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6:28
古时的鸢和天鹅一样,也会唱好听的歌,但自从它们听了马的嘶声后,很是羡慕,常常模仿它们,于是把自己歌唱的方法忘了。
人不应轻视、鄙弃自己的天赋,应好好去展它,持之以恒,必能光亮,而有一定的成就。最悲哀的是去羡慕别人,并模仿别人,这种人最后大多会像学马嘶而忘掉怎样唱歌的鸢那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6:44
一位中国女作家在美国纽约街头散步,经常看到一个垂垂老矣的乞丐,总是面带微笑,显示出!心的愉悦。女作家大惑不解,忍不住好奇地问他:“请告诉我,在这样一种境遇中,你为什么还能以喜悦面对残酷的现实呢?”老人的回答让作家大吃一惊:“人类最痛苦的日子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那一天,而三天后,他又复活了。所以,每当我的日子极为艰难时,我总对自己说:三天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钱能够买到很多东西,却不一定能换来内心的安宁;钱可以装饰人生,却不能决定人的价值。拥有金钱,我们生病的时候可以住进最好的医院,但却买不到健康;拥有金钱,我们可以选择最好的学校,但却不一定能明白人生的真谛;拥有金钱,我们可以经常参加各种聚会,但却不一定能获得真挚的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7:02
人,总是为了追求名、利、权势而劳碌终生;对于爱,贪求不厌,对于私**爱缠绵不休中,万般痛苦不能解脱!
有位太太的先生是知名的企业家,对她百依百顺,以世俗人的眼光看起来,她是很幸福,物质生活是上上等的,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她仍觉得很苦、看到一个朋友时,哭的很伤心,朋友问她:“你有什么不满意呢?”
她说:“你不知道啊!他对我感不专,使我痛苦,不满”。朋友劝她说:“到底你要追求多少感才满意呢?”不要太强求,感如同一个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远。
她问:“那要如何解决呢?”朋友回答道“放宽尺度,你爱的范围太狭窄了,犹如把感当成一条绳子,缚(管)得他对你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才使你那么痛苦。你应该以柔和的感来宽容他的一切,不要以占有欲、威力来加在感上面,否则先生表面又顺又爱,但内心却又烦又畏,也就难怪他会对你有欺骗的行为。你若能把爱扩大到去爱他所爱的人,他一定会感谢你,同时也更珍惜这伤感中的恩,因为你所给予他的爱是那么的自在。人的感就像是洪炉,只要你多给他宽大的爱,满足他的感,再冷再硬的心也会被它融化,这位为所苦的太太,后来果真做到去爱他所爱的那些人,夫妻的感如此,父母子女的感也是如此”。
“问世间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婚姻是一种“缘”,若能因缘聚而相知相惜,实在是幸福。在通过共同生活交融中,彼此能互相包容欣赏对方的优点,方能圆融一生。在人生旅途上,彼此互相扶持、互相勉励,勇于承担与付出而不逃避。
打开心灵的窗口,心才能够通达,心灵的视觉才会清晰。
一栋房子如果没有窗户,温暖的太阳就无法照进来,新鲜的空气也不能飘进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7:22
男女对爱的看法有不少差异。虽然不是有意的,可是男人往往把感之事分成追求与获得两阶段,一旦获得美人心之后,追求阶段的行为就消失了。
在追求过程中,男人不乏柔蜜意,对心爱的人呵护备至,而且对小节十分注意。他细心体会她的感觉与需要,在一次美好的约会后,不忘送她一束鲜花或爱的卡片。可是一旦他觉对方已爱上自己,态度就完全变了。这时候男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转移目标,把对爱的渴望,转变为相互信任、亲密感与安全感。他们也再度回到外面的世界,远离卿卿我我的小天地,寻求其他的成就与刺激。
女人在这方面就不同了,她们希望甜甜蜜蜜的感能够一生一世,如果实际况不是如此,免不了大失所望。女人常在爱人似乎不再体贴的时候觉得“他不在乎我了”。这就是男女有别的地方。对男人而,柔蜜意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女人却认为浪漫的感本身就是她们所追求的。
大部分女人都宁愿沉醉在浓蜜意中,多数男性却急于跨过追求阶段,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胜利的成果”。女人把追求看成爱,男人却以为不必再追求的才是爱!
这真叫人左右为难,难道爱真是如此短暂吗?当然不是。两人厮守在一起的生活不见得就没有热,没有新鲜感,重要的是不要弄巧成拙。如果一个女人向往爱人持续不断的浪漫作风,或者想重燃爱的火花,千万不要强迫他去听音乐会,或赴亲密的约会,因为勉强他或许能令他感到内疚,但绝不会让他产生罗曼蒂克的感觉。即使他不得不低头,记得下班后带一束花回来,那也是应付,而非自内心的爱意。
聪明的女人深知屈服是爱的大敌,此时最好的对策,就是让他尽享受你对他的爱,并且把他不再温柔体贴,看成是可喜可贺的事,因为那不正是他信任你的爱的标记吗?
也许你会抗议:“谁管他感觉如何?我要他来爱我!”那么有另一个妙方:先你得摸清楚一项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就是“部分增强法”。每当一个人有了良好表现,不必每次都奖励他,偶尔夸赞一番,效果反而更好,这就是部分增强法。
以实验室里的老鼠为例,如果每次按到某个钮就有一小块食物,它当然会努力去按;可是如果食物只是偶尔出现,它反而会按得更卖力。因为它拿不准究竟什么时候会有,自然拼命地去尝试。
这种难以掌握的策略对男人也很有效。譬如偶尔爽约一两次或迟归,或是若即若离,都能使男人晕头转向。这样刺激一下,他就会乖乖地再以各种罗曼蒂克的手段来赢得佳人青睐。
女人把追求看成爱,男人却以为不必再追求的才是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7:51
有个新婚妻子幽幽地向丈夫抱怨:“你真幸运,你所得到的是纯洁的爱,你享有我的初恋。我未曾淡过恋爱,希望你珍惜我的纯洁。”
那丈夫很有智慧地安慰新娘:“你真有福,所得到的是成熟的爱,享有我的终恋。我若未曾谈过恋爱,哪有今天的成熟!希望你珍惜我的成熟。”
恋爱谈一次就成功,联考一次就上榜,生意做一次就赚钱,道理听一次就相信,开车学一次就上路,论文写一次就通过,课堂教一次就老练,天才!天才?
射箭射斜了,拼字拼错了,讲活讲溜了,走路走歪了,恋爱恋吹了,那是很平常的事!
勇士有时惧怕,智者有时愚拙,专家有时出丑,辩士有时舌结,本来就是这样!
看见别人犯错,不必苛责别人,平常得很。现自己犯错,不必生自己的气,本来就是这样。
赢家把错误看作是“最好的老师”。要紧的是,从错误中吸取宝贵的教训。
人一生所可能犯的最大错误是,因为怕犯错而不敢尝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8:15
大流士和亚历山大在伊萨斯大战,大流士大败而逃。一个内侍逃到大流士那里,大流士一看他,先就问他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们是否活着,内侍回答说他们都还活着,而且人们对她们的殷勤礼遇跟大流士在位时一模一样。大流士听完之后又问他的妻子是否仍忠贞于他,回答仍是肯定的。于是他又问亚历山大是否曾对她强施无礼,这位内侍先了誓,随后说:“大王陛下,你的王后跟离开您的时候一样,亚历山大是最高尚的,最能控制自己的人。”
大流士听了这话,举起双手,对着苍天祈祷说:“啊!宙斯大王!您掌握着人世间帝王的兴衰大事。既然您把波斯和米地亚的主权交给了我,我祈求您,如果可能,就保佑这个主权天长地久。但是如果我不能继续在亚洲称王了,我祈求您千万别把这个主权交给别人,只交给亚历山大,因为他的行为高尚无比,对敌人也不例外。”
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而不是战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8:29
看到一则新闻,心里很是感动。法国马赛有一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缉捕一名强奸杀害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十几米高的文件和档案,足迹踏遍了四大洲,打了30多万次电话,行程80多万公里。几十年来,由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追捕凶犯上,结果两任妻子都离他而去。他仍矢志不渝,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于将罪犯捉拿归案。当他用手铐铐住凶手时,已经是73岁。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有记者问他,这样做值吗?他回答:“一个人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
“一生干好一件事”,这个标准似乎并不高,但要真正干好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也不是那么简单。当年莱特兄弟为了让飞机飞上蓝天,一辈子忙得连结婚都没时间。为此,他们却幽默地说:我们没时间既照顾飞机,又照顾妻子,只能干好一件事。
认真干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交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8:48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很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时常趴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咬破野马的腿,然后再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奔跑,都没法驱逐掉这种蝙蝠,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不像狮子、虎、狼之类的猛兽,野马可用蹄子踢,用身子撞。蝙蝠却可以站在野马的身上,落在野马的头上,让野马在暴怒和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
当一种东西小到不是你的对手时,你更应该格外的小心。大自然往往有种不可思议的逻辑,在人类社会中也同样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将你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人们常会因恐惧、紧张,本能地产生出一种巨大的抗争力量。然而,当困扰你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你可能就束手无策了。因为它们是生活的细枝末节,很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正像那只蝙蝠一样能把强大的生命置于死地。
伏尔泰一针见血地指出,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生活中常常困扰你的,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虽然这些事微不足道,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你的精力。人要轻装上阵,就要小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学会随时倒出那烦人的“小沙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9:10
18年来,我所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女儿。
上大学才六个星期,但我已经现我在每位教授面前扮演着各不相同的角色。每位教授都希望从他们的学生中看到所期望的反应。要我不去迎合他们是不大可能的。这并不是因为我这个人爱拍马屁,而是每位教授都会造就一种氛围,使你自然而然地迎合他。例如,我在班上通常不喜欢去提问或者主动回答问题以引人注意,但我们的社会学老师看到学生没有反应就会很失望。他对师生之间的交流看得很重。于是我就得去提问题,甚至知道答案也要去问,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我在响应他。在物理实验室中,我是个冷静而有条不紊的工作者,从来不出差错,但有时我不得不“修正”我的实验结果使之与公认的结果相一致。我有时感到我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代课的教授,而不是为自己。这并不是我喜欢这样做,只是在当时,似乎只有这样做才对。
我所扮演的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恋人。我和我朋友之间的关系对我意味着一切。对他,我是一个可以听他述说各种问题的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最重要的我是他所深爱的女人。我在他面前扮演的角色最接近真实的“我”。我不用害怕让他知道我内心的秘密。他会听我讲,不会嘲笑我,不会使我难堪。他能理解我。我也很重视他的意见,因为他常使我将自己的问题看得比过去更加清楚。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个我在他心目中的形象问题,我只能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形象。如果他对我感到失望,我是接受不了的。
我还扮演着许多角色。我与我最好的女友在近5年来关系非常亲密,但有许多个人私事还是不能谈的。我们可以谈各自的男朋友,以及和男朋友去了哪里,做些什么,但这一切都保持在普通的水平上。如果我想说出我与待德彼此意味着什么,就会感到很窘迫。我想我的女友也是如此。有时,我现我在对我从来没有遇到的人——警察、老妇人、请我搭车的男孩子——扮演着角色。我甚至穿不同的衣服就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年圣诞节前夕,我在一家商店做工,我努力使自己变得快乐、乐于助人和对别人感兴趣,因为我想要别人这样对待我。有些晚上下班回家,我真想脱下面具,皱上它一个星期的眉。
现在我明白了,我遇到了多少种人,就扮演了多少种角色。通常我并不意识到这一点,但我正在努力成为别人认为的那个“我”,或者成为我想要别人那样认为的“我”。我已知道了“扮演角色”有两种。有时我扮演一个角色是为了别人,因为我想使他们高兴。有时我扮演一个角色则是为了自己,因为我想留下一个好印象。我懂得这些,这并没有使我更喜欢我自己。但我确实更了解自己了,也更了解别人了。
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只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没有吸引他人的磁力,就会使别人对他感到厌恶,就没有一个人喜欢与他结交往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29 11:49:35
一
这是两个人写的。***
一个人写道:一位富甲一方的企业家到西南某省的贫困地区考察。当他目睹当地一户贫困人家吃饭的形时,不禁落泪。原来这家装饭的碗,竟是几只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让他吃惊的是,全家竟连一双筷子也没有,都是直接用手抓。
企业家无比感慨,便许诺给这户人家物质的帮助。可是当他走出他们的家门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他看到房前屋后都长着极适合做筷子的竹子。
另一人写道:一位记者到一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女工家里“送温暖”。这位女工的男人早年病逝,欠下了好多钱,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有残疾。女工用微薄的薪水养活三个人,还要还债。但记者在见到这位女工时,却现她脸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间一样明朗: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纸做的,灶间的调味品尽管只有油盐两种,但油瓶和盐罐却擦得干干净净。记者进门时女工递给她的拖鞋,鞋底竟是用旧解放鞋的鞋底做的,再用旧毛线织出带有美丽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又暖和。
女工说,家里的冰箱洗衣机都是邻居淘汰下来送给她的,用用蛮好;孩子很懂事,做完功课还帮她干活……
二
这是两个人看到的。
一个人看到: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一天来了个乞丐,这乞丐看上去只有30来岁,长得很结实。乞丐每天端着破碗到村民家中讨饭,他的要求不高,无论是稀饭还是馒头他从不嫌弃。
日子长了,便有人看中他的身材和力气,想让他去帮着打打零工,并许之以若干工钱。岂料乞丐竟一口回绝。说:“给人打工挣钱多苦。还不如讨饭来得省力省心。”
另一人看到:每天傍晚,某居民新村都会有一个老人到垃圾箱里捡垃圾。老人是个驼背,这使得他原本就矮小的身材愈显得矮小。老人每次从垃圾箱里捡垃圾都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战斗。为了捡到垃圾,他必须将脸紧紧地靠在垃圾箱的口子上,否则他的手就不足以够到里面的“宝贝”。而那个口子正是整个垃圾箱最脏的地方。
老人每次捡完垃圾都像打了一场胜仗,完全不顾别人脸上的鄙夷表。看着那些可以换钱的“战利品”,他总是显得格外的高兴。
三
这是两个人说的。
一个人说:同样是贫穷,一种是不思进取的懒惰,一种是直面生活的勤勉;一种是人格的湮灭,一种是不屈的抗争。两种境遇确实令人唏嘘。
另一个人说:是呀,同样是贫穷,有的人会穷困潦倒,有的人却不坠青云之志。难怪有人断,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解决不了精神上的“困难”,就无法根治经济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