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1:13
挪动的帐篷时间:2012-12-14 作者:小小Z 点击:145次 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和两名同伴去西藏采风。黄昏时准备就地安营扎寨,看到20米开外有一个小喇嘛也在忙着搭小小的帐篷。小喇嘛十二三岁的模样。大概是为朝拜而赶路的原因吧,他身上的衣服已经有些破旧了,但他忙活得却很快乐。
那个晚上,我睡得非常香甜。跋涉的疲惫、花儿的清香、轻拂的微风,让我连梦都没有做,天就亮了。
早晨起来,却发现了一件怪事,小喇嘛的帐篷离我们足足远了50米!难道是地壳运动?我摇了摇头,不可能。于是走过去看他,顺便打个招呼。
“你的帐篷,昨天不是在那里吗?”我怕他听不懂,边讲边比划。
“对呀!”他听懂了。
“那你今天早晨怎么会在这里呢?你又重新搭的帐篷?"
“是啊!”小喇嘛笑嘻嘻地回答。
我不解了,用了近一个小时才搭好的帐篷,他为什么要拆了,挪远一些重搭呢?
小喇嘛依旧笑眯眯地看着我,仰着红扑扑的小脸不急不慢地说:“你没发现这边的花儿开得更大更美吗?”
我蓦然醒悟:我像工蜂一样忙个不停,为的只是搭建一个窝,快点钻进去,放松两条铅球一样重的腿。而那个小喇嘛,将搭好的帐篷返工,却是为了可以在更美的花儿旁边,闻着花香入睡。听起来多么不像一个理由啊,却真的是一个最充分最美丽的理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1:31
放弃留学的理由时间:2012-12-14 作者:小小Z 点击:215次 邹晓晶是清华大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她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北京第三代电子对撞机的国家重点实验。由于她在实验中的出色表现,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为她提供了全额奖学金,让她赴美攻读博士研究生。
于是,邹晓晶带上通知书和护照来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办理签证。
这时,对方要求她提供她所领养的孤儿冬子与她的直系亲属关系的公证,以及冬子在美国的经济担保。邹晓晶反复解释冬子与自己虽不是亲属,但她万难割舍,她不能弃孤儿冬子于不顾。最终,签证没有办成。
邹晓晶万般无奈,默默放弃了留学的机会。她找了份程序员的工作,并把冬子送进了当地一所很好的学校,每天下班后,邹晓晶像所有母亲一样做好饭莱,平静而祥和地等待冬子放学归来。
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发现邹晓晶并未按时入学,深感奇怪,便发函给清华大学,查询她的情况。
邹晓晶的导师欧阳教授获悉她放弃留学的理由后,不禁长叹了一声,说:“孩子,你没做错,这件事让我再想想办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察员戴维丝女士访问清华大学时,欧阳教授向她解释了邹晓晶未能赴美的原因。
戴维丝女士惊讶万分,世界上竟有如此这般放弃留学的理由。回去后,戴维丝女士立即给邹晓晶寄来了亲笔签名的为冬子提供的经济担保书和一所华人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扫清了冬子赴美的一切障碍。戴维丝女士还在信中对邹晓晶说:“是你使我看到了一位中国知识女性的风度、尊严和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邹晓晶终于带着她领养的孤儿冬子,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
你给了别人爱的温暖,而别人又把爱的温暖给了你。这就是生活对爱的最高奖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1:43
我是来道歉的时间:2012-12-12 作者:小小Z 点击:546次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妻子去纽约市朋友家吃饭。当时雨雪交加,我们赶紧朝朋友家的院子走去。我看到一辆汽车从路边开出,前面有一辆车等着倒进那辆车原先的停车位置。可是,他还未及倒车,另一辆车已从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据的位置。“真缺德!”我心想。
妻子进了朋友的家,我又回到街上,准备教训那个抢位的人,正好,那人还没走。
“嗨!”我说,“这车位是那个人的。”抢位的人满面怒容,我们很快吵了起来。
不料,抢车位的人自恃体格魁伟,突施冷拳,把我****在他的车头上,接着便是两巴掌。我自知不是他的对手,心想前面那个司机一定会来助我一臂之力。令我心碎的却是,他目睹此情此景后,开着汽车一溜烟地跑了。
抢位的人“教训”了我一顿以后,扬长而去。我擦净了脸上的血迹,悻悻地走回朋友家。妻子和朋友见我脸色阴沉,忙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只能编造说是为车位和别人发生了争吵。
不久,门铃又响了起来,我以为那个家伙又找上门来了。他是知道我朝这里走来的,而且他也扬言过,还要“收拾”我。我怕他大闹朋友家,于是抢在别人之前去开门。果然,他站在门外,我的心一阵哆嗦。
“我是来道歉的,”他低声说,“我回到家,对自己说,我有什么权利做出这种事来?我很羞愧。我所能告诉你的是,布鲁克林海军船坞将要关闭,我在那里工作了多年,今天被解雇,我心乱如麻,失去理性,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
事过多年,我仍记得那个抢位的人。我相信,他专程来向我道歉,需要多大的力量和勇气。在他身上,我又一次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1:58
付款时间:2012-12-12 作者:小小Z 点击:136次 老酒鬼在柜台前坐下,要了价值二十六美分的食品。他吃起来像是真的喜欢吃似的。店主威廉斯先生要他付钱时,老酒鬼不撒谎,也不假装摸衣袋而突然发现衣袋有个洞。
他直截了当地说:“没钱。”
店主吼叫着说:“没钱你为什么进来吃东西?那食品是我花钱买来的!”
威廉斯先生从柜台上跳过来,将酒鬼从椅子上推下去,用汽水瓶揍他的头,然后他退后几步,看着酒鬼流血,后来又踢了他几脚。
我看到酒鬼血流满面,便走了过去。“别打他了,威廉斯先生。我来付那二十六美分吧。”
酒鬼站立起来,缓慢地挣扎着扶住椅子,随后又扶着柜台,靠在柜台上过了一会儿,直到两条腿不再颤抖得那么厉害。
他恶狠狠地看着我。“留着你那二十六美分吧。你不必付钱,现在不必了。我刚才就算付钱了。”
他开始往外走,从我身旁走过时,他伸手摸着我的肩膀说,“谢谢,孩子,不过现在太晚了。你为什么不早些为我付钱呢?"
我感到难为情,我等得太久了。想帮助人已经为时过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2:19
令人吃惊的预测时间:2012-12-12 作者:小小Z 点击:292次 有一天,乔治在删除垃圾电子邮件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令人吃惊的足总杯比赛预报。他好奇地点开了它,里边写着:
亲爱的球迷,我们知道你是个怀疑论者,凡事不会轻易相信,可我们确实已经设计出了绝对准确的预报足球比赛结果的奇妙方法。今天下午,英国足总杯将进行第三轮比赛,对垒的是考文垂队和谢菲尔德联队,我们预报考文垂队将会取得胜利。
乔治看过后,轻蔑地一笑,没有当回事。晚上,他收看电视里的比赛结果,考文垂队果然势如破竹地赢了。
三个星期后,乔治又收到了那个人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球迷,你是否还记得,在上一轮足总杯比赛中,我们曾事先准确地预报了考文垂队获胜?今天考文垂队要和密德斯堡队交手了,我们的预测是,密德斯堡队获胜。同时我们强烈地奉劝你不要和别人去赌输赢,但请你密切关注比赛结果,看看我们的预测结果是否准确。
那天下午,双方打成l比l平局。考文垂队本来很强,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而在下个星期二加赛时,密德斯堡队却以2比0的比分胜出。这回乔治有点惊讶了。
过了几天,那个人的电子邮件又来了,预测密德斯堡队将在第五轮比赛中失利,特伦密尔队将会打败它,结果果然如此。
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之前,那封电子邮件又告诉乔治:特伦密尔队将老老实实地输给陶顿亨队。事实果然如此。
四次预报,四次全都说中了!
接着,那个人在电子邮件中对乔治说:
我们买断了一个数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现在你大概相信,我们确实很有把握,能够料事如神。在半决赛中,阿森纳队将会打败伊普斯维奇队。
乔治是个不服气的人,他通知了许多朋友,下午一起看球赛直播,并且计划在阿森纳输掉后,大肆羞辱那个信口开河的家伙。但是在落后的情况下,阿森纳队奋起直追,最后竟以2比1获得胜利。太不可思议了!'
第二天,那个不可思议的邮件又来了,这回它说:
亲爱的球迷,你已经体验了我们神奇的足球预报,现在你信服了吧?我们已经做出了五次正确的预报,五发五中,你一定会同意它绝非运气,尤其是所有的冷门我们都猜中了。现在我们和你做一笔特殊的交易: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向你提供比赛预报,你只需支付200英镑的定金。然后,发一封电子邮件,把参赛的两个队告诉我们,我们就会将预报结果通知你。[]
我们殷切地盼望收到你的订单。
200英镑的要价确实不低,但如果事先能知道哪一个队会赢,就完全可以从彩票商的手中赢来20万英镑。
当然,乔治也怀疑过,他们是暗地里操控球赛的财团,或者是黑社会,但是这一切都与乔治没关系,只要预报结果准确就行了。于是,他掏出了200英镑。
事实上,这些人不过是一群骗子。里边或许会有几个数学家。
一开始,他们向球迷发了8000封邮件,一半是预报甲队获胜,另一半是预报乙队获胜,于是就有4000人得到的预报是准确的,另一半人则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忘掉。
下一次,他们只给得到“正确预报”的4000人发送邮件,一半是预报丙方获胜,另一半是预报丁方获胜……依此类推,所谓的预测者总是给得到“正确预报”的一部分人发送新邮件,最后,剩下250人收到的预报结果便全部是正确的,他们当然会认为这个预报绝对灵验。其中假如有50人掏出200英镑来,对于骗局的策划者来说,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因为他们除了发送电子邮件外,不需要任何本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2:48
美国青年在中国时间:2012-12-11 作者:小小Z 点击:232次 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青年人,在中国做着普普通通的教书工作,却赢得了同行、学生、家长的尊重,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成为全国人民认识和关注的对象——
丁大卫是个美国人。一天早上,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请到了丁大卫。他在与崔永元唠嗑,主持人崔永元老笑,而他始终是一副很诚恳的样子。
五年前,丁大卫来到中国,到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这个美国青年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大家的喜欢,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大概是1998年底,想到中国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卫到了甘肃兰州,在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
丁大卫不是一个能侃的人,机智的崔永元是这样“套”丁大卫的:
“丁大卫,你去大学应聘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说的:‘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你校应聘大学教师?’”没想到丁大卫这样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
大卫的话让现场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学校给大卫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大卫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别人说,是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要求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不让,说:“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最后,学校给他每月950元。这段经历本来很好笑,但现场没一个人笑。
崔永元问:“大卫,你每月工资够用吗?”大卫说:“够了,我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就用来买些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三四百元就够了!”于是观众中有不少人发出“哇”地一声发出惊叹。
别出心裁的编导在做这一期节目时,让丁大卫带来了他所有的家当:一只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旅游背的那么大而“内容”丰富的帆布袋,这便是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生存五年积累下的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财富。主持人让他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当,大卫的脸红了一下,打开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一顶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他戴着向人展示。
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大卫从包里掏出时,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压碎了,大卫的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心痛的表情。不一会儿,节目组的人买来一个新的相框送给了他。
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军装上衣,这是大卫爸爸年轻时当兵穿过的,整整40年了。大卫向观众展示时,有些骄傲地说:“因为它漂亮啊!”
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这甚至不是一双品牌球鞋,大卫将它拿出来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一下,他说:“这鞋很臭的!”
几件以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为阵容的生活必需品。
一面随身带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他将一面中国国旗打开,向现场的观众展示时,偌大的演播厅里鸦雀无声,现场乐队深情地奏响了《我的祖国》的旋律。崔永元问大卫:“你怎么会时时将五星红旗带在身边?”
丁大卫说:“我时时带着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间里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也会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再说,看到这面国旗,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当崔永元问丁大卫在中国感觉苦不苦时,他说,很好的,比如这次你们中央台就让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来做嘉宾,而且还让我坐飞机,吃很好的饭菜。
崔永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他幽默地说:“我觉得你挺像我们中国的一个人——雷锋!”
丁大卫想了想,说:“还真有点儿像。”大伙儿“轰”的一声善意地笑开了。“只是,雷锋挺平常的,他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做得到的!”他认真地补充道。没有人再笑了,就连崔永元的脸上都显出了小学生的表情。
节目快结束时,崔永元对他说:“丁大卫,你听到过人家对你的评价吗?”他笑笑说:“没有!”崔永元说:“好,现在我们就让你来听听。”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外采镜头:许多丁大卫的同事,他教过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在镜头前交替着出现,他们一一说着丁大卫的可敬与可爱之处,有的人情到深处时,甚至泪盈于眶。一个大学女孩对着镜头说:“丁老师从来没骂过我,但我真的好怕他啊,因为,我怕看到他因我而失望的样子!”而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是:丁大卫教过的那所小学的孩子们,一个个争着抢到镜头前流着泪喊:你回来教我们吧!
丁大卫不敢再看大屏幕,他深深地把头埋下。一个美国青年,却在中国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一个人要融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并不需要他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只要怀着一颗良心,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能力去尽可能地帮助别人,那么不管你是什么国籍、什么肤色、什么文化背景,你终会被接受,甚至获得尊重。朴朴素素、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真真实实才是人生的真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3:33
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时间:2012-12-11 作者:小小Z 点击:253次 我们知道,爱迪生一生共有一千多件发明创造,有些发明创造已经获得惊人的成功,他本人也是享有盛名的。但是,他却从不止步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生命不息,创造不息——
电灯在今天已不足为奇了。但在1880年以前,电灯还仅有它的雏型,这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弧光灯。这种灯是在电瓶两极的头上接两根木炭,通电后把这两极一碰,然后再把它分开,两极之间立刻发生火焰。由于两炭极是水平的,中间有热空气上升,两极间的火焰就向上微微弯曲好像弓形或弧形,所以被称为弧光灯。这种灯有不少缺点:要不断更换炭条,声响大,灯光效用小而又易伤目力,污浊空气,还有个大弊病就是一个回电流只能点一盏弧光灯。当时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包括弧光灯的发明者都非常赞赏这种灯。但是,爱迪生却在1877年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提出了要搞分电流(就是一个回电流点许多灯),变弧光灯为白光灯。
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必须找到一种能燃烧到白热状态的物质做灯丝,这种灯丝要经住热度在2000度1000小时以上的燃烧。同时用法要简单,能经受日常使用的碰击,价格要低廉,还要使一个灯的明和灭不影响另外任何一个灯的明和灭,保持每个灯的相对独立性。这在当时是极大胆的设想,需要下极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试验。一些科学家都笑爱迪生是傻子,讽刺他“梦想,吹牛”,还有几个学者用数学方法证明他这项研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爱迪生却始终充满信心,不断进行试验。为了选择适合做灯丝用的物质,爱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质做试验,失败后又以金属铂与铱高熔点合金做灯丝试验,总计做过1600种不同的试验,结果都失败了。但这时他和他的助手们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知道白热灯丝必须密封在一个高度真空玻璃球内(灯泡)才不易熔掉的道理。这样,他的试验又回到炭质灯丝上来了。他昼夜不息地用全部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二百多本,共计四万余页,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时。一觉醒来,又精力充沛地工作。
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这一次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优异,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这种竹丝电灯使用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取代了它。爱迪生在这以后开始研制碱性蓄电池,困难很大,他的钻研精神,更是十分惊人。这种蓄电池是用来供给原动力的。他和一个精选的助手苦心孤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失败,一会儿他们以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会儿又知道错了。但爱迪生从来没有动摇过,而是重新开始。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方才达到目的。他发明的蓄电池成功后,便办了一个蓄电池工厂,大批量生产,销路很好。可是过了一个时期,他发现蓄电池有毛病,一时又找不到原因,他决心要改进蓄电池。但是,改进需要时间,需要精力,同时工厂也要停业,这不仅可能降低他发明蓄电池的威信,经济上也将蒙受很大损失。然而他决然命令工厂即刻闭门停业。有许多使用他的蓄电池比较满意的人要求继续增加订货,他却一概不受;有人在经济上给他施加压力,他也毫不畏惧。结果,经他用心改进的蓄电池获得比预料还好的成功,很快畅销各地。他的这种精神,同当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掩饰劣货的商贾,形成鲜明的对照,博得了人们的尊敬与赞扬。
在他的发明创造中,能够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这也是他的得意发明物。他是耳聋的人,能发明这样一个发声的机器已是令人惊骇了。但是,爱迪生在发明它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过后,他又从架子上的尘埃中把留声机取下来,决然要改进它。他实实在在地连续工作了五天五夜之久,才获得了成功。还有这样的数字完全可以证明他的钻研精神:他仅在留声机上的发明专利权就超过100项。当我们看到今天的留声机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上头渗透着爱迪生无数辛勤劳动的血汗。
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永不满足,不在乎别人的嘲笑,也不为金钱所诱惑,坚持真理,这就是爱迪生给我们的启示。
他从不沉醉于自己的发明,他无时无刻不在向科学的新领域攀登,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持否定态度,不停地加以改进,就是这种无休止的钻研,才成就了他在科学发明上的地位和名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3:48
老外买柿子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391次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
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
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
在一边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柿子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农心里想。于是他很生气地说:“我的柿子很棒呢,质量好得很,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们。美国人耸耸肩,摊开双手笑了。他们就让翻译耐心地跟他解释,说他们丝毫没有瞧不起他这些柿子的意思。
翻译解释了半天,柿农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但他却在背后摇摇头感叹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地就卖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更多的钱。
那位柿农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
那位柿农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一个柿子就可以卖一千次一万次甚至千千万万次。
那位柿农很地道,很质朴,很可爱,但他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断定别人是傻瓜,他的可爱也就大打折扣了。
这样的“柿农”,乡村里有,城市里也有。生活在当今这个世界,光会种“柿子”,只知道“柿子”值钱,那是远远不够的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4:11
魔鬼的苹果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188次 现在谁都知道:马铃薯能吃!精明的日本食品商还率先烹制出油炸马铃薯片,出口世界各地呢。
可是在从前。马铃薯在法国却遭到了冷遇。
法国的牧师们视马铃薯为洪水猛兽,说它是“魔鬼的苹果”。
人们受了这种谬论的影响,把它当作了毒害身体的“不祥之物”。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原先也这么认为的,可一次囚徒生涯却使他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
法德两国大战时,巴蒙蒂埃成了德国的俘虏。德国监狱里老是煮马铃薯给犯人吃,慢慢吃惯后,巴蒙蒂埃不但改变了所谓“魔鬼的苹果”的看法,还渐渐觉得马铃薯蛮鲜美,能填饥呢。巴蒙蒂埃被释放那天,特地背了一袋马铃薯带回法国。
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他马上特辟一块园地。翻耕、锄草、施肥,一阵忙碌后,一个个马铃薯落种入地。青蓬蓬的叶钻出地面长大了,马铃薯也在地下越结越大。巴蒙蒂埃在各种场合宣传:马铃薯可以吃的,我在德国监狱吃过好多呢,种点吧。人们不相信,还讽刺他:“巴蒙蒂埃,坐了趟德国监狱昏了头吧,这‘魔鬼的苹果’能吃?你是在放毒!”巴蒙蒂埃气得吹胡子瞪眼走了。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妙计。
第二天,他拜见了法国国王,恳求道:“国王陛下,我日前正在着手进行一项有益于法国人的工程,希望您派兵在白天保护我的实验地方。”国王见他说得言词恳切,便同意了。
从此以后,全副武装的法国士兵便虎视眈眈地守卫好巴蒙蒂埃的马铃薯地;士兵们白天站岗,晚上则悄悄撤走。
这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别说一般民众,即使法国的牧师们也悄悄议论着:莫非,这马铃薯是专为国王食用种植的?那它肯定没毒。
人们好奇了,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夜幕渐渐遮黑大地,人们蹑手蹑脚靠近了这方土地,偷偷地挖出了马铃薯放入口袋,再当夜悄悄地移植到自己的菜园里,站在远处的巴蒙蒂埃目睹着这一切,暗暗地笑开了。
就这样,“魔鬼的苹果”堂而皇之地在法国登上了餐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23 14:14:24
孙雯:一言救世界时间:2012-12-08 作者:小小Z 点击:191次 成功的人不一定有独特的天赋,甚至他们也许还有一些无法改变的缺陷,但最后他们却成功了,这其中不乏有他们的刻苦努力和坚强意志,但有时候改变他们的仅仅是一句温馨的鼓舞的话——
一个喜爱足球的女孩,许多年都没有被足球队录取。按照身体条件,她真的不是很优越。但体校教练总是鼓励她:“下次肯定能成功。”后来,她终于进入了足球队。多年后,她成为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队长。她就是孙雯。
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欢上了乒乓球,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但是她的父亲对她说:“你很优秀,真的。”她后来成为乒乓球国手,她的名字叫邓亚萍。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说自己的成功也许要归功于他英格兰籍的母亲。他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那是一件多么糟糕又让人自卑的事。而他的母亲对他说:“孩子,这是因为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聪明的脑袋之故。”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他听到过的最妙的一句话。
一位年轻的作曲家去参加一个贵族聚会,他遭受了一位公爵的嘲笑,作曲家对此自卑不已。他的朋友对他说:“这个世上的公爵有很多,而贝多芬只有一个。”对了,这个年轻人就叫贝多芬,他后来写出了流芳百世的辉煌的音乐篇章。
也许没有人会说孙雯、邓亚萍、杰克·韦尔奇、贝多芬等人的成功就是那几句温馨的话的结果,但是在他们心里,那些话一直都是记忆犹新、鼓舞人心的。所以,我们真的别疏忽了自己的语言,因为好言一句贵千金,它可以救起一个人的自信、尊严和灵魂,也可以救起它背后的一个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