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5:11:19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忧虑整日困扰着我。一个朋友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很着急,于是告诉我去附近山上一座禅院找住持无智禅师帮忙开解一下,也许会有所帮助。
禅房里,面对慈祥、超然的无智禅师,我一股脑儿地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无智禅师笑笑,伸出右手,握成拳头,“你试试看。”我照做。“再握得紧一些。”于是我把拳头捏得越来越紧,指头几乎攥进手心了。
“感觉如何?”他慈祥地问我。
我茫然地摇了摇头。
“把拳头伸开。”我伸开手掌,无智禅师拿起桌上的一枚青枣和一片玻璃碎片放在我的手中,说道:“握紧。”我把青枣和碎片握在手心。“握紧一些,再紧一些。”“不行了,禅师,我的手都快要被割破了。”我感到了手掌的疼痛。这时,无智禅师突然喝道:“那你还不赶快把拳头松开!”
我吓了一跳,舒开手掌,看着手掌有些微红的硌痕,碎片已经扎到青枣里了。
无智禅师望着我,说:“现在,把碎片取出来,丢掉吧。”
把碎片取出来!无智禅师的话,真是醍醐灌顶。这青枣就好比我的事业和生活,而这碎片就是生活中困扰着我的嫉妒、浮躁、忧虑……
无智禅师看着我的表情,笑了笑,说:“看来施主已经有所了悟。生活中的事就好像这青枣和玻璃碎片。如果你什么都不取。空握拳头,即便使劲再大的力气,也是一无所获,这叫徒劳无功。青枣就像你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碎片就是困扰你的烦恼,我们在做事时难免要产生烦恼。要记得及时将青枣中的碎片取出来丢掉啊。”
看着青枣和碎片,听无智禅师一席话,我豁然开朗。我们应该学会分辨身边的事哪些是青枣,哪些是碎片,并能及时地取出青枣中的碎片,把握住我们应该抓住的,放下应该丢掉的。也许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我们总要有勇气去做,不是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0:36
快下课的时候,我要学生再看一次亨利·卢梭的那一张画,那张在星光下的狮子和波希米亚女郎。我问他们有什么感想?一个女孩子站起来回答我:
“老师,我觉得他是在告诉我们,不管这世界规定的法则是什么,像他画里这样温和平静的境界应该是可能会发生、可能会存在的。”
我微笑地面对着这个刚刚满了二十岁的女孩,心里觉得有许多的话想说出来。
她说得不错,在星光下沉睡的波希米亚女郎与狮子的邂逅似乎是不可能的,是要被所有自认有知识有理智的人嗤之以鼻的梦境。可是,也有人能了解并且相信卢梭的世界,相信在那样的一个夜晚,在沙漠里,可以有那样的一场相遇。
在星光与月光之下,狮子轻唤着身穿彩衣的流浪者,充满了好奇和关怀。宇宙间生物之中的关系除了为生存的厮杀之外,也可能并且可以发展到这样一种温和美丽的境界的。
艺术家在创作这样一张艺术品的时候,所怀抱的是怎样清朗柔美的心思啊!
奇怪的是:我们今天大家都能欣赏的在他画中所独具的美,却使艺术家在他自己的那个时代里受尽众人的奚落。大家都嘲笑他、戏弄他、甚至一起画画的友伴们也从来没有真心看待过他。
而卢梭却没有因此改变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和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在他的作品里,总满含着一种天真纯朴的特质,使人在看了他的画以后心里觉得温暖和踏实。 “天真纯朴”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吧?不然,那样好,那样感动人的作品该怎样来解释呢?
前年夏天,当我在纽约现代美术馆里与“它”相对的时候,八九十年的时光已经静静地流过去了,可是,在画面上,卢梭想要告诉我们的那个世界却依然鲜活美丽。原来,如果你真的肯把生命放进去,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会诚挚地帮你记录下来。
原来,如果你真的肯把生命放进去,这个世界也绝不会亏待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0:47
一个在巴黎工作的中国人在街头碰见一个陌生人。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本书,很犹豫的样子。中国人问他是不是需要帮助,他说:“是的,请你告诉我某某饭店所在的方向,好吗?”中国人也不知道,只好对他说抱歉。但他们就此攀谈起来———
陌生人是位美国游客,刚刚抵达巴黎。中国人热心地说:“那你为何不先去参观埃菲尔铁塔呢?好找得很。”游客说:“铁塔我在影视上见过无数次了,没什么好看的,”然后他举起手中的那本书说,“这里介绍了一家饭店,里面提供一种非常好吃的面包,我很感兴趣。”
还有一个在纽约工作的中国人,他看过一个美国人去中国旅游的影集,数百张照片拍摄了田野、山峦、街道、猪、牛……惟独没有他自己的身影。中国人很奇怪:“你真的去过中国吗?”美国人更奇怪:“这不就是我在中国拍的照片吗?”
以上两则小趣闻是我跟随旅行社外出观光时听来的。最近我又听北京的一位朋友说,他们学校有个德国留学生,专习汉语。起初,同学们以为他怀有什么伟大目的,后来熟悉了才知道,他只是为了在中国旅游时能够与当地百姓进行交谈。
因为我每年都要随旅行团外出几次,对同胞们的快节奏旅游深有体会———一窝蜂地拍照,一窝蜂地如厕,一窝蜂地就餐,晚上累得气吭吭,第二天起早一点身子都发软———所以这几个老外迥然不同的行为方式令我感觉可爱:他们似乎更懂得旅游的闲情雅趣,懂得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个性化的行囊,他们要的是旅游的实质,而不是站在标志物下的疲惫身影。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次旅行?“到此一游”这个匆匆忙忙且随大流的概念,往往使我们认为自己真的来过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0:57
二战时,发生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次战役后,凯瑟上尉领导的部队打了胜仗,他们缴获了许多武器装备,并俘虏了二百多人。
当时正是战争的非常时期,上尉接到上级命令,对这帮俘虏士兵要劝降,不要轻易伤害其性命。
可是在劝降这些俘虏士兵时却让凯瑟上尉大伤脑筋。可能这帮被俘者算准了凯瑟上尉不会要他们的命,所以表现得异常顽固。被俘的前三天,所有的俘虏竟以绝食来进行抗争。他们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态度让上尉十分恼火。上尉派人调查了多次,也查不出是谁带头指使他们绝食的。
这天早晨,上尉把二百多俘虏集中到一个广场上要进行训话。可是,他站在台上好久也无法开口讲一句话,因为这二百多人都目中无人的在下面高声抗议着,根本就没有停止的意思。凯瑟上尉咆哮如雷,脸气得发紫。他命令士兵鸣枪警告,但仍无济于事。
这时,有人递了一个话筒给凯瑟上尉,并与他嘀咕了一阵。上尉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清了清嗓子,拿起话筒大声说:“现在,我将对高声说话不服从命令的人处以死刑。”他的这句话随即被台下的尖叫声淹没了。
无比恼怒的上尉朝人群一指,“你,给我上来。”有两名士兵迅速走过去把那个俘虏押上台来。只是台下的嚎叫声依旧。上尉面色凝重,命令士兵举枪瞄准台上的两个俘虏。他对着话筒高喊:“5……4……3……2……”。此时,台下群情激愤,出现了一阵骚乱,愤怒的叫声此起彼伏。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两个俘虏即将丧命的时候,上尉却大喊一声:“停!”
台上台下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不知上尉为何又改变了主意。这时,凯瑟上尉把两个瑟瑟发抖的俘虏拉向台前,指着台下,高声说:“你们都听着,这两个人的命运现在就交到你们手上。如果你们听从指挥,不再讲话,我就饶了这两个人。否则,我就毙了他们。”说也奇怪,上尉的话刚说完,原本叫嚣喧哗的人群瞬间全安静了下来。
上尉非常满意,终于轻松地完成了这次训话。
接下来的几天,他又以同样的方式方法让俘虏们一个个听话地吃饭,听话地做任何事情,继而成功劝降。
军事分析家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说:“人有时候不是被对方的强大吓倒,而是被自己的柔软和仁慈击败。当心底善良的那根弦被拨响,你的行为举动与你想要坚持的结果可能会背道而驰,但往往是,你只能无奈地去接受现状,而眼睁睁地看着目标离自己越去越远,却再也无能为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1:08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很专注的样子。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直到被人一股脑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这是蚕的悲剧。
其实,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像得那样罕见,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钱的丝飞舞着。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的光环。钱是单纯的,但攫取钱的手段却不是那样单纯。把一样物品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它的危险,不在于这桩物品的本身,而在于你是怎样获取它并消费它。
钱是温柔绚丽的,钱也是漂浮迷茫的,钱的乱丝令没有能力驾驭它的人窒息,直至被它绞杀。爱的丝也如四月的柳絮一般飞舞着,迷乱着我们的眼,雪一般覆盖着视线。
记得我学习医科的时候,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新护士值班,看到衰竭的病人呼吸十分困难,用目光无声地哀求她———请把氧气瓶的流量开得大些。
出于对人的悲悯,加上新护士特有的胆大,当然,还有时值夜半,医生已然休息。几种情形叠加在一起,于是她想,对病人有好处的事,想俩医生也该同意的,就在不曾请示医生的情况下,私自把氧气流量表拧大。气体通过湿化瓶,汩汩地流出,病人顿感舒服,眼中满是感激的神色,护士就放心地离开了。那夜,不巧来了其他的重病人。
当护士忙完之后,捋着一头的汗水再一次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那位衰竭的病人,已然死亡。究其原因,关键的杀手竟是———氧气中毒。高浓度的氧气抑制了病人的呼吸中枢,让他在安然的享受中丧失了自主呼吸的能力,悄无声息地逝去了……很可怕,是不是?丧失节制,就是如此恐怖的魔杖。它令优美变成狰狞,使怜爱演为杀机。
这当中的奥秘,需每一个人细细揣摩练习。还有工作的丝,友情的丝,陋习的丝,嗜好的丝……或松或紧地包绕着我们,令我们在习惯的窠臼当中难以自拔。逢到这种时候,我们常常表现得很无奈很无助,甚至还有一点点敝帚自珍的狡辩。常常可以听到有人说,我也知道自己的毛病,也不是不想改,可就是改不掉。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了……
你明知你的茧,是你自己吐出的丝凝成的,你挣扎在茧中,你想突围而出。你遇到了困难,这是一种必然。但你却为自己找了种种的借口,你向你的丝退却了。
茧破裂的时候,是痛苦的。茧是我们亲手营造的小世界。茧的空间虽是狭窄的,也是相对安全的。甚至一些不良的嗜好,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感受到的也是习惯成自然的熟络。打破了茧的蚕,被鲜冷的空气,闪亮的阳光,新锐的声音,陌生的场景……刺激着,扰动着,紧张的挑战接踵而来。
这种时刻的不安,极易诱发退缩。但它是正常和难以避免的,是有益和富于建设性的。你会在这种变化当中,感受到生命充满爆发的张力,你知道你活着痛着并且成长着。有很多人终身困顿在他们自己的茧里。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自己未曾真正地生活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1:20
去鸣沙山要骑骆驼。稳稳的骆驼像座小山很伟岸的样子。没等我们靠近,它庞大的身躯忽地一下就跪下了。跪得如此突然,让人措手不及,我只觉得天地一下就矮了许多,原来骆驼也是卑微的物种,而我竟对它产生了些许的怜悯,不知是谁训练了它的奴性,给人下跪,应该不是它的天性吧。
对下跪,我有着特别的敏感。
小时候,只要我们犯了过错,母亲就会让我们下跪,她不知道下跪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在她看来是忏悔,是认错。我只知道内心深处有一种东西在压抑,在扭曲,在撕扯,甚至在窒息,而另一种叫做卑微的东西正在暗暗地滋长。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下跪是中国几千年以来人与人尊贵、卑贱的区分,臣给君跪,民给官跪,子女给父母跪是天经地义的,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人性中的不平等,最有辱人格,最不人道的一种。
我知道母亲的母亲就是这样对她的,我知道奴性就像基因也是可以遗传的,而初懂人事的我却开始了抵抗,我宁死也要捍卫自己倔强的双膝。
母亲终于让步,但我的内心却留下了一道永远抹不去的疤痕,很长时间,我害怕成人的世界,害怕无明的世界带给我的任何伤害。
后来,我做了母亲。我想让我的女儿长成一株汲满阳光,蓬勃向上的花儿。但那个突如其来的一幕又一次撞疼了我的伤口。那天,我带女儿在最好的朋友家过周末,两个不忍分离的小女孩走到我面前,突然就下跪了,女儿求我,她要留下。我敌不过那些电视,那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我知道她们只是模仿,把求变成了一种戏剧化的形式,但对下跪的本意却一点不知。就像两只可怜的小羊羔,让我心怀怜悯,我知道自己的内心已是同意了,但理智还是战胜了母性的柔弱,我对她们说:如果你们不跪,我会满足你们的请求,但我不能原谅你们请求的方式。我希望我的拒绝就像一个决然的手势,让她们永远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双膝就是一种软弱,就是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尊严,一个不知自重自爱的人,是永远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的。
前不久,报纸上登了两则消息:一则是一个女大学生因为被偷,为了讨回自己的钱包里的证件,在车站,她给小偷下跪,用很卑微的方式在求。我不敢想,那是一幅多么不堪的画面,她的所为让我们看到了她身上的缺失,就像一个士兵在敌人面前放下了武器,以丢弃自己人格的方式求得偷生的权利,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则是一个日本老板要中国的工人给他下跪,为了保住饭碗,那些卑微的工人不得不放弃了自尊,同时跪下了自己做人的底线,但有一个不从的年轻人,宁肯丢了工作,也要坚持自己做人的权利,他以自己的人格,不仅为自己争回了做人的骨气,同时也为中国人争回了自尊。我忘了他的名字,但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他赢得了整个民族的尊重。
想起了那些骆驼,作为被人类驯服的动物一种,跪下来站起来,已经成为它们生命的状态,原来奴性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变成一种自然。但人不是骆驼。上帝说,人人都是他的孩子,而佛祖说,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生命都没有分别,就冲着这一点,我愿意在上帝和佛祖面前跪下我尊贵的双膝,因为从他们目光里,我不仅看见了无量的慈悲,无量的尊严,还有无量的宽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1:53
单位的半年工作总结会是在140多公里之外的风景区开的。那儿是一个自然资源较好的风景区,也是一处避暑的好地方。有原始丛林,有大溶洞,有浓厚的西羌文化。会后,大伙有一天的时间畅游。
那天,游到山顶,正巧遇上驯兽员正在训练景区内饲养的四头狮子跳火圈。周围有很多的游客围着看。场子中间,一米多高的架子上正架着一个吐着火舌的大铁环,左右两边是梯子,狮子要爬上梯子,然后纵身一跃,从正燃烧着的大火圈内穿过,落在另一边梯子上。曾经在电视中看过动物表演,知道钻火圈是动物们精彩的一个表演节目,很喜欢看。每次看也都会为动物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欢呼,为他们那么听驯兽员的话那么乖巧而惊讶,总觉得那些驯兽员很了不起。没想,这次巧遇竟可以一睹他们精彩表演背后的花絮,很欣喜。于是努力拨开人群,从人缝里挤出一条路来,站在了离狮子们最近的位置。
不见不知道,一见才吓一跳。狮子都被关在笼子里,背上满是鞭子抽打过的血痕,还有被烧糊了的毛叉子。它们蜷伏着,有的舔舐着自己身上的伤口,无视周围的一切;有的沉默着,偶尔也会抬眼看看围观的人,但眼睛里却流露出无奈和恐惧。最小的那头狮子身上的伤痕最重最清晰,但它一点也不顾及自己身上的伤,不停地转来转去,似乎在寻觅着出去的路。
训练开始了,一头一头的狮子被拉了出来,大的狮子一个个一次次地在驯兽员的指挥下都跳过了火圈,轮到小狮子了,可是无论驯兽员怎么指挥,它就是不跳,那真是一头桀骜不驯的狮子。
“啪!”“啪!”只听两声清脆的鞭响,驯兽员手中的鞭子重重地落在了小狮的身上,响声在谷中远远地传开去。小狮的身子颤了颤,立在原地,还是没有一点准备要跳的迹象。“啪!”“啪!”又是两声脆响,“啪!”“啪!”再两声脆响,“啪!”“啪!”……小狮的背上新添了无数新的血痕,有血浸出和毛粘连在了一起。
那会儿,心在“啪啪”的声响中颤抖、碎裂。我实在记不起当时驯兽员是怎么样的一种表情,也许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狮的身上,放在了那些狮子的身上。
鞭响中,小狮不屈地站立着,所有的气息里,连着骨骼、肌肉、皮肤,还有那些遍体血浸的毛孔,似乎都有一种坚强而不桀的精神在涌动。我想,那才是狮子的血性吧!小狮的眼里有泪,但它却把眼睛望向了远山。也许,那是一种对于肆意奔跑、重整雄风的憧憬。而大狮们则显得惊慌和不安,但它们没有发出声响,连一声低哮也没有。一切,都趋于沉默。凶猛被摧毁;威武也都被鞭声湮没。除了人们的唏嘘声,一片死寂。
狮子立着,该是带着许多无言的怨恨和愤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2:05
单位的半年工作总结会是在140多公里之外的风景区开的。那儿是一个自然资源较好的风景区,也是一处避暑的好地方。有原始丛林,有大溶洞,有浓厚的西羌文化。会后,大伙有一天的时间畅游。
那天,游到山顶,正巧遇上驯兽员正在训练景区内饲养的四头狮子跳火圈。周围有很多的游客围着看。场子中间,一米多高的架子上正架着一个吐着火舌的大铁环,左右两边是梯子,狮子要爬上梯子,然后纵身一跃,从正燃烧着的大火圈内穿过,落在另一边梯子上。曾经在电视中看过动物表演,知道钻火圈是动物们精彩的一个表演节目,很喜欢看。每次看也都会为动物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欢呼,为他们那么听驯兽员的话那么乖巧而惊讶,总觉得那些驯兽员很了不起。没想,这次巧遇竟可以一睹他们精彩表演背后的花絮,很欣喜。于是努力拨开人群,从人缝里挤出一条路来,站在了离狮子们最近的位置。
不见不知道,一见才吓一跳。狮子都被关在笼子里,背上满是鞭子抽打过的血痕,还有被烧糊了的毛叉子。它们蜷伏着,有的舔舐着自己身上的伤口,无视周围的一切;有的沉默着,偶尔也会抬眼看看围观的人,但眼睛里却流露出无奈和恐惧。最小的那头狮子身上的伤痕最重最清晰,但它一点也不顾及自己身上的伤,不停地转来转去,似乎在寻觅着出去的路。
训练开始了,一头一头的狮子被拉了出来,大的狮子一个个一次次地在驯兽员的指挥下都跳过了火圈,轮到小狮子了,可是无论驯兽员怎么指挥,它就是不跳,那真是一头桀骜不驯的狮子。
“啪!”“啪!”只听两声清脆的鞭响,驯兽员手中的鞭子重重地落在了小狮的身上,响声在谷中远远地传开去。小狮的身子颤了颤,立在原地,还是没有一点准备要跳的迹象。“啪!”“啪!”又是两声脆响,“啪!”“啪!”再两声脆响,“啪!”“啪!”……小狮的背上新添了无数新的血痕,有血浸出和毛粘连在了一起。
那会儿,心在“啪啪”的声响中颤抖、碎裂。我实在记不起当时驯兽员是怎么样的一种表情,也许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狮的身上,放在了那些狮子的身上。
鞭响中,小狮不屈地站立着,所有的气息里,连着骨骼、肌肉、皮肤,还有那些遍体血浸的毛孔,似乎都有一种坚强而不桀的精神在涌动。我想,那才是狮子的血性吧!小狮的眼里有泪,但它却把眼睛望向了远山。也许,那是一种对于肆意奔跑、重整雄风的憧憬。而大狮们则显得惊慌和不安,但它们没有发出声响,连一声低哮也没有。一切,都趋于沉默。凶猛被摧毁;威武也都被鞭声湮没。除了人们的唏嘘声,一片死寂。
狮子立着,该是带着许多无言的怨恨和愤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2:17
(1)我向牧人请教牧羊的学问。
牧人告诉我:“一群羊中,我只注意走在最前面的那只和最后面的那只,只有它们与其他的羊不一样。只要管好它们,就管好了一群羊。”
我对牧人说:“我也观察到,现实只关注走在人群前面的人和走在人群后面的人,其他的往往被忽略。历史也是如此。”
牧人笑而不答,挥鞭远去。
(2)一个乡下人在城里亲戚家三室一厅的房子里住了一宿,又将回到他乡下用土坯砌成的家。
临行前,我问他:“城里好还是乡下好?"
他说:“城里人富有是富有,但一家人住在三间分开的房子里。其实,我们也不穷,但我和爱人、孩子每晚都住在一起。”
这个乡下人叫我刮目相看。
(3)有一天,我向智者请教何谓无知的境界。
智者说:“给小孩子一个用钻石做成的昂贵的玩具,他会把它与普通的玩具一样来对待,他会玩上一会儿,然后就会把它扔到一边,自己走开了。”
我说:“这意味着万物只是它们自身,而知识却是人类自己给万物的一种价值观念。成长意味着接受知识的折磨。”
智者说:“无知的境界,就是经常保持童心。”
(4)有一天,我问智者:“现在我面前出现了两条路,我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我应该怎样做?"
智者伸出他的手,说:“这是我的两只手,现在我把它们摆在你的眼前,你选择砍掉一只吧。”
我说:“这是你的双手啊,我怎么能选择砍掉你的手呢?要砍,我只能选择砍掉我的。”
智者笑了。
(5)动物园里,管理员对一只刚刚送进来的鹰说:“你有两种选择,要么剪短你的翅膀,让你在露天饲养场自由地走动,甚至还能够自由地抖动你的翅膀;要么继续关在笼子里。”
“把我关进笼子里吧。”鹰果断地回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6:12:30
我生起炉子。当火焰笼罩了木柴时,在一根劈柴发暗的断面上看到了一只蜘蛛。它兴高采烈,也许因为觉得热而感到不安,它顺着断面跑到了尽头处,而迎接它的却是一片火海。
如果我看到动物处在悲惨境地,总要设想自己处在它的地位上。每当我设身处地时,不会忘了把它那个相对的范围换成大小和我相称的地方。劈柴上的那点面积换成我所在的地方,就好比是一间房子,对我来说,就好比房子四面都起火了。蜘蛛奔到另一端,那儿也是一片火海。就这样绕着劈柴的整个断面跑了一圈,它停下来,呆住了。我懒得动手救出这只蜘蛛,而且还不单是懒而已,而是似乎在向谁挑战:哼,仿佛说,我还要去管这种事吗,由它去吧,我们人类自己的灾难已经够多的了!让蜘蛛自己照顾自己吧。
这时火已包围了这根劈柴,大概支撑着它的另一根劈柴塌下去了,于是轰隆一声,我们这根有蜘蛛的劈柴突然垮下来,倒到屋子里,蜘蛛曾经呆着的那个断面猛一下子撞在炉边被铁器碰坏了的地板上。
我认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粉身碎骨了。但当我捡起那根劈柴的时候,蜘蛛却生气勃勃,在一块铁片上跑起来了。这时我的小狗发现了它,于是把鼻子伸到它身上去,而且像它往常碰到昆虫时一样,淌出一大摊口涎,形成了一片口涎的海洋。在这汪湖水当中,隐约看得出一个很小的小岛,这就是蜘蛛所留下的一切了。不过这还不是结局。
渐渐地,“小岛”动弹起来,从海里爬上了陆地。似乎它只剩下两条腿,但后来变成三条,四条,就这样,粘在一起的腿都舒展开了,于是蜘蛛很快向一个黑暗的角落里爬去。
我向它祝贺,同时想起了我自己生活中一件情况复杂的意外事故,当时我也是丝毫不靠别人帮助,在一场火灾中安然脱险;后来又想到战时的情况,想到我也曾像这只蜘蛛一样,浑身湿透,从大海里爬出来。什么事情我没经历过啊……
可见在世界上什么都不要怕,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在灾难之中灰心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