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3:08

超越极限的力量时间:2012-02-19 作者:小小Z 点击:412次   电视台正在播放一档新节目,名为《超越极限》。参赛者被选中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吃掉一盘让人毛骨悚然的食物———活的蚯蚓、蜘蛛……场面刺激,直接挑战人的嘴、胃和心理承受能力。

  那期节目从头到尾,尝试者不乏其人,但几番努力,终于还是败下阵来,到最后竟无一人过关。

  妻说:“换了我,我也无论如何吃不下去,真恶心呢。”在女人中,妻算勇敢的了,一次在车上遭遇小偷,人人明哲保身,视而不见,惟妻挺身而出,把包甩过去,将小偷的刀打落在地。

  “那要是给你很多钱呢?”我故意问,“比如说两万,你敢不敢吃下去?”

  妻毫不犹豫地摇头。

  “两万太少,要是两千万呢?一辈子锦衣玉食,你吃不吃?”我接着寻找可能的条件。

  妻想了一会儿,仍摇头:“确实诱人。但要真吃下那盘东西,我想我下半辈子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生无乐趣,要那么些钱有什么用?”

  我笑:“如果发生灾难,不幸被压在石堆下等待救援,无食无水,只有这些东西可以维生,我想那时候任何人都吃得下去了。”

  妻说:“也许那时我会吃吧,饿得晕头转向,求生的本能会战胜一切恐惧和恶心。”

  “所以说想要超越极限,必须将人置于死地,否则人的潜能就不会发挥到极致。”我得意地作总结。

  妻沉思着。

  良久。她开口,一字一顿:“有一种条件,我一定会将它整盘吃下去,毫不勉强,心甘情愿。”

  我问:“什么?”

  妻说:“如果能让父亲回来。”

  妻的父亲去年因肝癌去世,妻在病榻前陪伴数月,用尽所有办法,却始终于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老人怀着对人世无比的留恋而离去。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遂成妻心口永远的痛,时至今日,每每午夜梦回,泪湿枕巾,常说又见到父亲笑容依旧,宛如生时。

  “如果能让父亲回来,那算得了什么呢?”妻的眼圈红了,面容却透着坚定。

  我听着妻的话,一颗心不由得被深深震撼了。

  原来,许多时候,能让我们超越极限的力量,不是名利,不是财富,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是,而是在血管里涌动,一次次漫过心底的爱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3:20

生命时钟时间:2012-02-19 作者:小小Z 点击:322次   朋友的父亲病危,朋友从国外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

  我知道他的意思,即使以最快的速度,他也只能在四个小时后赶回来,而他的父亲,已经不可能再挺过四个小时。

  赶到医院时,见到朋友的父亲浑身插满管子,正急促地呼吸。床前,围满了悲伤的亲人。

  那时朋友的父亲狂躁不安,双眼紧闭着,双手胡乱地抓。我听到他含糊不清地叫着朋友的名字。

  每个人都在看我,目光中充满着无奈的期待。我走过去,轻轻抓起他的手,我说,是我,我回来了。朋友的父亲立刻安静下来,面部表情也变得安详。但仅仅过了一会儿,他又一次变得狂躁,他松开我的手,继续胡乱地抓。

  我知道,我骗不了他。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儿子。

  于是我告诉他,他的儿子现在还在国外,但四个小时后,肯定可以赶回来。我对朋友的父亲说,我保证。

  我看到他的亲人们惊恐的目光。

  但朋友的父亲却又一次安静下来,然后他的头,努力向一个方向歪着,一只手急切地举起。

  我注意到,那个方向的墙上,挂了一个时钟。

  我对朋友的父亲说,现在是一点十分。五点十分时,你的儿子将会赶来。

  朋友的父亲放下他的手,我看到他长舒了一口气,尽管他双眼紧闭,但我仿佛可以感觉到他期待的目光。

  每隔十分钟,我就会抓着他的手,跟他报一下时间。四个小时被每一个十分钟整齐地分割,有时候我感到他即将离去,但却总被一个个的十分钟唤回。

  朋友终于赶到了医院,他抓着父亲的手,他说,是我,我回来了。我看到朋友的父亲从紧闭的双眼里流出两滴满足的眼泪,然后,静静地离去。

  朋友的父亲,为了等待他的儿子,为了听听他的儿子的声音,挺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也是最漫长的四个小时。每一名医生都说,不可思议。

  后来,我想,假如他的儿子在五小时后才能赶回,那么,他能否继续挺过一个小时?

  我想,会的。生命的最后一刻,亲情让他不忍离去。

  悠悠亲情,每一个世人的生命时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3:34

母亲的宝贝时间:2012-02-20 作者:张一杰 点击:1899次   蛤蟆村有个叫七两的男孩。说是孩子,其实今年已经三十出头了,可身子却像个四五岁的小孩。七两一出生就带有先天性的疾病,身子长不大也罢了,两条腿还不能走路,只能爬。人长成这样,倘若是个傻瓜,糊里糊涂过一世也就算了。偏偏七两的智力一直发育正常,三十岁的智力,五岁的身体,叫谁也接受不了呀,七两经常觉得自己生不如死。父母倒是没有嫌弃七两,母亲天天像照顾一个婴儿一样照顾着他。父亲过世后,母亲就编了只背篓,只要离家三步远,她就把七两放到背篓里背着。

  一天,城里的姑姑家添了个胖孙子,母亲当然得去道贺喝喜酒。来到姑姑家门外,七两知道姑姑家现在肯定有很多客人,他不想进去,就在后面拍拍母亲的肩膀,说:“妈,你把我放下吧,我在这里等你。”

  母亲一听,停下脚步,迟疑了一会,说道:“你姑姑他们不会怪你的。”七两苦涩地说:“我知道,不过今天是姑姑家大喜日子,我进去不合适。”见母亲似乎仍在犹豫,七两立刻猜到了母亲的心思,她是怕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会出什么意外,更怕他想不开做傻事。就在前年,七两就曾经趁母亲不备,悄悄爬出背篓,向一处山崖爬去,想滚下山崖一死了之。

  七两哽咽着说:“妈,你就放心吧。我再也不做傻事了,我好久没进过城了,你让我在这里好好看看。”

  母亲考虑来考虑去,只好无奈地把背篓解下,挨着街边的一堵墙,又反复叮嘱了一番,这才提着礼物匆匆走了。过了没一会,母亲又跑回来,往他怀里塞了两把糖果:“七两,你先吃着糖,妈一吃完饭就带你回家,乖乖的,不要乱动啊!”说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七两连连点头,等妈离开后,他探头探脑,贪婪地看着面前宽敞热闹的大街,心情渐渐地开朗起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就在七两看得入迷时,有个路过的人往背篓瞧了一眼,叫起来:“哎呀,有个怪人!”

  七两一听,眼里的亮光就像关了闸一样,立刻黯淡熄灭了。他下意识地低下了脑袋,往背篓里缩,只盼着那个人快点离开。可由不得他自己,没一阵工夫,背篓旁就围了一圈看稀奇的人。那些人对着他指指点点,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

  七两不想理睬他们,可那些人的话还是源源不断往耳朵里钻,而且有些还说得很难听,甚至有几个人嘲笑起来。虽然他以前也遇到过这种事,可那时都有母亲护着他。可这回,母亲却不在身边了。

  听着听着,七两再也忍不住了,抬头吼了起来:“你们看什么?我不是怪物!”

  围观的人一愣,接着有个声音惊奇地嚷道:“他还会说话!”

  七两愤怒地瞪了他一眼。这家伙“哟”地叫了起来:“还凶呢?你这个怪胎,你想拖累死你娘啊!”

  很多人顿时哄笑起来。七两的心被这话刺痛了,嘀嘀答答直往下淌血。他紧紧地咬着嘴唇,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后来,还是几个年老的阿姨看不过去,劝大家散了。

  人群散后,七两脸如死灰,耳边一直响着刚才那句话。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是呀,我早该死了,为什么还要拖累妈?”

  这么想着,七两打定了主意:趁这个机会,我就悄悄地死了吧!活着既没有意思,还累着母亲。

  七两扭头看了看,母亲还没出来。于是他双手抓紧背篓的筐沿,拼命一晃,背篓倒在地上,他费尽全身力气从背篓里爬出来,再不敢回头看一眼,奋力往
前爬去,只想离母亲越远越好。

  七两爬啊爬,爬到一个路口,他累得再也爬不动了,脑袋一下磕到了地上。

  不巧,他趴倒的地方正好是一家包子铺的门口。那老板肥头大耳,一脸横肉,见门口趴了这么一个人,着急得直挥手:“走开走开,到别处去!”

  七两听了这话,强忍着泪水,咬咬牙,双手又撑起身子,调转方向,竭尽全力往街上爬去。他全然不顾街上车来车往,一心求死,只盼着有辆车往自己身上压来。

  突然,一辆小车来了个急刹车,硬生生挨着他的脑袋停下了。司机按下车窗,探出头大骂:“你想要钱还是想寻死啊!”

  七两不说话,只是一个劲把脑袋往人家车轮下塞。

  司机一看害怕了:“真是寻死啊!有你这么寻死的吗?”过来硬把他拉了出来,然后开车走了。

  包子铺的胖老板目睹这一切,就过来问:“小兄弟,你干吗要寻死啊?”

  七两也不说话,又想往前爬去。胖老板一看,忙把他整个人抱了起来:“这里太危险了,过去慢慢说。”七两不停挣扎,可丝毫不管用,只能任凭胖老板把他抱回了店门前。

  胖老板打量打量他,说道:“小兄弟,刚才我是不对。”说着拿了两个热乎乎的包子塞到他手里。

  七两哪有什么心思吃包子,哇的一声号啕大哭起来,两只手使劲拍打着地面,自己真是太没用了,连寻个死也这么难!他哭着对胖老板说:“大叔,您要是真可怜我,就帮帮忙,帮我寻个死法吧!”

  胖老板倒吸一口凉气,蹲下来说:“帮人寻死,那可是缺阴德的事。好死不如赖活呀,小兄弟,你为啥想寻死呢?”

  七两止住了哭,自嘲地苦笑:“大叔,您看我这样子,活着有意思吗?多活一天,我妈就多受一天累呀。”

  “哦,你还有母亲,她人呢?”

  七两欲言又止,犹豫了片刻,觉得面前的胖老板还算个好人,就忍不住把一肚子的委屈和苦楚倒了出来。说完了,他擦着眼泪问:“大叔,您说,我这样的人是不是死得越早越好?”

  “不是!”胖老板一脸正色道,“为什么?因为你还有母亲啊!”

  七两默默无言,低下脑袋想了半晌,喃喃道:“可我永远都是我妈的累赘……”

  胖老板深深吸了口气,直起腰,往前面看了看,脸上动情地说:“小兄弟,你这么说不对。你说你是你妈的累赘,可在你妈心里,你却是她的心肝宝贝哟!”说着,拍拍他肩膀,“你妈现在就找你来了。”

  七两全身一震,同时耳朵里听到了他最熟悉的声音:“七两……”

  七两费力地扭转头,果然看见母亲正向自己跑来。母亲背着背篓,手里似乎还抓着一条细小的红绳子,一边跑,一边往手里收。他突然间恍然大悟,用手往背后一抓,刚好摸着衣服上别着的一枚扣针,扣针上面系着一条细绳—原来母亲早有准备了,红绳的另一头系在背篓里,她是顺着红绳找到自己的。

  母亲飞快地跑过来,惊喜交加地一把抱起他,哭了起来:“七两,你为什么不听妈的话?这里不是咱乡下,妈找不到你怎么办啊?”

  七两把脸深深地埋进母亲怀里,眼泪无声地流下来。从现在开始,他懂得了,自己不单要继续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好好的。因为,自己始终都是母亲的宝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3:46

诊断报告时间:2012-02-23 作者:小小Z 点击:709次   有一对夫妻,结婚几年一直还没有生育。在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上男的又是独子。于是,公公、婆婆对儿媳的脸色就越来越不好看。老人们迷信,以为是生辰八字不合,便花钱请算命先生破解,在试过算命先生说的各式各样的土办法之后,儿媳还是没有怀孕的迹象。

  不得已之下这对夫妻决定去医院检查。过了两天丈夫去医院领取检查结果后回到家,他神情沮丧地对父母说:“不是媳妇的错,是我身上的毛病。”他告诉妻后,妻一边捶着他一边呜www.rensheng5.com呜直哭。这些年来,她一直生活在公公婆婆的脸色里,抬不起头。现在终于有了结论,再也不用受他们的窝囊气了。

  父母知道是儿子的问题后,他们让儿子去医院治治,儿子却说:“医生说我这病是先天性的,无法医治。”听到这句话,老俩口一下子好像苍老了许多。

  丈夫打算到民政局领养一个孩子,他和妻子商量,妻子却不置可否。没过些日子,妻子就提出离婚,理由是男人没有生育能力。丈夫却坚决不同意离婚。他一次次劝妻子,说以前是父母的错,自己从来没有责怪她,一直在安慰她,鼓励她。妻子听不进丈夫的话,说她对这个家已经死心。

  妻子回到了娘家,并向法院提出了离婚诉讼。丈夫在接到法院传票的那天,打电话给妻,约她见上一面,妻答应了。

  妻如约而至,丈夫什么也没说,递给妻一个信封。妻打开一看,是一份诊断报告:“先天性卵巢功能障碍”,再一看上面写着的是自己的姓名,妻惊呆了。随即泪如雨下。

【大道理】:

  真正的爱情是无私的,能够为对方牺牲自己的一切。爱是理解,爱是宽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3:56

一瓶酱油的感人故事时间:2012-02-23 作者:小小Z 点击:1116次   在香港的海关发生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在一九九三年,还有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所以从香港海关回大陆的人特别多。在人群中有一位老人吸引了人们的眼光——他拎着一瓶酱油。“带一瓶酱油去大陆,难道大陆穷的连酱油都没有啊?”人们议论纷纷。

  有位工作人员不解地问道:“这位先生,您大老远带瓶酱油干嘛呀?”

  老人脸上浮出了凄楚的神色,缓缓地说:“这是我母亲要我买的。四十四年前的一个中午,母亲正在做饭。正准备炒菜时,却发现家中没有了酱油,母亲让我到不远处的一家卖油铺去打一瓶酱油。临走时,她还说:“快去快回,娘马上就把饭做好了,别耽误吃饭。”

  说到这儿,泪从他的眼角流出来。

  顿了一顿,老人接着说:“没想到我刚走出家门,就碰到—群‘穿军装的人’,他们用枪逼着我,让我帮他们抬伤员;后来,我就跟随他们一起打仗;再后来,我随军队到了台湾……一晃几十年我得不到一点儿家中的消息。直到两个月前,我才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上,他们说,我母亲在我走了之后不久就疯了,见人就说等着我打酱油回家……”

  老人的故事说完时已是满脸泪水,在场的人都静静地听着,眼中泛起阵阵泪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失去孩子的痛苦只有母亲体会最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4:13

海鸥不上当时间:2012-02-23 作者:小小Z 点击:639次   东海岸边有个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个喜欢海鸥的小伙子。

  每天,他划着小船去海上,找海鸥玩耍。时间一长,海鸥都跟这个小伙子混熟了,成十成百的海鸥时而在船上盘旋翱翔,时而一群群栖息在船板上,有的还时常飞到小伙子怀抱里,同他亲热一番。

  有一天,小伙子回家。他爸爸说:“听说海鸥同你很要好,明天给我捉一只来家。”小伙子答应了。

  第二天,他划着小船到了海上,神色紧张地窥伺着海鸥。海鸥们却都在船的上空高高飞舞,没有一只再愿意下来。

  本质通过现象来表现,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人的内心活动也往往会因某种表情而暴露出来。在人们的交往中,应该以诚相见,真正的友谊必须用真诚的心来换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4:23

令人痛惜的母爱时间:2012-02-23 作者:小小Z 点击:691次   2005年3月17日,当印度南部马德拉斯的建筑工程师尚卡尔回到家中的时候,看到了令其震惊而痛心的一幕:36岁的妻子塔米兹切维,用一条绕在吊扇上的长围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妻子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是尚卡尔比任何人都清楚,她抛下自己和孩子的良苦用心。

  他们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库马兰17岁,小儿子莫汉15岁。不幸的是,两个儿子都患有先天性的眼疾。大儿子的两眼分别只有18%和12%的视力,小儿子仅一只眼有2%的视力。对他们夫妇而言,让两个儿子早日走出黑暗的世界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经过警方周详的调查后也认定:这位具有强烈爱子之心母亲是自杀。因为她不忍看到两个学习成绩优秀而眼睛又几乎失明的儿子在痛苦中艰难度日,于是选择了自杀的办法来捐献角膜,以帮助他们早日恢复视力。

  尚卡尔说:“多年前,我们曾经在马德拉斯当地的眼科医院进行了登记,我们两人中先过世的一个,就把眼角膜捐给两个儿子。但是万万没想到,妻子为了让两个儿子早日见到光明,竟然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式。”

  为了实现妻子的夙愿,尚卡尔迅速通知了医院,但医生检查后的结果使悲痛欲绝的一家人再次遭受了沉重的一击。该医院眼角膜库的主管伊伦古维尔说:“塔米兹切维的眼角膜已经轻微受损,无法用于移植,只能用作医学研究。”这位母亲白白地送掉了性命,真是令人扼腕。

  毫无疑问,母亲的去世让两个儿子的世界变得更加黑暗,遗憾也无法挽回,但是他们也变得更加坚强。大儿子库马兰说:“妈妈希望我们努力学习,成为政府公务员,我们能回报她的唯一方式就是实现她的心愿。尽管我们有残疾,但我和弟弟一定能做到。”

  母亲是儿女心目中的女神,母爱是儿女心目中的天堂。母亲为儿女的幸福,往往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但母亲如何施爱,如何避免发生令人痛惜的母爱,确实是在当今社会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个现实问题。(蒋光宇)

【大道理】:

  不少母爱的失败,并不是失败于过分的吝啬,而是失败于过分的慷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4:34

嗨,小妹,你爸回来了!时间:2012-02-23 作者:小小Z 点击:798次   兄弟姐妹8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类人,再加上别人总说“小秋在这些孩子中长得最丑”,让她感到非常自卑。在她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带着她的两个妹妹去看杂技。她也闹着要去,父亲很不高兴地答应了。但她没有看出来,仍兴高采烈地跟在了后面。看完杂技,父亲买了两块西瓜发给两个妹妹。父亲的铁路职工,每月工资50多元,应该不差她的那一块西瓜钱。她很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能跟着去玩就满足了,也没表示不同意见。但回到家后,父亲竟然笑着对她说:“小秋,告诉你妈妈,西瓜甜不甜?”她当时就伤心地哭了。

  她我恨极了父亲,并从此经常和他顶嘴。

  后来她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地处寒冷的东北,这在30多年前,简直是要命的病。有一年,她的病全面发作,浑身上下每个关节都疼痛难忍。大夫也没有办法,母亲甚至连她的装殓衣服都准备好了。那时父亲正在福建出差,母亲给他拍了个电报。等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她的病情开始有所好转。父亲进门时,她正坐在床上,所以最先看见了父亲。于是她对旁边的妹妹说:“快看,你爸回来了!”但是父亲好像没听到她在说什么,直向她奔过来,问:“你现在怎么样了?”她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你看这不挺好的吗?”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哭了,那是一场虚惊之后放松的哭泣。看着50多岁的老人哭得那么委屈,她甚至都有点奇怪:父亲对她的感情真的很深吗?后来她得知,得到她病重的消息后,为了抢时间回来,作为铁路职工的父亲,甚至连直达卧铺车都来不及等,自己坐“硬座”倒车回到了家中。她开始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是父亲,带她一趟趟到湖北、上海、哈尔滨去求医问药;是父亲,背着她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是父亲,为了讨药方在大夫家门口等了好几天……而她总对小时候的一个玩笑耿耿于怀,这简直是一种罪过。此后她理解了父亲,不再故意顶撞他。

  在她给我讲这个故事时,她说:“如今,我已经40多岁,可以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了。我认为,现在的众多家庭,两代人之间可能会经常产生误解。但在这些误解中,绝大多数是儿女对父母的误解,而老人对孩子,只有包容——哪一个父母会嫌自己的孩子长得丑?!”

【大道理】:

  现在的众多家庭,两代人之间可能会经常产生误解。但在这些误解中,绝大多数是儿女对父母的误解,而老人对孩子,只有包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4:44

新壁纸时间:2012-02-23 作者:小小Z 点击:486次   第二次到那个女孩家里去的时候,老板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女孩今年20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一次她在打工的岗位上累昏了过去,被工友们送进医院。和她临床的病人恰好是一个记者的妻子。

  记者在护理妻子时了解了女孩的情况,回去后他写了篇文章,呼吁善良的人们募捐为女孩做手术。

  那天老板正在饭店门口等几个外地的朋友,在等待的空隙,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这篇文章。

  当时他的脑子热了一下,便给朋友打电话说,你们今天不要来了,咱们明天再约个地方。

  然后他开车到了报社,把今天准备请客的2000元钱捐了出去。

  记者很感动,领着他亲自到女孩家里去了一趟。

  到那儿一看,老板才发现女孩面临的情况决不仅仅是做个手术的问题。她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智力有残缺,找不到工作。一家三口除城市生活最低保障金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在前呼后拥中,老板当即决定,每月为这一家人支付200元钱的生活费。

  也许有人会说,这区区200元对他这个百万富翁来讲还不是小意思!

  其实,每次在饭店吃完饭,老板都要让服务员把吃剩的菜打包带回家——他的每一分钱都是花在刀刃上的。

  媒体的嚣喧很快就过去了,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是从那以后,女孩每月20号都要到老板的公司里来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200元钱的补助金。一年后,老板第二次到女孩家中去了一趟。

  走进一座高楼后面那个只有8平方米的小偏厦子,老板看到女孩一家三口都穿着显然是刚换上的新衣服。老板坐到炕头上,女孩的母亲已经不能说话,她紧紧拉住老板的手,眼泪刷刷地往下流。老板赶紧安慰了她几句。接着又问了问女孩的病情和她父亲的近况。大家正在谈着,老板忽然发现屋子里比第一次来时明显亮堂了许多。仔细打量了一下,他发现四壁上原来贴上了一层新鲜的墙壁纸。一问才知道,那些最廉价的墙壁纸是这一家人得知老板要来,特意在前一天买来贴上的!

  走出女孩的家,钻进自己的小轿车里,老板终于忍不住自己的泪了。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从没因为得失流过泪,但现在面对这在寒风中依偎在一起的一家人,他心中最柔弱的部分被触动了——善良的人们,总是那么容易互相打动……

【大道理】: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适时地给他帮助,帮他度过困难。献出你的爱吧,让爱的春风吹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15:25:26

一只鹭鸶时间:2012-02-07 作者:陈昕巨 点击:392次   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之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的东西,惟有等待和希望。

  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待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里竟抱着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它。

  父亲把鹭鸶放在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了。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眼光,在这种冰雪封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

  父亲眼里掠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实在硬,刨不动。”说着他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掉吃了吧,孩子太饿。”

  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蚊子也轻轻掸掉,不肯碾死,何况要杀一只可怜的鹭鸶呢?

  “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了。”我大声说。

  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

  “我不饿,一点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

  “它快饿死了,我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

  “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扳开它的长喙,撮了些唾液吐进去,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了。”

  我把鹭鸶放到一只旧竹篓里,篓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丝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了。

  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着是火烧火燎,以后就麻木了,身上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朦胧中觉得夜里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声地叹息。

  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篓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边。

  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了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胃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砂粒之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几天。

  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烧了半锅汤,每人一小碗。

  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许多年以后,我们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难关。鹭鸶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到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的连走路也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了一只鹭鸶!几十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承受着多少折磨啊!
页: 1576 1577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1592 1593 1594 159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