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29:31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实在是太宽了,足有几十米,恐怕任何野兽都无法逾越,除非长着翅膀的鸟。
兔子叹了口气,它心想,自己如果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痛快地美餐一顿。它正胡乱地想着,忽然有一股巨大的旋风刮了过来,兔子躲闪不及,被刮上了天空。兔子只觉得天旋地转,晕晕乎乎,弄不清东南西北,一会儿的工夫,它轻轻地摔在地上。
它揉了揉眼睛,惊呆了,原来自己已被旋风裹着飞过了山洞,脚下正是它做梦都梦到的绿草地。这时,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便赶紧跑过来看个究竟。近前一瞧,它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于是大家把兔子抬起举向空中,表示对兔子本领的欣赏。而后大家如众星捧月地围着兔子问长问短,表现出对兔子的崇拜之意。兔子成为动物们的核心,它自然高兴极了。
兔子会飞的消息很快在动物王国中传开了,兔子成为动物的体育明星。由于它创造了只身飞跃山涧的动物界纪录,动物们对它心服口服。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所有的同类作报告。兔子便常常伴着阵阵掌声,走上讲台,慷慨陈词,它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它越讲越激动,越讲越上瘾,常常是一讲就是半天。兔子从童年讲到青年,从喜欢吃的青草讲到自己挖的洞,从自己的腰围讲到自己的体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兔子的演讲水平迅速提高。
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心血来潮,当着动物的面,说自己要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站在山涧边上,用足了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
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29:41
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许多海獭,它们的食物大部分是50米以下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螃蟹等。本来,海獭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因为它们每次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们就会溺死在海水里。如果在4分钟内捕获不到食物,它们就会饿死。
由于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一次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只要潜入水中,它就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连一秒钟都不敢耽误。它的速度也异常快捷,抓到猎物后,一定要在肺里的氧气用完之前返回地面。千百年来,它们就是靠着那4分钟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生存了下来。
跟海獭相比,我们人生的时间不能说不充裕,可还是有许多人成功不了。为什么?因为有着懈怠的天性,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全力以赴。给我们的人生定好目标,再定好计划,我们也会有成功的人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29:57
一对兄弟住在一起,常年以来,每天一起出门上班。因为哥哥下班时间早,总是先到家,所以弟弟从来不担心开门的事,也从不带钥匙在身边。
有一天,因为突发状况,弟弟提早回了家。
他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着哥哥早点出现,等呀等,好不容易几个时辰过了,哥哥终于出现在眼前。
哥哥见到弟弟在门口苦等,问:“你为什么坐在这里?"
弟弟说:“我没有钥匙啊!”
哥哥笑而不语,然后用手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原来,门从来没有上锁。
弟弟苦等在门口,只因为他连试着用自己的手去推推门的想法都没有。
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生之所以有些问题“不能”解决,有时候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想”解决,不愿意尝试,不肯开口也不肯动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30:12
房屋拆迁,要搬家。一开始,妻子就提醒我,别忘了墙上那只挂钟。我随口答道:“你放心,忘不了!”
因为在附近不远处租了间过渡房,时间还宽裕,就自己凑合着用辆小三轮车每天搬一点儿,接连搬了几天,那天下午终于搬完了,连房门也取走了。屋子里只留下了一堆衣服、鞋子,让拾荒的来捡吧。临走,我特地又满屋三间清查了一遍,确实没落下什么。
傍晚,细心的妻子又去屋子里查看了一遍,自然没遗留下什么,那堆衣服、鞋子都给人捡走了。
晚上吃晚饭,妻习惯性地抬起头向墙上看了一眼,惊慌地说:“糟了!挂钟没有拿回来!”
“哎哟,忘了!忘了!”我也急得直拍脑袋。
“去,快去看看!”妻子急得直挥手。
“还看个啥,早没了!”我看窗外已满街灯火,心想,啥时候了,那挂钟还在吗?但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带着只小木凳去老屋看看。
我匆匆赶往老屋。奇怪,在楼梯的拐角处,借助屋外的灯光,我依稀地看到屋内客厅侧面的墙上还赫然挂着那只钟,令我惊喜万分!我站在小木凳上,双手颤巍巍地取下了跟随了我们10多年的精工牌挂钟。
事后仔细想想,当时搬家,只顾低头忙乎,却忘了抬头向上看一看,结果竟然忘了当初还惦记着的墙上的那只挂钟。人们捡走了那些旧衣服和鞋子,却没有拿走墙上的挂钟,也因为缺少向上看一眼的工夫和智慧。
是的,有些美好的东西只在高处,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索取。只可惜、俯视的习惯常常使我们与其失之交臂。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33:32
许多年前,有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走南闯北,四处漂泊。他们靠着手上的二胡,给人卖唱,维持着生计。
小瞎子说,师傅,什么时候带俺去治眼病呀?俺不想一辈子做瞎子。
老瞎子说,俺的师傅说过,只要拉断了一千根琴弦,就可以打开二胡盖子,里面有治眼病的秘方。
小瞎子倒吸了一口凉气,说,一千根琴弦?那得拉多少年呀?现在不可以打开盖子吗?
老瞎子不容置疑地说,不行!那会不灵验的。
小瞎子跟着老瞎子继续漂泊,小瞎子拉的二胡越来越中听了,不管是《平湖秋月》,还是《喜洋洋》,在他纤巧的手指下袅袅飘出,总要博得满堂喝彩。
小瞎子发誓要拉断一千根琴弦。
许多年后,小瞎子终于拉断了一千根琴弦。这时,老瞎子师傅已经死了,小瞎子成了老瞎子。
老瞎子颤巍巍地打开二胡琴盖,里面有一张纸条。
老瞎子逢人就出示这张纸条,然而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他,这只是一张空白纸条。
老瞎子把纸条撕得粉碎,也把自己的心撕得粉碎。他茫然地在大街上踯躅,喃喃自语:“师傅,你为什么要骗我?"
老瞎子想了很久很久。他终于想清楚了:师父是为了激励自己练好琴艺,以后不会饿死。
后来,老瞎子又带了一个小瞎子。他们继续拉着二胡。
小瞎子说,师傅,什么时候带俺去治眼病呀?俺不想一辈子做瞎子。
老瞎子说,俺的师傅说过,只要拉断了一千根琴弦,就可以打开二胡盖子,里面有治眼病的秘方。
小瞎子倒吸一口凉气,说,一千根琴弦?那得拉多少年呀?现在不可以打开盖子吗?
老瞎子不容置疑地说,不行!那会不灵验的。
生活就是这样,有了目标,你才会觉得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而一旦失去目标,你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33:42
鲶鱼爱吃榆树皮黏液。捕捉鲶鱼的老手利用鲶鱼的这一“爱好”,想到了一个捕捉鲶鱼的奇特办法。
他们把榆树皮扒下来,再用铁丝绑上做成筒,等到天黑时,把榆树皮筒放在江里的浅水处,给鲶鱼选好一个“窝”。喜欢在夜间到浅水处觅食的鲶鱼,闻到榆树皮黏液的甜味,便自投了罗网。第二天一早,捕捉鲶鱼的老手们两人一伙,把榆树皮两头一堵,往上一提,滑溜溜的大鲶鱼就轻而易举地进了他们的渔篓。
人们也许会问,被用作捕捉鲶鱼的榆树皮筒两边都敞着口,鲶鱼为什么不跑呢?原来,鲶鱼只顾一饱口福,却不知道榆树皮黏液有安眠的作用,它们大量吃过后,便开始昏昏沉沉。
爱好,一旦变得执迷,就有可能被他人利用,构成灾难的陷阱。这个教训,不只是适用于鲶鱼,人也一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33:52
有人问我,女人如何才能被男人爱上?我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女人要想被男人爱上,必有可爱之处。可爱之处越多,被男人爱上的几率越大,被有档次的男人爱上的几率越大。
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女人身上究竟有哪些算得上可爱?其实,也很简单——女人区别于男人的特质,就是女人特有的可爱,比如说,温柔、细腻、脆弱、顺从、有母性。作为一个女人,表面上你可以不温柔、不细腻、不脆弱、不顺从、缺少母性,但是,你骨子里必须温柔、细腻、脆弱、顺从、有母性。假如我反问一句,什么样子的女人不可爱?想必很多人有答案了——那些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的女人就不可爱,那些比老爷们还粗糙的女人就不可爱,那些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的女人就不可爱,那些对男人指手画脚的女人就不可爱,那些厌恶孩子的女人就不可爱。
可能有些人会有异议,尤其对脆弱和顺从两点。我感觉,这两点对于女人尤为重要。脆弱和顺从,是寻求保护的一种姿态。比如说,一只小老鼠从她脚边溜过,一个女人哇的一声,花容失色地扑到男人怀里,这男人什么表现?肯定一把揽过,很拽地说,怕什么?不是有我吗?那心情,如沐春风啊。等下次遇到一只老虎,即便他手无缚鸡之力,保准也武松一般地冲上去了,说不定还真把老虎灭了。这些力量先由女人施加到男人身上,她自己则跟包租婆一般,等着收获呢。
可惜的是,如今,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越来越少了。都说中国男人越来越阳痿,我就想说,为什么不去看看那些男人背后都站着些什么女人?是不是有一些颐指气使的女人?是不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女人?是不是有一些整天琢磨如何整治男人的女人?你都颐指气使了,你都公主了,你都皇后了,你还指望什么?围在你身边转悠的,又能是哪些男人?除了太监,还是太监。
“文革”时,一个大家闺秀被下放扫大街,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她却保持着一种异常的沉静。每天清晨,她都把自己梳理得整整齐齐,和过去一样动人。她握着扫把,安安静静地扫着地。有人冲她吐口水,有人大声谩骂,却没人敢打她。甚至,那些人都不敢和她对视。在男人眼中,女人的温柔、脆弱和顺从,其实就是一种力量。
挺简单。把琢磨男人、抱怨男人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梧桐树就枝繁叶茂了,凤凰就不请自来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34:02
海獭属于鼬科动物,成年海獭体长1.5米,体重在40公斤左右。它们生活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智能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类人猿。比如在捕食海胆时,它们同时也会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它们会平躺在水面,将石头放在肚皮上,然后用两只前爪抓住海胆用力地往石块上砸,直至将海胆坚硬的壳砸破,然后便可以享受鲜美的海胆肉了。
其实,令科学家惊叹的还不仅是海獭会用石块当砧板来砸开海胆壳的聪明,而是它们对成功捕食时间的准确把握。海獭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也就是说,在这4分钟里,它必须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去捕猎,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就会溺死在水里。所以,时间对于海獭来说就是生命,每一次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并且必须用上整个生命。它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捕获到食物,不然,要么会被淹死,要么就会被饿死。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由于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次潜入水中之后,它便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一秒钟时间都不敢耽误。它的速度也异常快捷,抓到猎物后,一定要在肺里的氧气用完之前返回水面。它们没有鲨鱼那样坚硬的牙齿,也没有金枪鱼那样锋利的长枪,它们没有任何强过海里其他动物的器官或武器,也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可是,千百年来,它们就是靠着那4分钟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生存了下来。
其实人生的时间并不短,跟海獭相比,我们的时间何止一千个一万个4分钟,不成功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时间太过充裕,让人们有了懈怠的心理。如果给成功定一个期限,便没有时间怨天尤人,也没有机会犹豫不决,而是会立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如果你还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么不妨给自己的成功定一个期限 。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34:13
我每天撒一片白菜叶子往面包中间一夹。今天撕一片,明天撕一片,一片一片又一片,落入肚中全不见。
上世纪90年代我在深圳一公司上班,公司做的是大买卖。但是公司里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民愤,不是投资失败,不是管理低效,而是午餐的盒饭。
早晚两餐大家自己解决,谁都没有意见。午餐是公司安排,十块钱的标准,公司出。公司出钱,员工出气。
民以食为天。在我工作的那几年,盒饭的改革就不知道改了多少次。换个行政部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准烧向盒饭。
深圳是大熔炉,天南地北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做盒饭的竞争激烈,也必须做出特色来,也做出了各地风格。
比如一开始上粤菜风格的盒饭,本地员工一律喜欢。外地员工喜忧参半。
后来上川菜,财务部四川人多,财务部喜欢,审计部的是江浙人,不喜欢。
然后再上湖南菜,工程部的喜欢,秘书们喜欢,司机不喜欢。
改成江浙菜,老板和几个高层喜欢,员工不喜欢。
后来改成自助式。每天比如来 40份盒饭,20份川菜,20份湖南菜,大家自己挑。
有的人工作回来迟了,喜欢的川菜风格的盒饭被人拿了。于是很生气,就向行政部提意见。
行政部又换了个法子,和楼下的饭店签订了盒饭供应合同。饭店提供了菜谱,大家自己点。
这很好,大家自己点。每天变着花样点,好了,大家没有声音了。每天点菜成了枯燥生活中的一个亮点。
好景不长,不久,问题又出来了。饭店毕竟是饭店,有时候来的客人多了。送盒饭就慢了。大家从12点等到12点45分,饭还没有来。那还得了,把这公司给炒了。
行政部经理说,那好,炒。
行政部经理足智多谋,机制创新,让两个盒饭公司中午各自送饭过来,大家自己挑选。
这不就是引进竞争机制了吗?接下来的局面颇为有趣。两个盒饭老板开始比拼开来。各自都在盒饭的质量上做文章,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
后来饭菜质量大家齐平,都是有限的一些花样,总不能给大家送鱼翅燕窝。于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两个哥们在其他方面做文章。
一个买盒饭送香蕉,另一个就送苹果。一个买盒饭送苹果,另一个送西瓜。后来一家公司聪明,看公司小姑娘多,连酸奶都送上了。
我们很开心。
两个盒饭老板不干了,说我们这么拼,划不来。生意做不下去了,不干。
行政经理又开始想别的办法,联系了一家楼下小饭店。
中午我们一起去吃。这也很好,可以吃河粉、炒面、水面、盒饭……
不久,又有问题出来了。
有人传言说,行政经理拿了回扣了。
行政经理气得跳起来。对老板说,还是发钱大家自己去吃吧。
老板说:那还不乱了,有的人出去吃一两个小时,不回来上班,你怎么控制?
其实要担心的反而是几个高层。一般员工都打卡,反而不存在问题。高层打卡豁免,你要是放他们出去吃午饭,那还了得?
不知道后来是怎么解决的。我走了。
现在人在美国,远离丰盛的中华美食,回忆这些往事,有些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味道。
现在没有人给我提供免费午餐了。每天早晨出门前我取两块面包,涂点花生酱,夹块火腿肉。我还每周买一棵大白菜,如同兔子一样,我每天撒一片白菜叶子往面包中间一夹。今天撕一片,明天撕一片,一片一片又一片,落入肚中全不见。就这玩意,我取个袋子一装,就把午餐对付了。
周围每个人的午餐也都是简单得让人吃惊。有的吃一个苹果。有的吃两片火腿肉,有的带上一点麦片一冲,就把问题解决了。
当年在深圳抱怨的人中也有我,现在,我不记得我为午餐抱怨过。我也没有看到周围有任何人抱怨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17:34:29
查理·斯瓦伯担任卡耐基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发现自己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的产量很落后,便问厂长原因。
厂长回答:“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甚至拿免职来恐吓他们,可他们软硬不吃,总是懒懒散散的。”
那时正是日班工人即将下班、夜班工人就要接班的时候。斯瓦伯向厂长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的领班:“今天炼了几吨钢?"
领班回答:“6吨。”
斯瓦伯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夜班工人接班时,看到地上的“6”字,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日班工人说:“总裁今天过来了,问我们炼了几吨钢,领班告诉他6吨,他就在地上写了一个‘6’字。”
次日早上,日班工人前来上班,发现地上的“6”已被夜班工人改写为“7”;知道输给了夜班工人,日班工人内心很不是滋味,他们决心给夜班工人一点颜色看看。那一天,大伙加倍努力,结果他们炼出了10吨钢。于是,地上的“7”顺理成章地变成了“10”。
在日、夜班工人你追我赶的竞争之下,工厂的情况很快得到改善。不久,该厂产量竟然跃居公司所有钢铁厂之首。
只用一支粉笔,斯瓦伯便扭转了乾坤;他所采用的,该是怎样高明的激励之道啊。
说起激励,我们往往想到丰厚的奖金、豪华的房子、名贵的车子……是的,所有这一切都能激发一个人力争上游,创造出好成绩。然而,物质上的激励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差,直至为零。
真正高明的激励之道还是从精神上入手的。即使是最平庸的一个人,内心也有着自尊自强的一面,一旦激发他(她)向上的激情,他(她)就能创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的业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内在的激情一旦被点燃,什么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