定了。在法庭上甚至连辩护的余地都没有。”高钢表示。这是为什么?我们有这种教育吗?这,事关生命。
在德国,经常可以看到四米多宽的马路边上,有一块牌子用德语写着“为小孩做榜样”。“在有小孩的情况下,你不会看到有人横穿马路。”在德国留学的小颖认为,这与我国不同,“有时你会看到抱着孩子‘跨栏’的,这种影响是多么恶劣!”
驾驶者不让行人,行人又抱着侥幸心理不遵守交规与车辆抢道。正如导演德米尔在电影《十诫》中所揭示的:“我们不可能打破法则,只能在违背法则时让自己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