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9:25

用爱疗伤时间:2013-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26次   听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猎人,一次在打猎的途中,遇到一只美丽的小鹿,可是子弹已经用光了,于是,他顺手把几粒吃剩的樱桃核放进了枪膛。

  枪响了,头部受伤的小鹿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

  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头顶上长着樱桃树的小鹿。

  在收获的季节里,小鹿摇落鲜红的樱桃果,把果实分给森林里所有的居民,包括那位射伤它的猎人。
  
  那时,我只觉得这个故事很美,那只小鹿很美,小鹿头上那棵樱桃树很美,那些樱桃树上的樱桃很美。

  长大后,我才懂得了,这是一种含泪的美,在泪里,有爱和宽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9:39

大不同世界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253次   在美国做人体模特,不着装模特的收费要比着装模特的收费低一些。因为老美认为,那些着装模特要根据学生们的要求,不时地更添服装,当然要多收“劳务费”。
  
  国内的情形恰恰相反,不着装模特要比着装模特收费高一些。因为模特脱下衣服意味着面子受到了损害,所以要加收“精神补偿费”。
  
  一个德国军官视察下属的连队,看到一个士兵皮鞋未擦,军容不整,非常生气,立即命令连长给士兵擦皮鞋,说完自己也弯下腰为士兵擦另一只皮鞋。
  
  在国内,如果基层出了问题,作为上级,也许会把下级狠狠地训一顿,要求限时整改,独独不整改自己,仿佛自己是个永远正确的局外人。
  
  据说,在丹麦,老板绝不可能叫秘书倒水,如果老板这样做,秘书大概会把水倒在他的脸上!因为他们认为,给老板倒水不是秘书分内的工作。
  
  国内很少有秘书不给老板倒水的,如果秘书拒绝给老板倒水,老板可能会把水倒在他(她)的脸上!除了老板必须“亲自”办理的事,秘书都可以代劳,模糊掉公私之间的界限,甚至以能为老板办私事为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39:53

时光深处老情书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236次   你还记得那年的情书吗?
  
  时光纵深,一页一页揭过去,你还记得时光深处,那些已经老得泛黄的老情书吗?
  
  那年中午,天空阴霾低垂,仿佛要下雪的样子,连空气都变得稀薄起来。我无心做事,双臂抱膝坐在宽宽的窗台上,看着远处轮廓不清的风景。灰蒙蒙的天空下,房子、车子、树木、行人,这些小小的个体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在寒冷的气流中,像一张素冷的油画,带着颓败的气息。
  
  远处街拐角的地方,一个年轻的男孩和一个长发的女孩相对而立,男孩没有戴帽子,略长的头发被风吹得立了起来,他手臂挥舞着,比划着,很焦急的样子,仿佛在解释什么。女孩侧着头,像任性,像赌气,又像撒娇,戴着红色的绒线帽,围着一条长长的红围巾,肢体语言满满都是不耐烦。那条红色的长围巾可真醒目,在寒冷的冬天里,像一面旗帜,随风起舞。
  
  我远远地看着,暗自忖度,这一对年轻的恋人,一定是起了争执,有了什么误会,即便我隔着远远的,都能感觉到空气中火药的味道。会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而错失对方?他年之后,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再也无法倾听对方的解释,再也无法倾听对方的啰嗦,从此像两根延伸至远方的钢轨,再无交错,除了遗憾和心疼,只能随时光一起搁置。
  
  果然,女孩狠狠的一甩手,转身跑了。男孩子追了几步,然后停下不动,站在原地发呆……
  
  我的眼睛忽然有些轻微的被灼疼的感觉,这多么像当年那熟悉的一幕场景,我还是我,可是伊人在何方?可惜那时,我和她一样,任性,胡闹,并不懂得倾听,并不懂得接纳和包容,更不懂得,只有当一个人爱着你的时候,才会祈求你的原谅。
  
  耳畔想起汪美琪的老歌《那年的情书》:当我想起你的微笑\无意重读那年的情书\时光悠悠青春渐老\回不去的那段相知相许美好\都在发黄的信纸上闪耀\那是青春诗句记号\莫怪读了心还会跳\你是否也还记得那一段美好……
  
  寂寞的午后时光里,心有些轻微的颤抖,谁不曾有过一段心动的旧时光?谁不曾有过一段被埋葬在记忆中的恋情?谁不曾有过一段挥之不去的旧情结?我起身去储物室里翻找,一大堆的旧物仿佛纠结着一个人的历史,夹在书中早已风干了玫瑰花儿,发黄的缎面日记本,两张老式的毛边电影票,还有一大堆扎着绸绳的旧情书……
  
  那是哪一年的事了?那是哪一个男孩子写给我的情书?在旧物堆里落满了灰尘,挨挨挤挤在一只暗旧的纸箱里。那些旧情书拿在手里,早已不再有当年的脸红耳热心跳,早已不再情怀激荡,可是,我捧在手里的,哪里是一段旧时光?分明是我昨日的年华和青春。
  
  木芙蓉开花儿的季节,你骑着单车,单腿支地,然后把一叠厚厚的情书塞给我,像做坏事儿一样,转身匆匆离去,只留下一个羞涩的背影,和着那些木芙蓉花儿,印证在青春的底片上。
  
  尺素寸心。
  
  白纸黑字,那些缓缓流淌的心情,那些悸动不安的情愫,那些书写着爱情的脉络与纹理的信件,有如飞过沧海的蝴蝶,在我的记忆里翩翩起舞,那不是手机短信、电子情书或者物质什么所能替代的。那些散发着笔墨芬芳的小情书,是一种温情,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不能泯灭的记忆,是一段青葱年华的延伸。
  
  如果爱,就亲手写几个字,让时光去检验和印证,让记忆去温习和梳理,留给青春岁月留下一段唯美的见证,用真情对真心,爱过,无悔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40:07

诗意的背影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181次   我特别喜欢看别人的背影,看多了,自然生出许多感慨。相知相亲的人,他们的背影无时无刻不在透露出许多让你关注的信息,譬如健康状况、心理波动等。一个垂垂老矣的背影,怎么也不会变成朝气蓬勃的少年。这些看起来十分神秘的因素,全部暗藏在每个人的背影里。只要你专注地阅读他们的背影,你会欣喜,你会忧伤,同时你也会感受到自己的今天与未来。
  
  有时候,我们在大街上根据背影的判断而认错了人。其实,这个被你认错的人,跟你一定有缘分,和你认识的人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甚至莫名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实为生命气场的叠加,或如正负电荷,彼此吸引,牢牢为伴,或如和谐共振,产生强烈的力量。如果失之交臂,或形同陌路,生命的气场之间一定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而背影相似的人,往往比面像相仿的人更加有缘。
  
  如果一个人特别迷恋另一个人的背影,那么他们之间必然有内在的生命交集。人未必悦悦己者,即便如此,也不至于产生恶意;悦悦己者,两情相悦,天长地久。《华尔街日报》的摄影记者埃里克斯,曾经为自己的爱人茱琳留下众多的背影照片。他们结婚10周年时,埃里克斯举办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摄影作品展。所有参观者都感到十分惊讶,这些摄影作品全是形形色色的背影,或蹲,或站;或正,或斜;或劳作,或休闲……照片的主人公全是埃里克斯的爱人茱琳。如此众多的背影,记录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12年来的美好故事。
  
  这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回报。当幸福的茱琳问丈夫为什么要拍她的背影时,埃里克斯说:“开始只是基于一种摄影技巧,觉得拍摄背影非常有美感。结婚后,有一天你在灶台边的做晚餐,头发随意绾在脑后,露出光洁修长的脖子,像极了某个希腊女神。那天,你在厨房里忙碌了一个多小时。从没想到,你在婚姻生活的琐事里会如此投入,这种安静打动了我。”
  
  背影里有忧伤与彷惶,有欣喜与快乐。关注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脸色,还要看他背影。你给别人一个美丽的笑脸容易,而要给一个终生难忘的背影不易。老年人如此,年轻人也不例外。有一首歌里这样写道:“给你一个美丽的背影,期待着在我转身时你拉住我的手;给你一个美丽的背影,等待着你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你曾给谁一个背影,又曾看着谁的背影?你的背影留在了谁的记忆里?又有谁的背影荒芜了你的记忆?”特别是女人的背影,意味深长。它不仅告诉你有关她的年龄、健康、情绪、爱好等,还展示着她美丽的心情。
  
  诗意地欣赏一个人的背影,入目入心,赏心悦目。爱一个人,更应该欣赏她或他的背影。从背影里看到他或她的过去和现在,感动每一个生活的瞬间——美丽总是在琐碎的生活中闪光,为这一时一刻的美丽,我们应该付出一生的爱。
  
  欣赏别人的背影,更想看自己的背影。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一愿望,我请人给我拍背影。望着自己的背影,感觉那么陌生——是我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40:22

藏在心底的话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483次   年少时,我们有许多藏在心底的话,无法向父母言说。多年之后,当我们成了别人的父母,才恍然发觉,身为父母的他们,一样也有着藏在心底的话难以言表。那些藏在心底的话,是无奈,是心酸,也是一种体谅与温暖。
  
  一
  
  十二岁那年,你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学校寄宿,开始忙碌的学习生活。只有在每个周末,忽匆匆回家一次,换洗衣服,带一些干粮,然后又急匆匆地返校。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这时,父亲闪烁不定的眼神总会在你身上扫来扫去,然后,试探着问你一些问题,譬如近来学习怎样,在学校吃饱没有,学习重身体吃得消吗等等。他声音不高,说得也极随便。他说话时,你把头埋在碗里把饭吃得山响。偶尔,也会抬起头望他一眼,怯怯地,点点头或摇摇头。如若没回应,父亲便不再追问。你向他点头或者摇头的时候,父亲反而会紧锁眉头,望着面容憔悴的你,在脸上打几个问号。
  
  你曾鼓起勇气,想把藏在心底的话说给父亲听,可努力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想想也是,那么多难以言说的苦,说了,父亲能理解吗?学习怎样,能说吗?说得清楚吗?今天说好了,明天考试排名落后了怎么办?熬夜的苦,能说给父亲吗?你熬夜学还学得这么烂?谁信?!学校的伙食怎样?不怎样又能怎样?不好,大家不还照样吃。照出人影的稀饭,告诉父亲听,难道学校会听父亲的把稀饭变成稠粥?
  
  再说,即便说了,了却了父亲一份牵挂,却徒增了他几分担忧。何苦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40:35

 二
  
  二十五岁那年,你离开大学校园,孤身一人在一座大城市漂泊闯荡。简历投一大堆,才找到一个薪酬极低的工作,每月除掉房租和生活费,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
  
  父母打电话来,问你工作的情况。你说,挺好,单位在高级写字楼里,办公室窗明几净,工作轻松自在,薪酬也高。说那些话之前,你刻意从饭店嘈杂的大厅躲进一间无人的雅间,给自己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通话环境。
  
  吃的怎样?母亲从父亲手里夺过电话问。
  
  好啊!顿顿都下馆子。你哈哈笑着说。说完你在心底里就笑了——真是绝妙的讽刺!是啊,能不下馆子吗?自己的工作就在饭店里端盘子。
  
  住的呢?母亲又问。
  
  和朋友合租的三居室,宽敞着呢!你又信口胡言。其这辩这句话的时候,你心底泛酸,只想掉眼泪。狗屁三居室,不过是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黑暗又潮湿,整天散发着一股熏人的霉味。
  
  交女朋友了吗?母亲的问题又深入了一步,问得你心惊肉跳。
  
  正谈着,现在保密。你假装羞涩地回答母亲的追问。说完,就在心里骂了一自己一句,就你,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谈女朋友?
  
  你左躲右闪,使出三十六计,好不容易结束了和父母的通话。你大喘一口粗气,斜靠在墙上,眼泪忽然冒出来,流了一脸。那天,你心底藏着多少苦想向父母诉,可你想了又想,还是忍住不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40:47

 三
  
  三十四岁那年,你终于在你奋斗的那个城市买下一套房子,取下一个娇妻。
  
  买房子的时候,你手边的钱连首付都还差一大截。想了好久,你第一次向父母张口借钱,打电话的时候,你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父亲却在电话寻阵容笑了,有啥事,快说!
  
  你把自己的事儿给父亲说。父亲哈哈一笑,说,我当啥事儿,没问题,过两天就把钱给你汇去。果然,很快父亲就按你的要求,把钱汇了过来。父亲在电话里还说,你放心,钱都给你娶老婆攒着呢,不够,家里还有,别不吭声!
  
  父亲的话语让你有种贴心的温暖。你噙着泪水,笑着把电话打完!
  
  婚后你回家看望父母。立在门口,却发现家里锁着门。跑到棉田,两个花白的头正淹没在白茫茫的棉田里。你看见他们弯腰驼背的身影在棉田里起起落落,忍不住,再一次让自己泪流满面。
  
  那次回家,你得知,为你买房子,父母卖了猪,卖了牛,卖了院子里的树,卖了家里的粮,还借了一屁股外债。为了还债,已经年成的他们又租了村里十亩地,种上棉花,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父母和你一样,有难以言说的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40:57


  
  你四十五岁那年,父亲七十,母亲六十七。
  
  某天早晨,你站在城市街口,望着红灯焦急万分。那天,你撂下单位一摊子烂事,请了假,急匆匆去赴家长会。现在的你总是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想起单位的烂事,你就头疼,怎么有那么多干不完的事;想起自己的混蛋儿子,你就来气,每次开家长会都会为他挨老师一顿狠批。
  
  你叹着气,一路上提心吊胆,怒气冲天,心想,要是再挨老师的批,回家非扒了他的皮不可。那天的家长会老师说了孩子许多不是,你坐在下面脸红耳赤无地自容。
  
  那天晚上,你早早回了家,在家候着,准备一泄胸中的怒气。你左等右等,他像是有意躲着你,很晚才回来。敲门进屋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你既生气又怜惜。
  
  你把儿子叫到面前,一双怒目在他身上扫来扫去,然后生气地问,最近学习怎样,作业都写了吗,考试考得怎样……儿子看着你,缩着脖子,怯怯地看,一会儿点头,一会又摇头。
  
  望着他,你想起了12岁的自己,内心一阵酸涩。你知道,此刻儿子心里一定也隐藏着许多难言的苦,无法向你说,如同当年的自己。倏然间,你的目光变得温和起来,一只大手探出来,轻轻落在儿子的头上,抚摸着。
  
  那天晚上,你拉儿子出去散步,谈心。途中,你忽然想起了家乡的父母,便把电话打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父亲才接。你问他在忙什么。
  
  在外面遛弯呢!刚吃过饭,锻炼锻炼身体。父亲笑哈哈地说。
  
  那妈妈呢?
  
  在家看电视呢,不是婚姻大战就是婆媳大战。我都快烦死啦,你妈却看得美着呢,一边看还一边滴咕,要是儿子和媳妇在身边的话,是不是也会上演这样的大战。
  
  父亲的话让你既欣慰又无奈。为了不给你添麻烦,你几次邀请父母过来住一阵子,可他们都找种种理由拒绝了。你知道,他们体谅你负担重,怕给你添麻烦。
  
  你点点头,又摇摇头,满腹酸涩。
  
  或许,你永远不会知道。那天,母亲病了,在诊所打着点滴。打电话的时候,父亲正提着盒饭颤巍巍走在通往诊所的路上。可这些,父亲怎会告诉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41:13

处下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364次   人在世上活着,都要“力争上游”,但老子却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不是叫人“甘居下游”吗?是的,处下,有处下的好处。老子用“水”来讲这个道理,他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就是“甘居下游”,“甘居下游”,自然是“不争”,“不争”而“善利万物”,这样崇高的精神品质,自然“几于道”了。
  
  世上庸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争”得个不亦乐乎。民间有句俗语:“针尖对麦芒。”针尖也好,麦芒也罢,都是锋利之利,相互争斗,难免不伤人。伤人,最终伤己,有什么好处。老子反对争斗,要求为人要学会敛藏自己的锋芒,不要当针尖,也不要当麦芒。凡事要争个高低,哪有那么多高低?到头来,只会害到自己。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这是警告那些常常把自己当针尖当麦芒、什么都要去争斗一番的人,小心自己的针尖呀、麦芒呀什么的,在争斗中折断了。老子更加旗帜鲜明地指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这是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去“优尸百万,流血千里”,实在是非常芒唐。所以庄子讲“蜗角虚名”的寓言,能给我们很深的启迪。在名利面前,不争,实则是一种为人的胸怀。老子讲“虚怀若谷”,一个人的胸怀,应该像山谷一样博大,能容纳百川。越是崇高伟大的人,越是“虚怀若谷”,“甘居下游”。老子又说:“善用人者,为之下。”想一想《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个故事中,信陵君为了招揽贤士,“虚左”,也就是把马车上最尊贵的位置让给平民侯生,还亲自为他驾车,作为贵族,信陵君对平民的如此礼遇有加,实在很不简单,所以侯生能够以死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处“下”不是没有进取心。人人常常批评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认为老子过于保守退缩。其实,老子的原话是:“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按照陈鼓应先生的翻译,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百物的首长。”这句话与保守退缩没有任何关系。这句话是说,真正的领导者,恰恰是在人民面前虚怀若谷的人。这句话实则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一脉相承的。甘居下游,所以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从而成为首长。这就是老子说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实则也是“处下”的最好写照。他为了年轻人的进步,耗费了自己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们改稿子,推荐他们的作品发表。即使有人恩将仇报,他也痴心不改。
  
  处“下”需要一颗博大慈悲、富有包容的心。他愿意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他愿意甘居下游,去为别人的成长铺路架桥。他不愿做珍珠,让人艳羡;他愿做铺路的石子,为人们铺平一条宽阔的路。因为有包容,所以不争;因为有包容,所以能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他给了别人空间,他自己也有了空间;他让别人天宽地阔,他自己也天宽地阔。这样看来,你要是天宽地阔,还是针尖对麦芒?
  
  读到胡适先生的一则轶事。1921年,梁启超请胡适为自己的《墨经校释》写一个序言。胡适写了篇长文,赞扬梁氏对墨子研究的贡献,然后直率地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梁读后颇不快,在排版时,故意把胡适写的序放在末尾,而把自己反驳的文章放在书前。
  
  梁氏的做法有些孩子气。胡适一笑置之。在日记中,胡适这样评价自己与梁氏的这次学术交锋:“这都表示他的天真烂漫,全无掩饰,不是他地短处,正是可爱之处。”胡适有着处“下”的良好风范,不计较,不斗狠,与梁氏的真性情相对应,胡适更显得博大雍容,温柔敦厚,有非常厚重的君子风。
  
  处“下”不是懦弱,不是任人宰割。中国文化从来不缺乏勇于抗争的因子。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时,处“下”无论在道有,还是儒家,都是一种谦谦君子的风范,都受到肯定。孔在弟子面前,人来不是高高在上,相反,他与弟子平等对话,有时甚至被弟子逼得对天发誓,好可爱的一个老头儿!譬如弟子子路非常不满孔子会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因为南子这个人行为水端。但孔子却对天发誓说,如果我与南子的会面不合乎礼法的话,“天厌之,天厌之”。在孔子心目中,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没有任何特权可言。
  
  这样看来,“甘居下游”,不是自甘沉沦,也许恰恰是向上的阶梯。譬如大炮,后坐力越大,射程才可能更远呢!处“下”,不就与这火炮的后坐力有相似的道理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0 20:41:25

只要你是热的时间:2013-11-06 作者:未详 点击:183次   近来事业上有些不顺,找不到发泄的出口,便常常在晚上和父亲通电话,不停地抱怨,说时下的人际关系,冷得让人心寒。
  
  “如果你不主动和他们说话,这一天怕是都没有一个人搭茬。”我感慨着。“那么你就去做那个主动的人吧,又不损失啥。”父亲开导我说,“周遭的冷漠,与你也有干系,你莫要一味地去怪别人的冷,你要先想想自己,是否也有足够的热量。你有多少生活热情,就会感染多少人。你看过打铁匠吧,他们把烧得通红的铁扔进冷水桶里,桶里的冷水便快速地热起来,往外冒着气泡。我相信你,不久之后,也会让那些冷冰冰的水都热起来。”
  
  我忽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生活中,有很多“人缘”好的人,很多很多的朋友围聚在身边,他们不就是一块块烧红的铁吗?他们的内心怀揣着巨大的热情,终于使冰冷的周遭变成温暖的海洋。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做那样一块烧红的铁,让身边的水热起来,试着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别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用火一样的热情为自己创造了许多不可估量的财富。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算忙得不可开交,也要尽量做一个快乐积极的陀螺,一个冒着热气儿的陀螺,用自己热情旋转的舞步,把身边的冷风都扇动起来,成为一股股爱的热浪。
  
  身边的水凉不可怕,耳畔的风冷也不可怕,只要你是热的,那水、那风都会跟着一点一点暖过来。
页: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1486 1487 1488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