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3:00
天下只有三件事,天下三件事时间:2013-09-10 作者:未详 点击:1938次 天下只有三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
诸如:要不要上班、吃什么东西、开不开心、结不结婚、要不要帮助人……自己能安排的事皆属之。
一件是“别人的事”。
诸如:小张好吃懒做,小陈婚姻不幸福,老李对我很不满意,我帮助别人、别人却不感激……所有由别人在主导的事情皆属之。
一件是“老天爷的事”。
诸如:会不会刮风、地震、天塌……人能力范围以外属于老天爷的管辖范围的事情皆属之。
人的烦恼就来自于:
1、忘了自己的事,
2、爱管别人的事,
3、担心老天爷的事……
其实,要在自己的生命中过得轻松自在非常简单:
1、打理好自己的事,
2、少去管别人的事,
3、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3:18
你也许并不认识你自己时间:2013-09-06 作者:未详 点击:711次 如果可以接受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
如果可以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
如果可以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
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
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
一定要找机会去一个完全没有人认识你、在乎你、要求你的地方。
没有人认识你,是你开始认识你自己的最佳时刻;
没有人在乎你,是你开始照看自己的最好机会;
没有人要求你,你才拥有空间审视自己的真实需求。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3:30
做人不要太成熟时间:2013-09-06 作者:未详 点击:1390次 成熟是一件好事情。庄稼成熟了,才能收割;果实成熟了,才好食用。人亦如此。成熟的人,说话办事有板有眼,稳稳当当,不像那些毛手毛脚的“愣头青”,毛毛躁躁,冒冒失失。
做人需要成熟,成熟就是恰到好处。
但是,太成熟了,又未必是件好事情。譬如瓜果,熟过了,味道也就变了。做人太成熟了,就会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谙于世故,老谋深算,深藏不露,叫人捉摸不透,难以相处。不像那些心直口快的人,坦诚率真,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宛如一泓清泉,纯净得叫人一眼看到底。
太成熟的人,烦恼就多了,欢乐就少了,活得就累了。不像那些大大咧咧的“马大哈”,心计不多,想得不多,遇忧不愁,遇烦不恼,纵有天大的事,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整天快快乐乐。
太成熟的人,胆子就小了,顾虑就多了,办起事来总是慢慢腾腾,四平八稳,不像那些初生“牛犊”,敢想敢干,前不怕狼,后不怕虎,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太成熟的人,就不再天真,不再单纯了。不像那些迎风开放的蓓蕾,纯真质朴,可亲可爱。
太成熟的人,思想负担就重了,这样那样的毛病就多了,身体素质就每况愈下了。不像那些有嘴无心的人,有事不往心里去,吃得香,睡得甜,身心俱佳,笑口常开。
人,真是一个矛盾体。未成熟时向往成熟、渴求成熟,一旦成熟了,又后悔不已,怀念过去,梦想回归,感叹那人生最美的时期,“恰同学少年”,一去不复返。
其实,做人成熟与否,不在年龄大小,不在阅历深浅,全在于自己修心养性。有的人年纪并不算大,但却学得圆滑世故,老气横秋;有的人即使活到七十、八十,依然“年轻”气直,稚气十足;有的人阅历并不算深,却已修炼“成熟”,像个“江湖老手”;有的人饱经风霜,历经坎坷,也决不趋炎附势,低头弯腰,依然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做人,不妨嫩一些、纯一些、憨一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3:45
珍惜你现在的年龄时间:2013-09-06 作者:未详 点击:1518次 曾看过一档电视节目:“人的生命里哪个年龄段最好?”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不同年龄的人问道。
“一岁之前最好,爸妈都围着你转,在甜蜜的呵护之中,幸福死啦!”一个小女孩说。
“学龄前是最美好的!可以不被逼着做作业,可以尽情地玩耍。”一个少年学生回答说。
“高中毕业之后最好。可以谈恋爱、可以饮酒、可以完全自主地支配生活。至于读大学,比读初中、高中轻松多了。”一个小伙子微笑着说。
“我也觉得十七八的人生才是最美丽的。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浑身都透着鲜花般的气息,人见人爱。”一位年已四十的女子还说她现在越来越没信心,脸上的皱纹眼见着增多,再做美容都不尽如人意。十七八时午夜之后睡觉都不觉得困,现在一过晚上10点便没精神头了。
还有人回答说:过了50岁的人幸福指数最高,也有人说60岁之后最快活,因为与世无争,没有了工作时的种种压力,可以尽情享受退休生活。
最后接受访问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说:“每个年龄都是最好的,珍惜吧,享受好你现在的年龄!”
是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每个年龄段都有最美好的一面,也有烦恼与不如意相伴随。既然时光一去不复返,那么,滚滚红尘里的我们,最最重要的是珍惜、把握住今天。大可不必向往童年,也不必留恋过去时光;别介意有人问你年龄几何,也别介意在注册QQ时输入你真实的年龄;不要怕时光飞逝,也不要怕慢慢地变老。以坦然与感恩的心态,知足常乐地去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积极地过好每一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4:01
融时间:2013-09-07 作者:未详 点击:317次 倦了,冲杯咖啡,盯着杯子发呆。竟捕捉到美丽一瞬:褐色的颗粒,倏地散开,在水中悬浮、降落,由高至低水色过渡;轻轻搅拌,满杯皆是咖啡色,房间弥漫着沁人的馨香。用“融”加以描述,最恰切不过,不仅透着动态的美感,更可感融合之通彻。
融,有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一勺糖,融甜一杯水;一块盐,融咸一锅汤;一枚辣椒,融辣火锅;一片香茗,融香甘泉,丰富生活的滋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融入勤奋的岁月;一夜东风,冰雪“融而为川渎”,融来明媚的春光;一滴墨,借笔之媒,晕染成水墨丹青,融成传世的珍迹。
我尤喜用“融”来形容腌制菜品,那是菜蔬、调料与时间这位挚友的完美嬗变,似乎可感其相融的声响,极富诗意和想像。萝卜、白菜,覆抹食盐、辣子、花椒等,压实、密封在坛坛罐罐内,置于阴凉通风处,慢慢地在时间里发酵成美味的酸菜、泡菜;还有腌鱼、腊肉、咸鸭蛋。通透相融,化作人间美食。
融,无形,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彼此的默契。人海茫茫,走到一起是缘分;一男一女,相识、相知、相恋、相守,更是几世修来。无数次的碰撞、磕拌,升华成相互的理解、包容、信任,在属于自己的小日子里,融得你侬我侬、心有灵犀,一加一等于一,竟连长相也在岁月的长河里融成了“夫妻相”。
家庭,成员间需要和睦;职场,同事间需要融洽,社会,人际间需要和谐。生活的圈子,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让邂逅成为永恒的要旨便是“融”。凡事少些争斗、多些忍让,少些自我的固执、多些换位的思考,“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将心比心,抱成团、拧成绳,共同融入向好的洪流,必将在生活、工作中相互扶持、成就大我,无往而不胜。
最初是在《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的吟诵中,认识了“融”这个字,认识了一位姓孔名融的小朋友,更懂得了谦让的传统美德。也许,因这一典故,我更愿意将“融”与“善美”相关联,融入一种传递、撒播和传承、弘扬真善美的真情感、大道义。
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讲的故事便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融”的真义:把生鸡蛋、胡萝卜、茶叶分别放在三个锅里煮。第一个锅里,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邦邦。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着自己内心、不肯融合的人,最后变得铁石心肠,觉得生活对不起他,被生活煮硬。第二个锅里的胡萝卜,经过煎熬煮得软塌塌,成了胡萝卜泥。这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不能够带给社会自己的能量,所以他就失去了自我,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第三个锅里的茶叶,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也把它的美、爱和能量传递出去,改变了别人、改变了社会。
其实,这正是社会、个体间正能量、负能量的较量与融合。社会并不完美,个人也不是完人,学会适应,彼此融入,才会统一。有时,坚守,并不合时宜,就要尝试接纳和改变;有时,妥协,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败和抛弃;最佳,便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做一片既能释放、传递正能量,又能承受煎熬、历炼,涅槃重生的“茶叶”。这便是做人、处世的通用法则。
一直有人在置疑,仅一些模范、先进、英雄能否撑社会善美的天空。我无法回答。但我更希望将他们看作“源头活水”,在其汩汩喷涌、涓涓流淌间,会滋润、浇灌出周边茂盛的花草,会融汇、吸纳无数奔流向海的细流,一起融入浩瀚的湖海。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
“融”的成果,有个亲切的昵称叫“融融”,可爱、柔和、温情。春,融入人间,暖意融融。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4:21
井语,关于井的人生感悟时间:2013-09-07 作者:未详 点击:578次 井语,关于井的人生感悟:
1
井是地上与地下沟通的桥梁。
地下水在漆黑的地底呆了千万年,总想走出去见见蓝天、看看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井,是它们的一个主要通道。
一口井,打开了地下世界的一扇窗口;千万口井,该打开地下世界多少扇窗口?忽然间,我发现大地上生出了那么多亮晶晶的眼睛,井望着天,天望着井,已经相互凝视了几千年。
井口虽小,可它长着长长的耳朵,静静聆听着岁月的风雨声,已经听了几千年。
井圆圆的,仿佛张着的嘴,与天对话,与地对话,与人对话,已经谈了几千年……
入夜,我望着星空,井也望着星空,我与井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同一颗星星吗?
2
与江河湖泊相比,井水显然缺少了迷人的波浪与绚丽的色彩,也不像泉水、溪流那样会唱清脆、动听的山歌。
山水在上,河水居中,井水总是呆在深深的地下,甘于孤独寂寞,甘于居下把自身放低,从不攀附高枝、抛头露面、四处喧哗或展览自己,因而被人欣赏、赞美的机会很少。
然而,井水因远离喧嚣,终日安静地生活、默默地奉献、静静地思索,终于思索出了自己的厚度与深度。
思想与智慧即是一口深井,里面藏着数不清的无价之宝。
那些浅薄的水当然看不到井的深深,深深的井也不屑看它们一眼……
3
井边的树已经很老很老了,井边的石栏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一千年来,多少人曾经喝着这井水渐渐长大、又悄悄变老,可井依然年轻;多少曾经喝过这井水的人远远地走了,可井依然坚守故土,寸步不离。
无论春夏秋冬,井,就这样一年年直直地站立着,连睡觉也是站着,已经站了十个世纪,尽管你看不到它——因为它不是站立在大地之上,它是站在大地心里。
井,是一个村庄的灵魂,亲眼目睹了一代代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亲身见证了一个个朝代从衰到盛、从盛到衰。我们看到的,它都看到了;我们太多看不到的,它也看到了。
这是一口已经上千岁的古井,唐时月亮、宋时太阳曾经喝过的井水,至今仍未干涸,不知当年杜甫、苏轼、欧阳修是否喝过这井里的水?捧起这井水,仿佛捧起正静静凝望着我的沧桑岁月;饮着这井水,我好像正在细细品味着一段淌满诗词的历史……
4
缺水喝时要想到去掘井,现在缺水喝不等于以后还缺水喝;
有水喝时也要想到去掘井,今天有水喝不等于永远有水喝;
有水喝时不掘井,等干渴难耐时才想起去掘井,虽然晚了,但毕竟以后还会有水喝;
干渴难耐时仍不愿去掘井,总觉临渴掘井太迟了,那以后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有水喝……
田需要井,“思”为“心田”,也需要井。人人都需要井,可并不是人人都想着用双手凿出自己的井。
谁时时不忘掘井、一生不忘掘井,谁的生命之泉、智慧之泉才永远不会干涸。
5
打一眼井,苦;又打一眼井,还苦;再打一眼井,更苦……有的人退却了,有的人不甘心,再打,终于打出了甜井。
井水浑浊了不甜了变苦了,淘上三遍,还可以吃上甘甜的水。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记载:北京苏州胡同有眼苦井,一日清早,苦水忽然变成甜水。当时人们十分惊奇。其实,因为地下水脉的变化,井水由苦变甜,是可能的。
有的井水苦,有的井水甜;有的井水浊,有的井水清;有的井水凉,有的井水热;有的井与井仅相隔十几米,这一口井的水苦涩,那一口井的水却甘甜……
生活也像井,人也像井:总是苦拥着甜,甜抱着苦;甜中种着苦,苦里长着甜;甜多了易生苦,苦尽了甜自来;久泡甜罐不吃点儿苦难长大,能吃苦反而会得到更多甜……
6
前人打井后人喝,吃水不忘打井人。饮水要思源,当我们饮着甘甜无比的井水时,的确应该想想是谁打出的这眼井。何止饮水要思源,我们的一切不都要“思源”吗?
其实,古人是今人的一眼井,历史是今天的一眼井,大自然是探索的一眼井,知识是人生的一眼井,故土是思念的一眼井,爱是生活的一眼井,父母是儿女的一眼井,老师是学生的一眼井……你是谁的一眼井?
我们不能一辈子老是去饮别人打出的井水,每个人都应打出自己的井。
喝着别人打出的井水虽甜,但总没有自己打出的井水甜,若自己打出的井让更多人喝水会更甜。加拿大一个叫瑞恩的6岁小男孩靠打零工攒钱为非洲干渴的孩子捐了一口井,那井水甜了全世界人的心。
心是沙漠,难打出井;心是爱的泉、思想的泉,人人都是一眼井。
7
井与泉虽然都是地下水,但根本不同在于,泉是天然形成的,井是人工挖掘的。世上很多自然形成的泉,但没有一眼不用挖掘的井。
地下会冒出泉,但不会冒出井。人难把泉搬到家门口,但可把井打在院子里。泉是无法移动的井,尽管泉水会走;井是会移动的泉,尽管井水不会走。泉的美在外,井的美在内。泉多少天定,井多少人定。泉在山中,井在手中。
泉是大自然生出的井,井是人的智慧与力量写出的泉。
8
有的人今天挖一下,明天挖一下,总是挖到半截便放弃,其实再往深处挖一点就能挖出水;有的人今天在这儿打口井,明天在那儿打口井,打的井不少,但都是浅浅的;有的人一辈子只打一口井,虽不显眼但很深很深。
有的井没多长时间就干涸了,有的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的井虽然溅不出华丽语言的浪花,却蓄满了思想与收获之水……
你愿意做哪口井呢?是用一生热闹风光地凿许多外表漂亮的浅井,还是用一生默默地凿一口厚重的深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4:37
心平气和,和气平心时间:2013-09-07 作者:未详 点击:3900次 心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心。菜根谭有云,心虚则性现。心静下来,就如同一面镜子,万物都可以朗照,万物即纳胸怀。
平是平静如砥的平。风来不起波澜,云去不剥不拣。八风吹不动,我自岿然如钟。心灵安宁如禅定,声色犬马全不听。
气是气定神闲的气。不疾不徐,不张不驰,恰到好处,呼吸之间皆是梵唱,吐纳之间皆为菩提。
和是温暖谦和的和。如春风拂面,如夕阳斜照,如温泉濯足,如稻香扑面。一抬头,一俯首都礼节清明,儒雅有道。
平和的心灵仿佛给人生穿针引线,串接起生命的温情段落,补足灵魂的精气神。
和平是心灵不争不逐,不纷不扰,不卑不亢,不惊不惧。一派和暖的气息,一种沉稳的格调,一腔如水的旷达,一份如山的巍峨。
跋涉在人生的羁旅,有雨有风,心怀平和,哪怕前方风雨大作,也会一蓑烟雨任平生。
赶赴在生命的前路,有坎有坷,心怀平和,哪怕前方天堑壕沟,也会闲庭信步地走过。
有一种信念如风,微微吹拂,山河渐渐改变了颜色,而不是摧枯拉朽,强按牛头。
有一种言语如歌,娓娓道来,矛盾慢慢涣然冰释,而不是惟我独尊,夜郎自大。
催红的瓜果不甜,晚茬的稻米不香,一切都在“刚刚好”处闪光,一切美好都在平和中生长。
大美不言,天地平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4:49
邀请快乐来做客时间:2013-09-08 作者:未详 点击:542次 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很多时候老天就像在你和快乐之间设置了一堵墙,你想翻翻不了,想绕绕不过。你是多么想拥有一根魔杖能把困难的墙变没,可是没有魔杖的你做了什么呢?坐在墙角黑暗的影子里,孤独地饱受着失望的折磨,感觉没有快乐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窒息?
拥有快乐比你想的更容易。
不用去攀爬那堵让你绝望的墙,既然你无法顺利地走到快乐身边,干吗不邀请快乐来找你,让它到你家来做客呢?要知道快乐的能量是强大的,它可以在任何障碍面前通行无阻。如果你问我如何邀请快乐来做客,我会告诉你我的做法,那就是给快乐发出充满诚意的请帖。
第一张请帖:忙碌
忙碌也许是最简单的情绪解毒剂。保持忙碌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让你把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都占满,而是在保持忙碌的基础上也要做到适度休息。毕竟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到我们情绪的好坏,如果让自己劳累过度就会适得其反,离快乐越来越远。
第二张请帖:兴趣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不时投入到嗜好当中。在不快乐的时候,爱好能成为点亮我们情绪的火种。当我的大女儿艾米丽结婚后跟着丈夫住进了新房,因为她的远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倍感失落——那个早晨跟我一起喝着咖啡,聊着家常的小丫头再也不会回来了,房子里一下变得很静,空气都让人感觉很压抑。
于是我决定全情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中。例如,我喜欢看《国家地理》杂志,所以我订了这本杂志,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我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历史学习课程”,每周给自己一个选题,上网查找资料,看我能针对这个选题学习到什么程度。
我还是一个棒球迷,于是我常常去看球队训练。除此以外,烹饪、园艺、阅读、健行、观看电影和养鸟都是我乐于从事的活动。我的爱好是否对你有所启发?找到你的爱好,快乐就离你不远了。
第三张请帖:拓展
你有很多爱好吗?现有的爱好还远远不够,你要把自己喜欢从事的名单列得越长越好。你不要给自己设限,没有做过就以为自己永远做不了,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不拿起铲子你就不知道园艺还有那么多小乐趣,不挥动球杆你就体会不到大汗淋漓后的畅快。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挑战拓展它的深度。培养更多的兴趣吧,兴趣越多,你的心会被自己的爱好所占满,你拥有的笑容也会越多的。
第四张请帖:期盼
永不放弃对生活的热忱,永远期待生命下一秒的精彩。一颗期待的心能常保青春,充满活力。无论是守在电视机旁等待一部电视剧的更新,还是等待一场重要的比赛,哪怕只是等待一个美丽的晴天,因为期待,生命充满了未知的乐趣,让我们每一次的呼吸都变得更加有意义。记住,不要只是坐等期待来临,要给自己制造许多能带来期待的机会。
筹划一场家庭聚会或准备一次长途旅行。把细节准备得越详尽越好,在期待中让身心拥有一趟享受的旅程。
那么,问问自己的内心,发出四张请帖的你,快乐是否已经常驻于你心间,再也不肯走开了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5:06
关于朋友的文章时间:2013-09-08 作者:未详 点击:892次 关于朋友的文章: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人人都会有朋友。
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就死水一滩;友情无处不在,她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度一生。
朋友是一种相遇。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我们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分。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逢、相聚,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分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
朋友是一种相知。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映在你脑海,尽收眼底,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也会成为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动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同时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认识和感知你的过程。
朋友是一种相契。
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是一种相契。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一个回眸,朋友都会心领神会,不需要彼此的解释,不需要多言,都会心心相印。那是一种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
朋友是一种相伴。
朋友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他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
朋友是一种相助。
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朋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朋友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
朋友是一种相思。
朋友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彼此的关心,彼此的依靠。思念就像是一条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朋友有时也是一种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品茗、淡淡的共鸣。
朋友是一种相辉。
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呼应,不亦乐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5 11:05:23
遗珠时间:2013-09-09 作者:未详 点击:394次 赵老板运了一船鲜蚌在海上航行,阻于风浪,误了归期,满船的蚌肉都腐烂了。赵老板见血本无归,急得要跳海自杀。
船长劝他:“等一等,也许你还剩下什么东西。”
他率领水手清理船舱,从满船烂肉中找到一粒明珠,它的价值足以弥补货价运费而有余。
“失败”照例会给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说经验,它比珍珠还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