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6:27

两个城里的孩子到一个农民家中做客。农家孩子便相邀新伙伴去池塘边垂钓。
  在池塘边,只见农家孩子不停地收线、扔线,鱼也一条接一条地上钩,而两个城里孩子的浮漂却一动不动。农家孩子觉得很惊诧,就问:“你们下的钓饵是什么啊?”城里孩子说:“我们喜欢吃奶酪和饼干,就用它们做的诱饵。”农家小孩听后哈哈大笑:“难怪,你们只按自己的喜好,不清楚鱼儿需要的食物,鱼儿怎么会上钩?”说话间,又一条鱼已经钓出来,只见他取下鱼后把一条蚯蚓穿在鱼钩上,再抛入水中。两个城里的孩子方才醒悟:原来鱼儿喜欢的是虫子,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奶酪和饼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6:41

我的灵魂在上空观察他很久了。他蹲在草地边,看两只小狗打闹,聚精会神的样子很可笑。
  这是两只本地普通小狗,土黄色的毛,胖胖的,眼睛、鼻子黑油油的,很有灵感的样子。它们的打闹充满热情,草地窸窸窣窣,有烟尘扬起。一会儿这狗压倒那狗,一会儿那狗扑倒这狗,斗争相当激烈。当一只狗招架不住的时候,它会忽地跳开,扭头就逃。另一只狗紧追不放。当前面的狗被追急的时候,又会扭身投入新的战斗。打着打着,就回到原先的地盘———也就是那个男人的面前。
  这个男人35岁左右吧,头发中分,衣着朴素,神态文静,像个小知“道”分子。他看狗,就像在看一本有趣的书,沉浸其中了。狗跑到哪,他的眼光就跟到哪。只是,他的脚不动,一直蹲在那里。他似乎知道,两只小狗的打闹是为了在他面前逞强,不会脱离他这个忠实观众的。
  作为观众,他的忠实程度可堪赞叹。在这个忙碌时代的下午,他居然有心情看两只小狗打闹?他没有工作的压力么?他没有家庭的重负么?他没有朋友之间的交往么?而那两只小狗对他也是那么的忠实,似乎专门为了打闹给他欣赏。它们对他似乎没有任何戒备,人与狗之间的关系在闹腾中显得一片安静。
  下午的阳光很好,春天嘛,总有点热乎乎的感觉。小狗们因为激烈运动而气喘吁吁,打累的时候,就面对面坐下来歇口气,舌头拖出来,像两块粉红色的橡皮。那个男人依然静静地蹲着,看着,无声无息。时间这么悄悄流淌,空气中微微飘起灰尘,在光线里缓缓浮动。太安静了。那个男人舍不得走,盯着毛茸茸的两只小狗出神。
  忽然,一只狗碰了对方一脚,另一只狗毫不示弱,张开小嘴就要啃对手。它们又扑在一起了,重复刚才的打闹。作为小狗,这可能是它们涉世之初最有趣的游戏,因为投入,所以激情洋溢。男人就是被这个感染了吧?就在一只狗被压倒在草地上的时候,男人举起巴掌,“啪、啪、啪、啪”———缓慢而有节奏地鼓起掌来。
  这个为狗鼓掌的男人就是我。我在上空观察自己好久了。这个忙碌时代的一个美好下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6:52

唐朝德山宣鉴禅师,在未悟道之前是龙潭崇信的侍者。
  有一天晚上,龙潭对他说:“夜已深,该回去歇息了!”
  德山道过晚安,走出师父的茅棚,却又折回来说:“外面太黑了。”
  龙潭就点了一根蜡烛给他。当德山正要接过去的时候,龙潭即刻把蜡烛吹熄。就在这个时候,德山大悟,便向龙潭道谢。
  所有可以依赖的东西,原来只是这么狭隘,如果不打开自己的心独立思考,就不能成为一个清醒的人。
  人活着必须有所依赖,但又不能完全依赖。没有可以依赖的人或事,生命就会显得孤独和空虚,而完全依赖某些东西却会失去自己。
  你必须学会独立,找到自己的路,以便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7:05

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迷了路。就在南山。
  这山,几乎是已经长在了我心里的。自从蜗居在这个小县城,几乎每个休息日,我都去登临一番。不爱走熟路,偏喜独辟蹊径,攀崖壁,跨乱石,穿树隙,钻草丛,身体虽然有些臃肿,行动起来却敏捷得犹如一只山猴。十数年下来,不敢说熟知了山的角角落落,也算得上是知根知底的密友了。有时夜里失眠,想这也烦想那也恼,就去南山神游,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皆历历在目。
  可这一次,老店熟客偏就迷乱了个一塌糊涂。左旋右转,上爬下滑,愈是心急,愈是寻觅不到方向。如此折腾半日,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不免心生惶恐,惶恐一来,更加乱了方寸。想想人真是不中用,别看平日里一副耳聪目明、八面玲珑的样子,一到了有事时,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一叶能障目,方寸可困兽。痛定思痛,要怪就怪自己太贪婪:赏了这花,还要去观那树;听了这鸟叫,还要去寻那虫鸣。这样转来转去,岂能不晕了头转了向?
  正懊丧着,突见一老者翩然而现。心中一喜,急忙上前求助。老者鹤发童颜,挎一小藤篮,拣拾着树下的蘑菇。我说明困境,怨这林太密,这山太诡。老者一手捋须,笑着摇摇头,曰:路不迷人,人乃自迷。我若有所思。老者问我是上是下,我说上。他摆手示意,便在前面开了路,不长时间就把我带到了山顶。我向老者讨教登山秘诀,老者送给了我八个字:念系一处,意无旁猿。见我不解,又补充八字:心性不乱,迷路自清。我恍然大悟,赶紧谢过老者。
  “路不迷人,人乃自迷”,“念系一处,意无旁猿”,“心性不乱,迷路自清”。细细揣摩老者所言,寥寥数语,却尽含玄妙。想这登山之道,与人之一生,岂不异曲同工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7:17

一位游客走累了,坐在坚果树下休息,他注意到前方一根细藤上面结了个巨大的南瓜。
  “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真是很荒谬。”游客暗自嘀咕,“如果让我来创造这个世界,我会让万物回到它们本来的样子。大南瓜长在结实的大树上,而坚果则应该结在细藤上面。”
  这时,一枚小坚果从树上掉下来,打在他的脑袋上。震惊之余,游客抬头望着枝干暗想,“天啊!原谅我的傲慢自大吧!假如从树上掉下来的是一个大南瓜,我岂不是被砸死了?"
  是啊,事物往往如此:看起来不合适的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7:27

几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华裔科学家钱卓,在一些实验老鼠中加入额外的NR2B基因,培育出一种比普通老鼠更聪明的转基因鼠。与其他老鼠所做的对照实验表明,在学习和记忆力方面,转基因鼠大大超过了普通鼠。
  这一研究成果马上引起了轰动。
  有人预测,如果把这样的手段运用到人身上,就可能使人更聪明,智商更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然而,很快人们就开始庆幸没有仓促地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因为研究发现,转基因鼠变得聪明后,它们也付出了非常“痛苦”的生理代价。
  研究人员把甲醛溶液注射到“聪明鼠”和“普通鼠”的爪子里,在一个小时内,两组小鼠舔爪子的次数差不多,即表明两组鼠的疼痛感觉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聪明鼠”舔爪子的次数逐渐多起来,明显超过“普通鼠”。这说明“聪明鼠”对慢性疼痛的耐受力显然要比“普通鼠”差。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聪明鼠”体内添加了NR2B基因,这个基因能控制一种叫做NMDA的受体,后者能激活神经,帮助记忆和学习,使其变得更聪明;但同样是由于NMDA受体的作用,“聪明鼠”对疼痛和伤害更为敏感。
  由此可以想到人类自己。过于聪明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当不幸降临到头上时,你会变得更加敏感,更加难以承受。而很多时候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你却无法容忍。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受,历史上的很多哲学家都曾经体会过,因此他们常常会显得疯疯癫癫,一生的命运往往也非常悲惨。也许这就是聪明人的悲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7:45

在美国,足协体育场为了满足大批球迷看足球的强烈要求,开始动工将看台上的8万个座位扩容到12万个。
  这时,政府的治安管理部门发现了问题,通往足协体育场的道路最多可容纳8万人的流量,对12万观众来说则远远不够。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避免在大型赛事中因交通堵塞而导致死亡事件的发生。于是,政府的治安管理部门同道路管理部门协商如何解决交通问题。道路管理部门提出,可以把道路加宽,扩大其容量,但政府至少得拿出4000万美元的经费。治安管理部门清楚,这笔经费不算少,政府暂时很难办到。
  无奈之下,政府治安管理部门向市民征集建议,寻求一个稳妥的过渡办法,以解决燃眉之急。经过各方面的论证,最后采纳了一位音乐家的建议:在足球比赛结束时,增加一些精彩的能吸引人的娱乐演出。比如,用象征性的1000美元请一些乐队来演出,这对乐队来说也是一次向数万观众展示自己实力的难得机会。这样,有些人会陆续离开,有些人会因观看演出而多留一会儿,观众离开足协体育场的时间就不会集中,道路拥挤的问题也就会相应的得到缓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7:58

在天花板较高的房间里工作,和在天花板较低的房间里工作,人的思维会有所不同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为大家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头顶的高度能激活人脑中的某种概念,”明尼苏达大学市场学教授迈耶说,“当人们进入天花板较高的房间时,他们就会产生自由的念头;反之,人们会倾向于产生较拘泥狭隘的想法,这会进而影响人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行为方式。”
  在试验中,当受访者在3米高的天花板下进行字谜游戏时,其思维会更倾向于自由、抽象、丰富多彩,信息处理的速度也会加快;而2.4米高的天花板会让受访者的思维更集中在具体事物和细节上,思维倾向于拘泥狭隘。另一项试验则发现,当受访者身处狭小房间时,他会对某种商业产品的设计缺陷表现得更为敏感。
  迈耶说:“管理人员应该在拥有较高屋顶的房间里工作,这样有助于大胆地改革创新;而工程技术人员和会计们的房间天花板则应相对较低。”同样,上述理论也可应用于卫生保健行业。“当你需历经一次外科手术时,你应该要求手术室的屋顶不要太高,这更有助于医生们在手术过程中精益求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8:11

在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中,有一个名叫帕帕斯蒂的小岛,它不属于加那利群岛的七个岛屿之一,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在地图上是绝对找不到它的。有两个西班牙人,一个叫拉米多,一个叫费尔斯,他们是做防盗门和防盗锁生意的,在途经帕帕斯蒂岛的时候遭遇了强台风,结果他们那装满了防盗门和防盗锁的船只在那里抛了锚。
  拉米多和费尔斯决定向岛上的人求救,那里住着一些土著居民,如果那些土著居民能够帮助拉米多和费尔斯将船修好,那他们便得救了。可是如果贸然闯入帕帕斯蒂岛内,那些从来不与外界联系的土著居民会不会欢迎他们呢?拉米多和费尔斯犯难了。现在惟一的办法就是将船上的羊肉贡献给那些土著居民,以求得他们的帮助。
  住在帕帕斯蒂小岛上的土著居民果然对羊肉很感兴趣,很快便有人拿着斧子、砍刀等工具来给拉米多和费尔斯修船了。在修船的过程中,带着生意人的特性,拉米多和费尔斯向那些土著居民推销起了他们的防盗门和防盗锁。土著居民摸了摸那些门和锁,笑了笑,又放下了。他们的举动让拉米多和费尔斯十分不解,莫非他们嫌我们的门和锁做得不牢固?于是,拉米多和费尔斯决定给其中一家人免费送一扇防盗门和一把防盗锁。可是,却遭到了那家人无情的驱逐。原来,这个岛上的居民家家都没有门更没有锁,他们的食物都是平均分配的,家家都一样,还要什么门和锁?
  拉米多和费尔斯只得摇头叹息地回到了船上。晚上,睡到半夜,拉米多突然从床上跳了下来说:有了,我有了将门和锁卖给那些土著居民的办法了。拉米多详细地跟费尔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睡意蒙眬的费尔斯还是疑惑地问:这样行吗?拉米多坚定地点了点头说:行!
  第二天,天一亮,拉米多和费尔斯便分别向岛上的居民发起了羊肉。拉米多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土著居民每人发放4条羊腿,费尔斯则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土著居民每人发放1条羊腿。
  第一天,岛上的居民风平浪静,他们白天照样上山捕猎,晚上则回家睡觉。第二天,岛上的居民还是没什么变化。第三天,依然在平静中度过。第四天,终于有人向拉米多和费尔斯问起了防盗门和防盗锁的事了。第五天,他们的防盗门和防盗锁被岛上的土著居民抢购一空。
  费尔斯问拉米多,你究竟是用什么魔法让他们购买咱们的防盗门和防盗锁的呢?拉米多说:首先要在他们的心里装上一把锁,然后才能让他们主动来购买咱们的防盗门和防盗锁。他们心里那把锁的名字就叫贪欲。开始时,他们之所以能和平共处,是因为他们都不缺少食物,但是后来,当他们发现每人所得的食物分量不同时,便有了不愿与他人分享的想法了。这便是我多给一部分人羊肉,和少给一部分人羊肉的效果。
  这是在西班牙流传了很久的一个传说,后人只要说起那些重利轻义的人,便会说他的心里一定装有帕帕斯蒂岛上的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0 07:38:24

只要说起苍蝇,我相信不会有人喜欢的。与肮脏为伍,与细菌相伴,不仅自己脏,还想方设法玷污人类的食物。赶不尽,杀不绝,有着超级旺盛的繁殖力。
  可是,这么龌龊的无赖和恶棍形象,却堂而皇之地上了一个国家的钱币。而这个把苍蝇搬上钱币,给了苍蝇无上尊崇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个优美得让人羡慕,洁净得令人吃惊的国家。为什么澳大利亚人会把苍蝇弄到他们国家50元面值的纸币上呢?
  经了解才知道,苍蝇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因为这个国家的苍蝇,不与肮脏为伍,不与细菌相伴。
  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华人向我描述了很久以前苍蝇的重生过程。
  原来,澳大利亚的苍蝇也曾生活在污秽不堪的地方,勤劳的澳大利亚人把苍蝇赖以生存的藏污纳垢之地统统消除殆尽。从城市到乡村,从山谷到河畔,举目是云朵般的鲜花和地毯一样的绿草。世代生活在肮脏环境中的苍蝇,骤然失去了它们的家园。
  最终,澳大利亚的苍蝇绝望了。在这个国家,它们再也找不到一处肮脏恶臭的地方。苍蝇痛恨人类毁灭了它们的栖身之所,让它们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苍蝇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痛苦地改变了饮食习惯。
  苍蝇的先辈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为这个物种找到了新的食物——植物浆汁。
  它们当然不习惯这种食物,可为了活下去,只好边咒骂边吞下这难以下咽的东西……
  就这样,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苍蝇,早已忘记它们吃腐臭食物的习惯,它们的饮食习惯竟与高贵的蜜蜂一模一样,采食花蜜。同时,苍蝇也承担起蜜蜂的职责——为庄稼和树木传授花粉。
  丑陋裂变为美丽,肮脏转化为洁净,低贱升华为高贵。澳大利亚的苍蝇从被人唾弃的泥沼中奋力爬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可爱的小天使,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尊崇。
  澳大利亚人当然越来越喜欢苍蝇,这小小的生灵为他们的美好生活贡献巨大。于是,他们让苍蝇登堂入室翩然飞落到他们国家发行的50元纸币上,让人们永远感谢苍蝇为这个国家立下的功勋。
  澳大利亚苍蝇的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太大了。当我们抱怨时,就应该想想澳大利亚人改造苍蝇的办法。连苍蝇都可以改造,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改造的东西吗?      
页: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