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46:56

朱丹:在最低处创造奇迹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396次   朱丹:在最低处创造奇迹
  
  2003年,大学刚毕业的她以替补身份进入一家电视台实习。作为职场新人,她每天都干很多工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没有工资,没有人支持她,也得不到任何承诺,那一纸聘书不知在哪里,梦想的金字塔不知距离自己有多远,她有些迷茫。
  
  经济困窘的她租住在一间特别小、整天看不到阳光的房子里,只为了省钱。每天下晚班后,她要气喘吁吁地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回到住所。因为天黑,因为害怕,她常常三步并作两步,连走带跑。
  
  她租住在六楼,楼梯年久失修,也没有楼灯,每天晚上她都屏住呼吸,沿着漆黑的楼梯,自己给自己打气,一步步爬上去。尽管已经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看一小时书才上床睡觉。她记得大学时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讲过的故事: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拿开挡板,鳄鱼依然不进攻,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后活活饿死了。“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在最绝望处保持希望,我的人生终将辉煌!”她握紧拳头为自己加油,然后微笑着抱着枕头安然入睡。
  
  也有无比失落、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比如说参加工作第二年,自己的节目被投诉,受到领导的批评,她委屈地在卫生间哭了好一阵子。回到住所,她一个人默默地又看了一遍周星驰的经典影片《喜剧之王》。看到身处底层仍含泪拼搏的尹天仇在大海边流着泪高喊“努力!奋斗!”时,她泪流满面。然后,她擦干眼泪,又打开电脑,笑容再次绽放。她哼着喜欢的歌曲,看自己往日的节目录像,希望能从中找到不足。
  
  一年365天,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即使生病也如此,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厚积薄发,天道酬勤,她慢慢地在台里脱颖而出,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从新闻节目《新闻晚报》,到访谈节目《太可乐了》,再到娱乐节目《我爱记歌词》,她变得如鱼得水,更加游刃有余。身为标准的80后的她,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便一跃成为国内一线主持人,而同为综艺一线主持人的汪涵、何炅、谢娜等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另外,她还推出新歌《你是我的巧克力》、主演电视剧《爱上女主播》、主持七夕综艺晚会……她的档期越来越满,音乐、影视剧、主持全面开工。近日,在百度与旗下高清视频网站奇艺联合展开的“全民都爱女主播”票选活动中,她的得票数与央视董卿并驾齐驱,入选“多才多艺女主播”。对此,她很谦虚地回应:“我和董老师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随名气一块增长的,还有她的收入。几年前,她的单场主持出场费只有3000元,现在是15万,达到无数业内前辈望尘莫及的高度。
  
  她就是朱丹,一个28岁的“80后”,一个会将自己的笑容放大、知道如何感染和感动别人的当红美女主播,被誉为浙江“最贵”女主持。“我不是超人,我只是努力地坚持内心的东西,学会了在最低处创造奇迹,想办法不给自己打败仗的机会。”朱丹的成功秘籍只有这一句话,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47:11

和生命拉钩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254次   那时我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五岁的女儿像个小大人似的跑前跑后地照顾我,让疼痛不知不觉地渐渐远离了我。她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个春天,让那里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女儿的乖巧使得病房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尤其是邻床的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是个重病患者,行动很不方便,连说话都很吃力,可是每当看到我的女儿的时候,她的一双眼睛便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
  
  女儿也喜欢她,偷偷跟我说她像她死去的奶奶。她常常爬到老人的床上去,缠着她讲故事。老人的故事很好听,就连我们这些大人有时候都会听得入神。但是很显然,她很容易累,每讲完一个故事,额头上就会沁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来。但每隔一会儿,她还会把女儿叫过去,接着给她讲故事,她知道这是她唯一可以让孩子坐到她床边的方法。在讲过第5个故事之后,她咯血了。护士一边批评她一边给她按摩,她憨憨地笑着说:“俺只想跟孩子多说会儿话。”
  
  医生说她的病情非常严重,现在就是靠药物来维持着。当初是一个好心人救了她,把她送到医院来的,她靠拾荒为生,一个亲人都没有,拿不出钱来治病,医院已经为她垫付了2000多元钱了。医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就是否继续为老人提供无偿治疗展开讨论,最后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一个“无底洞”,而医院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于是都同意给老人停药。
  
  停药就意味着宣判了老人的死刑。在拔掉那些针管之前,几个善良的医生凑钱给她买了身新衣服。在给她穿上新衣服的时候,护士们低声对我们说,或许这是她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她也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她和护士说出了她的心愿。
  
  谁都没有想到,她最后的心愿竟然是想搂搂我的女儿。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要求很“过分”,谁会和一个将死的人躺在一个被窝里啊!当医生向我们转达她的心愿的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一口回绝了,女儿不明就里,大声嚷嚷着要去,原因是可以听奶奶讲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个没有亲人的老人将死时的那种孤寂,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黑暗,可是我不能,也不敢让小小的女儿那么小就那么近距离地接触死亡。我叫家人把孩子领回家,孩子撅着嘴,很不情愿地跟着家人离开了。忽然,她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又跑了回来。她来到老人床边,在老人耳边小声嘀咕着什么,还神秘兮兮地把手伸进老人的被窝里。我们看到,老人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仿佛她们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小小的太阳走掉了,病房里顿时变成了萧瑟的秋天,处处弥散着衰败和哀伤的味道。
  
  那个夜晚,我难以入睡。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得到哪怕是片刻的亲情,我却没有给她,我掐灭了她生命的最后一丝火苗。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愧疚起来,朝她那里望过去。借着月光,我看到老人的身子不停地抖动着,但是没有一声痛苦的呻吟,我想她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吧,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双手可以帮帮她。那个夜晚很平静,没有因为死亡临近一个生命而感到惊惧,窗外的月光反而有些美丽,我不停地在想一个问题:女儿和老人偷偷说了什么呢?
  
  第二天早晨,护士来给老人把脉,发现老人的脉搏跳动正常,老人还活着,而且呼吸比前些天顺畅了许多。
  
  第三天,老人说她有饿的感觉了。她喝了我的家人为她熬的鸡汤。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人一天天好了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她能自己支撑着坐起来了。这在我们这个医疗落后的城市,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一周后,女儿来了,她给老人带来了一个毛茸茸的布娃娃,她说那个布娃娃就是她,让奶奶晚上搂着睡觉,就和搂着她一样。老人的眼睛又开始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了。
  
  女儿忽然“严肃”了起来,她握住老人的手,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我说:“爸爸,我又有奶奶了,我想让奶奶跟我回家住。”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郑重决定”弄了个措手不及。女儿说她离开医院的那天,对老人许下了一个诺言。她让老人等着她再来,她要给她一个大布娃娃,还要认她做奶奶。“说话要算数,我们还拉钩了呢,”女儿怕我不同意,强调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眼里含满泪水。为老人,也为我的女儿。那一刻,我感到小小的女儿是那样伟大,她让我们这些大人们感到汗颜,无地自容。
  
  院长听说了女儿和老人拉钩的故事之后,又一次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尽全力医治老人的病。“就算是为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愿。”那是院长在会议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奇迹发生,但我亲身经历的这个奇迹,更加让我刻骨铭心。它是由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共同创造出来的。
  
  老人出院,住到了我们家。女儿终于如愿以偿地睡在了老人的身边,她又缠着老人讲故事了,老人有些累,说明天给她讲两个,把今天的补上。“好,拉钩。”我又听到女儿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这个五岁的小小的太阳,将她的世界照耀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夜里的时候,我过来给她们盖被子,我看到那双嫩嫩的胖乎乎的小手和那双骨瘦如柴的苍老的手握在了一起,像一幅摄影作品,极尽和谐之美;像这个世界某个地方正在完成的某种仪式,向我暗示着一种生命的真谛:生命需要爱来传递。爱,会让生命生生不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47:24

你必须坚强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227次   他从小在贫困的沂蒙山区长大。父母给他起名郭广习,小名上海。很明显,是希望他能好好学习,拥有广博的知识,以后能到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去干一番大事业。他很懂事,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和父亲、哥哥一起下地干活。父亲先拉着犁,在地里开出一道道沟渠,然后教小广习撒花生种子。父亲告诉他,一定要把种子撒到沟里,并且每次要把两颗种子撒在一起。他疑惑不解,抬起头问父亲为什么,父亲擦去满头汗水,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只有两颗种子挨在一起,两颗花生发出芽来才能相互支撑,缠绕着向上生长,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抵挡自然界的风雨。”
  
  由于母亲常年生病,家里的收成大部分变成了为母亲治病的药。初二那年,为了30元钱的学费,他不想让已经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主动选择了退学,嚷着要外出打工。为了不让父母伤心,他骗父母说自己不爱学习。为了让父母相信,他还给自己换了另外一个名字:晓冬。从此,他开始了颠沛流离、四处奔波的打工生涯。先是在潍坊,他每天都要钻进黑洞洞、脏兮兮的下水道,进行管道疏通。但不管多苦多累,他都一声不吭。当“引黄河济青岛”工程开工后,他又随工程队一起来到青岛,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干得热火朝天……由于他踏实肯干,并能吹一口好笛子,一家印刷厂破例录用了他。他知恩图报,每天卖力干活,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文艺表演,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还组织了一个名叫“赶潮乐队”的文艺团体。
  
  1992年,《大众电影》上一则不起眼的小广告改变了他的命运。北京电影学院在那年暑假举办了一期表演夏令营。参加完那期夏令营,表演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沉浸其中,不能自拔。1993年3月,春暖花开,他内心蛰伏的表演梦想也开始发芽,缠绕着信念的枝蔓,向上突破。18岁的他毅然辞去印刷厂的工作,带着120元钱,北上寻梦。在火车的颠簸中,他想起了曾经洒下的两两相依的花生种子。他知道了,自己的内心也有两颗宝贵的种子,一颗叫梦想,另一颗叫信念。有了这两颗种子,自己的人生终究会开出一朵名叫成功的花朵。
  
  他身上所带的120元,交了北影和中戏的考试费之后,就只剩下30元了。他租住在由潮湿的防空洞改成的地下室里。有时晚上下大雨,早上起来,鞋子就在水上漂着。最窘迫时,他三天只吃了一包方便面。一连三年,他都没有考上,但他没有想过放弃。他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梦想不灭,希望无垠。他白天去当群众演员,可以获得10元的收入,晚上在地下室练习唱歌。
  
  上天不负有心人。1996年,他终于从数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用自己的努力敲开了北影的大门。十几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的考号:96222318。大学四年,他是班上最用功的学生,他无比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铆足了劲学习。表演课、形体课、台词课,还有语文、政治、外语等必修的文化课,他都玩命般学习。一有时间,他就去跑龙套,没有台词,甚至只是一晃而过,他也用心去演,全身心投入。四年的学习和实践,他每天都很忙碌,但又很充实。他收获了扎实的表演根基,自信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在课余时间,他还去旁听导演系的课。
  
  毕业后,班上的赵薇、陈坤、黄晓明、何琳等好多同学都开始走红,他却始终默默无闻。他虚心向其他人学习,默默完善自我,从不抱怨、辛勤耕耘,不急不躁、甘于清贫,总是保持一脸阳光般的灿烂笑容。他更加努力地学习,身边谁红了,谁紫了,他都努力保持平常心。他知道,只有不断前行,才能上升;只有准备,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天道酬勤,终于,厚积薄发、沉稳内敛的他等来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电影《暖》中扮演男主角林井河。他的本色出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电影也获得了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后来,《新结婚时代》里的“凤凰男”何建国,《大校的女儿》中的农村兵姜士安,《谁主沉浮》中的毛岸英,他饰演的一个个亲切、饱满的角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形象很有宽度。”著名编剧王海鸰这样评价郭晓冬。在王海鸰最新一部空军题材的作品中,郭晓冬将主演一个逐渐成长起来的帅气飞行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每天都在西郊机场苦练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站军姿、敬礼、齐步走、正步走。每天晚上9点20分准时就寝,早晨6点20分准时起床。白天和飞行员一起参加训练,晚上一起参加班务会……他相信自己的作品会再一次打动观众。
  
  静水深流,大器晚成。被石头压制的春草蛰伏之后,终究会吐出生命的嫩芽;梦想种子和信念种子两两相依的人生,终究会结出丰硕的果实。郭晓冬,一个善良、踏实、努力、本分的人,一个靠人品和作品说话的演员,一位在2006年第11届釜山电影节上被评为“亚洲十大最具潜力男艺人”的绩优股明星,一位获得2008年“年度绅士风度奖”的好男人。“你得坚强,必须坚强,因为你是个男人,该经历的要经历,该承受的要承受,任何东西也压不倒你。只要你努力和坚持,上天会送给你一份人生的大礼。”接受采访的郭晓冬以一脸略带沧桑的招牌式笑容灿烂地微笑着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47:37

拐弯的理想也可以精彩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267次   他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高材生,在学校时他爱排演先锋实验话剧,演出经常引起不小的轰动;他拿过文化部优秀表演奖,是圈内外人士关注的“表演精英”。他一毕业就深受张艺谋、冯小刚两大导演的青睐,接拍电影《活着》时,张艺谋甚至没有和他见面,只看了一段他的表演视频,就当场拍板决定用他。
  
  这样的高起点让他更加倾心艺术的高品位。他对剧本的要求非常苛刻,认为自己是表演精英,所拍的每一部片子都要有所突破,都要成为不朽的名作。心高气傲的他天生与商业电影的娱乐精神不搭调,放下身段去表演,他认为是在作践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于是,他错过了很多表演机会,在自己的理想状态下生活了很多年。但心气再高,也总得过日子。他终于扛不住了。他的同学全都改了行,有车有房,过起了富裕的生活。快四十岁的他一下子从云端跌到低谷,在最低潮的那段时间里,他天天拿头撞墙。
  
  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他开始放下身段,疯狂接戏、拍电视剧,也有了点小钱,生活逐渐有了着落。但那段时间,他心里特别不好受。因为当初的起点太高,失重以后就有点找不着北。后来他终于想通了,“其实演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样一个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要把自己的才华、想法展示出来,有时就应该放下身段,但放下来不等于俗。”把握好这个分寸让他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要用百倍的努力追回那些遗憾。
  
  2005年,他出演了宁浩导演的黑色喜剧《疯狂的石头》,这是一部用不起胶片,只能用高清摄影机来拍摄的低成本影片。他的片酬极低,但他全心投入,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倒霉的保安包世宏。他的出色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又“红”起来了,片约不断,成了很多导演的“新宠”,甚至被媒体冠以“葛优接班人”的称号。
  
  他就是国家话剧院演员郭涛。
  
  2010年10月15日,郭涛主演的《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正式上映,这标志着他已成为一名具有不小号召力的电影明星,但是之前,他走过了很漫长的辛酸之路,他的演艺生涯并不比“唐吉可德”平坦多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47:49

不要把人生看得太重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229次   年轻的时候,很看轻生命,因为生命还长着呢;年老的时候,很看重生命,因为生命已很有限。年轻时太看重生命而不刻苦或不愿作奉献,算是一种未老先衰;年老时也看轻生命,依旧活泼活跃,必能青春常葆。
  
  不要把人生看得太重,人就是那么一回事;不要把人情看得太轻,人也就那么一回事。
  
  人能改变环境,环境也能改变人。
  
  少年气壮不失稚;青年气旺不失态;中年气盛不失势;老年气沉不失志。
  
  对有些人来说,卷土重来,更显威望;就有些事而言,推倒重来,更显辉煌。
  
  看清勿看透,看穿勿看够。有谁会因为最终的死亡而放弃现时的生存呢?
  
  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不可能永处于“早晨”,但拥有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早晨。
  
  人既要活得精彩,又要活得自在。人生最好丰富多彩,也求寻常实在。
  
  对人生,有时要看得很重很重,珍惜人生,分秒必争,因为要做很多的事,也因为要快乐。对人生,有时要看得很轻很轻,人能增寿,却难免于逝,何必斤斤计较,尔虞我诈,自寻烦恼。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多留精神财富在世,光明磊落而去。一丝不挂本应无牵无挂。
  
  平铺直叙,没有惊人之笔或华丽辞藻,却四平八稳,长驱直入,善始善终。作文有此法,做人亦是如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48:08

为了“偷懒”时间:2013-03-26 作者:小小Z 点击:539次   美国有个叫杰福斯的牧童,他的工作是每天把羊群赶到牧场,并监视羊群不越过牧场的铁丝到相邻的菜园里吃菜就行了。
  
  有一天,小杰福斯在牧场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怒骂声惊醒。只见老板怒日圆睁,大声吼道:“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菜园被羊群搅得一塌糊涂,你还在这里睡大觉!”
  
  小杰福斯吓得面如土色,不敢回话。
  
  这件事发生后,机灵的小杰福斯就想,怎么才能使羊群不再越过铁丝栅栏呢?他发现,那片有玫瑰化的地方,并没有更牢固的栅栏,但羊群从不过去,因为群羊怕攻瑰花的刺。“有了,”小杰福斯高兴地跳了起来,“如果在铁丝上加上一些刺,就可以挡住羊群了。”
  
  于是,他先将铁丝剪成了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把它结在铁丝上当刺。结好之后,他再放羊的时候,发现羊群起初也试图越过铁丝网去菜园,但每次都被刺疼后。惊恐地缩了回来。被多次刺疼之后,羊群再也不敢越过栅栏了。
  
  小杰福斯成功了。
  
  半年后,他申请了这项专利,并获批准。后来,这种带刺的铁丝网便风行全世界。
  
  也许小杰福斯的创意最初只是为了弥补过失或偷懒――不用老盯着羊群,也能看好羊群。这也说明创新的动机越直接、越简单,创新就越容易成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48:22

含蓄的汗香体液广告时间:2013-03-26 作者:小小Z 点击:311次   一个女士正在公交车站台等候。远处走来一个盲人,戴着墨镜,拄着拐杖,手中提着垃圾袋。盲人拄着拐杖,到处找垃圾桶。可是他用拐杖敲来敲去,还是走过了垃圾桶,来到一位女士身边。他突然用鼻子闻了闻,把垃圾袋扔到女士的脚下。看来盲人自认为找到垃圾桶了。望着盲人远去,女士一脸惊愕,继而又十分尴尬。这时,画面推出去汗香体液广告。
  
  点评:
  
  盲人找垃圾桶,凭的是嗅觉。当他来到女士面前的时候,把垃圾袋扔到了女士脚下,一开始,观众一定想不到盲人为何将垃圾袋扔到女士脚下,但等告诉你广告产品是去汗香体液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盲人是闻到了女士身上散发出来的汗臭味,误以为女士就是垃圾桶了。
  
  如此含蓄幽默的表达方式让人哑然失笑,女士难怪会感到无地自容了。当电视机前有类似疾病的观众看了时,一定会感觉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去购买一个去汗香体液试试。广告没有直接介绍去汗香体液产品有多么好的性能,而是使用了含蓄的技巧,描述了有汗味女士所遭受的尴尬场景,从而建议广告受众应该去购买产品,消除尴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30 08:32:10

新周开启快乐扬帆起航,大家早上好,把清晨第一缕阳光()送给朋友们,祝大家新周快乐温馨,美好的一天伴随我的问候开始!今天3月30日星期一,农历二月十一,请关注新周的天气变化,白天多云,3-4级西南风最高气温13度,今日夜间多云,3-4级偏西风最低气温零下2度,气温起伏不定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初春时节多干燥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保持心情愉悦。空气质量良好,可以走出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我们要回归生活的细节,不管际遇和心情如何,活好每一天,每一刻,在生活的细节里。人活一辈子,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痛,自己扛;伤,自己愈。试着用左手握住了右手,给了自己最简单的温暖。不再奢求别人的给予,开始学着自己给自己。所谓人生,不过如此,何不快快乐乐走一朝。微笑面对,勇敢体会。有些路不合脚,却必须走;有些选择不合心,却要适应。活着,可以有无奈,但不能颓废;可以有悲哀,但不能迷茫。路是自己的,要走;心是自己的,要懂。若如此,生命稳健,灵安魂逸……

江上牧歌 发表于 2015-3-30 09:22:17

路过看看老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30 14:34:09

什么都能卖,仅仅是价格问题时间:2013-03-26 作者:小小Z 点击:757次   警笛四起,一栋楼浓烟滚滚,起火了。消防员抬着一个救护垫,准备接从高楼上跳下来的人。楼上一个老年人,趴在窗前开始喊起来:“来接我,20美元!”这时,另外一家的女士趴在窗口哭着喊:“30美元!”消防指挥员赶紧拿起话筒,朝大楼喊起来:“30美元!还有吗?”一个中年男子在窗前喊道:“50美元!”
  
  随后,在消防指挥员的主持下,不断有人叫出:“70美元”、“90美元”……最后一个女士喊:“200美元!”消防指挥员大喜:“200美元!还有人出更高的价吗?”周围一片寂静,指挥员命令抬救护垫的下属过去接她。女士看到救护垫在自己楼下的时候,飞身一跃,跳了下去。就在人影在空中飘荡的时候,一个急促的声音喊道:“210美元!”抬救护垫的消防员听到这个更高的价格,赶紧朝着这个声音跑去,可怜那个已经在半空中的女士,重重地砸在了地上。接着,在警车的呜呜声中,弹出了广告词:什么东西都能卖,仅仅是价格问题。随即,弹出一个拍卖网站的页面。
  
  点评:
  
  这是一个十分幽默的消防员营救场面,大楼着火,许多人都争先恐后想使用救护垫,于是展开了一场生死竞价。消防指挥员当起了竞价主持人,拿着话筒喊话,样子十分滑稽,尤其是一位女士好不容易以200美元谈妥,而且已经从楼上跳了下来,可是一听到还有更高的210美元价格,救护垫马上转移,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那位跳楼女士已经重重砸在了地上,故事情节十分幽默。这是一个十分具有创意的诙谐、幽默的拍卖,旨在说明它的广告词:什么都能卖,仅仅是价格问题。如此幽默的广告不仅能取得很好的广告效果,在广告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个经典之作。
页: 2678 2679 2680 2681 2682 2683 2684 2685 2686 2687 [2688] 2689 2690 2691 2692 2693 2694 2695 2696 269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