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5:52

父亲和母亲时间:2012-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248次   父亲和母亲打打闹闹地过了快一辈子了,总算不打不闹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可母亲却被查出得了癌。

  眼看着母亲度日如年,父亲总是背着母亲偷偷地掉眼泪。父亲知道母亲将不久于人世,每天都陪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尽心照料着母亲。父亲在母亲的面前总是装出一副笑脸,讲一些母亲爱听的事,让母亲高兴,安慰母亲憔悴的心。

  母亲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总是唉声叹气的。母亲不为自己即将撒手人寰而感到惋惜和悲哀,却总是对父亲说:“老头子,我走了,剩你一人怎么办呢?”父亲就安慰母亲说:“别瞎想,过些日子你的病好了,咱们老俩口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呢!”母亲微微一笑,仍旧长嘘短叹。忽然,一天母亲感觉好一点,让父亲扶她坐起来,对父亲说:“老头子,等我走了,就把井寡妇娶过来吧,人家等了你那么多年,也该有个说法了。”

  父亲哽咽了,眼泪一下子模糊了视线。他握着母亲干柴似的手,摇着头说:“你别瞎想了,我知道你烦她。”父亲的话是真话,这大半辈子他们两口子打打吵吵的原因大都是为了井寡妇。

  其实,父亲不了解别人,自己还是了解自己的。父亲年轻时,和还是大姑娘的井寡妇好过,用现在的话说叫自由恋爱,可并没有成功。后来父亲娶了母亲,井寡妇也嫁给本村的人了。

  再后来,井寡妇的男人得病死了,井寡妇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过日子,日子过得很紧巴。

  父亲就时常背着母亲,给井寡妇干点力所能及的庄稼活。父亲其实没想怎么着,一个女人没了男人有多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可是,母亲就是见不得父亲偷偷摸摸像做贼似的给井寡妇干活。

  母亲一见到父亲做贼心虚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又是恨又是气。

  其实,母亲知道父亲和井寡妇之间没什么,她知道父亲不会做那些苟且之事。但她总觉得父亲把她当傻子,她便故意找父亲的碴儿,拿话气父亲,什么难听说什么,父亲觉得很冤枉。

  母亲去世了。父亲和儿女们把母亲安葬了之后,父亲却没有再帮井寡妇干什么。见到井寡妇也如同陌路人,连看都不看一眼。父亲怕人说闲话,怕人说他和井寡妇好。

  父亲年岁大了,背也驼了,总是坐在门前的大柳树下,一个人吧嗒着烟袋,手里拿着母亲给他的香荷包。儿女们知道父亲又在想母亲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6:03

在最美好的时刻离开时间:2012-04-17 作者:埃克特· 点击:276次   我的祖母说过:“人们应该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因为这个认知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是我的祖母,而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他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峰终定律”: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就越深刻。

  大部分人不理解这一定律。比如准备一场演出,我们会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心准备服装、化妆、道具,营造良好的舞台效果,力争给观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我们却常常忽视结束退场时的准备。有时候,尽管人们对演出开始的印象很好,但是糟糕的结局也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坏印象。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派对,前3个小时我一直都很满意,只在最后1个小时我感到无聊。3个小时快乐减1个小时无聊等于2个小时快乐,也就是说,我愉快地度过了2个小时,但是,我们的记忆并不是这样计算的。如果我参加另外一次派对,并且只在那里待1个小时,我却享受了满满60分钟的快乐。与第一次的派对相比,第二次的派对留给我的印象更为美好。

  看电影也是如此。一部90分钟的电影,开始的1个小时虽然剧情平平常常,如果最后半个小时能使我们感动,我们依然会向别人推荐这部电影。相反,如果在前半个小时就把剧情的创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却非常平庸,那么,这部电影的口碑就肯定很不好。

  参加派对时,我们最好在高潮过后马上离开。悄悄地,不要在告别上花费太多时间,你会发现,你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夜晚,这份快乐会让你久久难忘。但是,如果你是主人,当然不能离开,那么,你必须随时准备着在午夜过后再来个高潮,然后顺利地将客人送走。这样,所有的人都会赞扬你举办了一个成功的派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6:20

教养的问题时间:2012-04-23 作者:蔡澜 点击:421次   教养这东西,人家都以为要出自名门才能拥有,其实这是一种常识,只要稍微注意,都可学到,和你的出身没有关系。

  没有教养的人,是懒惰的人,不求上进的人,无可救药,一见大场面,即刻出丑,在外国旅行,被人歧视,也是活该的。

  当今大机构聘请职员,最后的面试都在餐厅中进行。

  主人家故意迟到,看你是不是一坐下来就先点菜不等别人。酗不酗酒?也即刻知道,忍不住的人一定先来一杯烈的。

  菜上了,看你拿筷子,姿式正不正确倒没太大关系,那碟炸子鸡,你有没有乱翻之后才夹起一块,就决定了你的命运。

  吃东西时,啧啧有声,更是个大忌。有教养的人哪里会做出这种丑态?吃就吃,为什么还要啧啧啧啧?

  父母没教你,那你的家庭也没教养。不过这是上一辈人的错,不能完全怪你。但是你出来社会混,连这一点小小的餐桌礼貌都学不会,派你去和对方的大公司兜生意,人家听到你啧啧啧啧,先讨厌了,一定谈不成。

  有些时候,不必从餐桌看到,连面也不必见,听你的电话就能知道。

  “等一等!”你说。管理阶层已皱眉头,为什么不会说请等一下?这个“请”字,难道那么难说出口?

  “是谁找他?”

  为什么不能是:“请问您是……

  没有教养的女人,比没有教养的男人更加不能容忍,快去向苏州姑娘学习吧,她们每一句话都像是征求你的同意。即刻命令手下:“把那个东西拿来!”也会变成:“请你帮我把那东西拿来好不好?”

  听到没有教养的人说话,总不当面指正。教养这一回事,是自发的,自己肯学,一定会,并非高科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6:31

等待梦中的节日时间:2012-04-26 作者:于丹 点击:334次   2011年4月,我去了一趟印度。一路很辛苦,坐飞机到新德里,再从新德里坐火车,咣当咣当在伟大而混乱的印度铁路上颠簸8个小时,然后再换汽车,到站后,再换很小的那种蹦蹦车。

  经历那么多路途,最后到恒河边,去赶昆梅拉节——印度12年一次的沐浴节。我看见成千上万的人从各地徒步而来,在那个地方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摩肩接踵,因为你身上会粘着不同人的汗味。你经常会看到那些粗糙的脚后跟就在你的眼前,抬头是男人顶着的一个一个的包袱,低头是女人手里拉着的一个一个的孩子。他们比我们辛苦多了,千山万水走过来,来到恒河边。在3个月的时间里,据说会聚集一两千万人。他们为什么到这里来?我曾经在40多摄氏度的炎炎烈日下问一个又瘦又小的印度人,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为什么不能每年都有一次,干吗要等12年呢?他很平静地对我说,如果不经过这么长的等待,心里怎么会有这么深刻的喜悦,怎么会有这么平静的喜悦呢?那时候我很感动,因为他耐得住寂寞去等一个梦想中的节日。那是一个很隆重的解释,那也是一个很俭朴的仪式,因为一切都在水中。

  如果有梦,哪怕我们是一粒轻沙,越过千山万水去演绎这一幅一幅沙画,最终,梦想会变成我们生命中真正不能剥夺的资源。当我们走的那天,钱不能带走,房子不能带走,孩子不能带走,我们唯一带走的是这些曾经的经历,而鼓励我们去积累这些经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梦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6:49

最通人性的狗时间:2012-04-28 作者:小小Z 点击:335次   大毛在街边开了家超市,为了防贼,还养了条狗叫阿黄。这阿黄颇通人性,机灵异常。前些天,阿黄刚下了一窝幼崽,大毛只留下了一只,其余的全都送了人。

  这天清早,大毛正在看店,突然听见街上人声鼎沸,出门一看,不远处围了一群人。只见一个光头正捂着额头,站在路中央叫嚷:“娘的,这是谁家的狗?害老子摔了一跤!”

  大毛低头一看,这不是自家的阿黄嘛,此时,它正躺在地上,一条后腿好像断了。大毛跟路人一打听,原来,刚才光头正骑着摩托车,阿黄冷不丁从边上蹿了出来,光头躲闪不及便撞上了。所幸他只是擦破了点皮,可手上那块价值上万元的名表却摔坏了。

  光头心疼地拣起名表,气急败坏地问:“这是谁家的狗?它主人得赔钱!”大毛见状,一边朝后躲,一边朝几个街坊努嘴。大伙儿都是熟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谁愿这个浑水?更何况,那光头是外地人。见众人不吱声,光头立马打电话报了警。

  几分钟后,民警匆匆赶来了,可问了一圈也没什么结果。民警无奈地说,这事只能备案慢慢查,然后就走了。谁知,光头特别较真,气愤地说:“那我自己解决!”说罢,又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两个朋友拖着条碗口粗的铁链赶来了。

  光头指了指阿黄,恨恨地说:“给我拴上,老子就在这儿等,啥也不给它吃,看它主人心不心疼?”说完,就把受伤的阿黄拴在了街边的石柱上。然后,光头他们就在对面的饭馆一边喝酒,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阿黄晒日头。

  看到这里,大毛赶紧跑回家叮嘱媳妇千万别认账,还警告六岁大的儿子小毛,千万别去街上看阿黄,否则家里要赔很多钱。小毛点了点头。

  当天,光头在饭馆坐到了天黑。到了晚上,他干脆铺了张凉席,席地而卧。街坊们纷纷摇头,这光头真难缠,大毛可咋办呢?

  此时,大毛正在家看电视,媳妇心疼地说:“天都黑了,要不我偷偷给阿黄送几根骨头去吧?毕竟,它跟了咱们七八年了。”

  大毛瞪了她一眼,说:“真是妇人之仁!光头正守株待兔等你上套呢。一万块呀,我可舍不得。”顿时,媳妇不吱声了。

  第二天清早,大毛开车去进货,拴着阿黄的地方是他必经之路。远远地,大毛就看见光头又坐在饭馆里喝酒,大毛想快点离开,不料,前面一辆大卡车突然横在马路当中。巧的是,大毛停车的位置就在阿黄旁边。

  才过了一个晚上,阿黄明显憔悴了,一条后腿耷拉着,满眼都是哀伤。大毛看在眼里,心里也挺不是滋味。

  这时,阿黄看见了车上的大毛,两眼放光,“汪”地轻轻叫了一声。光头依稀听见了声响,站起身朝这边张望。

  大毛吓坏了,生怕阿黄跟自己表现出更多的亲近。奇怪的是,阿黄看了看大毛,又回头看了看光头,立刻安静地趴了下来,再也不吭声了。大毛长舒了一口气,这阿黄真是聪明绝顶,竟然能猜透主人的心思。光头见没什么动静,又坐下喝酒了。

  很快,大卡车开走了,大毛飞也似的开车跑了。

  进完货,大毛又从原路返回,阿黄看见后,果然没再吱声,就像看见陌生人一样。

  回到家后,大毛得意地说:“阿黄简直太聪明了,真不愧是咱家养的,以后不用绕道走了。”

  媳妇也是连连称奇:“嗯,等过几天,那光头找不到债主,估计也就消停了!”

  于是,大毛夫妇上街再也不用心惊胆战了,他们甚至可以像陌生人一样,大大方方地去瞅拴在石柱上的阿黄。阿黄也一遍遍地看着他们,神情越来越失落,这样的变化,只有大毛夫妇才看得懂。

  到了中午,太阳愈加地强烈,光头继续坐在饭馆里喝酒,始终没有走的样子。再看阿黄,被晒得直吐舌头,后腿的伤口开始化脓,引得苍蝇到处乱飞。可是,谁也不敢上前送吃的。

  这时,大毛的儿子小毛独自上街玩耍。不知不觉,他来到了阿黄旁边。阿黄看见小毛,眼中流露出了欣喜。但是,当它看见小毛两手空空时,又沮丧地耷拉下脑袋。

  小毛看了看阿黄,匆匆跑了。可没跑出多远,遇上了隔壁包子店的李老板。这李老板平时最喜欢和小毛逗乐,这会儿,趁小毛没注意,突然摘走了他的帽子。小毛哭着上蹿下跳地要拿回帽子,但李老板嘻嘻哈哈,愣是不给。

  两人正纠缠着,阿黄护主心切,立刻直起身子,愤怒地朝李老板叫了起来:“汪汪汪……”光头听到声响,一个箭步从饭馆冲了过来,望了望小毛,恍然大悟道:“哈哈,可逮住你了!”

  这时,大毛闻讯赶了过来,护住儿子问:“你……你想干什么?”光头得意地说:“整整一天一夜了,这畜生一声也没吭。刚才,你儿子跟别人抢帽子,这畜生竟然叫了起来,不用说,这条狗就是你家的!”

  大毛愣了愣,争辩道:“真好笑,叫几声就是我家的狗,这里满大街的人,谁知道它朝谁叫?”光头点点头说:“行,老子现在松了铁链,看它跟不跟你走?到时,你不认也得认!”说完就去开锁。顿时,大毛搂住儿子,紧张得直冒汗。旁边的人也全围了上来。

  奇怪的是,铁锁打开后,阿黄毫无反应。光头急了,猛踢了它一脚:“娘的,见到主人怎么不走啊!”催了半天,阿黄一动不动,甚至连看也不看大毛。这下,大毛的底气足了,嚷道:“怎么,找不到狗主人想讹人啊?门都没有!”说罢,拉着小毛头也不回地溜了。光头气坏了,只好又将阿黄锁了起来。

  几个街坊暗暗感叹:嘿,这阿黄简直成精了。看来,光头彻底没戏了。

  就这样,又过了大半天,阿黄的情况看起来越来越糟,它目光呆滞地趴在石柱下面,好半天才费力地呼出一口气。这样四十几度的高温,换谁晒个半日,也不行了。

  到了傍晚,阿黄的嘴里开始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听起来满腹期盼,又似乎带着忧伤,听得人心都碎了。光头坐在小饭馆,不停地回头看阿黄,端起酒杯又放下,显得心神不定。

  突然,街那头跑来一条小黄狗,肉乎乎的,和阿黄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黄狗径直朝阿黄扑了过去,含住它干瘪的奶头吮吸起来。可是,阿黄两天没进食了,一点奶水也没有。小黄狗吃不着奶水,着急地叫着。阿黄心疼不已,只能用发干的舌头舔舔小黄狗。

  见此情景,街坊们全围了上来。光头也放下酒杯,跑过来兴奋地说:“这下好了,待会儿看小黄狗往哪儿跑,就知道主人是谁了。”话音未落,小黄狗突然转身,朝大毛的超市跑去。大毛一家三口也在人群中,见此情形,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

  此时,小黄狗在人群里不停地拱来拱去。突然,一个小孩吓得哇哇大哭,大毛立刻有了主意,他抱起小孩,猛地踹了小黄狗一脚,嘴里骂道:“哪来的野狗,咬了小孩怎么办?”

  大毛那一脚太狠了,小黄狗被踢出足足七八米远,头部撞在墙壁上,顿时鲜血四溅,瘫在地上。众人一阵惊呼。阿黄见幼崽丧命,撕扯着铁链,凄惨地干嚎着,同时,目光凶狠地瞪着大毛。光头也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再看看阿黄,已经软软地瘫在地上,奄奄一息了。

  光头叹了口气,说:“算了,看来你主人不心疼你,那一万块钱我不要了!”说罢,急忙跑去饭馆,问老板要了一盆骨头汤,放在阿黄面前,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铁锁。谁知,饿了很久的阿黄竟然呆呆地盯着肉骨头,一动也不动。

  围观的人群纷纷指责道:“造孽呀,好好的一条狗,就这样丢了性命……”

  光头满脸羞愧,匆匆上车跑了。

  光头一走,小毛忍不住好奇地凑到阿黄跟前。突然,阿黄睁开眼睛,像饿狼一样凌空扑了过去。那一扑,似乎凝聚了阿黄所有的力量,小毛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阿黄张开大嘴,露出了尖尖的利牙,作势要咬。顿时,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毛夫妇吓坏了,撕心裂肺地大喊:“阿黄……”阿黄抬起头,呆呆地望了望大毛夫妇,又低头看了看小毛。那一声熟悉的呼唤,它已经期待了好久,这一刻,终于听到了。

  过了一会儿,只见阿黄轻轻伸出舌头,像刚才舔自己的幼崽一样,替小毛舔了舔伤口,然后,一瘸一拐地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7:06

贵客来访时间:2012-04-29 作者:谢丰荣 点击:353次   有一个老人,独自住在一个寂静的小山村里。这天,老人正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喝着热茶,一辆摩托车在院外停了下来。骑车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老人很诧异,慢慢站起身来,注视着他走进院门。

  “你好,大爷,太阳不错,暖暖的!”小伙子搭讪着,虽然他的外表有点凶巴巴的,但说出话来,语气却很温和。老人点点头,仍看着他。小伙子给老人递上一支烟,老人接了,两人开始抽起烟来。

  老人试探着问:“你是……”

  “我认识你儿子,跟他是朋友。”小伙子很随便,自己进屋拿了把椅子出来,坐在老人身边。听他这么一说,老人放心不少,“呵呵”笑着,说:“原来是小洪的朋友呀,那就是贵客了,欢迎欢迎!”然后,他又细问小伙子跟儿子小洪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

  小伙子支吾起来,说已经好多年没见小洪了,只知道他住这里,今天路过,顺便来看看。老人说小洪正在外地念书,每年只回家两趟,小伙子听了,就为见不着朋友表示惋惜。说话间,小伙子不时盯着老人看,问老人高寿,听说是七十岁,就恭维起来:“哎呀,神仙呀,身体这么硬朗,起码要活一百二十岁,好好享福吧!”看来这小伙子很会说话,很快两人就无所不谈了,老人甚至拿出杯子,给小伙子也泡了一杯茶。

  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你刚才说路过这里,你有事?”

  “是这样的,我要到山那边的村子里吃喜酒,要送红包,却忘了买红纸袋,好像这里没什么店铺能买,可送礼总得沾点红。我想起小洪就住在这里,就来讨一张红纸,大爷,你有吗?我用红纸把钱包上,凑合着送去也成。”小伙子边喝茶边说,仿佛他和老人是天天见面的老邻居。

  老人沉吟起来:“山那边……喜酒……这么说,李多福的儿子结婚了?早听说就在这些天里头。”

  小伙子连连点头。老人笑了,说:“就这点事呀,有的有的!乡下人,就爱在家备点红纸。”说完,他走进里屋,打开柜子,从一大堆衣物里翻找起来,小伙子也跟着走进屋来。

  老人继续找红纸,小伙子就站在他的身后,嘴里同他聊着,手却悄悄伸进裤兜里,慢慢摸着什么东西。这时,老人突然转过身来,看着小伙子,吃惊地问:“你摸什么?”小伙子干笑着,说摸手机看看时间。

  老人说:“不用看,10点半,我猜得准着哩,不急,误不了吃喜酒的时间。”说着,他将从柜子里找出来的红纸递给了小伙子,小伙子只裁了巴掌大一块,然后从身上掏钱,突然一跺脚,叫道:“糟糕,我只有零钱,连一张100元的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老人摇摇头,像数落自己的儿子一样对他说:“你呀,太粗心了,小洪就细心多啦,今天幸好遇到我,我给你换换吧!”说着,老人从箱底翻出一个塑料包,当着小伙子的面打开,里边全是百元钞票,不下1万。

  小伙子惊讶地说:“老人家,你钱真多,怎么不存银行呢?”老人有点沾沾自喜,说,银行里还存着呢,这些钱是为小洪准备的。他拿出两张来,小伙子也数了200元的零钱,交换了。老人转身把零钱放进塑料包,理平整,再捆好,他的动作很慢很细致。

  这时,小伙子又向他靠近了些,手慢慢移向腰间,突然,门外响起了刺耳的声音,小伙子叫道:“糟了,怕是有人想偷我的车……”说着,他抬腿向外跑,哪知道跑得急了,一头撞在床栏上,身子晃了晃,差点跌倒。老人见此情景,连柜子也顾不上关,急忙向外跑去,去看摩托车,可到外面一看,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摩托车好好地停在原地。老人不解,嘀咕道:“好好的,怎么叫起来了呢?”

  这时,小伙子也出来了,见车安然无恙,像是松了一口气,说:“车没丢就好,大爷,红纸有了,钱也换了,我得先去送礼才好,改天再来看望你老人家吧!”老人便笑着将他送出老远,然后又回来喝茶。

  喝着茶,晒着太阳,老人又想到小洪,老人没结过婚,小洪是他五十岁那年捡的,爷儿俩相依为命,却比亲人还亲。小洪很聪明,考上了重点大学,再过几个月就该毕业了。

  人老了就爱忘事,老人喝了好一会儿茶,这才想起屋里的柜子还没关呢,他走进屋去,摁亮灯,一看却傻了:那个装钱的塑料包不见了。他忽然想起,刚才刺耳的车叫声,一定是小伙子故意弄出来的,当时的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

  好一会儿,老人慢慢走出屋,坐在椅子上,拿出手机,给远方的小洪拨了一个电话。这手机是小洪专门为他买的,说是爸岁数大了,儿子好随时问候老人。

  老人还在拨着号的时候,小洪却先打过来了,他急切地问:“爸,刚才没吓着您吧!”

  原来,小洪在大学里成绩优异,最近获得一个出国名额,但他想到父亲一天天老了,便想回到家乡工作,好照顾父亲。
到底是出国深造还是回家乡?正在犹豫,偏巧他上网看到家乡接连出了几起诈骗案,都是针对老弱病残的,就赶紧联系了家乡一个初中同学,让他过去看看。

  小洪的那个同学是个机灵鬼,而且看多了香港“古惑仔”系列电影,他到了老人的家,即兴编排了一场假戏,想看看小洪的父亲会不会对陌生人有所防范。他心想,如果小洪的父亲很警觉,那小洪就可以放心出国留学,等几年再回到父亲身边。结果老人毫无戒心,不仅随便让外人进屋,还在他面前露了钱财。当然,那同学没把装钱的塑料包拿走,只是开了个玩笑,把包放在了老人的床上,自己还掏了200元钱,算是初次见面孝敬老人的,把钱和小洪写的信放在一起,而这一切,他都是在老人听到车的叫声跑出去后完成的。那同学在离开老人的屋子后,马上打电话向小洪如实讲了整个过程。

  小洪对老人说:“爸,尽管你不是我的亲爹,但没有你就没有我。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离开你这几年,我心里已经很担心了,如果出国了,以后的日子,一天天,一夜夜,我都无法安心的。所以,我今年一毕业就回家乡工作,守在你的身边!”

  哪知老人突然笑道:“想骗我,那毛头小子还嫩了点!”

  小洪不相信,以为老人故意宽他的心,好坚定他出国深造的念头。老人说:“我早就断定来人是你的同学了,因为我注意到他有个手指头断了一截,你还在念初中时,就说起过这位同学。我老了,记性差了,但你说的每一件事儿我都记得牢牢的!”老人还说,那同学说去山里吃喜酒,老人就故意问是不是李多福儿子结婚,结果那同学露了马脚,因为李多福儿子是昨天结婚的。当时老人就想,一定是那同学耍的花招。

  尽管相隔万里,但老人还是听出小洪高兴得跳起来了。

  老人接着说:“爸活七十岁了,什么骗局没见过?其实,我故意引你的同学进屋,也有一个心眼儿,是想试探你交的朋友会不会见财起意,为防万一,我把他的车牌号记下了。好在这孩子真不错!小洪,爸也怕你受骗呀!现在我彻底放心啦,你也放心去飞吧,你越飞得高,飞得远,爸越为你感到开心……”

  电话那头,小洪已是泪湿了衣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7:29

借钱不能瞒老婆时间:2012-05-08 作者:小小Z 点击:303次 PART.1慷慨解囊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的人总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到头来却给自己找了一身麻烦。

  这天,叶凡下班刚回到家,老婆美娟就问:“咱家存折上的钱咋少了一万块?是不是你拿了?”

  一听这话,叶凡心里就暗暗叫苦,那一万块钱,还真是他拿了。

  原来,前几天他在街上碰到以前的恋人林晴,站在路边聊了几句,叶凡这才知道,林晴现在过得很不好,两年前她和丈夫离婚,后来又下岗待业,如今找了家饭店想接手,却缺少资金。

  听说以前的恋人有了难处,叶凡的豪气顿时涌了出来,说:“缺多少钱你说个数,三两万的我能帮上忙!”

  林晴说,再有一万块钱,那家小饭店就能开业了。

  叶凡马上回家拿存折,取出一万块钱交给林晴……

  谁知才短短两天,老婆就发现家里的存折上少了一万块钱。

  叶凡够聪明,他的脑子转得飞快:林晴借钱的事绝对不能跟美娟说,平日自己和异性多说两句话,她都要甩脸色,要是知道自己把钱借给以前的恋人,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叶凡“嘿嘿”一笑,说:“瞧把你给紧张的,这一万块钱,我借给别人了。”

  美娟板着脸,问:“借给谁了?”

  叶凡摆出一副神秘的样子,悄悄说:“我借给楼上的大吴了,那天刚好你没在家,对不起,我没有及时向你汇报。”

  美娟根本不信,说:“大吴这阵子炒股赚了不少钱,他会问咱借钱?”叶凡接着信口胡诌,说:“唉,一家不知另一家的难,大吴炒股赚钱不假,但他来咱家借钱时,还倒了一肚子苦水呢,你要是不信,明天亲口问他。”

  美娟这才松了口气,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临睡觉前,叶凡偷偷跑到卫生间,用手机给大吴打了个电话:“吴哥,如果哪天我们家美娟问你,你一定帮我圆个谎,就说你从我这里借了一万块钱……”

  大吴很仗义,满口答应下来。

  这天中午,美娟从外面买菜回来,得意地对叶凡说:“今天总算出了一口气。”

  她说,刚才碰到了大吴的老婆,大吴老婆伸出右手,夸张地说:“美娟你看看,我们家大吴也真是的,非要花一两万买枚钻戒给我戴上,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有啥用?干家务还嫌碍事……”美娟一看,大吴老婆的右手无名指上戴了枚硕大的钻戒,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就说:“是啊,现在时兴铂金钻戒,我们家叶凡也说了,等大吴把借我们的那一万块钱还了,他也要给我买一枚……”

  大吴老婆一愣:“什么,大吴借了你们家一万块钱?”

  美娟点点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没事没事,那钱你们只管用……”

PART.2大吴背了黑锅

  听美娟说完,叶凡惊得眼珠子差点没蹦出来:“什么?你把大吴借咱钱的事给他老婆说了?”

  美娟一撇嘴,说:“谁让她老是臭显摆,我就是要让她下不了台。”

  叶凡一时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手机响了,号码正是大吴的,叶凡硬着头皮接了电话,大吴在电话里说:“这下糟了,我老婆一回家就和我闹,非要问我借你一万块钱派什么用场了,我现在是帮不上你的忙了,你小子自己干的事,自己收场吧!”

  挂上电话,叶凡故作无奈地冲美娟长叹一口气,说:“唉,你看看你干的什么事,大吴家现在成一锅粥了……”

  美娟白了叶凡一眼,没好气地说:“兴他借,就不兴我说啊?”

  叶凡说:“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给他老婆说!你知道大吴借钱干什么用吗?他是想帮一个人,这个人还是个女的……”

  美娟一听来了兴趣,忙问:“大吴背着他老婆在外面有了女人?”

  叶凡连连摇头,说:“那倒没有,大吴就是诚心想帮帮那个女同事。”接着叶凡把自己借钱给林晴的事,换成大吴借钱给女同事的版本,一五一十讲给美娟听了。

  美娟听了却不明白,问:“既然是这样,大吴为什么还要瞒他老婆?”

  叶凡硬着头皮继续解释:“大吴老婆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十足的醋坛子,大吴敢不瞒着她?现在倒好,让你一下子就给捅破了,现在他们正闹得不可开交呢。”

  一听这话,美娟也急了,连忙拉着叶凡上楼来到大吴家,只见大吴正在一旁抽闷烟,他老婆绷着个脸坐在另一旁,美娟赶忙上前赔着笑脸,对大吴老婆说:“嫂子,你误会了,其实大吴压根就没问我们借过钱,要怪都怪我们家叶凡,他见大吴炒股发了财,心里像长了草似的,也偷偷拿家里的钱去炒股,结果没多久就赔进去一万多,被我发现后,又不敢说是炒股赔了,就诓我说钱借给大吴了。要不是刚才我问得紧,直到现在我还蒙在鼓里呢。”

  大吴老婆一听这话,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说:“美娟,其实我也没啥,就是想要他一句实话……”

  叶凡和美娟又劝了大吴两口子一会儿,总算让大吴老婆消了气。

  这事过了没多久,到了一个周末,美娟对叶凡说:“上次为那一万块钱的事,害得大吴两口子吵了一架,心里怪不好意思的,不如今天咱请他们吃顿饭吧?”

  叶凡正觉得欠着大吴一个人情,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美娟马上上楼,邀上大吴两口子,说说笑笑上了街,七拐八拐走了不少路,在一家饭店门口停下,美娟说:“这家饭店开张不久,菜肯定不错,咱们就在这儿吃吧。”

  大吴两口子马上说好,叶凡却在心里暗自叫苦,这家饭店正是林晴开的,他想让老婆换一家,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只得硬着头皮跟着走进去,同时心中暗暗祈祷,千万别遇到林晴,不然,她来一句“那一万块钱,我过两天就能还你”,自己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PART.3好难吃的菜

  美娟要了个包间,点好菜,美娟一边等菜上来,一边和大吴两口子聊着闲天。

  叶凡说:“咱们得吃快点,一会儿我还有事。”

  美娟说:“大周末的你有什么事?我看你一进来就魂不守舍的,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呀?”

  叶凡讪讪一笑,说:“我哪敢……”

  这时,服务员端上一盘油焖菠菜,美娟用筷子夹了一口,刚放进嘴里马上就吐了出来,说:“呸,咸死了!服务员,把你们老板叫过来。”

  叶凡的头猛一下大了,忙说:“别急,别急,我先尝尝—”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天啦,这菜咸得能惊死卖盐的!他胡乱嚼了两下,故意说:“咸是咸了点,不过,一咸三分味,油焖菠菜咸点好吃……”说着,又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对服务员说:“这菜还行,你别去叫老板!”

  美娟说:“就这菜还能吃?你要是认为能吃,就全吃了它!”

  叶凡连忙一个劲地往自己嘴里夹菜,说:“我吃,我吃!”

  他好不容易解决了那盘油焖菠菜,没想到新上的一锅“水煮鱼片”竟然没有放盐。

  美娟气得一拍筷子,说:“有这样烧菜的吗?还让不让人吃?服务员,你把你们老板叫过来!”

  美娟话音刚落,叶凡赶紧说:“鱼就是要少放盐。”

  美娟气呼呼地说:“你胡说个啥?你会吃这样的鱼吗?”

  叶凡一把将鱼拉到自己跟前,说:“我吃,这样的鱼我最爱吃了!”说着,夹了一大筷子放进嘴里,虽然难以下咽,却装作津津有味的样子,又一口气吃光了这锅水煮鱼片。

  两样菜下了肚,叶凡的肚子已经圆溜溜了,他心中默默念叨:千万别再出状况啊!这时,服务员端上一盘“辣子鸡丁”,叶凡只看一眼,心里就叫苦不迭:一大盘通红的辣椒上,只有几小块鸡骨头,美娟指着盘子,对叶凡说::“这是辣子鸡丁吗?要不要叫老板,你自己看着办!”

  叶凡平时最怕吃辣的,看着这一大盘红辣椒,差点没吓晕过去,他故意绷着脸,对服务员说:“这叫什么辣子鸡丁?去,叫你们老板过来!”他看着服务员出去叫老板,突然一捂肚子,说:“哎哟,肚子突然有点不舒服,我去方便一下……”

  叶凡躲进卫生间,估摸着老婆跟饭店老板交涉得差不多了,这才悄悄回到包厢,里面果然没见林晴,就故作轻松地问美娟:“老板怎么说的?”

  美娟说:“刚才服务员说,老板出去办事,过会才回来。”

  叶凡一听又暗暗叫苦:好家伙,刚才白躲了!

  这时,服务员推门进来说:“我们老板回来了,请问,还要让她过来吗?”

  美娟说:“要!马上叫她过来。”

  叶凡又捂住肚子,说:“哎哟!又疼上了……”正要走出门,林晴已经推门进来了,她像是没看到叶凡一样,径直过来拉着美娟的手,说:“嫂子,菜合你胃口不?”

  美娟指着叶凡,哈哈大笑,说:“合!太合我胃口了!”

  一旁的大吴和老婆跟着也哈哈大笑起来。

  叶凡彻底懵了:这是咋回事啊?

  美娟指着叶凡,气冲冲地说:“叫你借钱瞒老婆!”

  事情很快弄明白了,林晴的饭店开张后,生意很是红火,赚到钱后,她就去还借叶凡的钱,谁知那天叶凡正好不在家,美娟听她说明来意,这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把她气了个半死,为了教训一下叶凡,她让林晴做了几个“特制菜”,然后故意把叶凡领到林晴的饭店……

  叶凡羞得满脸通红,赶紧向美娟认错,说:“老婆,对不起。”

  美娟气得直戳叶凡的额头,说:“你呀你,做了这么多年夫妻还不了解我,我会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叶凡点头称是,说:“老婆,我错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8:59

金鸟和银鸟时间:2012-03-28 作者:网络 点击:540次   有一天,樵夫跟平常一样上山砍柴,在路上捡到一只受伤的银鸟,银鸟全身包裹着闪闪发光的银色羽毛,樵夫欣喜说:

  “啊!我一辈子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鸟!”于是把银鸟带回家,专心替银鸟疗伤。

  在疗伤的日子里,银鸟每天唱歌给樵夫听,樵夫过着快乐的日子。

  有一天,邻人看到樵夫的银鸟,告诉樵夫他看过金鸟,金鸟比银鸟漂亮上千倍,而且,歌也唱得比银鸟更好听。樵夫想,原来还有金鸟啊!

  从此樵夫每天只想着金鸟,也不再仔细聆听银鸟清脆的歌声,日子越来越不快乐。

  有一天,樵夫坐在门外,望着金黄的夕阳,想着金鸟到底有多美。此时,银鸟的伤康复,准备离去。银鸟飞到樵夫的身旁,最后一次唱歌给樵夫听,樵夫听完,只是很感慨地说:“你的歌声虽然好听,但是比不上金鸟;你的羽毛虽然很漂亮,但是比不上金鸟的美丽。”

  银鸟唱完歌,在樵夫身旁绕了三圈告别,向金黄的夕阳飞去。

  樵夫望着银鸟,突然发现银鸟在夕阳的照射下,变成了美丽的金鸟。梦寐以求的金鸟,就在那里,只是,金鸟已经飞走了,飞得远远的,再也不会回来。

  你现在所交往的另一半,可能不够帅,不够美,不够高,不够有钱,不够有多余的时间陪着你,或是还达不到你心里的那个完美男人或女人的标准,但是,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了樵夫,自己却不知道。

  不知道……原来金鸟就在自己身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9:13

谁是前世埋你的人,前世,究竟是谁埋的你?时间:2012-03-28 作者:网络 点击:418次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前世,究竟是谁埋的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09:23

博士生的论文时间:2012-03-28 作者:博士 点击:270次   一位社会学博士,在做毕业论文时被搞糊涂了,因为他在归纳两份相同性质的材料时,发现结论相互矛盾。一份是杂志社提供的4800份调查表,问的是:什么在维持婚姻中起着决定作用(爱情、孩子、性、收入、其他)?90%的人回答是爱情。可是从法院民事庭提供的资料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4800对协议离婚案中,真正因感情彻底破裂而离婚的占不到10%,他发现他们大多是被小事分开的。

  例如0001号案例:这对离婚者是一对老人,男的是教师,女的是医生,他们离婚的直接原因是,男的嗜烟,女的不习惯;女的是素食主义者,男的受不了。再比如0002号案例:这对离婚者大学时曾是同学,上学时有三年的恋爱历程,后来分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结婚五年后离异。直接原因是,男的老家在农村,父母身体不好,姊妹又多,大事小事都要靠他,同学朋友都进入了小康行列,他们一家还过着紧日子,女的心里不顺,经常吵架,结果就分手了。

  再比如第4800号案例:这对夫妻结婚才半年,男的是警察,睡觉时喜欢开窗,女的不喜欢;女的是护士,喜欢每天洗一次澡,男的做不到,两人为此经常闹矛盾,结果协议离婚。

  本来这位博士以为他选择了一个轻松的题目,拿到这些实实在在的资料后,他才发现《爱情与婚姻的辩证关系》是多么难做的一个课题。

  他去请教他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说,这方面的问题你最好去请教那些金婚老人,他们才是专家。

  于是,他走进大学附近的公园,去结识来此晨练的老人,可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令他非常失望,除了宽容、忍让、赏识之类的老调之外,根本没说出爱情与婚姻的辩证关系。不过在比较中,博士也有一个小小的发现,那就是:一些人在婚姻上的失败,并非是找错了对象,而是从一开始就没弄明白,在选择爱情的同时,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这种生活方式,决定着婚姻的和谐。有些人没有看到这一点,最后使本来还爱着的两个人走上了分手的道路。

  据说,博士生导师就因为他这一小小的发现,使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
页: 1572 1573 1574 1575 1576 1577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