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7:33
请尊重你的价值时间:2012-12-12 作者:小小Z 点击:621次 在一个聚会里,一个在德国汉堡定居的老朋友给我讲起了他的一次颇有意思的求职故事。
去年,他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开始四处求职,期望着能尽快地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以图安定。但汉堡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加之他也刚刚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一份认为合适的工作。
直到三个月后,他开始心灰意冷,委曲求全,凭着自己的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证书和资质,被一家私人的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接纳了。
那家私人企业的规模很小,能给他的工资也相对偏低一点,月薪只有2800欧元,但他已经很知足了,毕竟得来不易,于是他就很安心地工作起来。
可刚工作了一周,工会的人就找到了他,开始咨询了他的工资问题,他如实地回答了。末了,工会的工作人员提醒他说:“李先生,按工会和政府规定,像您这样的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应该得到3500欧元的月薪。”
但他笑着回答说:“感谢你们的关心,我现在完全可以接受这个偏低的工资了,我需要这份工作。”
说完,工会的工作人员一脸失望地走了。
可是就在第二天,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居然也来了,并没有约他,而是直接找到了他所在的私人公司的老总,希望公司能给他将工资升到政府规定的3500欧元。因为政府认定这样做是不遵守国家法律的,违反人权,违背了一个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的真实劳动价值。
最后,单位的老总表示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只好把他给解雇了,弄得他哭笑不得。而工会和政府的一位负责人员还很严肃地提醒他:“请您尊重您的价值,因为它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当你贬低或破坏您的价值时,就等于贬低或破坏整个行业在这个社会的价值。”
就这样,他只好再领着政府的失业金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找到另一份符合身份和价值的工作。
朋友最后还是说自己对这可爱的政府干涉至今仍然十分的感动,因为他们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让他找回了自信,更让他明白了另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己都应该尊重自己的价值,而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境而贬低和破坏了自己的价值,因为你的破坏之举,将伤害到整个行业的价值乃至社会的规则。
因为,唯有懂得尊重自己的价值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7:45
用人的道理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420次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7:55
河边的苹果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519次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
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
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
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
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8:05
为何团团转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244次 一个后生来到一座寺庙,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老师父,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为何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师父随口答道。
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后生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8:15
小事情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310次 儿女在纽约一家医院产子。
在孩子刚离母腹之时,医护人员就在孩子的双脚腕和母亲的手腕上,分别戴一个特制的塑料圈圈儿,上面印有孩子的性别、出生年月日及编号。此后,产妇在医院期间,每次把孩子从婴儿室抱给母亲喂奶,或从母亲处抱回婴儿室,护士都要核对双方圈儿上的编号及其他内容。离院之前,护士在最后核对无误后,为父母亲和孩子剪断那塑料圈圈儿。略为复杂的是,在孩子的脚圈儿上,还有一个小小的装置,如果孩子在医院期间,被人偷出医院或有人试图剪断脚圈儿,装置会自动报警。
我想,在美国的医院里,先前一定也发生过“错子案”,还发生过偷子案,而且不止一起,这才逼着医院想出这个实实在在的法子。这比高谈阔论、坐而论道要切实得多,也有效得多。
在美国处理好类似小事情的还有不少。比如,公共场所的门,常常被碰得山响,进门使劲一推,人过任其弹回,如果后面有人,弄不好来个当头棒喝。美国人的办法似乎更简捷些。设计一种弹簧装置,门开后,在弹簧作用下,自会慢慢返回,存心想摔门也不行。
我不想反对一切论道。我只是以为,只要采取一点技术措施就可以解决的小事情,与其没完没了地埋怨,或激昂慷慨地谴责,不如采取个简单有效的装置,随手解决,来得爽利。我们白白花在口舌上的时间与精力实在太多了,太不值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8:42
金钱的危险性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503次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乞求祝福。
拉比让他站在窗前,让他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
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自己。"
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镜子上镀 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都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所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8:54
智者和愚者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1824次 眼前,大路小径纵横交错,如一张令人迷惘的网。
人人都得走过这张网。
一位智者和一位愚者走到了这张网跟前。
智者弯下养尊处优的身子,显出颇有教养的神情,从容不迫地理起网来。他要找出一条路,走过那张迷人的网。
愚者停下脚步,四下打量权衡之后,果敢地跨出脚步,向那张网走去。他要踩着那张网,朝着自己的目标,走出自己的路。
多少时间过去了。
愚者已衣衫破烂,身上带着血痕,那张网却已在他的背后。由于踏出了一条新的带血的路,那张错综的网更显得错综。驻足回眸,他如行者从容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又准备踏上新的旅程---尽管路上布满荆棘。
智者仍在那张网中小心翼翼地理着,在寻觅着别人走过的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9:07
认真做自己时间:2012-12-11 作者:小小Z 点击:702次 很小的时候,家长、老师或是朋友都会经常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有没有认真地想一想自己适合做什么?在成长的岁月中,你是否仍然可以坚持最初的那个的梦想,即使在碰到阻碍时——
漫画家蔡志忠15岁那年,刚上初中二年级,就带着投漫画稿赚来的250元稿费,到台北画漫画,闯天涯。他很快就面临学历的问题,在他打算到以外制电视节目而闻名的光启社求职时,看到求才广告上“大学相关科系毕业”一项条件,立即就傻眼了。不过他仍旧相信自己的实力,没有理会这项学历限制而加入了应征的行列。结果他击败了另外29名应征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光启社。
以后他在漫画界的表现如异军突起,尤其“庄子说”、“老子说”系列书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向国外输出后,他也一度成为全台湾纳税额最高的一位作家,他颇以此为荣。
而在连初中都没念完的情况下,是什么使他能有勇气踏入这个文凭至上的社会呢?他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只会一生痛苦不堪,受尽挫折。而我,不偏不倚,就是适合做一个漫画家。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画,所以才15岁就开始专门地画,尽早地画,不停地画,终究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这也让人联想到巴西的世界足球王“黑珍珠”贝利,他曾经说:“我是天生踢球的,就像贝多芬是天生的音乐家一样。”
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执著的人。有一位小学老师,从大学毕业后就想要教书,但因为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当时没有找到教书的机会,她便到日本留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刚回国时,一时还找不到教职,她就到一家公司担任日文秘书,很得老板的信任,待遇也相当好。但是她仍不放弃想要教书的念头。后来,她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考取后立刻辞去了秘书工作。
教书的薪水不如她担任秘书的薪水多,周围的朋友很不理解,以她的学历绝对可以去教高中,为什么要去教小学呢?她很坚定地说:我就是因为喜欢小孩子才选择这个工作呀!有一回,一个熟人碰到她,问她近来如何。她长得胖胖的,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她兴奋地答道:“今天刚上过体育课。我也跟小朋友一起爬竹竿,我几乎爬不上去,全班的小朋友在底下喊‘老师加油!老师加油!’我终于爬上去了,这是我自己当学生的时候都做不到的事呢!”
这是一个多么快乐、跟学生打成一片的好老师啊!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因为薪水或是其他因素而违背自己的愿望,选择做个秘书,或者到年龄层比较高的学校教书,就不会那么快乐了。
能够真切地认识自己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多么幸运啊!
别以为只有那些天才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也能不为世俗所动,安安静静地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活得自由自在,活得快快乐乐,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在现代社会里,处处充满着诱惑,能沿着自己的生活轨道毫不偏离地前进的人已经不多了,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真正快乐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9:20
用智慧战胜对手时间:2012-12-11 作者:小小Z 点击:419次 当你要实现一个宏伟的目标时,你是选择把它分割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然后有步骤地去达成呢,还是选择从一开始就向着终点线不遗余力地冲刺——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山田本一的自传中发现的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做成很多事情,比如你正在读一本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写的《追忆似水流年》,这部作者花了16年写成的7卷本巨著,曾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它就像一座山一样横在那些人的眼前,而现在你就可以用山田本一的办法去把它踏平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如果用智慧把原本遥不可及的成功变成一个个近在眼前的小成功,那么这一路上,你会不断地有惊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你会一直有动力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2:29:31
生活的篓子时间:2012-12-11 作者:小小Z 点击:662次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远路无轻物?不知你是否有过挑担的经历?当你要负重前行,出发的时候往往很轻松,而愈行愈远时,就会显得不堪重负,甚至会抱怨出发的时候为什么会选那么多东西——
曾经有个人,他总埋怨生活的压力太大,生活的担子太重,他试图放下担子。他觉得很累,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听人说,哲人柏拉图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于是,他便去请教柏拉图。
柏拉图听完了他的故事,给了他一个空篓子,说:“背起这个篓子,朝山顶去。可你每走一步,必须捡起一块石头放进篓子里。等你到了山顶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解救你自己的方法。去吧!去找寻你的答案吧……”于是,年轻人开始了他寻找答案的旅程!
刚上道,他精力充沛,一路上蹦蹦跳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美的石头,都一个一个扔进篓子里。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于是,他在欢笑嬉戏中走完了旅程的1/3。
可是,空篓子里的东西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他开始感到,篓子在肩上越来越沉。但他很执著,仍一如既往地前进。
而最后一个1/3的旅程确实是让他吃尽了苦头。他已经无暇顾及那些世界上最美丽、最惹人怜爱的东西了。为了不让沉重的篓子变得更重,他毅然放弃了这些,只是挑选了些非常轻的、非常需要的或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放进篓子。他深知,这样的放弃是必要的。然而,无论他挑多轻的东西放入篓子,篓子的重量也丝毫不会减少,它只会加重,再加重,直到他无力承受。但最后,他还是背着篓子,踏上了这最后的1/3旅程。
他明白,路,真的已经不远了。他挪着脚步,已经不在乎捡到的是什么,放进篓子的又是什么。他早已麻木于眼前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美丽的、是喜欢的、是需要的,亦或是轻巧的。他实在是无力去挑选它们了,只要是在他脚下,在他眼前,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那么,他便捡起它,以作为他所走的最后一段旅程的验证品。
眼看着离目标越来越近,他双手向后托起篓子,来了个最后冲刺。终于,他碰到了柏拉图的手,他走完了全程,结束了这一场奋斗史!
柏拉图问:“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他莞尔一笑,摇了摇头:“我不知道答案。但现在,我也不需要知道了。”
“噢?”
是啊!他把这次的旅程分成了三段。这就好比他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在青年,他挑选了他认为是最美好、最纯真的事物,就像他天真浪漫的童年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是单纯地认为它美丽,便捡起它;在中年,他挑选了他认为是最实在、最需要的事物,正如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负担,时刻要为一家上下打点一切,时刻都要保持着理性的头脑;在老年,他挑选了他认为是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或许老人们历经沧桑之后,已经懂得,原来他们最重要的事物,是眼前不被人重视的事物。回顾一生,他才发现,他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他的生活跌宕起伏,他的生活也不再是一片空白,不再是毫无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必须要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也许,他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也许,这一份份的压力会越来越重,但在每一份重量增加的同时,他会得到惊喜,得到安慰,亦或是悲伤,亦或是痛苦。可人生,谁不是忽喜忽悲,苦乐参半呢?没有起起伏伏的人生,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他的生活,不是平坦的,但在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在回顾这三段旅程的那一刻,他比谁都自信,比谁都骄傲。因为,他有充实的生活,他活得精彩!所以现在,他又何必为怎样减轻这沉重的担子而苦恼呢?
柏拉图会心一笑。他突然发现,其实,柏拉图和他一样,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人物罢了……
人生就像负重前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肩上的担子会越来越沉。
在行进的过程中,能让你感兴趣的事物会不断变化,但你所能得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因为如果你想走完全程,想顺利达到目的地,总会眷恋身边迷人的事物,不顾轻重而只想得到。
有时候,拥有最多的东西,未必是最好的东西,也未必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