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7 20:53:04
要想活得不累就得少点攀比,要想活得不烦就得少点计较,要想过得不苦就得少点懒惰,要想活得不悔就得少点鲁莽。如果你能把做事当锻炼,把忙碌当享受,把挫折当成长,把吃亏当收获,把不幸当噩梦,把成功当往事,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感到无比宽慰,无比自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7 20:53:29
一个人想要幸福,就不能太聪明,也不能太傻,这种介于聪明与傻之间的状态叫智慧。感悟:人,太聪明了让人防备,人,太傻了让人摆弄,都没办法获取真心。难得糊涂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08:09:58
第六十六则 很多人走的路也会有陷阱
一个人要穿越一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虽很艰险,但他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没走多远,就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但最终他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两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彼端。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沉入了烂泥。
管理寓言66:在商场上看到最多的事便是“跟风”。看到做这个有利可图,结果大家都一窝蜂地跟上,这样大家都没有多少利润了,最后形成恶性竞争,大家都不好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VCD大战便是一个实例。莫要盲目地跟风,只有打出自己的特色,才是长久之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11:11:49
面子
钱师傅从不随份子,即便是徒弟结婚依旧一毛不拔。
前不久,钱师傅的父亲去逝了。正当他担心没有来捧场大丢面子的时候,车间领导和班儿上的同志们都来了,除了表示哀悼之外,或多或少都随了份子。从此,在随份子的队列中,钱师傅的身影显得特别显眼。
我在报刊上看过许多关于随份子方面的文章,有的还开专栏进行讨论。我仔细拜读文章,再加上自己的经历和理解,觉得他们没有从本质上对随份子现象进行剖析。在我看来,不论是随份子,还是收份子;不论是主动随,还是被动给,心态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了自己不丢面子。
人人都爱面子,人活着就是为了脸面,哪能没面子,丢面子呢?
把份子随过一个随过你的人,这叫礼尚往来;把份子随给一个没有随过你份子的人,这叫增进友谊。
甘心随份子,为人豪爽;违心随了份子,必以大度自居。
收了许多份子,说明朋友众多;随了许多份子,证明善于交际。
人家随了初一,你焉敢不随十五。不然,怕人家说你小气,怕人家认为你是一个不懂人情事理的人。
人家不该叫你随份子,那是人家的不是,你要是不随便是你的不是了,还是随了的好!
人家叫你去捧场,请你去喝酒,并没有指明向你要份子,还是你自愿随的不是。情愿与不情愿人家哪里知道。
随了份子可以不去,去了没随份子,肯定被定义这吃白食。
为了面子,随份子的人都有一种大局精神,都以大局为重。
既然以大局为重,必要忍气吞声。有什么办法,为了爱面子,为了不丢面子,为了以后人家给你面子,只好憋气窝火的撑着面子。
给面子才会有面子,有面子才能增面子。
有无面子,面子大小要用份子说话。哪怕随份子与收份子成为负担,依旧默默承担,因为还是一个面子问题。
为了面子,随吧,随不完的份子!
为了面子收吧,收不完的份子!
随吧,收吧,为了我们自己庄严而又可怜的___面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11:12:10
礼钱
昨天,一个二十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突然将至,双手捧上一张喜帖,叫我务必参加他的婚礼。我随手拍他一张百号,以示祝贺。过了一个多月,我给自家小孩摆满月酒,我的这个同学接到消息后也很爽快,当即拍给我两张百号,并且在我的手掌心里噌了噌,以示与众不同。
我不知道人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简单,而又如此真实了。我只知道古有礼尚往来之说。难道只有礼上才能往来吗?难道只能靠“上礼”才能按响门铃吗?况且礼尚往来的本意也决非我的这种注解。
我有上礼的经历,也有收礼的历程。上礼时总觉得多,收礼时却总觉得人家还应该再多给一点儿。有时,上礼的日子赶在一起,我便可怜薪水的淡泊,而当回礼呼啸而来,我又独享丰厚。你收的礼多,你上的礼又怎么能少哪?最终亏空属于谁,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从不责怪人家给我上礼的机会。只要告诉我了,管他远近厚薄,没有百号的威风,也有五十零的潇洒,基本上算是说得过去。有的人则不言,说出一万条不应上这份礼的原由,最后还是不比别人少一分的上了大礼。何苦哪!不能改变结果的言我不语,不能改变结果的行我不为。我妈说,多上一份礼饿不死人,还是随大帮的好!
到是有这样一种人,而且不在少数。把上礼做为零存、或者是高利贷,不仅等待整取,而且渴望连本代利一并收回。一旦结果相反,就口出不逊,到处唠叨。你仔细想一想,你上礼50块,人家至少反回你50块,一般来讲都会大于50块的。如果反回的是100块,用我的价值观理解,那就是你没给人家什么,而你却欠了人家50块钱的人情债,你不觉得吗?
一个和我见面只行注目礼的人说,你结婚没告诉我,我结婚不能不告诉你,请你下周日参加我的婚礼。我说好,我一定去,随即拍手上了礼。我暗自觉得好笑,你请我参加婚礼,又何必解释过多哪!难道真的叫我出血而又不领我的情吗?何况,我干嘛让你领我的情哪?
有的人对婚丧嫁娶这种事情很头疼,告诉我干嘛?或者是我该不该告诉人家?依我之见你不必为此事大伤脑筋。你想告诉谁,就告诉谁,管人家怎么去想。比如你被任命当了官,你根本不可能想人家是怎么响的,更不会在呼人家的反对。所以就别在这件事上玩清高了。不然人家准会说,你看看,这事儿咋不告诉我一声啊,是不是瞧不起我呀!不行,你得请我喝酒。这时你还得说,忙蒙了,好多朋友都没通知到,你放心,我一定补上,你说在哪请,好使!听听,两个人明知都在说瞎话,却都很理直气壮。人家拣了便意买着乖,你更觉得损失惨重。到头来,你埋怨他,他埋怨我的,都说自己够朋友,都说对方不够意思。
我的挚友给儿子摆满月酒,我自然上礼,而且丰厚。可他不收,他说谁的礼他都不收。我问其故?挚友说,你给他,他给你的,没啥意思。
也许挚友可以真的做到不收人家的礼,可他能因此而不给人家上礼吗?
上礼,本应在考虑社会现状的情况下量力而行;收礼,也应该抛弃小气莫算细帐。礼钱不应是等价交易,更不要把她看成是增值的商品,她是生活中你来我往的匀速穿梭、友善交流和人为的情趣。礼尚往来,带给人们的应该是快乐,而决不是无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15:53:40
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闲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之中的弟弟的最大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的东西,惟有等待和希望。
窗外皑皑一片,积雪有一尺多厚,鹅毛雪片仍在纷纷扬扬,似要把天地之间的空隙填满。雪落无声,无声的漫长最让人难以忍受。我的思想和躯体似乎就被那难忍的寂静一点一点地麻木和**。母亲怀抱着弟弟,眼望窗外,目光也是漠然。
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待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中竟抱着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饿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它。
父亲把鹭鸶放到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种冰雪封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来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
父亲眼里掠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太硬,刨不动。”说着他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吃吧,孩子太饿。”
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虫子,也轻轻掸掉,不肯捻死,何况要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呢?
“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了。”我大声说。
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
“我不饿,一点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
“它快饿死了,我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是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
“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扳开它的长喙,嘬了些唾液吐进去,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吧。”
我把鹭鸶放到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鸶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了。
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食物的胃先是痛,接着似火烧火燎,接着就麻木了,身上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朦胧中觉得夜里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声地叹息。
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筐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边。
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嗉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砂粒之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多天了。
鹭鸶自己死了,我信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就烧了半锅汤,每人一小碗。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许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难关。鹭鸶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湖滩上年年都有鹭鸶飞来。它们翩翩飞翔,或者,安闲地在浅水中觅食。我想,那只鹭鸶要是不死,不也活得这样自由自在吗?
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的真相:我的连走路也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了一只鹭鸶!几十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着多少折磨啊!
贪困艰难的生活总会给爱生活爱文学的人留下许多难忘的故事。那碗鹭鸶汤后面有一位母亲几十年的心灵痛苦:爱战胜一切,母亲牺牲自己,忍受精神折磨以换取孩子的平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15:54:12
有这样一部美、苏潜艇对决的影片,美国得到报,苏联潜艇装载有核弹头的武器正接近美国海域,于是美国派出潜艇搜巡并指示艇长拦截摧毁。但是命令中提及,在鱼雷飞弹攻击前必须收到华府最后确认才能按下射钮,就在两舰队交会之际的前一刻,美国总部得到报苏联已撤回任务并命令潜艇返航苏联。凑巧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潜艇与华府总部因故中断了通讯,但舰长为维护国家安全故决定要射飞弹攻击,而副舰长以未收到总部最后指示确认为由拒绝执行。舰长则再次以通讯中断为由并再次命令副舰长执行射飞弹,并明副舰长若再违命将收押关禁,并以抗命按军法审判;就在双方各执一词相争不下之际,以及多数官兵支持不宜贸然攻击以免引世界核子大战时,副舰长拿出美国海军法令宣读:“当舰长决策执行可能造成无法预期严重后果,在多数一方的见证下,副舰长可执行停止舰长职务,并暂代舰长职务”,此时舰长并未以其权柄关禁副舰长并强行动攻击,反而是遵守美国海军法令,将舰长职务交由副舰长指挥,最后终于化解了一场世界核子大战。姑且不论编剧想像力之丰富,但其人省思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舰长最终的决策是“海军法令”,而非“自己”。电影的结局是,最后军事法庭判决,舰长为维护国家安全忠贞职守,副舰长危机应变处理得当,两人都获判无罪。
每个选择必然有个反面,亦即放弃;于是选择与放弃的举动并无差别。
邝健雄大师将所谓的成功定义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决定,用正确的方法去做”。选择的第一步是:决定要做什么之前必须先决心放弃什么。选择的第二步是设定“限制”,选择跑道。设计一个决策核心的团队与机制,而非一个人的决策核心与机制。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15:54:35
阿瑟·哥顿讲述的一个故事,关于一位小镇上的周报编辑所遭遇的一些困难。***
有一天,这位编辑的邻居比尔,带着太大和一个小儿子,到河上去划独木舟。独木舟突然翻了,幸而夫妇俩都善于游泳。他们拼命去救孩子,但是不幸地,孩子被冲走而淹死了。那位父亲伤心透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他责骂自己:“我为什么不做那?”因此,他枉然而无益地在!心挣扎着,他不停地在街上走来走去。人们看到他在乡间的道路上走着、走着,一直不停地走着。
一天晚上,该报的编辑杰克,很晚还在报馆工作。大约午夜的时候,前面传来敲门声,站在门口的就是那位伤心的邻居比尔。“比尔,你这么晚还到外面来干什么呢?”杰克问。
“我只是走走,杰克,只是走走。你瞧,我就是忘不了。为什么要生那种事呢?我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划独木舟呢?为什么我无法救他呢?杰克,我真是不明白。”比尔回答着。
“进来吧,比尔。坐下来,我们谈谈。”比尔颓然地坐进椅里。“我不能谈。我就是不想谈这件事。”
“好吧,”编辑说:“没有关系,你就坐在那里好了,我继续做我的工作。你什么时候想谈,就告诉我吧。”过了一会儿,他问:“比尔,来杯咖啡怎样?会使你暖和起来的。”
比尔说:“好啊,我很想喝一杯。但是我还是不想谈话。”
这样一直到清晨两点钟。接着,比尔开了腔:“喂,杰克,我可以谈谈了。”在一个小时里,他全部吐露出来,把整个经过又重说一遍。杰克注意听着。有些时候,当一个人能为另一个人所做的最有帮助的事,就是只注意听着别人讲话,并且让他知道你关心他。这次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最后,倾吐完毕,比尔慢慢地平静下来:“杰克,今天晚上我要说的都说完了。”他站起来要走。
杰克把手扶在这个伤心人的肩上。“我们都喜欢你,”他友善地表示,“但愿我能帮助你。”
“可是,”比尔说,“你已经帮助了我——超过我所能说出来的。你帮助了我,因为你倾听我说话,而不跟我辩论。我知道你喜欢我,也知道你是我的朋友。你帮助我太多了。我永远忘不了。晚安,杰克。”他走进了黑夜里。
杰克坐在那里沉思。突然,他的头脑回到他自己的问题。他很吃惊,过去不清楚的事,现在都清楚了;以前他不能看通的事,现在都可以客观地看通了;过去似乎是令他承受不了的事,现在似乎很容易对付。他觉得他有更大的力量,去处理他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在思想上跟自己保持的一段距离,而集中精神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事实上你就变得更能够有效地去对付自己的困难。毕竟,这种自我给予的行为,是一种挥能力的个人因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15:54:58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错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窗外明月的清辉,淡淡地洒落在他的身边。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禅师认善心宽待小偷、感化了这个失德之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8 15:55:30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一位顾客高声喊着,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陪着不是。***笑着说:“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说:“我可不可以提个建议,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那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老土,不懂喝茶,你为什么不说他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委婉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人生中缺少了友谊,恰如世界上没有了太阳。友谊就像太阳普照大地那样,给人以光辉和温暖。人类是群居的动物,一定要彼此互助,才能挥合群的动力。一个成功的人,他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一定能和别人合作得来,这是成功的最大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