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07:04

著名作家林清玄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142次   从与人相似到与众不同
  
  他是一个苦孩子,祖上世世代代都在大山中耕田,家里每天都要为三餐烦恼,为他的学费烦恼。在他上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养了3000只鸡,天还没亮,他就要去喂鸡,捡鸡蛋,把成百上千个鸡蛋排好,然后打两个鸡蛋吞进肚里就去上学。放学回来,他马不停蹄继续去喂鸡。他常常一天只吃一个馒头,饿得受不了时,只好灌一肚子水充饥。
  
  也许因为贫苦不堪和生活的忙乱、狼狈,他变得异常自卑、害羞。见到人,走到10米,脸就开始红;走到5米,耳根开始红;走到3米,连手掌都红;走到面前时,甚至红到了脚指头,而且一句话也讲不出,只好转身逃跑。
  
  因为常常孤身一人,他爱上了看书。由于拥有的书很少,一旦借到,他就感到珍贵得不得了,不管拿到什么书,他都用心地看,睡觉时,宝贝一样抱着、枕着。上小学三年级以后,他每天坚持看一会儿书,才睡得着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这样自卑、害羞下去,确实不是一件好事,但一直无法克服自己的弱点,走出心理阴影。直到一天,有人告诉他一个道理:其实“我们都是人”,非常相似的人,大概95%的东西都很相似。比如,别人有五官,你也照样有五官;别人有胳膊、腿儿,你难道没有吗?别人有感情有思想,你不也有喜怒哀乐吗?
  
  抱着这样的态度,他开始尝试跟人交往、沟通。每当害怕时,他就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我们都是人,没什么好害怕的。”这句话鼓励了他,他变得越来越有勇气,终于可以自如地与人交往。最初当记者时,他继续用“我们都是人”这句话做勉励,成功地采访了许多人,还赢得一位长相漂亮、家世又好的女生的爱。
  
  但后来,他又渐渐发现,只成为一个跟别人极其相似的“我”,相当没意思。他想:人人有95%的相似度,那5%的东西就应是最关键的东西吧?这5%,可以让自己在跟别人平等的同时,拥有宝贵的自我。一天,他看到一篇介绍香水的文章,说百货公司出售的香水,其实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就是各家的秘方。他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也应有这5%的人生秘方。
  
  在报馆工作10年后,他升任主管。升职后,他每天都要开5个会,俗务缠身,让他倍感烦恼。他反思自己:这是我要的人生吗?他甚至想象自己将来腆着大肚子,以领导的身份在报馆晃来晃去的样子,心旌日益动摇。
  
  正好那段时间,他对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一次,他阅读印度的《奥义书》,读到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这段话,尤其“觉悟”两字给他极大的震撼,可谓醍醐灌顶。
  
  从此,他辞掉工作,找一个地方隐居了两年,出来后便开始高密度地写作和演讲,想把自己的所得所悟告诉世人。他先后出版了138本著作,在华人阅读圈赢得广泛美誉。至今,他仍然坚持为读者传递智慧和超越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活境界。
  
  走过生命的青涩岁月,在繁华落尽的年龄,接受记者采访,他意味深长地讲道:“你内观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5%,就不会迷惑;对外的时候你要观照那95%,跟人来往才能内敛、含蓄。简单点讲,前面是超凡入圣,后面是超圣入凡。”他还说:“香精是要熬个五年十年才加到香水里面去的;人也是一样,要经过成长锻炼,才有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是独一无二的。”
  
  他就是著名作家林清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07:35

人生尽在“三”中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515次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谈论人生,往往言不尽意。然而,历史上,圣贤、学者、作家、诗人等,凭借睿智和慧眼,总能对人生有深刻的洞察、体悟,且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大彻大悟的,他对人生不同年龄阶段提出过不同的要求:“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之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之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果真能够守住这三“戒”,一生大致无虞了。
  
  《明清哲人名言录》里说:“童年不宜过顺境,中年不宜过闲境,老年不宜过逆境。”这三“境”,似乎勾勒出了人生应如何度过的法则。童年是人格的磨练期,吃点苦、受点难,大有裨益;中年是奠定晚年安乐的基石,要多努力,多积蓄;及至老年,不必再勉强自己冲锋陷阵、不遗余力,好生颐养才是要义。
  
  丰子恺先生在《我与弘一法师》中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这三层楼,一层比一层高。凡夫俗子,虽不能至,却可心向往之。
  
  大学者胡适认为,进入社会这个大世界,有三味药可随时防身救急:“第一味药是‘问题丹’;第二味药叫‘兴趣散’;第三味药称‘信心汤’”。胡适的这“三味药”很实在、很管用。只要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了,这样你也就会继续有知识上的长进;在每种平凡景色中享有额外的兴味,人生便有更多充实;而人在任何时候,都应满怀信心去开创,这样才无怨无悔。
  
  诗人刘大白在《旧梦之群》中写道:“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这首小诗精警洗练,道尽了人生的真谛。少年时早立大志,自我设计,一次次描绘人生蓝图;壮年时坚实施工,实现自我,一座座构筑理想大厦;老年时回首往事,一页页检阅人生履历,心境淡泊宁静。如此人生,岂有遗憾?
  
  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在给友人的生日题词中写道:“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这三个要素,说的是交友,而交友是人生中的一门必修课,需“才、情、趣”三者兼备才好。
  
  有三句话,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每天都要问问自己是否做到。第一句话是“有人爱”;第二句话是“有事做”;第三句话是“有所期待”。俞敏洪的这三句话,我们亦可借鉴。“有人爱”,无论爱别人,还是被别人爱,都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幸福,从而为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积蓄能量,注入活力;“有事做”,会让我们日子充实、安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算不能出人头地,也必定有所作为;至于“有所期待”,会让我们认准目标,不断前进,而不致整日庸庸碌碌,稀里糊涂。
  
  旅美作家刘墉在谈到人生的取舍时说,“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那么怎么取舍呢?刘墉的答案是:“少年时取其丰,舍其不能有;壮年时取其实,舍其不当有;老年时取其精,舍其不必有。”的确,人的一生是在许许多多的“取与舍”的矛盾和冲突中度过的。如能做到正确取舍,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健康的人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07:47

没有答案的问题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343次   回故乡参加一个堂侄子的婚礼,见到了很多旧时的伙伴。交谈中,我很惊诧,一向偏僻的故乡,现在信息也很灵通了。他们询问我很多他们听说的外面的事情,时事政治的,经济政策的,居然有几位甚至问我现在城市里十分流行的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问题。他们说,他们也很担心。
  
  我在感叹乡亲们融入信息时代的热情之外,这样告诉他们:这个问题不是他们应该关心的,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确切的结果。对于一个全世界都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问题,我们关心它做什么呢?我们生活在农村,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价格,关心自己田地里的收成,关心国家的惠民政策就足够了。
  
  去一所大学的文学院讲课,很多年轻的学子问我一个这样的问题:自己的专业是文学,自己也爱好文学,但是,在这个一切讲究金钱的时代,文学还有多少市场?文学还有前途吗?文学能够养家糊口吗?
  
  我这样告诉青年学生们: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哪里,但是,有一点是我能够确定的。我坚信,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如果你不是所在行业中的翘楚和精英,如果你不能够在你所在的领域有所成就,你都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有一个正处在人生困惑中的年轻人,曾经这样问我: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活着?
  
  我说,你问的问题太大了,这个问题你本来不需要费神考虑,你只需要考虑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就可以了。你的女朋友离开了你,你应该想到的是你们肯定是不适合在一起的,你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再找一个合适的。对现在的工作你不满意,你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至于人活着有什么意义,那是哲学家们的事情,与你无关。
  
  孩子问我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时间有始终吗?时间是怎么来的?
  
  我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你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你只要考虑自己如何利用好每一天,如何不虚度每一天时光就可以了。
  
  有一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的末日困扰,他希望能够弄清楚自己究竟哪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以便安排好自己余下的时光。
  
  我见到这个人的时候,感觉他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了,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重复着自己的问题。
  
  我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末日,你为这个问题困扰不觉得自己很可笑无知吗?你应该考虑的是每一天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如何孝顺自己健在的父母,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如何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其他的都与你无关。
  
  在我们中间,每天有多少人在为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困扰?我们每天考虑过多少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把那些没有答案的与自己无关的问题统统放下,我们难道不是一个快乐轻松的人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08:12

在我人生的下半场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272次   赛场上的下半场,厮杀激烈,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是白热化的沸腾。那么人生的下半场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如果按照平均年龄80岁来计算,我已经进入下半场了。在我的上半场,我从一个山里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在中国籍籍无名的小作家,我的知名度,也只在我老家那个村子里传来传去,所以,我有时惭愧地感到,我真像一个骗子。
  
  一个站在纸张上的孱弱文人,一个眼神梦幻迷离的人,能为老家的乡亲们做什么呢?尽管在这个国家的报刊上,我发表了很多文章,但那都是一瞬间的烟花。有一次,我从一个垃圾站路过,正好看见发表了我文章的报纸,被一个拾荒的老人用铁钩钩到竹筐里,老人在风中翻飞的白发,远比我的文字沧桑得多。
  
  我肉体享受物质带来的快感,我精神世界享受想象、阅读、写作、情爱、名誉带来的快感,从来没有什么不朽,这是我在人生上半场彻底明白的道理。其实我用这种腔调表白,还是有一点虚伪的。我的朋友付力说,只有当进入火葬场时,所有的恩怨情仇,所有的浮名实利,才真正戛然而止。
  
  “众人的生活,无非沉浮于简单之极的物质,羊肉烩面,麻婆豆腐,男女之事……”这是作家刘震云笑眯眯地告诉朋友的话。他还说,论及精神,便属扯淡,是一些知识分子的矫情。有了扯淡的“精神”追求后,却又矫情于付出。很多看起来高尚的理想、梦想,一旦我们静坐下来打量,其实都是裹着厚厚物欲的内衣,而外衣披着粉红的薄纱。一些梦想为什么那么沉重,不能像鸟儿一样飞翔,是因为名利的肉身像灌满了铅,让刚刚打开的翅膀,訇然落地。
  
  人生的上半场,当然有很多理想和梦想。一个朋友说,不是所有梦想的卵子,都能够受精。难怪,有那么多梦想的卵子,最后连蝌蚪也没有变成一个。梦想的实现,往往有很多艰难、辛酸和挣扎,很多成功者背后,是一条荆棘丛生甚至血淋淋的路。人生的上半场,一些世俗的成功,大多是名利的一次盘点。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我想,应该是在人生的下半场。
  
  一个中年朋友和我在湖边的桂花树下喝茶,他对我缓缓说道,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才是通向自由之途。我大惊,他竟说出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半个月后,朋友突然给他老婆留下一张纸条——他到一个庙里去了。吃素食,念佛经。可就在他焚香叩拜时,他脑子里企求的还是生意发财。论财产,他早已是富翁了。这样说吧,在我出于锻炼目的汗流满面地打打乒乓球时,他已经坐飞机如打的,在南方的大草坪上打高尔夫球了。后来,他感觉索然无味了——人,干吗要把一个球反反复复打入黑洞里,他觉得这对自己的人生预兆不好,就不打高尔夫球了。
  
  朋友从寺庙里回来了,他说,我得继续在红尘凡间挣扎与修炼。他对我说,让我把名利缠身的“衣服”一件一件慢慢脱掉吧,最后,换回一个完全自由之身。
  
  梦想,是人类前行的齿轮。可梦想也如那烟花,妖艳妩媚。在人生的下半场,我唯一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就是,在人生的河流里,分清哪些是梦想,哪些是欲望。正如我怀着美好的心情,远望一条河流,哪些是飞溅起的浪花,哪些是随波泛起的泡沫。
  
  在我人生的下半场,我偶尔与平庸作对抗,但我终究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挣扎的次数逐渐减少,我要和我的世界达成和解与妥协。我可能还在为生存奔波甚至流泪,但我要做一个明白人,我至少要为生活静默而欢喜,并鞠躬致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25:22

假如让我再活一次(动物)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810次   猫: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老鼠。我偷吃主人一条鱼,会被主人打个半死。老鼠却可以在厨房里翻箱倒柜,大吃大喝。
  
  鼠: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猫。吃皇粮,拿官饷,从生到死都有主人供养,时不时还有我们同类给它送鱼送虾,自在得很。
  
  猪: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而我们只是傻瓜、懒虫的象征,连骂人都要说“蠢猪”。
  
  牛: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干的是力气活,可有谁给我评过功,发过奖?做猪多快活,吃罢睡,睡罢吃,赛过神仙。
  
  鹰: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我们呢?一年四季漂泊在外,风吹雨淋,还要时刻提防冷枪暗箭,活得多累呀。
  
  鸡: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任意捕兔捉鸡。而我们除了生蛋外,每天还胆战心惊,怕被捉被宰,惶惶不可终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25:38

烛光下的先知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474次   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应门,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着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
  
  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
  
  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黯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光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异乡人这才发现,烛光虽然不太明亮,但周围的确连一只飞蛾都没有。
  
  越炙手可热的位置、越一本万利的行业,就有越多的人竞逐,就像飞蛾绕着煤油灯飞舞。置身其中,就会不断受到骚扰。不同的光,吸引不同的人。不愿与飞蛾共舞,受其奴役,就要自觅光源,找个安静怡人的角落,点燃自己的蜡烛。
  
  也许不能大放光彩,但毕竟是个干净、明亮,自己挣来的地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25:55

都是聪明人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409次   车停了。里面几乎坐满了人,却有一个位置空着。空位边上站着一个年轻女人,上车的人纷纷抓住把手,自觉地靠边站着。
  
  有一个人朝那个空位方向看去,看了又看,最终没有过去。另一个人欲过去,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那个站立的女人毫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他醒悟过来:“哦,位子上有水吧?”最后一个胖妇人挤了过去,她困惑地问那个年轻女人:“你为什么不坐?”年轻女人笑了笑,没有回答。胖女人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欲擦座位,想了想又缩回了手。
  
  我有些好奇,难道那个座位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站在我边上的人是个多舌的,他对旁边的人说:“那个空位没人坐总归有道理的,好坐的话早被前面的人抢了,还轮得到后面的人?”
  
  车子过了几站,有人上,有人下,那个座位始终空着。乘客的表情几乎是一样的,判断也是一样的——既然边上站着人,这个座位肯定是有问题的。后来,车里空了一些,我走向那个空位,它干干净净的,也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这让我很吃惊。怎么回事?就因为先前站着的那个年轻女人不想坐,于是导致了所有的人不敢坐?
  
  我心安理得地坐下来,很自然地想起长者对我的教导: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再多的人对同一事物持同一看法也不能证明它就是客观。是的,生活中更多的是盲从。
  
  快到站了,我站起身来,几个人急不可耐地挤过来。一个动作灵敏的小姑娘抢了先,她笑嘻嘻地坐在刚才我坐过的位子上,从她的男朋友手上接过那只庞大的洋娃娃,男朋友抚了抚她的头发,一副爱怜的模样。
  
  车里再也没有空位。一切都很正常。我知道,这位子就循环下去了,它空后就会有人来坐,没有道理让它空着。
  
  但是也很难说,如果她走后边上的人凑巧也不想坐呢?而后面上车的人又凑巧全是聪明人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26:08

岁月里你沉淀下什么味道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384次   几乎是每天,在公交上、地铁里、网络中、马路边,都会与数不清的人擦肩而过,如果无缘,此后我们再不会相识。其中的大多数,都不过是路边的风景,经过便已忘记。他们在我的生命里,无色,无味,无形,不过是瞬间,他们便化为模糊的一团,甚至,连这样的一团,也没有。但也有时候,他们比任何一个我所熟识的朋友,都更为清晰地印入我的生命。
  
  曾经在路边的报亭旁,看到一个傍晚收工的年轻人。是个在街巷上做饼的青年,一辆三轮车,一口锅,一罐气,一袋面,一个钱盒,便是他全部的家当。他将车刚刚停住,报刊亭老板便朝他喊,嘿,你要的杂志,今天终于来了!这样一个头发蓬乱、衣服上沾满了面粉的年轻打工者,我猜想他所喜欢的杂志,当是火车站旁经常出售的那些纯粹刺激感官的低劣报刊吧。但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拿了一本心灵小品类的杂志。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个风尘仆仆的年轻男人,想他在灯光昏暗的出租屋里,于周围人此起彼伏的划拳声、哈欠声和恶俗笑话中,连唇边的饭粒也来不及擦,便倚在床头,翻看起最新买来的杂志。这样的夜晚,整个城市正在灯红酒绿中,沉醉迷离,有人吞云吐雾,有人酒吧买醉,有人迷失街头,唯独他,用一本安静的杂志,将喧嚣屏蔽在心灵之外。或许,还没有家庭的他,也会在日后慢慢成为一个世俗的男人,但那一刻,我还是愿意将他异乡捧书夜读的安然,看成是一朵槐花,在农家的院里,在有月亮的夜晚,将朴实无华的香味,传给哭啼不眠的孩子。
  
  也常在网上,闻到许多辛辣刺激且呛鼻的味道。记得一个热闹的漫画群里,有一个人,看到新来的我,得意洋洋地将头凑过来,说,知道吗,我边玩边画,很轻松地,一月便可挣到过万银子,而且,是要有人一次次求我找我。不像你们写字的人,那么辛苦地熬夜,眼里熬出血丝来,还未必有人会用。我在群里,看着他跟一些新手傲慢地夸耀着,犹如一个打着饱嗝、财大气粗的商人。
  
  这种在人面前,将视线高傲扫过的人,我曾一次次地遇到。譬如在会议上,将别人的观点批得一无是处的某个专家;譬如MSN上,只肯用英语与我交流的在国外的某个镀金者;譬如心情不好,无缘无故地冲自己下属发脾气的领导;譬如有了一点点成就,便自恃甚高而不肯与比自己低的人闲聊的所谓名家。当我与他们遇到,听见他们夸夸其谈,我会下意识地掩鼻走开。我总是会从他们的身上,嗅到一股浓重的韭菜包子或者大蒜的味道。这样的味道,经由一个发酵许久的饱嗝打出来,愈加恶俗不堪。
  
  曾经在市区的公园里,看到一对父女。是周末清爽的早晨,女儿牵着父亲的手,默默地向前移动。父亲显然是患过脑瘫,神情有些呆滞,但还是在女儿的牵引下,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动着。周围,是鸟语花香,而做女儿的,却只是注视着父亲的脚步。他们之间,并没有语言,甚至在这样一个活力充沛的清晨,他们的出现,显得有些略略不合时宜。行了不过是几十步,做父亲的便累了,不管女儿怎样哄劝,都孩子似的不肯再前进一步。30多岁的女儿,就将随身携带的小板凳放在路边,让父亲坐下,而后,她蹲下身去,为父亲脱下鞋子,轻轻地按摩着他的脚掌。这当是他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个镜头吧,但那一刻,我还是被这样一对父女深深地打动。在那样一个几十种花竞相绽放的清晨,我却只闻得到茉莉的浅香,它们温柔缭绕着,如一股溪水,浸润着我的心田。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与成千上万的人擦肩而过。我们将别人视作可逃或可亲的味道,而也必有人,从我们身上,闻到同样馥郁或者刺鼻的味道。
  
  而你,在人群中,于时光里,究竟想要沉淀出哪一种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26:22

菲尔普斯:百年奥运第一人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148次   菲尔普斯:百年奥运第一人
  
  8场比赛8枚金牌,7次打破世界纪录,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超越了前辈施皮茨保持36年之久的奥运会单届个人金牌纪录,同时也将自己的奥运会金牌总数增加到了14枚,成为百年奥运史上的第一人。
  
  菲尔普斯出生于1985年6月30日,父亲是警察,母亲是中学教师。菲尔普斯从小就很淘气,一刻也闲不下来,不是在院子里到处跑就是在家里到处窜。而在学校课堂上,他也从来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后来,他被诊断为多动症,只得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因为服用药物后会有嗜睡的副作用,菲尔普斯只好选择不断地运动,那时候他每天都要练曲棍球、棒球,还有游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9 10:26:34

你的眼睛是大海的底部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92次   你的眼睛是大海的底部
  
  是我沉船的故乡
  
  你是我的身体
  
  是我的发明和毁灭者
  
  你的缄默像地震一样使我倒塌
  
  你像夜一般唤醒我梦里的每个小零件
  
  在吻我的唇时你已堵住了
  
  我的天堂的入口
  
  我的人生,只有一次拥抱那么长短
  
  而死亡,只有一个眼神那么大小
  
  相遇是我们之间的错别字
  
  用一生也无法更改
  
  我一无所有,只能借用你的内心来爱你
  
  爱你对我的伤害——成为你的同谋
  
  爱你对我的遗忘
  
  爱你死后不能带走的那一部分
页: 2672 2673 2674 2675 2676 2677 2678 2679 2680 2681 [2682] 2683 2684 2685 2686 2687 2688 2689 2690 269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