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8:48

上帝的玩笑时间:2012-02-04 作者:叶倾城 点击:397次   他一直记得,14岁那年喜欢《笑傲江湖》。

  他喜欢任我行。他的大智——什么也不做,让对方自取灭亡;他的坚忍——湖底地牢一困十八年。那漫长日子一定是锉,一点一点磨他的锋,他却不断不折也不黯然;他的对手是武功盖世的东方不败或者正义化身的方证大师,但他仍一股豪横,因为他叫“任我行”,而不是“任你行”……常常躲在功课与晚饭之间的空隙里,一遍遍重温,窗边一轮饱满金黄的圆月冉冉升起,他想男儿当如是,为理想倾尽所有。

  二十五岁,他海归之后正式杀入职场,这是现代人的江湖,与古人的名字有异,却一样血腥惨烈。三年换了五家公司,他的口头禅是:不足以让我崩溃的职位,对我没有诱惑。

  习惯彻夜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光点烁烁,如一天的星,天亮时,肩背有极锐利的痛。

  二十八岁,他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更是忙得昏天黑地,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可不是,时间表排得水泼不入。他偶尔伤风感冒,顶多吃几片白加黑,多少年足迹不进医院,是他的骄傲。

  一次遇见挑剔的大客户,几稿都通不过。

  几昼夜,在电脑前不眠不睡,终于完成大家都满意的又一稿。他站起身,却只觉天旋地转,仿佛站在海上的三尺浪尖,他一阵恶心,急忙掩嘴,已经“哇”一声喷了自己一身。同事们不由分说,直接拖了他上医院,他心道小题大作,却眩晕不止,吐得无力抗拒。

  医生只问,“是喷射性呕吐吗?”……“去照一个脑CT。看一下会不会是脑瘤。”

  脑瘤?整个诊室的喧嚣霎时间远了,大地裂开口子,他直接坠入地心。

  CT室还要排队,同事双手空空回来,说明天早上才能拍。

  他终于缓缓问,“如果是,我还有多少时间?”他还有那么多事要做,那么多事,没来得及做。医生轻描淡写道,“等片子出来再说。”

  死亡触手可及。即使他能经历手术而苟延残喘,他还能剩下什么,半个大脑?一些记忆、功能就此随风逝去,永不回顾。

  而他往后的日子,还能像这前三十年,是打马御街前的少年才俊吗?他会成为社会的废人吗?嗟来之食是他的命运。

  回家的路那么长,刚刚够他将表情调适到正常:疲惫而仍然意兴高昂,如这城里每一个才俊。

  父母正在吃隔夜剩菜。双方都一惊,二老没想到他会准时回家,他没想到父母的伙食如此简单。以后还能陪父母吃多少次饭?母亲忙下厨炒青菜,他沉默地夹了一筷又一筷,那温暖与清鲜味道,在他身体里停留很久。

  除了膝下承欢,他还错失了些什么?友谊、爱情、四月樱飞如雪、谁说过新开的一家鱼头火锅……只有工作的世界多么狭小可怕,他不懂得爱家人,也不知该如何爱自己。他也不过是人,他的身体,与所有人的一样,软弱如蚕。那一刻,他迫切地想要活下去,把一生的日子浓缩起来,尽情挥洒。

  ……辗转了大半城的医院,最后确诊是颈椎病引发了眩晕。那一刻他忽然知道,幸福就是健康生活。

  多年来,他回避《笑傲江湖》的结局。任我行得到江山没有,得到了。却刹那间心脏猝死。

  任我行得到江山没有?得到了,一秒钟之内又失去了它。没有一个死者,不是双手空空,带不走一握沙。

  没有健康或者生命,也就等于一无所有。

  这一遭,他想,是上帝促狭的提醒,自天国垂下一根橄榄枝。而聪明如他,一定会握住这枝条,攀爬不一样的人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9:01

老父亲的丧事时间:2012-02-05 作者:大刀红 点击:1580次   樊喻常年在外打工,这天,他接到老家常大伯的电话,常大伯在电话里说“樊喻,你爸不行了。”

  常大伯和樊喻的父亲是几十年的老哥们了,常大伯说,这两天,他没有看见樊喻他爸,就去找他,没想到,樊喻他爸病在床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常大伯还对樊喻说:“我请了医生,给你爸挂着点滴,医生说你如果快点回来,还能见上你爸一面。”

  樊喻的父亲身体不好,有肺气肿,感冒发烧厉害了,一口气上不来,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樊喻得到消息,马上找到妻子,说:“刚才常大伯打电话,说爸快不行了,我们得带着麒儿赶紧回家去。”樊喻和老婆带着儿子小麟来广东打工已经三年了,这三年他们没有回家,一直靠电话和家里联系。为了赶时间,樊喻买了三张飞机票,一家三口第一次坐上了飞机。下了飞机,又坐了一天长途客车,才来到县城,在县城,樊喻买好寿衣寿鞋和其他丧葬用品,包一辆车回村。

  回到村里,樊喻见自家院子里站满了乡亲,全是清一色的老年人。樊喻知道,每当村里有人要过世时,乡亲们都会来看望他,和他念叨几句家常。

  樊喻穿过人群,进了屋,见常大伯守在父亲床前,父亲闭着眼,脸色铁青,喉咙里塞着一口痰,呼呼直响,胳膊上还挂着点滴。

  常大伯见了樊喻,轻声说:“这几天你爹一直都这样昏迷着,看样子,他是在等你,还想再见你一面。”说完,把嘴靠在樊喻父亲耳边,说:“老哥,喻儿回来了。”

  樊喻的父亲似乎听见了,使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眼睛睁开。见了樊喻,他睑上露出一丝笑容。见父亲这个样子,樊喻忍不住大声哭了出来。

  晚上,樊喻把妻儿安排睡下后,独自坐在父亲床边,照看父亲。也许是见樊喻回家了,父亲的精神好了许多,眼睛一直睁着,望着樊喻笑。

  到了深夜,父亲居然开口说话了,他对正在犯困的樊喻说:“喻儿。”樊喻一惊,醒了,问父亲:“爸,有事吗?"父亲说:“我饿了,想吃面条。”

  樊喻忙说:“好,我这就给你做。”樊喻生好火,给父亲煮了一大碗面条,还加上两个鸡蛋。父亲真的饿了,一口气把面条和鸡蛋全吃了,连面汤也喝个精光。也许是见到了三年没见的孙子,樊喻父亲心情舒畅;也许是这些天医生的治疗起了作用,第二天,父亲能在床头坐起来了。第三天,他居然能下床行走了,饭量也增加了不少。

  樊喻回家一个多星期,眼看着父亲一天比一天好,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他的妻子却不乐意了。那天,她见公公睡着了,悄悄对樊喻说:“我们回城里去吧。”樊喻说:“再等几天吧,等爸好利索了,我们就回去。”妻子说:“还是明天就走吧。我请的假快到期了,如果逾期不归,扣钱不说,说不定还会被开除。”接着,妻子开始跟樊喻算账,这次回来,飞机票花了五千,车费花了一千多,给老人买寿衣寿鞋什么的又花了两千多,加上因为请假而损失的工资,一下子就花费了一万多。妻子一边算账一边说:“这次回来,花完了我们三年的积蓄,下次要是再这样,唉,真不知该怎么办了……”樊喻听了,也叹了口气,他想了半天,哀求妻子说:“那我们把爸捎上,让爸跟我们回去。”妻子说:“你傻呀,我们租的房子只有三十个平方,爸去了住哪儿?难道再租一套房子?"樊喻知道,自己经济上承担不了这笔开销,只好说:“好吧,那我明天就跟爸说。”

  第二天等父亲一觉睡醒,樊喻就对父亲说:“爸,我们请假的时间到了,明天要回去了,您知道,我们请假不容易。”

  父亲听了,叹了口气,说:“这么多天,把你们给耽搁了,我知道,你们有你们的难处呀!"见父亲如此明理,樊喻一阵心酸,赶忙背过身去擦泪。父亲看着樊喻的背影,半天没说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第二天早,樊喻早早起来,准备和父亲道别。他来到父亲的房门口,发现门还关着,就敲了敲门,说:“爸,起床没有?"

  屋子里没有丝毫响动,樊喻又喊了几声,还是没人应答。

  他一急,把门一推,门居然开了,原来,门根本没有上。屋里弥漫着浓浓的农药气味,樊喻忙跑到父亲床前,不由“啊”的一声惊叫。只见父亲穿着崭新的寿衣,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口鼻流着血,床下丢着一个农药瓶子。枕头边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潦草地写了几行字:“喻儿,你们那天夜里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早知如此,还不如我这次就……还省了你们一笔路费……”原来,父亲竟喝农药自杀了!

  樊喻不由大哭起来:“爸,你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呀?"常大伯听见消息,赶来一看,见樊喻的父亲死了,也哭了起来。他把樊喻扶起来,说:“我知道你爸的心思。上个月,村里的张大娘孤零零地死在家里,过了一个星期大家才发现,尸体都烂了。

  张大娘的儿子和你们一样,出门打工几年了,最后连个终也没送上。你爸肯定是怕和张大娘一样,死时没人送终,才趁你们还没有走的时候,喝了药……”

  父亲死了,樊喻给父亲设了灵堂,晚上来给父亲吊唁的,全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樊喻知道,因为村里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只留下这些老人留守。

  第二天,樊喻给父亲下葬,却发现村里已没有能抬得动棺木的年轻人了。他只好出钱,去镇上请了八个壮劳力。见老哥们下葬,常大伯趴在坟头哭道:“老哥,还是你想了个好主意,有儿子给你送终!可怜我了,不知道有没有你这么好的福分……”

  樊喻听别人说,常大伯的儿子出门打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9:24

别等到葬礼再相见时间:2012-02-07 作者:古木 译 点击:486次   我遇到一个为他的父亲举行葬礼的人。他们父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面了,事实上,从儿子这一方面来看,他的父亲在他还是一个男孩的时候就离开家了,他们之间一直没有什么联系,直到大约一年以前,他的父亲给他寄来一张生日贺卡,并且写了一张表示想见见儿子的字条后,他们才开始互通消息。

  儿子在与妻子和孩子商量之后,准备在两个月后到佛罗里达去看他的父亲。到那时候,孩子们会放假,他将带着全家人一起去。他把这个计划写信告诉他的父亲。怀着一种苦涩又希望见到父亲的复杂情感,他把信投进了邮箱中。

  他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在一张从练习本里撕下的纸上,他的父亲用钢笔写了一些潦草得几乎无法辨认的兴奋的语句。错别字,错标点随处可见,而且文理不通。他为他的父亲感到害臊。

  他对即将到来的会面一共只想了两次。

  与此同时,他女儿被选为学校里的啦啦队员,必须参加相关的技能训练,而参加训练的时间就定在学校放假一个星期之后,于是,到佛罗里达去的计划只能往后延期了。

  他的父亲说他能理解。但是在那之后,儿子很长时间没收到父亲的信。他们只是偶尔写了一张简短的便条,或者是一个电话,他们谁都没有说太多的话。

  同年11月,儿子接到他父亲的一位邻居打来的电话,他的父亲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里去了。儿子和护士长通了话,护士长告诉他,他的父亲恢复得很好,他父亲也说:“我很好。你不必到这里来看我。”

  从那以后,他每隔几天就打电话给他的父亲。他们随意地聊天,说笑,彼此说些“很快能见面了”之类的话。圣诞节的时候,他给父亲寄了钱。他的父亲则给他的孩子们寄来了一些小礼物,并给他的儿子寄来了一套笔。这些礼物价格很便宜,也许是从一些小商店里买的折价商品,孩子们毫不在意地把祖父送的礼物扔到了一边。不过,他的妻子收到了一个用水晶做的珍贵的音乐盒。她非常喜欢。在圣诞节那天他们打电话给他的父亲时,她向老人表达了谢意。“那是我母亲的,”老人解释道,“我希望你拥有它。”

  他的妻子告诉他,他们应该邀请老人到他们家里来过圣诞节的。但是接着,她又为他们没有这么做找到了一个借口,她说:“也许这里对他来说太冷了。”

  第二年2月,他决定去看他的父亲。但不巧的是,他老板的妻子必须做手术,于是,他不得不经常加班。他打电话给他的父亲,告诉他,他不能在3月或4月到佛罗里达去。

  我是在星期五遇到他的。他终于来了。他是来安葬他的父亲。

  那天早上,当我来到殡仪馆准备开门的时候,他正等候在门口。他坐在他父亲的遗体旁边,他父亲身上穿着崭新的,漂亮的,藏青色的细条纹布的衣服,躺在一个深蓝色的金属棺材里。棺盖内侧写着“回家”。

  我给他倒了一杯水。他哭了。“我应该早些来的,他不应该孤独地死去的。”我们一起在那里坐到很晚。那天晚上,我请我的父亲第二天和我一起打高尔夫球。在我上床睡觉之前,我对他说:“我爱你,爸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30:25

手时间:2012-02-07 作者:许 行 点击:247次   太残忍了!太残忍了!

  他注视着一个镶金盒子中放着的一只小手,那小手干枯得只有一块饼干大小,乌黑得跟带皮的干树枝一样。他语音不清地叨念着。

  可儿子明白,他接着说是太残忍了,爸爸,你安静休息吧,还想那做啥,海盗有几个不是残忍的!儿子这一说他似乎更加不安,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陷入冥思之中……

  他原来是个越南难民,20年前从越南战争炮火下,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逃了出来。刚一踏上这块土地时,他举着儿子那失去右手的小胳膊,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向行人乞讨:可怜可怜孩子吧!这是带着血泪的手呀!

  美国人是好奇的,为什么这孩子失去了右手?大家围过来看地上那张用英文写的状词。

  呵!是海盗给剁去的,拿不出钱来就剁去孩子的手……这真太残忍了,太残忍了!在这个“儿童天堂”的国度里,这是最容易刺激人们感情的。那只被剁下来枯干乌黑的婴儿小手,就在盒中摆在地上,实在令人惨不忍睹。

  于是,富有爱心的人们开始拿出钱来了,1元、5元,当然也有25分的硬币和20元的钞票投了下来。

  美国是金钱社会,人是视财如命的,越富越抠。但对这首批九死一生、漂洋过海的越南难民,人们的惊奇、同情还是多于冷漠。特别是在露脸的地方,表现爱心的这点钱还是舍得花的。在繁华的纽约,特别是曼哈顿这个富人区里,有人施舍1元,就会有人施舍10元……

  这件事很快以各种不同形式,进入了美国猎奇的新闻媒介,他和怀中抱着的婴儿自然就成了新闻人物。这一下激起更广泛的关注和同情,儿子那只被剁掉的小手,成了金手!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步棋,竟有如此这般的社会效应。他抱着孩子走遍了美国,他就成了乞丐富翁。

  后来他开了餐馆,办了公司,他完全从灾难走向了幸运,他拥有企业和花园住宅,他成了令人垂涎的美利坚这块土地上的富人,这是他在越南时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儿子也渐渐长大了,而且长得很健壮,他用一只手换来了往日无法得到的优裕生活。但他恨死了海盗,他知道那只右手是被海盗剁去的,他发过一千次誓,他一定去寻找那个海盗,尽管只有一只手,也丝毫不影响他复仇的决心。他常问父亲,剁下我手的那个海盗他长得什么样子?

  这时他常常闭起眼睛,似乎痛苦和悲伤使他陷入一种麻木的状态。儿子问过他几百遍了,几百遍他都漠然无言。现在他患了绝症,正面对死神的召唤。金钱延续了他的生命,金钱也买不回来儿子的那只手,他呆呆地、默默地经受着临死前一个沉重的折磨……

  爸爸,你对我的问题,为什么始终没有回答?现在你要走了,难道还要把嗜血的海盗永远保护起来?

  他一惊。他早该回答孩子的问题了。他费力地摸着儿子那只逼真的假手,眼角上流下来浑浊的泪珠。

  爸爸?

  你这里应该长着只血肉温暖的手……

  是的,爸爸,那是海盗的残忍。可你还没有告诉我那海盗的模样呢!

  孩子,你往这儿看。他用手指着自己。

  爸爸?

  “海盗”就在你的眼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30:41

母爱残忍时间:2012-02-07 作者:徐 静 点击:296次   女友说,她三岁时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父母带着她到处求医,跑遍了附近大小医院,但医生都说是治不好了,瘫痪已成定局。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老中医,说可以治,但不能打包票治好,最多有50%的希望。

  这位老中医采取的是针灸治疗。常规治疗每次针灸5到7个穴位就足够,但由于她的病程长,肢体已经明显萎缩,医生便用强刺激以取疗效。每次治疗,她腰部以下,两条腿上要扎上三四十根银针,那痛楚根本不是一个小孩子可以忍受的。施针过程要将近一个小时,她常常哭得嘴唇发紫,昏死过去。父亲在一旁咬破了嘴唇,一个大男人竟也忍不住哭出声来:“孩她妈,咱不治了,咱回家,闺女残疾,咱养她一辈子,就别让闺女受罪了。”

  母亲也早就哭肿了眼睛,却咬着牙说:“不行,还得治。你要受不了,下次你就别来了。”

  一个疗程15天,隔3天进行下一疗程。整整一年时间,都是母亲带她去治疗的。回到家后,母亲还要给她做推拿按摩、拔火罐以及强迫她做肢体伸展弯曲,这些也都是极疼的,每次她都要哇哇大哭,但母亲毫不心软。父亲经常因此和母亲吵架,母亲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当时村里还有个女孩子,跟她同龄,也得了这种病,也在那位老中医家里治疗。但只去了一两次就不再去了,因为父母太心疼孩子。现在,那女孩子走路要靠双拐,生活要父母照顾,不能自立。而女友,则是一家大型纺织厂里的团支部书记,宣传骨干,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参加歌舞演出。我们一起去郊游、爬山,背着一二十公斤重的背包,一走就是大半天。谁也看不出来,她曾经瘫痪过。

  女友说,她三四岁时已经记事了,对母亲一直是又恨又怕,觉得母亲心太硬,太过残忍。这么多年来,她对母亲,一直不及对父亲亲热。但长大后,就越来越感谢母亲,越来越感谢母亲当年对她的残忍。没有那残忍的母爱,她的人生决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饱满。

  我没有见过女友的母亲,但对她充满敬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31:30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时间:2012-01-09 作者:金月霖 点击:152次   寅恪先生的学问我不懂,看来确实渊博得很。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

  抗战时,他不在昆明的时候多。有一段时期他也来了,当然也碰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离郊区不远的地方,有些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上面盖上一块很厚的木板,人则进入坑内。寅恪看来也是喜欢作对联的,他作了“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的对联。

  寅恪先生不只是学问渊博,而且也是坚持正义、勇于斗争的人。清华那时有一个研究院,研究中国的古史。院里主要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看来当时校长曹云祥对梁启超有不正确的看法或想法,或不久要执行的办法。陈寅恪知道了,在一次教授会上,陈先生表示他站在梁启超一边,反对曹云祥。他当面要求曹云祥辞职。曹不久辞职了,外交部派校长的办法不久也改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31:43

青春没有end时间:2012-01-09 作者:青年文摘 点击:229次 青春没有end

  白驹过隙。但我仍能记得高中刚开学的心情。就跟大夏天蒸桑拿,大冬天吃冰块一样,感觉倍儿涩,特心酸。尤其是在午休的时候,我望着前面齐刷刷趴着睡觉的新同学时,我就想起你们了。

  九月底,我们学校运动会,雯靖和大龙黑炭他们跟着我们初中老师混进来找我。他们都是我初中同学。雯靖其实一点也不文静,而且还是郭靖的靖,骨子里就露出英气。我们都说她和这个名字极其不符,她每次都睥睨我们说,懂什么,这叫内涵。但是她总给人一种踏实感,谁有点什么小秘密小纠结的都跟她说,因为她看事情很透彻,见解总是一针见血。

  运动会结束我们去打台球。雯靖还是喜欢耍赖,用杆子瞎拨弄着花里胡哨的小球,我一看,比耍赖更厉害的就是更耍赖,我换了个更直接的,从容地用手把球一个个放进洞里,然后扭过头;中他们莞尔一笑,剩下他们愣愣地看着我,继而哈哈大笑,雯靖;中我举起大拇指,萧逸,你厉害。

  分开时,男生一拨走,我和雯靖给熙妍打了个电话,她们学校下午的运动会,电话里跟她说我们刚跟大龙、黑炭打完台球。熙妍突然在电话那边哭了,因为想我们,还因为这里面的人。黑炭,熙妍,我其实一直就不明白熙妍为什么偏偏看上黑炭这小子,而且黑炭还总是不知好歹,对她爱答不理的。但熙妍就是死心眼,每次别人劝她,都装得特坚定说,嗯,他有什么好的啊,放心,我不会一根筋了。可是,每次还是不经意问别人他现在怎么样了,然后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偷偷抹眼泪。

  秋日的午后,感觉阳光总是那么惬意。我跟雯靖坐在熙妍家楼下花园的秋千上等她回来。旁边有几个小孩儿打着滑梯,我不自觉地勾起嘴角。慢慢荡起秋千,一点一点升高、下落,仰头望天,眼睛就花了,我跟雯靖说:“靖,你知道吗,我很喜欢初秋,夏天还没有褪去它的颜色,在秋天里停留着,错综复杂,谁都没有头绪。”雯靖不说话了,我想她应该明白。青春里的故事谁能料到下一秒是怎样的轨迹。我们匆匆地上车,又匆匆地下车。懵懂的我们在说了“分开吧”之后突然醒悟过来。落下黯然的泪,纵然随风而逝,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在路上留下浅浅的、淡淡的痕迹。www.rensheng5.com

  熙妍在两个小时之后回来了,扑在雯靖身上又抹眼泪又抹鼻涕的,马上要转到我身上,我怕我会受传染跟她一起抱着哭,于是很潇洒地摆摆手,小样儿,跟我别来这套啊。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搂着我脖子涕泗横流。那天,我们跑到12层楼的楼顶,吹着风,看着夕阳,看着渐渐深暗的天空,看着霓虹璀璨,又说又笑,又哭又闹。

  我们的青春,哪里是三言两语就能end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31:55

拯救生命的烤肉时间:2012-01-10 作者:于光 点击:402次   冬季的落基山脉普利斯特里山谷,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滑雪场。年轻英俊的橄榄球运动员卡罗吻着他心爱的未婚妻贝蒂,贝蒂含羞地依偎在卡罗胸前,闭上了眼睛,什么也没有说,沉醉在诗一般甜蜜浪漫的幻想之中。

  卡罗和贝蒂情意缠绵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始滑雪,在银白色的世界里比翼飞翔。但是,两个人很快就迷路了,闯进了一块也许从来就没有人到过的雪域。

  在迷路的第二天,一阵凛冽的寒风推搡着贝蒂单薄的身躯,卡罗赶忙扶住她。他把贝蒂抱到附近一个积雪半掩的山洞里,用从雪野上拾来的为数不多的树枝,为贝蒂燃起了一堆生命之火。然后,卡罗转身去外面弄吃的,但他还是两手空空地无功而返。在这样寒冷荒芜的雪地里,哪儿会有食物呢?就这样,两人在饥寒交迫的痛苦中熬了一天,贝蒂已变得极度虚弱。搞不到食物,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在迷路的第三天上午,仍不肯放弃希望的卡罗又两手空空回到了山洞。他脸色苍白、脚步踉跄、左臂不见了,只剩下血淋淋的残缺的袖管。贝蒂搂着心爱的恋人哭着询问,原来卡罗的左臂被一只觅食的棕熊残忍地咬掉了。

  贝蒂再也不奢望能够走出雪谷,两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带着泪水也带着颤栗的微笑,尽量享受着告别这个世界之前的最后的温存。

  夜幕降临了,贝蒂沉沉入睡,次日早晨醒来时,却发现火堆上放着一块烤肉。

  “我夜里逮到了一只冻僵的野兔。”卡罗神情疲惫地说。

  于是,贝蒂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卡罗却没有吃,他说早已吃饱了。贝蒂吃个半饱后,留了一块烤得漆黑的烤肉,准备在两人最需要的时候再吃。然而,卡罗因为昨日失血过多,加上这几天体力消耗太大,终于倒在了落基山上的雪地里,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在卡罗去世后的第三天下午,贝蒂被搜索小组救了出来。那时,她已经两眼呆滞,形同枯槁。

  在萨斯卡通红十字医院的病房里,当一位医学教授了解贝蒂为什么能在满地冰雪的绝境中坚持了这么久时,贝蒂回答说:“是爱,还有这个!”随后,她拿出了保存下来的一小块烤肉。

  教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那块救她生命的烤肉后,不由惊讶地说:“这是人肉啊!这是人的左臂!”

  霎时,贝蒂的脸色无比苍白。她立即想起了落基山上的皑皑白雪,想起了男友卡罗痛苦的微笑和血淋淋的臂膀。她明白了,她似乎看到了卡罗在锋利的岩石上自残的惨烈场面……她明白了一切的一切!

  贝蒂把卡罗送给她的那枚订婚的蓝宝石戒指紧紧地捂在胸口,失声痛哭。

  贝蒂毕竟还年轻,而且善良、聪明和漂亮,向她求婚的人自然不少,但她婉言谢绝了所有的求婚者,她忘不掉卡罗。她半夜常做恶梦,母亲说她在梦里总是喃喃呼唤着卡罗的名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32:11

谁把耳朵给了我时间:2012-01-14 作者:乔黎明 点击:269次   “办法还是有的。只要找到一双合适的耳朵,我就可以将其嫁接到孩子头上。”医生非常肯定地回答道。

  于是,一场大搜索开始了,寻找一个愿意为命运如此悲惨的年轻人捐献耳朵的志愿者。可是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耳朵捐出来。

  一晃两年过去了。母亲的短发留到肩膀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愿意捐献耳朵的人。

  父亲告诉儿子:“现在你终于可以进行手术了。我们找到了一个愿意捐献耳朵的人。但是,这个人要求身份保密!”

  手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男孩看起来是那么英俊正常,仿佛他从来就没缺失过耳朵。www.rensheng5.com

  男孩的人生路上再也没有绊脚石。他的才能宛如鲜花怒放般得到释放;在舞台上表演优美的小提琴独奏;他进了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他有了心爱的女友;婚后不久,他甚至成为了一名外交官。

  显然事业家庭都非常成功,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

  “您一定要告诉我,”他问父亲,“到底是谁把自己的耳朵给了我?我想我现在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报答!”

  “但是我不认为你有这个能力去报答,”父亲说,“我们当初的协议中规定你不能知道是谁,至少现在不能。”父亲的守口如瓶使这个秘密保持了许多年,直到母亲逝世的那天。

  他和父亲站在母亲的棺木前。缓慢地,温柔地,父亲展开双手,拢起了母亲鬓角浓密的棕红头发。随着头发的逐渐上移,显露在孩子面前的竟然是:母亲没有耳朵!原来是母亲将自己的耳朵给了他!

  他弯下腰,贴着母亲的面颊,嚎啕大哭:“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怕你产生心理负担。你母亲说她很庆幸自己能有一头浓密的头发,”父亲低沉地叹息,“但没人会认为你母亲因此而减少了一丝一毫的美丽,不是吗?”

  是的,真正的美丽不是表现在脸上,而是沉淀于心底;真正的爱不是大肆宣扬的告白,而是心甘情愿的奉献、默默无闻的牺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32:21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时间:2012-01-27 作者:查一路 点击:389次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明显,不够闪光和耀眼,也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千万别因此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

  日本农学博士远山正瑛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一直种到97岁,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在他的影响下,日本7300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1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这就是影响力。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身物品。

  最终,他把企业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我儿子在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时候时间紧,我试探着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他很果断地摇头: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习惯!

  可想而知,这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影响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
页: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1592 1593 1594 1595 1596 159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