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1:48:17

在沉溺里从容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53次   初春到了。各路朋友频频聚会,我忽然会在笑语盈盈、觥筹交错之中独自失落下去。
  
  仿佛鸟儿在海上独自飞行了很久:一滴水落在干旱的沙漠,我无可阻挡地往下沉溺,沉溺于默然无语,沉溺于成年后越来越强大的孤独。
  
  常记取翁偶虹的《我的自志铭》: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甘做花虱于菊圃,不厌蠹鱼于书林。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路行万里,未薄层云。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缙绅。
  
  这种沉溺里,自有从容。
  
  从前,我很爱这个世界。少女站在葱茏的杨柳下,第一颗星亮在天边,一粒小而冰冷的雪花缓缓飘落,而春风即将吹皱一池碧水。
  
  现在,我仍然爱它,多了一份苍凉。父亲在做饭时,我看着他鬓边的白发。地铁里的年轻吉他手在唱《流浪歌手》,我驻足回望。那个卖菜的男人,一脸黧黑,满手粗糙,菜筐里装着嫩嫩的西红柿和小黄瓜,推着车在大风里屈身前行,我莫名感动。
  
  这种暖爱里,自有从容。
  
  从前爱看温情片,为别人的故事流下许多眼泪。现在会将故意拉长的哭泣镜头快进。我宁愿导演安静地站在摄像机后,把喧嚣、浮躁、票房和功利性都过滤掉,只把生活如实呈现,用淡淡的悲欢,写出人生大美。
  
  年过三十,学会了把悲欢藏到表情纹后面,沉淀一下,然后看看,悲伤会成为什么。也许不是力量,但至少是一块铅石,让心变得重一些,这样再临风雨飘摇,不会左右摇晃。或者,也可以像孩子,上一秒还为没有抢到玩具哭泣,下一秒已经在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搬家。
  
  不再为煽情落泪的平静里,自有从容。
  
  一个女友忽然查出患有某种慢性疾病,终生难愈。不久,女友送恋人上火车,他紧紧拥抱她,含着泪光。他离开后,她展开手心被塞进的纸条:“我们分手吧。我配不上你。”
  
  他虚伪而俗气。但我不会像从前那样,恨,而且指责。
  
  我会劝我的女友。有过三次婚姻的宋丹丹曾说:不要以为五六十岁,就找不到相爱的人了。只要你相信爱情,也许一转头,爱人就在身边。也许,他正在千里迢迢,向你赶来。
  
  我希望每个人都信仰爱情,不管是18岁,还是81岁。天黑了,有人陪着走,星星亮了,有人陪你仰头。
  
  这种包容里,自有从容。
  
  村上春树说:“我写小说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使个人灵魂的尊严彰显,用光明使体制透亮,以免它网罗和贬低我们的灵魂……通过写作故事,不断追求理清每一个灵魂的独特性。”
  
  一个拥有强大自我的男人,擎起灵魂之旗,以笔涤荡世界,成为我敬爱的作家。
  
  也狂爱童话书。失眠的时候,拿过斯凯瑞的《忙忙碌碌镇》系列中的一本,看那只猫如何用自己的尾巴,钓起一条几乎占据整个页面的大鱼,啊,多么神气。
  
  喜欢谁,并不因为其深刻,或者其幼稚,不再找很多理由,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而已。
  
  这种对自我的认知,自有从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1:48:30

看一看天空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210次   因为仰起头颅便可望得辽远,我们每个人都该心怀善良和感激。
  
  昨天傍晚,我下了公车,相遇了蓝至澄净的天空。于是懂得,我始终是被眷顾的孩子。
  
  几片风筝悠悠在云朵间,红的燕子,绿的蜻蜓,细线被地上的老人牵着,他们目光渺远在天上的蓝。
  
  日光稀疏地落下去,透着朱红的光彩,比白日里更为灿烂,照在街对面的工地,那些土墙和钢铁也便着了色泽,有了生机,是一片和美安然。
  
  我站在电线杆下,看这细高的巨人表情温柔地矗立,它们用丝丝电线相连,秘密地交谈着什么。是四时的无声流变,还是将至的风沙和雨雪?它们默默地,仿佛洞察了一切。
  
  我仰起头颅,表情幸福,用相机拍下这落日里的一处处光影。又在惊喜里讶异着,浓重着彩的云霞像节日里盛装的姑娘,云朵聚集着,仿佛一片欢声笑语。
  
  想起多年前,我和母亲曾相依着坐在夏末的田野,看一如今日的云霞,看它们燃烧、盛开,又转瞬间涣散不见。我是拥有天真目光的我,母亲是光润美丽的母亲,那一个年份,那个傍晚,多么远了,又多么美妙。
  
  现在,我是不是还可以靠在她的身边,安静地想着心事?她会担心,会问我的世界发生些什么。她知道,长大的世界里,丛生着烦忧和危险。我不再可以,无所想、无所顾忌地生活。
  
  尘封的画面和故事,在这渐渐黯淡的光华里不断升起。我加紧了脚步向家走去。我知道,母亲正等待着我,一起吃晚饭。
  
  常常觉得,这样的惦念和等待,是浓郁芬芳的甜美。人,总需有一些重量,沉沉坠在心底,才不至于轻至无形。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爱,我们的思念和怅惘,在小小的角落,正牵着你我身上的细线。这是值得我们去努力和坚定的原因。
  
  我在自家的房门前站定,读着门板上的纹理和数字,我就要走进去,回到用暖流包围我生命的地方。
  
  门开了,母亲笑意盈盈,却带几分嗔怪地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我没有回答,却想,是因为那些云霞吧,是因为天空吧,是因为路上的回忆纠缠。
  
  谁会是坐下来,陪你数云朵的人?谁能够让你安心地依靠着,没有言语中,将你读懂?我们总是期望着尘世以外的生活,我想着小岛,想着海水和花朵。我想穿着洁白的纱裙,成为最美丽的新娘,站在汪洋中的一叶小舟上。
  
  我喜欢,肆意自己的妄想,躺在洒了阳光的地板上看窗上的蓝空。好像,这个下午,好像,许多个自己,在过去的年份里,贪婪着这小小房间的几尺阳光。就这样,我藏在自己的小地方,做梦,餐云嚼雪,有简单而亮堂堂的快乐。
  
  关于天空,我只有心怀感激和虔诚,仿佛成全包容了我的所有,不加条件。我只需仰起头颅,便可望见辽远。这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用心感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1:48:40

好光阴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158次   元宵节,和一帮老同学见面,大家相拥着去吃元宵。看着饭店外的万家灯火,大家都很感慨—半年前,我们送走了一个同学,是班上第一个离去的同学,大家为他集资治病,葬礼上,能回来的同学全回来了。
  
  在司仪说“130班同学送你了”时,我们一起站在他的陵墓前,三鞠躬。没人落泪,但心里的痛都明白,他没和我们走到白头,我们说过5年一聚,一个都不许少。可他掉队了。
  
  我们必须接受离散,接受分别,这是人生中必须的经历和疼痛。
  
  葬礼之后,大雨倾盆,我注视着那场雨,眼睛湿了,我知道,老天也在送别这个年轻的生命,我接到一个电话,在整个过程中一滴泪未落的他哽咽着对我说,他在雨里正一个人哭泣。我理解那坚硬的忧伤。
  
  而今天,他在对面,一直用酒灌我们,让我们喝醉了再去赏灯赏月,后来真的喝得薄醉了,我们手拉着手去看灯。
  
  灯市如昼花如海,我们在人群中走着笑着闹着,那些灯我没有记得多少,只记得灯下人的笑脸,记得空气中散发出的鞭炮的味道,还有元夜时的月亮,挂在天上,又大又圆又亮。
  
  想起有诗那么惆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好美的诗,因了这份惆怅,而更加动人。
  
  回到家时已经半夜,大门已锁上,我试着爬上铁门,两米多高,居然爬了上去,然后还身手敏捷地跳了下去。还不算老。我呵呵笑了。
  
  我想起十五六岁和好友一起跳墙去偷看电影,每周一定去两次,有一次正好被校长逮到,还写了深刻的检查。如今老校长也去了。
  
  现在,光阴也老了,人好像那株叫做雁来红的小草,虽沾了秋意但还不肯认老,买衣服还敢钻淑女屋。此时的红,不是年少时的樱桃红,亦不是晚年的如血残阳红,只是这新年里大红春联黑字下的红底子,因为正当年,红得正茂盛,红得正及时,红得正热烈。
  
  有偈子说这光阴本是“日日是好日”,应该过得风日洒然,应该与好友聚不亦乐乎,与好友散也不亦乐乎,好光阴应该是这样吧?一分一秒都过到了心里去,喜悦悦,暖洋洋,不嫌浪费,不嫌有悲有喜有惆怅,甚至喜欢那凡尘中小小的烦恼,喜欢那生活里必要的瑕疵。
  
  喜欢一棵早春的青裳树,它还太小太幼,还必然要经历风雨,可它终究已经在春天里吐芽——好与坏,都要亲尝才有味道。
  
  我喜欢这光阴里的人或事,滚滚红尘,人讲人缘,物讲物缘,缘来缘去,我已知,那属于我的都将是好光阴,即使悲欣交集,我亦会珍惜。
  
  就像我喜欢的仓央嘉措的诗: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我想,我来这一世,不为别的,只为贴着很多温暖,而这温暖里,一定有很多好光阴,让我醉,让我疼,让我一生,不忘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1:48:50

简朴是长远的美德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96次   以碳排放量观察人类的活动,会看到许多不公平或者叫愚蠢。比如说,人看一朵鲜花好看,你欣赏赞叹也就罢了,如果大施机巧,用彩缎织上花之纹样,穿在身上,实在不必要。穿了花衣服的人仍然是人而不是花,鲜花不会长到你头上,你也变不成花站在泥里,而彩缎的产生,却是碳排放量的产生。
  
  鲜花的彩缎仅仅是一个小寓言,人类自作多情的事情多不胜数。2008年,我应德国外交部邀请,驻访斯图加特一个月。这里是大众、保时捷和宝马的故乡,但街上车并不多,比人们想象的少得多。斯图加特的市民不是买不起车,他们认为只为了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出行开车上街,有悖环境伦理,太过分了,付出太多的碳排放量。所以当你来到地铁和轻轨站,发现人比罐头里的鱼还多。汹涌的人流在公共交通工具里,减轻了心里挂念的欠地球的债务—排碳。
  
  在那里,我明白了小气的德国人在所有灯座上安装节能灯的缘由—减少碳排放,也明白他们夜晚的城市常常没什么灯光,像防备空袭一样,都是为了减碳。
  
  如果灯光通明的代价是个人多支付电费,或商家、政府多支付电费,那只是小代价。大代价也是不可逆的代价是煤转化为电,大量排碳,使地球承担了太多温室气体。
  
  在斯图加特,许多人骑自行车飞驰于绿色的乡野,他们宣扬的实为一种新道德,即出行不排碳的道德。如果道德可以分为大道德和小道德,小学生见老师敬礼只是小道德,随地撒尿也只是小的不道德,最大的道德是人对地球的责任。
  
  责任这个词非指人建设地球,千万不要再对地球施以建设,责任是说人对地球生态的尊重,核心是减少碳排放量。人活下去,也让地球活下去。责任的含义还包括:减少、延缓以及停止人对地球所欠下的高额债务,人人过一种少碳或无碳的生活。
  
  从此思路说,人可检点的地方太多了。举例说,我长期使用打印机纸的正反面,跟钱无关,跟环境有关。还有,我卖报纸时,捎带好多纸盒,比如牙膏、药盒的纸包装。为此,我受到收废品者的讥笑,随他们说,我心里有数。这些小包装如果随垃圾扔掉,将身陷万劫不复之地,卖纸,还可以化为纸浆再利用,背一个“吝啬”的骂名值得。这些零碎的小纸盒曾经是树,凭什么躺到垃圾堆里?
  
  当然,这个话题可以越说越大。我的一个朋友承包了一座大厦的垃圾,垃圾有什么值得承包的呢?因为这里每年有无数会议召开,垃圾口每天吐出散会之后的小山般的会议材料,A4或B5的纸张。少发或不发材料,让写材料的人写得短一些都属于美德,也算公益事业,都符合人对地球所承担的伦理责任。
  
  排碳,当然不只是坐小汽车、点白炽灯、扔掉牙膏包装和材料写太长造成的,过度的衣食住行都导致过量排碳,这只是就人的生活而言。而经济格局里面落后的设备、多余的产能正在导致更多的碳排放。
  
  这是一些看得见的现象,人们心里都明白,只是还没有形成减碳的习惯,因为我们还不觉得多碳是极大的不道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2:19:25

稻田里的财宝时间:2014-09-26 作者:未详 点击:202次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他两个年幼的儿子,孩子的母亲已经去世了。老人要护理稻田,所以就把家务活交给了两个孩子。但他的两个儿子都非常懒惰。经常,老人从田里回来发现家务活一件也没干,甚至连饭都没做。
  
  “你一天都在做什么,泰?”老人问大儿子。“学习,还有思考,爸爸。”大儿子总是这样回答。
  
  “你呢,海?”父亲又问小儿子。“替你看着房子,爸爸。”小儿子总是这样回答。
  
  一个邻居问老人:“你的两个儿子替你分担工作吗?”“哦,他们会的。”父亲答道,“但他们现在还太小,并且他们没有了母亲。”
  
  几年后,邻居又问:“难道你的儿子不帮你干田里的活儿吗?”“哦,他们会的。”这位父亲答道,“但是他们现在还小,我想让他们多享受生活。他们迟些会帮助我的。”
  
  又过了几年,老人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但他们的惰性一点没改。虽然有时候他们跟父亲到田里干活,但他们总是找借口早早地回家。
  
  终于,这位父亲已经老得无法去干活了,更不幸的是,他得了病。儿子很伤心,因为他们不但依赖他们的父亲,也很爱他。
  
  一天,老人把泰和海叫到床边,对他们说:“孩子,我有一个秘密告诉你们。”海和泰赶紧弯下腰,把耳朵靠近父亲的嘴边。“在你们的母亲去世之前,”老人说道,“我们知道了一个秘密,有一笔财宝埋在我们的稻田里面。这笔财宝现在还在田里,但你们得亲自去挖。”
  
  两个儿子的眼睛霎时睁得大大的。“财宝具体在什么位置?”两人异口同声地问。“你们去挖就会找到的。”父亲说,“但你们要答应我,两人平分这笔财宝。”
  
  两个儿子满口答应,然后就动身去挖财宝。他们挖了一天又一天。看到兄弟俩这么没日没夜的干活,他们的邻居都很惊讶。
  
  最后,所有的田地都被挖遍了,仍然没有发现财宝。兄弟俩沮丧极了。
  
  看着已经被翻过的田地,泰突然想起了什么:“现在快到播种的时候了,而且家里的粮食也快吃完了。你来负责种一半田地,我来负责种另一半。我们都像爸爸那样来护理这些田地。”
  
  日子一天天过去,稻谷抽穗了。兄弟俩像他们的父亲那样精心护理着稻田。最后,他们获得了大丰收。
  
  兄弟俩把稻谷运到了市场。他们的稻谷颗颗饱满,卖了一个好价钱。
  
  泰和海拿着钱兴奋地跑回家,来到父亲跟前。“瞧,爸爸,”海说,“我们卖了稻谷,给你带回了金子。”“是的。”泰说,“就像你所说的,稻田里面有财宝。”
  
  老人笑了。他们已经发现了生活的秘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2:19:36

改变这样形成时间:2014-09-26 作者:未详 点击:96次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有一天,他在纽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地铁去时代广场。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蜂拥而下直奔站台。
  
  突然,罗伯特·西奥迪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看到这个男子一样,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个别人甚至是从他身上跨过,急着乘坐地铁回家。
  
  看到这一情景,罗伯特·西奥迪尼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他停下来的时候,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有个男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位女士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又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苏醒了,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他是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
  
  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呢?
  
  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人流中,人们往往会陷入完全自我状态,在忽视无关信息的同时,也忽视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这就像一位诗人说的那样,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却听不见”。在社会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都市恍惚症”。
  
  为什么后来人们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的态度会有了较大的改变呢?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自己停下来,仅仅是要看一下那个处于困境的男子而已。路人却因此从“都市恍惚症”中清醒过来,从而也注意到了这个男子需要帮助。于是大家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
  
  一个人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才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世界就可能会改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2:19:49

付出VS回报时间:2014-09-26 作者:未详 点击:312次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满了墙壁与饭桌。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既漂亮又昂贵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到附近的泥坑去玩。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把球投掷到邻居的窗户里。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报钢琴班,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且从不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送你和朋友去电影院,而你要她坐到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剪头发,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为你付了一个月的野营费,而你没有给她打过一个电话。
  
  当你15岁的时候,她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你把门插起来。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捧着电话打了整个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聚会到天亮。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学费又送你到学校的第一天,你要求她在离校门口较远的地方下车,怕被朋友看见会丢脸。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你整天去哪里?”而你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让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是糟糕。
  
  当你30岁的时候,她对怎样照顾婴儿提出劝告,而你说:“现在时代不同了。”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你反而在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子女家寄身的书。
  
  父母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不停地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我们呢?有没有腾出一个空间给父母,或者只是在当我们需要停泊靠岸时,才会想起他们……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随意买的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
  
  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2:20:19

三种紫色花的似水流年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72次   5月,丁香花开
  
  午后的阳光很温暖,空气中紫丁香的味道袅袅娜娜。
  
  我把纤细冰凉的手放在彦骏的掌心,他轻轻地握着,暖进心里。腕上莹紫的翡翠手镯是外婆留给我的唯一念想。那也是外公留给外婆的唯一念想。
  
  外婆走时,没闭上眼睛。我想知道她到底是不放心我,还是为没见着外公而不肯放弃?终究没了答案。
  
  从今天起,这世界上,只剩下我孤伶伶一人了。我的声音氤氲在紫丁香花苦苦的香气里。
  
  还有我!彦骏深黑色的瞳仁里,掺着童稚的柔情。柔情里深埋着的是坚定。
  
  你说外婆真的在电视里看到外公了吗?我咬着唇,不甘心。他点点头,或许是的,老人家一直不糊涂。
  
  外婆18岁嫁给外公,三个月后外公跟着部队去了台湾。一生的等待,没完没了。82岁终老前,外婆说在电视里看到外公,说他回老家山东探亲了。彦骏帮我查了,那天电视台的确播了那样一条新闻。我不信,不信外婆经过64年,还能认出电视里一闪而过的外公。
  
  但是外婆心里的支撑倒了,人也就倒了下去。
  
  我在丁香丛中寻找五瓣丁香,我要许下一个愿望。丁香花瓣纤细,花蕊玲珑,很像层层包裹的心事。风吹乱了我的长发,彦骏帮我把头发别在耳后。
  
  我和陈彦骏一起长大,从小他就像哥哥一样保护我。
  
  没找到五瓣丁香,彦骏说:对着这丛花许下心里的愿望就好,这里面总归有一朵五瓣丁香会听见的。
  
  我闭了眼,轻轻许下愿望。睁开眼时,看见彦骏眼里的一往情深,一如当初每天敲开我家门,带我去上学时的风清月白。
  
  他没问我许下什么愿望,我也没说。
  
  彦骏骑单车带我去听松涛。我坐在单车的后座,双手搂了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白衬衫上,贪婪地吸吮他身上淡淡的丁香味道,是的,他身上有我爱的丁香淡苦的味道。风穿过我的发梢,多想就这样,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啊!
  
  彦骏笑我是傻丫头。然后痴痴地看着我的眼睛说:我们不会分开的,永远!
  
  松树像成队的士兵,整齐地吹着口哨。彦骏哼起了歌: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
  
  从身后抱住彦骏,聆听他和松涛相和的呼吸声。
  
  天真蓝,阳光灿烂。忽然想起外婆,想起那终于冷下去的怀抱。至死,外婆没说过后悔的话。一个怀抱真的可以一生一世吗?
  
  想到这些,我紧紧地拥住彦骏,生怕一不小心,就丢了他。
  
  8月,指甲花明媚
  
  黑云翻墨,窗下花园里指甲花开得轰轰烈烈。
  
  从前,彦骏用它来给我染指甲,结果白衬衫弄得一块块的紫,挨了骂不算,上学时还不敢伸手,怕同学笑话说他染了指甲。倒是我的手指,从来不曾变过颜色。
  
  指甲花结了籽,一动,它就啪地蹦开。拾起外面卷起的黄绿色的皮儿夹在彦骏耳朵上。
  
  这是我送你的耳环,我要把你套住。说着,眼里一汪泪水。他是这个世界上我唯一的依靠。
  
  彦骏回身把我抱在怀里,他的发淡淡的苦香。
  
  不要为我流泪,很快我就会回来的。彦骏的气息留在我的耳边,我会记住这句话的。
  
  我吸了吸鼻子,努力笑出来:回来,我还让你帮我染指甲,10个手指全染成紫色的。他把我的手放在他的手心,像珍藏的宝。
  
  开往西部的火车拉响了汽笛,彦骏转身进了车厢。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非得去那个地方,支教,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
  
  风很大,吹乱了我的头发。我努力记住彦骏的样子,可是很糟,我居然记不住。车窗里出现彦骏探出的头,我努力咬着唇,不让他看到我流泪。
  
  风中传来他的声音:没有我,好好照顾自已。我点头,泪水一滴滴落在地上,措不及防的悲伤。我挥手,腕上的镯子空空荡荡。那淡淡的紫色一如悲伤入心,冷得化不开。
  
  他只是去西部支教,我却怕应了外婆的命运。外婆活着时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紫珞,找到一个男人,一定要把他守好了。
  
  在指甲花明媚开放的季节,陈彦骏像指甲花的种子一样,“啪”地一声淡出了我的生活。
  
  12月,紫罗兰坦诚
  
  北方的冬天冷得不讲道理。好些日子没收到彦骏的来信了,心里有些慌。
  
  吃晚饭时,宁舶端来一盆小小的紫罗兰。叶子的正面是浅浅的绿,背面是深深的紫。他说:紫珞,让它陪你,你的眼里有太多忧郁了。我惊慌地抬起眼,看见宁舶眼里的柔情,只是有很坚持的东西,有些霸道。
  
  彦骏走后,宁舶一直陪在我身边。他是彦骏最好的朋友。
  
  紫罗兰给点阳光就灿烂,没几天就在我的床边疯长起来。宁舶很会侍弄花,一会儿弄点什么营养素,一会儿弄点什么驱虫药。更多的时候是听我给他讲陈彦骏信里写的事。讲他那儿的风沙,还有不知网络为何物的学生。他们问彦骏:因特网能打鱼吗?宁舶很大声地笑,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讨厌他。这有什么好笑的。
  
  紫罗兰长到一米长时,我再也收不到彦骏的信了。我的信一封封石沉大海。我整夜整夜醒着,偶尔睡着了,外婆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紫珞,你和外婆一样命苦。
  
  外婆收养了母亲,我三岁时,父母死于一场车祸。从此,我和外婆相依为命,外婆有远在天边的思念,我有近在咫尺的青梅竹马。而现在,什么都没了。
  
  坐在宁舶单车的后座,揽住他的腰,很想把头靠上去。他轻轻地哼唱着歌。就这样下去也好,天边的天鹅肉不如眼前的一块红烧肉。我的嘴角轻轻扬了扬,笑得无声无息。随着裙裾飞扬的,还有落在凉风里的泪滴。
  
  把头靠上去,宁舶的身上是香水的味道,我打了个喷嚏。看到路边,丁香丛的枝条孤孤伶伶。
  
  放掉一个人的手,牵起另一个人的手并不难。只是夜深人静时,我还会轻声叹息。紫罗兰居然开出了米粒一样的花。无意中见书里写道:紫罗兰的花语是坦诚。
  
  我低了头,说对不起。宁舶的声音嘶哑,我不介意做替补。
  
  可是彦骏会介意。
  
  是的,他会介意。可是,他的心里还会有我吗?
  
  等待花开
  
  转眼一年,又是花开。
  
  紫丁香开出小小的花蕾时,我来到了西部的小村庄。彦骏早已不在这里了。漫天的黄沙扬起,没人替我拭去腮边的泪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无声无息地就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
  
  他不该那么狠心的。
  
  回到城里,紫丁香开得热热闹闹。大病一场,然后重新开始生活。宁舶仍在我身边,但我的心丢了,再也找不回来。
  
  眼里氤氲着紫色的雾气,宁舶说:你快得道成仙了。是的,心里唯一的爱死掉了,不成仙又如何呢?
  
  站在丁香丛找五瓣丁香,仍是没有找到。或许根本就没有五瓣丁香,所以根本就不会完成我的愿望。
  
  我不知道会不会和宁舶结婚,如果会,对他不公平。
  
  丁香落时,那盆长得没心没肺的紫罗兰居然一根一根地干掉了,任是浇多少水,也无回天之力。每一片叶子都薄如纸翼。宁舶端了盆,静默了很久。我说:没关系,我再种一盆就好了。
  
  他摇摇头,不用了。
  
  抬头看他,他的眼里有悲伤。
  
  他回来了!
  
  谁?
  
  那一阵看你太痛苦了,我偷偷去了次那个小村庄。那时他就不在了。村里人斗殴,他上前去拉架,失手伤了人。他被抓进去了。
  
  我的头轰地炸开了。怎么会这样?
  
  我去那会儿,村里人正联名上书希望宽大处理他,可是,法不容情,他被判了4年。
  
  他唯一要求村人的就是:把这件事对你保密,他希望你重新开始生活。
  
  这盆紫罗兰是他在那小村子里种下的。他让我送给你,还让我好好照顾你。
  
  我的泪倾盆而下。现在呢,现在他在哪里?
  
  突然我感觉到一双有力的臂膀环住了我的腰。是我所熟悉的温柔的力度。一刹那,我闻到了空气中的紫丁香微苦的清香。
  
  我闭上眼睛,轻声说:彦骏哥,知道我对着五瓣丁香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吗?
  
  我要我和你,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他的脸埋在我的发间。我双手捧起他的脸,看见他棱角分明的脸,英俊依旧,桀骜依旧。他深黑色的瞳仁里,依旧凝着童稚的柔情。这不是幻觉,我知道。一切都那么清晰。
  
  用三种紫色花开的时间,我终于等来了我一生一世的彦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2:20:35

慢下来,在宇宙的中心说爱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187次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在这个春天,我想完成的一些愿望—
  
  我想亲近自然,沉溺其间,认识植物的名字,用力呼吸草木的清香。
  
  我想听完三毛的有声杂志《阅读大地》,循着她的声音在熙攘都市里寻一个路口,看5:15分的落日。也想像她说的一样,从此,对这个世界没有要求,没有计较,只有感激。
  
  我想在掌灯时分读一本书,我收藏了那么多花布本子,每一页我都想抄写得满满当当,不论何时,只要翻过,都会觉得读书摘抄是一连串的幸福。
  
  我想给一个小男孩写日记,欢笑泪珠童话玩耍,每天的成长点滴,都是一份时光的礼物。
  
  我想给同事建快乐工作博客,朝九晚五是枯燥的,但我们在一起,每天都有快乐的涟漪。
  
  我想参加熊猫慢递活动,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若干年后的春天,等待和自己的相遇。
  
  我想每天让身边的每一个人与温暖簇拥,帮妈妈洗碗,替同事分忧,对陌生人微笑,在朋友写信告诉我要把春天的第一个拥抱送给我时说谢谢,坚持每天写下至少一条小小的幸福温暖自己。
  
  我想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学唱一首歌,给心爱的他发短信,不忘吃苹果,远离电脑,邂逅赏心悦目的人。
  
  我想再起床早一点点,上班的路上不会心里总装着迟到,从容地看树看天空看掠过的那一张张表情不一的脸庞,看着城市一点点地醒来,会觉得这淡淡清喜,都是捡来的。
  
  我想乘着火车去一趟远方,在一个古朴的石头小镇上驻足,小镇的一头有潺潺溪水在脚边流淌。
  
  我想走到哪儿都把相机带到哪儿,云朵碗筷鸟群沐浴的小狗嬉戏的孩子,每一处,在我的镜头里,都是风景。
  
  我想回到我曾经就读的中学校园,在少年奔跑过的操场走上一圈,在白炽灯亮过的教室坐上一节,在那个人迎面走过时不忘对他说,老师,虽然您不曾记得我,但我仍然要谢谢您当年的教诲,谢谢您让我在虚弱的时候看见亮光。
  
  我想去看一些孩子,给他们书本与玩具,给他们欢欣与鼓舞,学着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我想写一些字,无论人情多么凉薄时光多么潦草,都坚持告诉每一个人,这世间如此值得留恋与期待。
  
  你什么时候告诉我,你的心中在这个春天想开出什么样的花?我希望等春天过完,我们再互相许下的,不是“我想”,而是“我已经”,到那一天,真的像诗中所言,我们的心,会像门一样打开,所有喜悦的飞鸟不请自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2:21:13

生活的门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133次   知道那里有一扇门是在我7岁的时候,那是父亲为了更换墙纸将家具移开时我偶然发现的。
  
  “爸爸,从这扇门可以通到哪儿?”我好奇地问。父亲说:“门的那边是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是可以俯视精彩世界的高山入口。”他说他是听爷爷那样说的。不过,他认为那只是虚幻的梦想而已,并未当真,而且在结婚时就用家具将其堵上了。父亲又说:“你想打开它看看吗?不过没有钥匙。爸爸不是钥匙匠,无法做出打开那扇门的钥匙。”
  
  我想试着打开那扇门,我仿佛感到门那边有谁在不停地呼唤我。“别再堵着它了,爸爸,我想去那边看看。一定有人手里握着能够开启这扇门的钥匙。”父亲听了我的话,于是没有将它堵住。从此以后,我开始对钥匙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开始收集在路边捡来的钥匙,最后竟然装满了一抽屉。
  
  没有拉手的门上只有一个锁眼儿。看上去,锁眼儿的形状好像年年都在发生变化。
  
  高中时,我的一个同学说他有一个对配钥匙感兴趣的朋友,是一个能干的人,于是我求助于同学的朋友,为我家那扇门配一把钥匙。可是无论费多大劲儿,最终也未能为那扇门配到合适的钥匙。
  
  一天,我感到那个锁眼儿似乎变得更大了,于是将眼睛凑在锁眼儿上向里面窥视。那时,我看到了清澈湛蓝的天空。
  
  “这就是另一个世界?”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充斥我的全身,令我更加执著地想要把这扇门打开。
  
  上大学以后,通过勤工俭学,我积蓄了一些钱,于是去拜访一位锁匠,我对他说:“多少天都没有关系,只要把那扇门打开,你就可以得到100万日元的大礼。”
  
  开一把锁就可以获得100万日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如此大的诱惑力吸引了许多锁匠来为我开那扇“灵异”之门。可是,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将其打开。
  
  有一天,一位举止怪异的锁匠来到我跟前说,听同行说起此事,想来看个究竟。锁匠凑近锁眼儿仔细瞧着,一会儿,便有些自嘲地笑了起来,他说:“原来如此。这扇门用钥匙打不开,用咒语或许能够打开。用咒语可以看到里面的高山、大海和黑暗的宇宙。对佛教徒来说,那就是一个花花世界,如果手握‘芝麻开门’的咒语,那里就是阿里巴巴的洞窟。”
  
  尽管我感到被嘲笑,却固执地开始寻找起开门的咒语来。那咒语到底是日语、英语还是梵语呢?在忘我地寻找一切打开那扇门的方法的同时,我不得不中途退学。我成天翻弄着收集来的钥匙,沉迷于多得令我眼花缭乱的咒语书籍中,甚至没有一位朋友。我的大半生完全执著于打开那扇门。
  
  我常常坐在门前望着那个锁眼儿发呆,日复一日地琢磨那些咒语书上的内容。看到我这样,年迈的父亲流下了眼泪。他对我说:“我只是那么随意地一说,却让你遭受到如此多的不幸,真是追悔莫及啊!”
  
  我下意识地抬头望着父亲,不假思索地说:“我觉得这样做是最幸福的。”话音刚落,我的头顶却响起了话的回音,我惊奇地睁大了眼。等我从短暂的激动中恢复平静后,更令我惊奇的事出现在我眼前:那扇门竟然开始慢慢地开启了!我双目圆睁、全身战栗地靠近那扇门,并且惊恐地朝门外望去。
  
  然而,门外并没有我所梦想的花花世界,也不是黑暗的宇宙,只有我小时候就见惯了的家中后院。
页: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