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9 08:51:28

到意大利的罗马游玩,可去的名胜古迹太多了,因为那部经典电影《罗马假日》,我一直都想去看看“真言之口”。可当真的寻到它时,我却有些失望。
  在一个简陋的教堂门廊上,只见一个大理石制作的人形面孔,在长长的胡须中,有鼻子和眼睛,还有一张中空的大嘴巴。相传如果说谎的人把手放进去,一下子就会被咬下来。
  相信很多人来到这里,都会无一例外地将手伸进大嘴巴里,做一次诚实的测试。并不是人们对自己诚实的自信,不过是不能免俗罢了。
  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后,我走到它面前,为了完成长久以来的心愿。我慢慢地将右手伸到那个大嘴巴里,尽管知道传说不是真的,心中仍不免忐忑不安,脑中闪电般回想着我是否曾说过什么伤害人的谎话。有一瞬间,我真的有种错觉。手就要被咬下来了。还好,一切如常。我暗暗松了口气。
  就在我转身要走的时候,看到距离真言之口大约两三米的地方,一对游客母子发生了小争执。妈妈低着头在劝说什么,不时用手指指真言之口,而那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则两手背后,一直紧抿着嘴唇,倔强地摇头,任凭母亲说什么也不改变主意。父亲手持相机在一旁有些无奈地笑着。显然,孩子不愿意将手放进大嘴巴里。我忽然有些担心,害怕孩子就此从命。没想到,最后放弃的人是妈妈,她直起身来对丈夫耸耸肩,笑了。
  他们没有勉强孩子,这让我顿感欣慰。相比跟风的大人们而言,孩子们活得多么认真和诚实。
  既然没说过谎,做不做测试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9 08:51:41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是有名的演说家。
  由于对自己的经验极有信心,有一次他接受了一个中学的演讲邀约。并没有约定题目,他心想大概和平常一样,谈一些教化的演讲。
  演讲当天,学校的老师开车来接他。他问学校的老师说:“请问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老师说:“学校的毕业旅行准备参观大仙院和市内的主要寺院,所以想请你对学生谈谈京都的历史、古寺和名胜的由来。”
  尾关宗园听了大吃一惊。非常紧张,手心出汗,一直发抖。
  因为他对京都的历史、古寺、名胜的认识浅薄。实在没有内容可以告诉学生。
  中学老师看他不知所措的样子,还笑着安慰他说:“你别想得太难。只要放轻松就可以了。”
  尾关宗园内心直打寒战,眼前一片迷蒙,感觉到学校的路上时间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直到和学校校长、老师打招呼时,心里还在想:“我究竟该说些什么?”
  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上台演讲,因为太紧张,上阶梯时,突然绊了一跤。
  全场学生哄然大笑,这一笑,使他释然了,他心想:“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于是,他说:“说真的,临时要我介绍京都的历史、古寺、名胜的由来,真是太难了,所以,我在半途就好想逃回去。”
  学生又是一阵笑声,这次不是轻视的笑了。
  尾关禅师完全释然放松,做了一次成功的演讲。
  由于在讲台绊倒的那一跤,使他恢复了平常心,从“非这么做不可”转换成“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也可以”,本来因对立而产生的恐惧,也因为无心的跌跤而消失了。
  这是尾关宗园在他的著作《大安心》中的一段回忆,他的结论是:“因为时钟的滴答声而睡不着。心里总是惦记着时钟的声音,这是一个缺乏安定感的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睡着,而不在乎时钟的声音,就等于与它合而为一、变为一体了。”
  平常心也是无心的妙用,心里想着“要睡一个好觉”的人,往往容易失眠。心里计划着“要有一个美好人生”的人。总是饱受折磨。
  “外刚内柔”的人,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走极端。
  “外柔内刚”的人,则会自我挣扎,难以放松。
  惟有内外都柔软。没有预设立场的人,才能一心一境,情景交融,达到心境一体的境界。
  我和尾关禅师一样,也常常去参加不知题目的演讲,也有惶恐、紧张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这句话就释怀了:“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9 08:52:12

在某个星期六,一位年轻男子晚上送女伴回家途中,不知何故,与一个在街头摆西瓜摊的小贩争吵,其后,他被人用刀袭击,肠子、肺及肾部均遭刺伤,送院急救。
  ——他不是“普通人”。
  他是波波夫,俄罗斯的奥运游泳名将。全球超过三十五亿观众欣赏过他勇夺五十及一百米自由泳金牌,成为很多人的偶像。俄罗斯总理对此事很是愤怒,下令警方必须彻查缉凶,但那个小贩逃去无踪。
  由此可见,面对伤、痛、老、死,人人“机会”均等。街头遇袭事件天天发生。面对西瓜刀,金牌(甚至两个)都不管用。走下颁奖台,卸了妆,脱去戏衣,摘下皇冠,搁了笔,离职,分手,退休……人人都是普通人——你的成就令你成为一时的话题,却不是终生的保证书。
  真无奈,人只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场合才与众不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9 08:52:23

钟表无疑是另一种捉住时间的利器。它用短短的指针,将时间削成碎片,并将它们分解成更小的微粒。交给每一个从它身边经过的人。
  然而,每一个从钟表中接过时间的人,都无法完全拥有这些时间的微粒。他们充其量使部分微粒磨得更细,磨成灰。而大部分时间都烂在了他们的身体里,变成了一大堆生锈的暗钉,将收藏它们的容器一一毁掉。于是我们看到了腐朽的木头、碎烂的瓷器、倒塌的房屋,和更多的坟墓。
  但是人们依然时钟袁抱有幻想,希望它能放慢脚步,让每一个走不动的人能慢慢赶上。可这样的想法常常会归于破灭,因为时间绝对不允许钟表这样偷懒,它会让它下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5:05

我只在书上读到、却没有亲眼见到过,闪电如何将大树劈开。
  这次我见到了。在正午的一场雷雨中,一道闪电的金光映亮了我们的窗户,即刻,还不到半秒的工夫,就传来一声雷响:就在离屋子两三百步的地方,也许更近?
  雷雨过去了。果真如此:就在近处,就在一块林间空地上。在最高的松树间,闪电却选中了一棵并非最高的椴树,为什么呢?自树梢。自离树顶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闪电沿着树干劈下,穿过了椴树活着的、自信的肌体。闪电竭尽全力,却未能到达树的底部,滑脱了?没劲了?……只见烧焦的树根附近的地面被刨开了,一大块木片被抛到了五十米开外的地方。
  被劈开的一半树干,有半人高,歪向一边,压在那些无辜邻居的身上。而另一半,又坚持了一天,还站立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它呢?——它本来已经被整个儿地击穿了,张着一个大大的窟窿。然后,它也歪向一边,歪向一个挺拔姐妹那友好的树杈。
  我们也是这样:当良心惩罚的打击降临,穿透整个肌体,且伴随一生,有的人在这之后还能挺住,有的人却不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5:17

小女孩躺在病床上,了无生气,殷红的鲜血触目惊心地洒在长长的走廊。实习医生小李满头大汗,认真地为她做着急救。
  其实,小李知道这是没用的,几分钟前她被送进来的时候,两位富有经验的医生已经宣布了她的死亡:“心跳没有,呼吸没有,瞳孔散大,没救了。”说完,他们走开了。
  跟着救护车下来的另一个女孩“扑通”跪下了,悲伤地大喊:“医生,我求你们救救她,她才11岁啊!医生,求求你们!”女孩的头把地磕得咚咚响,但是没人理她,大家都太忙了。
  小李愣了一下,上前做起了急救,不是为救已逝的生命,而是为了安慰哭泣的女孩。
  让小小的她面对死亡,非常残忍,而让她面对生命逝去的潦草和冷寂,更加残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5:30

在垦丁公园,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带我们进入热带雨林,他告诉我们植物也有争地盘的习性,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了。
  朋友说:“植物争地盘的行为是无所不用其极,树枝与藤蔓的蔓延。根的伸展与缠绕。最惊人的是种子,每到夏日宁静的午后,会听到种子爆裂的声音,噼啪!有的种子靠自己弹射的力量,可以射数米之远;有的种子靠着风力,可以翻山越岭。”
  朋友告诉我,只有一种树木不成群结队地争地盘,就是那些高大的乔木,它们是单独地向天空生长,到最后成为那些族群植物的依靠。
  我想不只是植物如此,动物也是这样:狮子、老虎、老鹰都是单独行动,麻雀、麋鹿、野狼则成群结队。
  人也是这样的,小人结党成派,以占取地盘。只有那些人格高超的人,独自使心灵伸展向空中,文明与文化,就是由那些独行又独醒的人创建出来的。
  我站在雨林中,仰望那些高大的乔木,但愿自己永远保持独醒和独行的心灵。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5:43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得又远又准,因此非常宝贵。
  有一次,他仔细观察时,说道:“你稍微显得有些笨重。而且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他去了,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
  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呢——断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5:55

生活在热带森林里的毛毛虫和蚂蚁是很要好的、和睦相处的朋友,原因就是毛毛虫身上能分泌一种带甜味儿的液体,而这种液体是蚂蚁喜欢吃的。所以,一旦蚂蚁爬上毛毛虫的身体,毛毛虫就极乐意地分泌这种液体给蚂蚁舔食。蚂蚁虽然平时会吃活的动物,但它从来不吃这种毛毛虫。
  毛毛虫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做茧化蝶了。在毛毛虫吐丝做茧的日子里,它就成了最弱小的动物,基本上丧失了躲避外来攻击的能力,也最容易受到其他动物的侵害,而蚂蚁在这个时候就担当起了保卫毛毛虫的责任。蚂蚁死死地守候在毛毛虫的身边,不让其他动物接近正吐丝做茧的毛毛虫。毛毛虫做好了茧,蚂蚁还要整日整夜地固守在茧的旁边,直到毛毛虫破茧成蝶。毛毛虫破茧腾空而起之后,蚂蚁才会望着蝴蝶的身影慢慢离去。
  毛毛虫一旦破茧化蝶之后,蝴蝶和蚂蚁就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爬。蚂蚁有时还会仰望天上飞翔的蝴蝶,可蝴蝶再也不会俯视地上的蚂蚁了。从此它们就成了“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6:09

当有些植物受到外来侵犯时,会动用自身的“武器”进行自卫。如洋槐的尖刺、皂荚的利齿等都有自卫的能力
  生物学家发现:南瓜植株在遭到昆虫危害时会立即产生一种毒素,使昆虫难以忍受而逃避。龙舌兰含有使动物红细胞破裂的植物醇;夹竹桃含有强心苷,可以杀死昆虫,人畜吃多了也会中毒甚至死亡。虫子侵害橡树叶时,树叶的营养成分便开始变化,产生大量的单宁酸,使虫子不敢再来“破坏”。更加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会产生类似激素的物质,昆虫在取食这种植物后,会不知不觉地发育异常而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
  看来,植物世界也像人类社会一样,存在着戒备、敌视与谋杀。然而,我总忘不了小时候在邻家山坡上见到的一幕: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幅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花是植物最好的“武器”,人类的微笑也同样可以化解许多恶意的攻击。因为,友善往往会回报友善,仇恨只能引来疯狂的报复      
页: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