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2:32
我们需要你时间:2012-12-25 作者:小小Z 点击:234次 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乡下农村,一个就生活在医院所在的城市。生活在医院所在城市的病人,每天都有亲朋好友和同事前来探望。家 人前来时宽慰说:家里你就放心吧,还有我们呢,你就安心养病吧。朋友探望时劝慰说:老宋,现在你什么也别想,就一门心思养病就行。单位来人时开导说:你放心,单位上的事,我们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现在地工作就是养病……
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只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守护着。他的妻子十天半月才能上来一次,或送钱,或送些衣物。妻子每次来,总是不停地说这说那,要丈夫为家里的事情拿主意; 快要浸种了,今年是种“六四”还是“四六”?再过两天,他大伯就要嫁女了,你说送多少贺礼啊?梅子说要跟她表姐去“出门”,我还没答应,这事要你拿主意……
几个月后,生活在城市里的患者在亲人悲天怆地的哭声中永远地去了;而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生活在医院所在城市的那位病人,在亲人、朋友、同事一声声“你放心吧”、“你就安心养病吧”的宽慰声里,意识中感觉他们已不需要自己,自己也就失去了活着的价值意义,渐渐地失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在孤独寂寞与病魔的吞噬中一点点的死去。
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在妻子大事小事都要自己定夺、拿主意中,意识中感觉家人对自己的不可缺少,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意识到自己必须活着,哪怕仅仅是给家人拿些主意,于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你放心吧”、“你就安心养病吧”,绝大部分情况下这是出自善意的劝慰。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却似剪似斧,剪断着人生的脐带或砍断着生活之舟的锚链。带着“需要”去看望我们关爱的朋友,直截了当告诉他:我们需要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3:26
掌心化雪,滴滴晶莹时间:2012-12-22 作者:小小Z 点击:369次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从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4:25
上世纪早期的招聘启事时间:2012-12-22 作者:小小Z 点击:203次 现招聘男孩一名――他要坐立笔直,言行端正;
他的指甲不能乌黑,耳朵要干净,皮鞋要擦亮,清洗衣服,梳头发,好好保护牙齿;
别人和他讲话的时候他要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但与已无关的事情不要过问;
他要行动迅速,不出声响;
他可以在大街上吹口哨,但在该保持安静的地方不吹口哨;
他看起来要精神愉快,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从不生气;
他要礼貌待人,尊重女士;
他不吸烟,也不想学吸烟;
他愿意说一口纯正的英语而不是俚语;
他从不欺负别的男孩也不允许别的男孩欺负他;
如果不知道一件事情,他会说:“我不知道。”当他犯了错误,他会说:“对不起。”当别人要求他做一件事情,他会说:“我尽力。”
他会正视你的眼睛从不说谎;
他渴望阅读优秀的书籍;
他更愿意在基督教青年的体育馆中度过闲暇时间,而不是在密室中赌博;
他不想故作“聪明”或以任何形式哗众取宠;
他宁愿推动工作或是被学校开除也不愿意说谎或是做小人;
他是讨论喜欢的人;
他在与女孩的相处中不紧张;
他不会为自己开脱,也不会总是想着自己或是谈论自己;
他和自己的母亲相处融洽,和她的关系最为亲近;
有他在身边你会感到很愉快;
他不虚伪,也不假正经,而是健康、快乐、充满活力;
任何地方都需要这样的男孩。家庭需要他,学校需要他,办公室需要他,男孩需要他,女孩需要他,世界万物都需要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4:38
关爱到极致时间:2012-12-22 作者:小小Z 点击:306次 美国西部大峡谷对外开放的初期,曾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游客。在进入大峡谷前,有两条岔道可以选择。导游总会做出一个有趣而令人费解的安排,就是把男女游客分开,分别坐上两辆车,从两条不同的山谷驶入大峡谷,出了大峡谷后,原来是哪辆车上的游客,再回到哪辆车上去。这多少显得有些麻烦。
导游的解释是,两个山谷中的风景有所不同,其中一条男人看着最美,而另一条女人看着最美,所以要把男女分开。两条山谷一样长,都是三公里,这样两辆车子钻出山谷后,便会再次重逢。只是所有的游客出了山谷,都会觉得导游是在瞎说,没有美景,根本没有。奇怪的是,尽管这样,也没有人去投诉,甚至没有人提出过质疑和反驳。
两年之后,终于有一位台湾游客忍不住,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第一份投诉。她对导游让男女游客换车的做法十分不解,因为山谷中并没有导游说的美景。
旅游部门接到投诉后,找到这位游客,真诚地向她解释,问她当时在山谷里都做了什么。女游客说,除了下车解手,没做别的。旅游部门的人说,这就对了。在进入大峡谷的整段路途中,由于条件所限,没有一处厕所。但在到达目的地前,大多数游客都会有上厕所的要求。这是司机和导游为了游客们的方便,想出的惟一可行的法子。只是由于各国游客混杂在一起,语言不通,无法一一解释,只好说去看美景,这很容易让大家接受。这是导游想出来的最为人性化的关怀。这位游客被深深感动了。
法国的化妆品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然而,却有一位中国的消费者,把一家法国化妆品专卖店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欺诈。法官看了诉状,查了化妆瓶,便立即受理了此案。原来在化妆品的瓶子里,藏有一个不易被人发觉的瓶底,是夹层,夹层浅得只有手指肚深,伸手就摸到了底。也就是说,里边的化妆膏只有一点点,而不是包装上写的那种重量。这种把戏,在国内有人早就玩剩下了。
在即将开庭的时候,专卖店的女老板不但不检讨自己的欺诈行为,反而让法官赶紧告诉原告,让她尽快撤诉。法官愤然,被告怎么能劝让原告撤诉呢!
女老板拿出产品给法官演示,瓶子里确实藏有一个瓶底,但这是为了消费者的利益,是法国人花巨资研制的。原来在顾客使用化妆品时,瓶里的化妆膏都有无法挤干净的现象。于是,法国人便研制出可以随着化妆膏的减少而不断上升的瓶底,既让消费者省去了拼命挤压的麻烦,又可以让消费者将化妆膏全部用完,节省每一分钱。夹层里的瓶底,是用空气压缩原理制成的。
女老板的演示,让法官大吃一惊,如此能自动上升的瓶底,真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事情让人感动,却差点成了被告。原告明白后,同样感到震惊和感动,不仅向专卖店赔礼道歉,还买了整整两箱同样的化妆品送给朋友,以弥补内心的歉意。
在南非,有一种清凉的解暑药,相当好用。但游客们发现,瓶盖有时打不开,于是纷纷向有关部门反映瓶盖问题,怀疑是假冒伪劣。其实包装上早有说明,只是一些游客不大精通当地文字。南非的温度非常高,天气变化无常,而此药由纯天然植物制成,在一定的高温和时间下就会失效。由于游客无法掌握南非的天气,更不知道药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为了方便游客,南非人专门研制出了这种敏感的瓶盖,只要到达一定的高温和时间,瓶盖就会自动封闭,以提醒消费者药效已到期。人们知道了这一作用后,无不欣然而感动,想不到南非人会把事情做到如此周全的地步。
天下许多事,由于过分关爱和周全,往往会把事情做得过了头,让人产生错觉。世间之事,做到极致时,都会反过来,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就像母亲关心孩子,那颗无微不至的心,常常让粗心大意的孩子不知所措,难以理解。
然而这一切,却有挡不住的关爱在里面。天下最让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莫过于这种“关爱到极致”的误会,莫过于这误会中所包含的人间真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4:51
永怀天使之心时间:2012-1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71次 那天是周末,商场里顾客不少,人头攒动。我漫无目的地转悠着,快走到服装区的时候,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迎面站在我面前,“拦住”了我。这个人的手里,还拿着一沓类似便笺的纸,见我停下来,便快速地往纸片上写下一些字。
职业乞丐!我的脑海中迅速跳出这样一个词。因为就在上周,我去买鞋的时候,就曾经见过这个人,当时弓着腰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伸手向来往的顾客要钱。今天,他居然装扮成了一个“聋哑人”,可笑之余又让人觉得可气。我拿出十足的耐心,等着他写;在我想来,他所写的,不外乎是编造的一些人生灾祸或者不幸罢了。他把纸片交给我的那一刻,我看也没看,就折叠了几下,放在衣兜里。我说,对不起,我还有点儿急事,一会儿再看你写的是什么。趁乞丐一愣神的工夫,我便急匆匆地走开了。走开的一刹那,我自鸣得意,因为在我想来,我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羞辱了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
从商场出来,我还沉浸在羞辱一个人的愉悦之中……毕竟,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是该羞辱一番的。我从兜里掏出那张纸片来,想看看乞丐到底编造了哪些人生的不幸和灾祸,一折一折展开来,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这样一行字:你的身后有小偷,注意点儿,他一直在跟着你。我惊了一身冷汗。赶紧摸摸牛仔裤的后兜,却发现,我揣在里边的几百元钱已经不翼而飞了。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局促不安,不是因为丢了钱,而是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卑劣:当一个乞丐以一个天使的身份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却心怀恶意,羞辱嘲弄了他。
记得,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余光中先生曾说过这样―句话:第一阅读,不要随便赶走来到你家门口的乞丐,那可能是来检验你的天使。也许,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有许多人,会以一朵云的阴凉、以一阵儿和风的轻柔、以一茎花的芳香,以种种可能的方式,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他们怀着善良、真诚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来帮助我们、成就我们,可是,由于我们内心的褊狭,隔着世俗的距离,对他们怀着偏见、冷漠、歧视乃至敌意,把他们当成了陌路、对手或者敌人,从而让我们一次次错过天使赠予的抚慰、关爱和温暖。只有我们心里藏有天使般的善良与纯净,才会有天使攀上我们生命的窗台,登临我们命运的门槛,为我们的人生路上铺满一地金黄的阳光。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得到天使的恩宠,就要永怀天使之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5:13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时间:2012-1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85次 张君从英国留学归来,我们几个好友为他设宴洗尘。席间,一个朋友不雅的口头禅使他很不快,几次露出厌恶的表情。席散送张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释说,那句口头禅不过是无所指的语言习惯,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张君沉默了一会儿说:“我给你讲一下我刚到英国时的经历吧!”
和在布里斯托尔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我也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这样既省钱,生活条件又好。
房东姓坎贝尔,是一对老年夫妇。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收我几英镑房租,硬把我从邻居家“抢”了过来。有一位外国留学生住在家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们不仅很快让整个社区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还打电话告诉了远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儿女。
为了实现我出国留学的梦想,父母欠了十几万元的债,我自然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白天刻苦用功自不待言,晚上在图书馆一直待到闭馆时才离开也是常有的事。好在我遇到了好东家,可以一门心思学习,一点儿也不用为生活操心。每天我回到“家”里,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我,每隔四五天,坎贝尔太太就会逼着我换衣服,然后把换下的脏衣服拿去洗净熨好。可以说,他们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待我。
可是,过了没多久,我就感觉坎贝尔先生对我的态度有些转冷,看我的眼神有些异样。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坎贝尔先生都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话咽了回去。我开始猜测,他们是不是嫌收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说?
那天晚上11点多我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尔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寒暄两句后,坎贝尔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谈话的架势。看来他终于要说出憋在心里的话了。我心里早有准备,只要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内,他加租多少我都答应,毕竟这样的好东家不是到哪儿都能找到的。
“孩子”,坎贝尔先生开口道,“在你中国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时,不管你的父母睡没睡,你都使劲关门、噼噼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
我愣住子:难道这就是憋在他心里的话?
我说:“我说不清,也许……”真的,长这么大还从没有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自己也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我相信你是无心的。”坎贝尔先生微笑着说,“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来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能够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坎贝尔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伤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让我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会把我善意的提醒视为伤害你的自尊吧?"
我很勉强地点头。我并不是觉得坎贝尔先生说得不对,或者有伤自尊,而是觉得他有些斤斤计较。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他们从没跟我计较过这种事,如果我也因此打扰过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容忍我的,充其量把他们的卧室门关紧而已。我心里感叹:到底不是自己家呀!
当然,尽管我心里有牢骚,但我还是接受了坎贝尔先生的提醒,以后晚上回屋尽量轻手轻脚。
然而,不久后的一天中午,我从学校回来刚在屋里坐定,坎贝尔先生就跟了进来。我注意到,他的脸阴沉着,这可是很少有的。
“孩子,也许你不高兴,但是我还得问。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开马桶垫子?”他问。
我的心里“格登”一声。我承认,有时我尿憋得紧,或者偷懒,小便时就没有掀开马桶垫子。
“偶尔……”我嗫嚅。
“这怎么行?”坎贝尔先生大声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女人不尊重!”
我辩解:“我完全没有不尊重别人的意思,只是不注意……”
“我当然相信你是无心的,可是这不应当成为这样做的理由!”
看着坎贝尔先生涨红的脸,我嘟嚷:“这么点儿小事,不至于让你这么生气吧?"
坎贝尔先生越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的。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我不耐烦地听着,并随手拿起一本书胡乱翻起来。我觉得坎贝尔先生过于苛刻,这种事如果在咱们国内,那还算是事吗?
晚上我躺在床上考虑良久,决定离开坎尔家。既然他们对我看不上眼,那我就另找一户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
第二天我就向坎贝尔夫妇辞别,全然不顾他们的极力挽留。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令我始料不及。
我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竟然都以同样的问话接待我:“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予?”那口气、那神情,让我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问话,我只有满面羞惭地返身逃走。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了坎贝尔先生说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句话。在人们眼里,我既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一个浅陋的、缺乏“修养”的人。
我一点儿也不怨坎贝尔夫妇把我的“不良习性”到处传播,相反,陷入了如此窘境,我对他们的怨气反而消失了,甚至还非常感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没有那段尴尬的经历,我不知道我是否还是那样令人生厌地“不拘小节”,嘴上同样挂着难听的口头禅也未可知呢!
张君的讲述令我无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5:34
四个电话,真正的男人真累时间:2012-1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15次 在火车站等火车,看看时间尚早,我就到外面广场上溜达,准备给家里打个电话。在公用电话亭里,一个小伙子正坐在一个破旧的皮箱上打着电话。
“是小伟吧,我知道难为你了。哦,工资低一点儿也行。你知道我,我能吃苦的。我是今天夜里的车,买不到票,我都来了三天了,人太多啦!大概后天早上到,我找你还打这个电话行不行?那好,麻烦你操这个心。谢谢!谢谢!”
接着,他挂断后又拨通了一个:“是陈明吗?是这样的,我准备到广州去打工,可到了火车站,买不到票,一住就是三天,我身上的钱花完了,你能不能借我点儿钱用?100块钱就行。那边的工作已经找好了,一个月800块,拿了工资我就寄还给你……噢,那就算了吧,我再想想办法。”
随后,他又拨通电话:“妈,我已经到了,早上就到了,已经住在厂里了,你放心!工资也不低,一个月1000块呢!我知道!我知道!妈,路上累得很,我要洗澡了,洗完澡好好睡一觉,明天就正式上班了。我挂了啊。妈。”他给了母亲一个善意的谎言。
最后,他放下电话,叹了口气,又拨通了一个电话:“秀莉,我到了,工作也找好了。这厂还挺大的,挺气派!一路平安!你放心,我会好好干的!工资可能是1200块,以后还会加的。等我拿了工资,一定会接你过来的!我的电话?我刚到还没问。宿舍里没有,不过我会经常打给你的。我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我今年要挣好多的钱,年底回来咱们就结婚……”说这话的时候,他眼睛亮晶晶地闪着光。
我站在他的身边,越看越觉得他像个男人,是的,真正的男人……
真正的男人真累!真累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6:17
住在宽容隔壁时间:2012-12-20 作者:小小Z 点击:277次 我和他是同事,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但他从不多看我一眼,我也对他冷若冰霜。
因为,我们为入住隔壁那间经理室已暗斗了三年。
女人有为达到自己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权利,所以,有时连我都觉得自己卑鄙。比如他在审查即将送交的文案时,我趁他转身离开,会迅速将他的文案永久删除。让我窃喜的是,他竟对此全然无知。
那天,公司组织游玩,晚餐时,我喝了不少饮料,便急冲冲跑进厕所。
但刚一进去,却发现他竟在里面,裤子的拉链还未拉上。而当我看见那一排排便槽时,才发现自己匆忙之下竟进错了地方。我一下呆在那里,不知所措。
而他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还不快走。”
我急忙退出,满脸通红。心中感激他的平静,但转念又想:他会不会背着我把这事传到其他人耳中,并加油添醋,毕竟,我是他在公司里唯一的竞争对手。
但这段尴尬的插曲就像是从来没发生过,已一个多月了,没有人对我露出讥讽的眼光――包括他。
我知道那段插曲已成为了我和他之间永远的秘密。然而,以往我的那些卑劣手段,却又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结。
几天后,他毫无争议地入住了隔壁那间经理办公室,而我成为了他手下的职员。在他正式升职那天,我打算说出以往对他的种种恶行,却欲言又止。不料,他竟微笑着先开了口:“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只是,我深信,报复并不能让一个人成功。”
我的心结由此彻底打开。是啊,报复并不能让一个人成功,只能给自己增加无休止的妒恨与痛苦。而宽容,才是战胜报复的最好武器,才是走向成功的最重砝码。
过去,我从没有如此安心地工作过,但现在,我安心做一名他手下的职员。因为我知道,我就住在宽容隔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6:48
谁在帮我时间:2012-12-20 作者:小小Z 点击:382次 十年寒窗后,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这对于一个山村的女孩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可是我又犯愁了,因为家里好不容易才给我凑够了学费和路费,无论如何拿不出第二笔往返的路费,就是说,我只能一个人去北京报到了。父母很为从未出过远门的我担心,就四处打听有没有也去北京读书的学生.后来,二叔终于打听到他们厂长的儿子冬子已经在北京念大三了。和人家一说,那个叫冬子的大哥哥一口答应了,并承诺一定把我送到学校。
走的那天,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我俩才来到省城。买完车票后,我就站在车站前看热闹,等广播通知我们所坐的火车开始检票时,我却发现冬子不见了,而火车票还在他手里,我以为他上厕所了,就在那里等他,可是左等右等,十几分钟过去了,冬子也没有回来。听着广播的催促,再看看手表,我一下子急得哭了起来。
我一边哭一边喊“冬子”,结果,引来了很多人看热闹,我对他们说:“你们快帮我找人啊。”可是没有一个人理我,那一刻,我窘极了。
这时候,一直站在我身边的一个穿得脏兮兮的差不多和我同龄的男孩对我说:“我帮你找吧。”说完,他就向广场跑去,一边跑还一边高声地喊着:“冬子,冬子!”声音大极了。
很快,冬子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拿着两瓶新买的饮料。他对我说:“赶紧检票上车!”我一指已经跑到广场中央的那个男孩:“他帮我找你去了,告诉他一声啊。”冬子看了看手表:“不行,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候,旁边一个卖报纸的老太太对我们说:“让他喊去吧,反正是个傻子!”老太太的话很出乎我的预料,我正纳闷那个男孩这么大了衣服怎么那么脏呢.这时,冬子已经拿起了我的背包,来不及多想,我只好赶紧跟他走了。
检票的时候,我隐约还能听到那个男孩声嘶力竭的喊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07:15
逃犯奇异的想法时间:2012-12-20 作者:小小Z 点击:331次 美国M监狱一名叫霍尔莫斯的囚犯,花费两年时间挖穿了牢房30厘米厚的水泥地,一直通往监狱墙外,终于形成了20米长的隧道越狱潜逃。更令人吃惊的是,据说挖出的土这七吨,而且这些土在每次上厕所时被一把一把地带出,从厕所中冲走。
法国某监狱有个非常用功的囚犯,让人寄来几册厚达十厘米的百科全书供他学习。然而某日夜,他把这些书系在身上越狱了。当监视塔上的看守发现射击时,他毫不在意,原来是厚厚的百科全书成了他的防弹衣。可是当他企图游渡监狱旁边的河时,由于书太沉差点儿淹死,最后还是被逮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