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4:45

苛求远离完美时间:2013-09-17 作者:未详 点击:1198次   《茶之书》中,有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院。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
  
  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院。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
  
  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院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院中,用力摇一棵树,抖落一地金黄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院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4:59

大船上的锚时间:2013-09-16 作者:未详 点击:1405次   当船乘风破浪时,锚却被悬挂船头。锚张着大手,悄悄地准备,默默地等待。
  当船累了,驶进港湾休息的时候,锚却被抛下海底。锚张着大手,默默地使劲,悄悄地守卫。
  
  悬挂船头,锚张着大手,光天化日清清楚楚,浑身上下一无所有。
  沉下海底,锚张着大手,明明白白一心为船,无私无欲一无所求。
  
  是啊,你张着大手,是为了擒住风浪;
  你张着大手,不是为了捞取什么。
  如果你真想在大海里捞上一把,那结果又是怎样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5:15

车刹:阻碍,也是一种前进时间:2013-09-16 作者:未详 点击:1846次   车刹的一生,是阻碍车辆前进的一生。它为了阻碍车辆前进而生,最后因为损耗得不能正常发挥阻碍车辆前进的使命而光荣退休。
  
  车轮喜欢车刹,尽管车刹老跟它过不去。
  
  驾驶员呢?每次上路,总要先试试车刹,看看它是否忠于职守。
  
  下坡,车刹要灵;上坡,车刹也要灵。
  
  遇红灯,要用车刹;遇绿灯,也离不开车刹。
  
  车刹就是为了减速,为了停止;而没有车刹,也就不能高速,谈不上前进。
  
  车刹的存在,其实是为了前进。车刹的一生,其实是前进的一生。
  
  阻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前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5:29

无花果时间:2013-09-16 作者:未详 点击:1317次   有许多花不结果,被称之为谎花。谎花把精力都放在打扮自己上,往往比结果的花更艳丽,更招人爱。
  
  而无花果,一生苦苦奋斗的,只是结出果来,却忽略了花。无花果结的果挂在枝头,像一串串珍珠,胜过花。
  
  人们喜爱无花果,把它的果实看作花。是的,只要有成果,何必在乎有没有光荣花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5:45

开水瓶哲学时间:2013-09-16 作者:未详 点击:1305次   在一堆刚灌满开水的开水瓶中区分哪个是保温的,哪个是不保温的,只需用手摸一下它们的外壳,如果是烫手的则是不保温的,而不烫手的才是真正保温的。
  
  这就是现象与本质、表象与内涵的关系。

  表面上看起来夸夸其谈、吹得天花乱坠的人,他们可能脑子空空;
  而另一些沉默寡言,看似木讷而不善言辞的人,他们的心胸也许装着整个世界,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6:03

人生成长处世之道哲理时间:2013-09-16 作者:未详 点击:3893次 人生成长处世之道哲理:
  
  古龙小说中常有这样的对白:只有死人才不犯错误。
  
  很对。
  
  人只要活着,不论他经验多老到,智慧多么高超,学识多么丰富,总有犯错的时候。
  
  犯了错之后,有两种情形。一是自己先觉察了,在他人未发觉时,就已经纠正。另一是自己未
  
  曾觉察,错误由他人指出。
  
  通常,第一种情形,不会有什么问题,而第二种情形,却大有问题,可以由此而生出轩然大波,当然,也可以略略一笑了事。
  
  被他人指出错误时,自然不是一桩很愉快的事。尤其当人家指出错误时,人家有权态度恶劣,面子上下不来,硬不肯认错,唯一的结果是错上加错,面子更难看。
  
  所以,只要有错,一经知道,立刻承认,那才是光明磊落的态度。
  
  想隐瞒错误,或为了面子而强词夺理,结果都只有愈来愈糟。
  
  不改
  
  上篇谈的是“有错就认,光明磊落”。一般的观念是,既然认错就一定要改,子曰:“过不惮改。”一般的观念,就是由此而来。
  
  其实不然,认错是一回事,改错又是另一回事。认了错,不一定非改不可,可以继续错下去,有权继续错下去,但必须承认自己错了。
  
  这种说法,听来很“骇人听闻”,与一般观念完全相反,但却更合乎人性。对,或错,本来就是人类自己建立的一种观念。举世皆说错了之时,不妨承认自己错了,但绝不必一定要把举世的观念,移做自己的观念,可以坚持己见。
  
  最着名的例子是,当举世皆认为地球是天体的中心时,哥白尼独自以为地球绕日而行,只不过是一枚小行星。结果如何,人人皆知,哥白尼不肯改错,后来观念改变,对错易位,谁是对,谁是错?
  
  认错,不改,比死不认错可爱得多。一个是直接的,光明的,一个是鬼祟的,横蛮的。有错,要认。可是有权不改。
  
  允诺
  
  人际关系十分复杂,但以不变应万变,再错综复杂,也可以将之简单化。再简单化的方法之一,是不要勉强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例如,有人要求什么,不愿答应,大可拒绝——可以委婉拒绝,也可以直接拒绝。拒绝的态度要坚决,也不必考虑拒绝的种种后果,因为你考虑了后果,不情不愿地去做了,要求者一样不会满意。后果差不了多少,又何必委曲自己?
  
  要知道,在求人者和被求者之间,首先在人情、道理上站不住脚的是求人者,而不是被求者,所以,拒绝,是正常的行为。自然,乐于助人者,也没有人不让他助人。
  
  拒绝是正常的行为,可以拒绝,可以不答应,但如果答应了,那就总得做到自己答应的事——包括口头上的答应,文字上的签署等等。答应,代表了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允诺,既然允诺了,自然就该实行诺言,不然,这个人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很多时候,打落牙齿和血吞,都无话可说,还是下次学乖,学会拒绝。
  
  答应了不做,是坏行为,拒绝,不是坏行为,两者之间,差别极大。
  
  欺骗
  
  在人与人之间,不能用思想直接交流,必须用语言或文字才能沟通的情形下,欺骗是人类的行为之一,任何人都有这种行为,不能避免。
  
  常在想,就算人和人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思想沟通,欺骗依然可以是人类行为,可以故意那样想,让对方误假为真,或误真为假。
  
  没有人一生之中没骗过人,欺骗他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值得鼓励,但绝不能否认这种行为的存在,也不可抹煞这种行为存在的普遍性。
  
  任何人不可避免或多或少欺骗他人,不过要知道,可以骗别人,不能骗自己。
  
  有人会骗自己吗?非但有,且不少。向别人说谎?说得多了,连自己也会把谎话当做了真话,心理学上的这种自欺现象,相当普遍,稍为留心一下,可以发现周遭这种人还真不少。
  
  自己把自己骗信了,那种现象,属于精神病的范围,千万要小心提防,不可让它发生。
  
  炫耀
  
  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当人在炫耀什么的时候,他所炫耀的,恰恰是他所没有的,或是缺少的。举例来说,当有人在炫耀他的财富时,这人的财富,往往并不多,或不够多——若是够多,他便不必炫耀了,因为已经尽人皆知。
  
  当有人在炫耀他的学问时,情形也一样,他一是没有学问,或是学问不够好——若是他学问真够好,他也不必炫耀了,他必然知道炫耀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有学问的人,必然不屑为之。
  
  这是一个矛盾,要炫耀你真有的,然而,真有了的,又必然不会炫耀。
  
  所以,在社会上,处理人际关系时,可以肯定一点:遇到有人在炫耀他自己,不论是炫耀什么,都只能姑妄听之,而且肯定,他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了不起,和他自己所说的必然不同,不可相信,相信了就会上当。
  
  炫耀和说谎多少有点不同,无中生有是说谎,无限做大,是炫耀。
  
  其实,也差不多。
  
  架子
  
  摆架子,是人类的行为之一。这种行为,有什么用,值得探讨之至,而探讨下来,还真的没有什么用,可是喜欢摆架子的人之多,比比皆是,各有各款,摆得人心惊肉跳,眼花缭乱。
  
  其实,当一个人,有摆架子的资格时,他自然就不必摆架子。摆架子,无非是想抬高身份,当人人皆知这个人的身份高时,他何必再藉摆架子来抬高?
  
  这道理再简单也没有,所以,凡是在种种场合,以种种姿态摆架子的人,是说明一点:他身份不够高,而且他自知如此,十分自卑,所以才要藉摆架子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而这种做法,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叫人更加看不起。摆架子者可能也知道,但苦于既然身份不够,不摆也不行,只好硬着头皮,真是苦楚。
  
  所以,摆架子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那些人既然十分苦楚,也值得同情。
  
  调皮话中有:“裤裆里放长凳——好大的?架子。”是挖苦摆架子者的最佳句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6:19

金钱与生命时间:2013-09-14 作者:未详 点击:1994次   一个富人在年轻时穷困潦倒,他一直千方百计地努力赚钱蓄财,终于成为富甲一方的富翁。

  然而当他成了富翁时,已是白发苍苍,无法再享受自己所有的财富,很快就命归西天了。
  
  富人到了天堂,遇见了神圣的上帝。
  
  富人向上帝请教道:“伟大的上帝,人的一生对于您来说有多长?”
  
  上帝回答:“呼吸之间。”
  
  富人问:“人生所有的金钱,在您的眼里有多大的价值?”
  
  上帝回答:“一堆泥土。”
  
  富人问:“神圣的上帝,能否请您再给我一次呼吸?”
  
  上帝说:“可以,只要你能够给我创造一堆泥土。”
  
  富人说:“万能的上帝,我无法创造一堆泥土,能否用我一生的金钱,换取一堆泥土呢?”
  
  上帝说:“可以。”
  
  于是上帝给了富人一个坟墓。
  
  富人困惑道:“仁慈的上帝,我希望您再给我一次来生,为何却给我一个坟墓呢?”
  
  上帝抚摸着富人的头说道:“可怜的孩子,你可以用一生去换取金钱,但无法用一生拥有的金钱换取一次来生,只能用一生的金钱去换取这堆泥土了。你就永远安息在这里吧。”
  
  生命可以创造金钱,金钱却无法创造生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6:40

哲理与情思时间:2013-09-13 作者:未详 点击:734次   小时候曾立下宏愿,让生命的每一天都风光。长大成人才明白,一生当中能有那么几天活得有光彩,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生命的本色是平淡无奇的。
  
  并非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踩在脚下的,譬如尖硬的钉子,柔软的火焰,还有桀骜不驯的性格。
  
  田地——
  
  诗人看见的是一望无垠的壮美,陶醉得闭上了眼睛;
  
  农民看见的是锄重犁深的艰辛,专注得闭上了嘴唇。
  
  相似的事物命运可大不相同:同样套在脖子上,人们感激领带却诅咒绞索。
  
  夏日,人们在树下一边享受着茂密的浓阴,一边品评、讥笑种树人当年哪一锹泥土挖偏了。
  
  对一些热热闹闹的评奖话动,人们之所以冷淡、疏远,是因为讲(奖)不明白。
  
  按时到达的,得耐着性子等待迟到者;来了的要认真听取对缺席者的批评。为什么遵纪守时的人反倒要接受如此惩罚?生活中这种状况决非仅仅表现在开会一件事上。
  
  时尚——第一眼看到的是新,第二眼看到新里有旧的影子,第三眼它消失了。
  
  人要警惕,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长柄的伞,随便让别人举在头上到处招摇。
  
  与商品紧俏就抬价相反,大凡人们趋之若骛、一窝蜂挤上去争抢的称号,都可能迅速贬值,比如说专业职称、经理称号、“著名”字样……
  
  最考验人的不是合法与非法的尺度,而是合法与非法中间相当广阔的空间:有的事不违法,但缺德。
  
  最可怕的,是改变不了环境,就改造自己,并且喊出“适者生存”的理由;伸张不了正义,就怀疑真理,并且找到“脱离实际”的借口。
  
  怕风躲雨而又风雨不动的太平官多了,社会就不太平了。
  
  职称羞愧的是,它把一些不学无术、无学弄术、假才学会心术的人也装扮成了学术界的名人、要人。
  
  眼见为实吗?所有的骗子都是在人眼前得逞的。
  
  耳听为虚吗?许多在耳边流布的传言竟一一成为事实。
  
  有时真让人匪夷所思。
  
  握手可以传递真诚,可以显示手腕,也可以拉人下水,关键是看怎样用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6:56

人生哲理精辟时间:2013-09-13 作者:未详 点击:1275次 论人生哲理精辟:
  
  不要怨天尤人,你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无疑,我们将会衰老,将会消失。但是,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将会延续,将会永存。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处在什么样的社会文明发展阶段,他都在不断地为传统作出牺牲,不断地与传统决裂作出贡献。正是每一代人所作出的牺牲,才换来了每一个历史阶段的进步。是牺牲促使了人的觉醒,是牺牲促成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假如我们这一代人所作出的牺牲能够为后代换来幸福,那么我们应该乐意去承受这种牺牲。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代人都享受着上一代人以他们的牺牲换来的幸福,每一代人都应该以自己的牺牲去换取下一代人的幸福!
  
  历史是人为的,现实也是人为的;美好的东西是人为的,丑恶的东西也是人为的。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分析综合,总结出真正的经验,也总结出真正的教训。使我们未来少一点愚昧,多一点文明。
  
  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称心如意的事是很少很少的,而不称心如意的事是很多很多的。如果你对生活期望过高,那只会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之中。
  
  一帆风顺,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如果真的事事一帆风顺,那就不必这样来祝福了。
  
  在你周围也许不乏一帆风顺的人,但你永远也不要期望自己也是一帆风顺的人。
  
  期望值过高,遇到挫折时,又不善于调整标准,是造成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幸运不会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样,厄运也不会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挫折,给弱者留下的是伤痛,给强者留下的是财富。
  
  挫折往往能使人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
  
  不要为过去的事情烦恼,不要为未来的事情忧愁。
  
  智慧与烦恼是成反比的。智慧越少,烦恼越多;智慧越多,烦恼越少。
  
  无论获得成功,还是遭遇失败;无论被人称赞,还是遭人诅咒,探索者总是值得骄傲的。
  
  悲观主义者每天早晨起来,无论朝地球的什么方向看,都能看到令他烦恼的事情。
  
  乐观主义者每天早晨起来,无论朝地球的什么方向看,都能看到令他高兴的事情。
  
  乐观的人并非一切都那么令人乐观。
  
  悲观的人并非一切都那么令人悲观。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决定现在和将来。
  
  “事先诸葛亮”能避免错误。
  
  “事后诸葛亮”能避免重复错误。
  
  人生的全部生活,其实就是无数决策的总和。

  在人生道路的关键处,正确的决策不但关系到一时一事的成功,甚至影响到一生的命运。假如你个人的智慧不足以正确决策,你可以求助于你的导师、亲人或朋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4 14:48:13

道德哲理时间:2013-09-13 作者:未详 点击:531次 论道德哲理:
  
  爱心是人类的第一美德。
  
  好人一生平安,不过是好人对好人的良好祝愿。其实,好人往往是不怎么平安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做一个好人。
  
  我多么希望:善良的人能够富有一些,富有的人能够善良一些。
  
  高尚的品德、出众的才华,能够弥补任何先天与后天的不足。而这两条又是任何人都可以经过努力能够得到的东西。
  
  人,既然还有明天,就必然要考虑明天的事。而明天的事对于今天来说,就是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
  
  我们虽然不能伴随年轻的朋友度过他们的一生,但是我们仍有办法使他们一生得到我们的保护、关心和爱。这个办法就是:将我们获得成功的经验和遭受失败的教训如实地告诉他们。
  
  假如我们过去的不幸能够免除年轻一代的不幸,我们过去的痛苦能够免除年轻一代的痛苦,我们过去的灾难能够免除年轻一代的灾难,那么,我们过去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还是值得的,甚至还应当为此感到欣慰。
  
  我不相信今天的年轻一代具有我们那样的承受能力。即使你们具有我们那样的承受能力,我也不忍心让你们承受我们曾经承受过的那种灾难和痛苦!
  
  我们的智慧应该用来创造美好的东西,而不应该用来创造丑恶的东西;我们的智慧应该使他人愉快,而不应该使他人痛苦。
  
  宽容是一种美德。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
  
  我最喜欢的三个字是:真、善、美。
  
  我最厌恶的三个字是:假、丑、恶。
  
  如果你不知道应该给予他人什么,那么,你可以从自己的需求中寻找。
  
  大事面前难得清楚;小事面前难得糊涂。
  
  权力与真理的对立、权力与良心的对立、权力与才能的对立,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
  
  权力与金钱有一项相同的功能,那就是:都能将是非颠倒。
  
  从历史上看,凡是能力吃香时,社会必然前进;凡是权力吃香时,社会必然倒退。让不学无术之徒掌权,是极可悲的。
  
  权力需要制约,能力需要发挥。
  
  理智行事,坏事可能转化为好事;感情用事,好事可能转化为坏事。
页: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