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4:26

让蛏子彻底吐沙的妙招时间:2013-10-11 作者:未详 点击:554次   那一年,我迷上了写作。
  
  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是贪婪地读书,就是拿笔在纸上涂涂抹抹。总希望自己能写出一些匠心独运,字字珠玑,读来令人齿颊生香,闪烁着时代精神,且能流传千古的妙文。
  
  然而,稿子一篇篇寄出去,收到的却是一封封退稿信。尽管如此,我仍然暗下决心,绝不气馁,哪怕失败一千次,也要坚持一千零一次。话虽然好说,可你头顶上的天空就是不见一丁点儿星光,在你见到百次千次阴暗的天空也许你不会丧气,可一千零一次以后呢?
  
  一天,我又望着阴沉沉的天空,想,在宇宙世界,其实你就是一粒微尘,不是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变成凌云山石的。这样的想法就似初冬的一场严霜,在其凌厉的侵袭下,自己这片树叶,开始变得软塌塌、灰蒙蒙的,没有了生气。那时,不说再拿笔了,就是平日母亲做出的鲜美可口的饭菜,胡乱扒拉上几口,就觉得难以下咽了。
  
  见我这样,母亲对父亲说:“清儿是不是病了?”父亲没有吭声,母亲又说,“反正清儿近些时胃口变得很差,你到集镇去买一些好菜回来让他顺饭吧!”
  
  父亲是一个细心的人,其实已猜出了我的心思,他问我:“这些时日怎么不见你写写画画了?”我向父亲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困惑。父亲听后没说什么。
  
  第二天,父亲起了一个大早,去了20多里的集镇上。太阳快一竿子高时,父亲回来了。原来他是专程到镇上的水产品市场上买蛏子去了。
  
  蛏子是生长在海边沙滩上的贝类动物,它顺滑肉厚,鲜嫩多汁,风味独特,俗有“海里的人参”之称。故而古人曾写诗赞道:“沙蜻四寸尾掉黄,风味由来压邵洋;麦碎花开三月半,美人种子市蛏秧”。
  
  父亲一边拾掇着蛏子,一边和我说话:“蛏子虽然肉味鲜美,但弄得不好就不能下咽。”原来不,他是说蛏子腹中含有许多泥沙。这时,只见父亲用一个盆子装了大半盆子清水,拿了两根筷子交叉放到水面上,然后将蛏子用筲箕盛好放到筷子上。这样,筲箕在水中,也不至于沉到水底。随之,父亲在清水中放了些盐,又倒了一些香麻油。
  
  蛏子见有盐又有油,于是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它们吃的时候会不停地向外吐水,吐水时将沙子就顺带着吐了出来。由于蛏子悬空着,吐出的沙子沉到了盆底,因此它们每次吸进的都是清水。
  
  父亲告诉我,“两三个小时后,蛏子腹中的沙子就一粒儿不剩了。”随之,父亲说到了我写作的事,“一个人要写出好的作品,就如同这蛏子吐出腹中的沙子,必须要有油又有盐。”
  
  听了父亲的话,我想了想,心头不禁一亮,说:“我知道了,要写出好的作品,肚子中必须要有人间的“烟火味儿。”我的顿悟,让父亲开心地笑了。
  
  从此,我走出去,一头扎进生活中,细心观察,在生活中学习。尽管一时间仍然是退稿,可编辑老师会说:“你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半年后,我便有作品变成铅字了,以致现在成了拥有一点儿薄名的作家。
  
  蛏子因有油盐等“生活味儿”,终成为一道鲜美可口的菜肴。一个怀揣作家梦的人,如能深入生活,虚心向生活学习,笔下就会有着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具有生命力的鲜活语言。你也就能为人们提供一份份美好隽永的精神食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4:48

受人欢迎的四句话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657次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术。如何说话才能受人欢迎?以下是我的四点建议:
  
  一、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助人不只是金钱、劳力、时间上的付出,说话也可以帮助别人。例如,有些人处在尴尬得不知如何下台的窘境时,你及时说出一句帮他解围的话,也是助人的一种。
  
  二、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西谚云:“言语赋予我们的功用,是在我们之间做悦耳之辞。”什么是悦耳之辞?就是说好话。说好话让人如沐春风,让人生发信心。遇到因受挫而心情沮丧的人,给他一些鼓励,一些鼓舞信心的话,就是以言语给他人力量。
  
  三、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荀子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遇到徘徊人生路口的人、对生命有疑惑的人,及时用一句有用的话点醒,有时会改变他的一生,甚至挽回一条性命。
  
  四、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无助的人信心不足,需要他人给予肯定才有力量。这样的人经常生活在别人的善恶语言中,一句言语可以决定他的心情好坏。面对无助的人,我们应该多讲给予支持的话,让他对自己生发信心、肯定自我。
  
  《说苑》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话不在多,而在贴切与恰当。孟子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如果所说浅近,但是用意深远,就是一句好话。所以,话要谨慎说,才不会让人觉得轻薄,甚至招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5:22

做人真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458次   中国文化认为,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自己“做”出来的。

  一个人,无论他先天素质如何,也无论他高矮胖瘦、贵贱贤愚,如果不会做人,也就不能算做是人。

  所以,历史上,常有虐待俘虏和囚犯的事例,而且其所受待遇,往往竟至于“牛马不如”“猪狗不如”,就因为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上的前提:你既然不会做人,就休怪我不把你当人。
  
  然而,做人又是何其难也!

  比方说,一个人,在单位里,是应该表现好一些呢,还是应该差一些呢?这很难。表现不好要被批评,太好又遭嫉妒,不好不坏,甘居中游,则又可能被视为平庸。

  又比如,你对某人某事某问题有看法,开会或别人来征求意见时,是说还是不说呢?说,是“锋芒太露”;不说,是“城府太深”;私下里说则是“两面三刀”。

  再比如,有人托了人情来求你,要办—件极难的事,是答应好呢,还是不答应好呢?答应了办不成是“骗人”,不答应又好像“不给面子”,实情相告是“推托”,含糊其辞又会被视为“滑头”。

  诸如此类的事,在生活中可谓不胜枚举。

  因此,当中国人感到“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时,便会感叹:“做人真难!”
  
  做人之所以如此之难,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人”原本不是自己要做,也不是为自己而做,而是为别人而做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7:36

静静生活时间:2013-10-04 作者:未详 点击:502次   站在一个静的位置上,做一个无言以对的人。这么多年下来,身边走过的人起起落落,明白旁人的想法或态度,都是不重要的。不必去想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将走在属于自己的深渊边缘,也没有谁对谁错,是非标准本就无绝对。存在的只是人的偏见,猜测和评断,而那的确是不重要的东西。
  
  静静生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减少欲望,不管是对人和对事,欲望减下之后,人就可变得洁净刚硬。虽然,堕落和沦陷,总是带有快感,但是最终起决定权的,是人的自控。
  
  一个看起来勇敢骄傲,恣意妄行的人,其实质上往往不是那么回事。
  
  真正的战士,是内收而自控的,如同一把插在刀鞘中的利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7:52

保留一丝重生的火种时间:2013-10-04 作者:未详 点击:537次   阿拉伯国家大部分地区都地处热带沙漠,而且受信风影响显著,这就使当地经常遭受沙漠风暴的袭击,当地的牧羊人也常常因此蒙受损失。但令人惊奇的是,很少有阿拉伯牧羊人因此感到忧虑,而是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曾经有一个记者前往该地区,深入牧羊人的生活,想了解他们快乐生活的根源所在。结果,记者到达的第三天,当地就遭受了强热带沙漠风暴的重创。据说当时的风暴势力强劲,以至于越过了广袤的地中海,使沿岸的法国也深受其害。当时,牧羊人的羊群感到深深的忧虑:“风暴就像发了狂的魔鬼一样呼啸,中间夹杂着羊君无助的哀鸣。”
  
  但是从牧羊人脸上却看不出丝毫忧虑,记者好奇而又小心翼翼地问牧羊人这次风暴会带来多大损失,牧羊人的淡定让记者吃了一惊:“很显然,很可能我的羊群不复存在喽。”那可是两百多只羊,对其倾注的成本、心血、努力真的是难以计算,但是对此,牧羊人却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值得庆幸的是我的人身安全没有受到威胁,大不了再买一小群羊从头再来嘛。”
  
  风暴过去了,大部分羊都奄奄一息,这时牧羊人果然地杀死那些小羊,因为他们难逃一死,不能让它们占太多的资源。然后把健壮的羊赶到水源处去饮水,途中仍需要宰杀一些病残的羊。最后,那些生命力较为顽强的羊终于保住了性命。
  
  “我还以为要抽失全部的羊呢,结果还剩下40%的羊,看来我不需要重新买羊就能从头再来了。”逃脱一场动难的牧羊人乐观地说。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当我们在遇到人生动难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弃一些对自己不算重要的东西,来保存自身的实力,以便以后可以从头再来。也许,放弃的结果不会太坏,还会给我们保留一丝重生的火种。总之,适当的放弃,就等于给了我们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们何必舍重就轻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8:08

永远在路上时间:2013-10-05 作者:未详 点击:625次   人生,就是一趟长途旅行。而我们,就在这漫长的长途旅行中慢慢成长。
  
  一位哲人说道:“一趟长途旅行,意味着奇遇,巧合,不寻常的机缘,意外的收获,陌生而新鲜的人和景物。总之,意味着种种打破生活常规的偶然性和可能性。所以,谁不是怀着朦胧的期待和莫名的激动踏上旅程的?”
  
  人记事起我们就已经身在这趟名为“人生”的列车上了。一开始,我们并不关心它开往何处。孩子们不需要为人生按上一个目的。我们扒在车窗边,小脸蛋紧贴玻璃,窗外掠过的田野、树木、房屋、人蓄无不可观,无不使我们感到新奇。童年的时光已经开始了,我们奔跑在走向青年的旅途中。
  
  不知从何时起,车窗外的景物不再那样令我们陶醉了。这是我们告别童年的一个确切标志,我们长大成人了。我们开始对前途充满幻想,我们开始拥有理想和目标。我们相信列车将把我们带往一个美妙的地方,那里的景物远比尚途优美。我们在心里悄悄给那地方冠以美好的名称,名之为“幸福”、“成功”、“善良”、“真理”等等。童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我们已经走上了奔向中年的旅途中。
  
  这时,我们不免感到,时光消逝得如此之快。美好的童年、美好的青春在这趟特快的“人生”列车上转瞬即逝。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街道、房屋、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时光已逝,但列车还在前行,我们依然在路上。
  
  年龄愈大,感到光阴流逝愈快,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剩余的时光。我们开始陪孩子读书,陪父母消遣。我们不舍昼夜,辛勤劳作,为了有生之年能够有所斩获。能够让后来人比我们幸福,让老年人能够安度天伦之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从未停止过。光阴何尝是这样一条河,可以让我们伫立其上,河水从身边流过。而从我们身边流过的东西,不是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一步步走向暮年,走向整个人生旅途的终点——死亡。
  
  回头望,早已不见了来时的路。但我们依然在路上,震荡向已知的终点。既然已知终点,我们何不放开怀抱去拥抱旅途的美丽风景,就像儿时一样,没有目的,只为旅程的美好。
  
  人生是一趟没有目的的旅行,因为它的没有目的性,我们将永远在路上,享受旅程的美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8:21

漫步人生路时间:2013-10-05 作者:未详 点击:871次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总是只能挪动那么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人朝着天上喊,天上一片安静。人没有办法了,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咦!人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悦耳的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人困惑了——路边原来有这样美丽的花园,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到?莫非是因为蜗牛在带着我散步?
  
  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想法和心境不一样,眼前的景亦大不相同。如果沿途匆匆忙忙,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心情被折腾得糟糕至极,如果放慢了前进的脚步,说不定能闻到花香,聆听鸟鸣,邂逅晶莹的露珠,如此不仅收获了人生的美丽,而且也感悟到人生的真味。
  
  不可否认,当下是一个追求“快”的社会,处在社会中的人也执著于快节奏,我们的生活状态好像是周杰伦与龚琳娜合唱出来的。因此,虽然大家的条件越来越好,却活得越来越累、越来越烦。民间有一句俗话:赶去投胎。虽然它多用于对人的谩骂,但不无挪揄劝诫之意。不免纳闷:那么“赶”干吗!人生本来就不长,何不漫步享受一番。
  
  可现实却是:道理归道理,做法归做法,或许就是人类的悲哀之处吧!做法似乎总要叛逆道理,明知吃苦砂,也要硬着头皮上。如果有人将道理和做法协调一致的话,此人必属高人。
  
  本质来说,人生乃“慢”的艺术,古今中外皆有文人默客推崇甚至实践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人生是由千千万万个细节和瞬间组成的,要想人生丰富、美妙,唯有努力经营细节、真诚把握瞬间。呼啸而过的人生,那是放电影,遗憾毕露、感叹常生。
  
  因此,旅游时,能不随团昼不要随,因为旅行社安排的节奏太快;尽量用眼睛去欣赏,切莫过多地用镜头“咔嚓”,否则与你在电脑中浏览风景图片何异?可以用脚走的,就不要被轿子抬着;可以用手爬的,最好别费钱坐缆车;需要排队的,就不要挤,不如趁此间隙与陌生人微笑招呼,说不定还多认识几位朋友,毕竟人生没有几次缘分邂逅;可以停下来欣赏的,就不要走马观花……旅游是最需要“慢”的姿态和节奏。
  
  人生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旅行呢?让“慢”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吧!你将收获充实、有趣且值得念想的人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8:38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时间:2013-10-05 作者:未详 点击:823次   “我觉得当初无知,如果早一点选择现在的行业,生活一定会比现在更好。”一天一个朋友对我说起刚刚选择的行业多么适合自己不禁感慨地说:“以前十几年那些路算是白走了……”
  
  我微笑着听她说完轻轻地说:“不一定啊。”
  
  “为什么?”对方立即吃惊地问。
  
  “任何人生结果的发生都是有因缘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看不到而已。就像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种子都来自于一朵花的愿望,有时候花太小了被忽略了而已。就像无花果那样,难道你真的相信有无花之果吗?
  
  作为人生,也从来都没有白走的路程。往往在此岸还是彼岸的时候,是那些看似不相干的一步步、一段段不动声色的酝酿了今天的结果。突然有一天头脑灵光一闪就惊呼哪一段哪一段白活了,事实上,没有那些所谓的”白活“,就不会有今天的豁然开朗,没有那些看似徒然的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体会,想想多年以前我们不是也理由充足的舍此而他选了吗?回想一下在我们做出当初那个决定的时候同样是进过深思熟虑了的吧。”
  
  我们当初的种种选择,在今天看起来也许显得幼稚,其实那些选择都是今天必不可少的铺垫。只有当初烧的开水,才有今天做好的米饭;这些年的努力好比是基础,今天看到了完整的房屋。包括感受,没有这些年的“白活”,连这样的感慨你都不会有,是不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跋涉坎坷不会珍惜平坦。对彩虹来说风雨不是多余的,对于坦途来说坎坷不是多余的。不经历磨挫人生领略不到“平平淡淡才是真”,没有经历大智慧谁有资格说出“难得糊涂”?
  
  人生是条单行道,容不得回头做二次的选择:人生又是一次严肃的现场直播不允许彩排和预演。有人说人生像一过来茶斟完了就完了,有人说像一团毛线放完了就结束了……在人生的试卷上,正分与负分具有同样的意义。
  
  人生真的没有白走的路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次因缘际遇都要欢喜接受,慎重对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8:56

人生生活中的位置时间:2013-10-05 作者:未详 点击:574次   上学时,教室里便有了我的位置,那个固定属于我的个人位置,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发现生活中竟有很多位置,比如我在同学心中的位置,我班里成绩的排名;我在老师心中的位置,优与劣的看法;我在父母眼中的位置,是否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直到我迈入了社会,位置可谓无处不在,我一时竟然找不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想到这个位置,我更多的是茫然,我真的不知位置是什么,它可以代表着什么,而我却一直在为自己在生活中找个位置。我曾经拼命地工作,想在领导和同事中有个位置,我曾努力地写诗为文,想在这个圈子里混个位置,也曾用心地投资和投机,在经济上独立自己的位置,但当我累得时候,我才发现这些位置就是生活的包袱。
  
  生活中,位置或许就是一种资本和炫耀,有时我们会为某一个位置,而争得头破血流,使尽各种手段,甚至于相互诋毁和诬陷。这样的位置沾满了不光彩的成份,实在失去位置存在的意义。其实,位置并不重要,它只是你在某种阶段一个标记而已,社会是个大舞台,我们需要随时调整与适应自己的位置,在演员的位置,就要学会表演,在观众的位置上时,就要学会欣赏。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你就会一无所获,最终失去这个位置。
  
  一个既不会欣赏理解别人,又对自己的位置毫不看重的人,就很难在别人心中有个位置。位置不是拿来炫耀的,任何时候都不要以别人的位置贬低别人,只有处在别人的位置,你才能够理解和感受别人,才能留恋珍惜自己的位置。处在什么位置上,就得在什么位置上寻找位置的意义,位置的意义是要靠有意义的人去寻找和发现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0:39:19

别嘲笑麻雀时间:2013-10-06 作者:未详 点击:724次   蜘蛛最看不起麻雀。
  
  为了织就一张网,执著的蜘蛛从未停歇过。它利用身上纺绩器抽出遇到空气就凝结成固体丝的液体,从一个制高点起落,不停地粘连,形成网的框架,一张“八卦图”形成后,蜘蛛开始精心地编织它的“休息区”,和“工作区”。
  
  “休息区”是蜘蛛以一轴心为中点,用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细丝,绕过经线慢慢织出横线来,每一道横线的间隔都十分精密。“工作区”则是蜘蛛抽出的壮而有力的粗线,用螺旋织法,将粗纬线之间的距离拉开,一层一层地有序的向外扩展。
  
  牢而不破的网就这样织成了。
  
  而麻雀呢?从来不为一个窝发愁过,更没有单独地去造一个窝,总是就着农家房舍上的一个缝隙,或是门洞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孔,衔上柔软的细草,便是一个安身的“巢”。
  
  麻雀这种随遇而安的精神,却招来了蜘蛛的嘲笑:不劳而获,得来的东西终究是不光彩的!不是自己亲手缔造的,感觉不到其中的快乐!
  
  麻雀没有时间与蜘蛛争辩,它觉得生存比造房子重要,它要出去觅食。
  
  蜘蛛最瞧不起麻雀这种没日没夜似的到处觅食的生活方式,像它那样多逍遥自在,躺在“休息区”,只待猎物自投罗网,用不着来回奔波。
  
  蜘蛛迷糊糊地躺着。
  
  可好景不长,一阵大风吹来,蜘蛛的网破了,而麻雀的“窝”安然无恙。可三天了,那该死的天气一点收敛的样子都没有,风还是照例地刮着。
  
  蜘蛛的眼睛都饿得发花了!网破了,猎物也捕获不到,它只好这样饿着。
  
  风停了!蜘蛛还得忍着饥饿忙着补网,有了网,它才能捕到猎物。这个也不一定,猎物一天不来投网,它还得挨饿一天,这种被动的张网以待的捕猎方式,生活永远无法得到保障。而麻雀呢?只要风一停,它就可以出去觅食了。
  
  是蜘蛛织就了网,还是网“网”住了蜘蛛?不主动出击,靠一张织得再好的网,也无法改变主宰命运的途径。
  
  不要嘲笑麻雀,借“窝”也是一种智慧!不要嘲笑麻雀,到处觅食总比躺在窝里穷守好。麻雀已经远远胜过了蜘蛛!
页: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