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0:41
慧眼怎么练就时间:2012-11-29 作者:小小Z 点击:369次 英国银行协会每年都组织一个培训班。课程为期两周,目的是帮助银行职员识别假钞。但这个培训班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在培训的两个星期里,学员们一张假钞也没摸过,训练时用的都是真钞,上课时讲解的也都是真钞的特点。
不接触假钞,怎么能识别它们呢?很多人对这项培训的有效性产生过怀疑。银行系统也曾对受训职员和上过其他假钞识别课的职员进行过跟踪调查。但统计结果表明,受了这种培训的职员对假钞的识别能力要强得多。
这种方法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专家们解释说,受训时学员摸到、看到的全是真钞票。通过反复接触,他们的手指、眼睛习惯了真钞的感觉。在日后的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钞,他们就会感到非常不习惯。虽然对假钞的特征一无所知,但潜意识里却感到:“这不是真钞!”
辨别是非和识别假钞是一样的道理。
当你心中只有真诚之念、当你交往的都是高尚之友、当你所做的都是善良之举时,真善美就会变成你的一部分。
到那时,任何假丑恶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0:55
教育别人总是容易的时间:2012-11-30 作者:小小Z 点击:293次 美女芭拉朵死后进了天堂。上帝对着她的脸凝视了一会儿,然后慢慢地说道:“你在人间的爱情太多了,你的爱情还没有完全清除干净,只有试验一下才能知道。如果你能够通过试验,你将在天堂享福;如果通不过,你就要下到地狱受苦。”
芭拉朵说:“我想知道怎样做试验?”上帝回答:“你要走一条悬在空中的绳索。在走的时候,如果你心中不想爱情的事,你就胜利了;如果你分心去想那些爱情的事,哪怕只是想一下,你也会马上从绳索上掉下去。”
这时,一条绳索在空中拉了起来。上帝让芭拉朵从绳索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上帝则走在后面,亲自监督她。
芭拉朵拼命忍耐着不去想爱情的事,因为她害怕掉下去。等走到一半的时候,她回头去看上帝,但是没有看到。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上帝走神想到爱情,他已从绳索上掉下去了。
这个小故事幽了上帝一默。上帝面对美女也禁不住要想入非非,其中不仅有“爱情”,恐怕还会有“色情”吧。
由此可见,教育别人总是容易的,而自己要真正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今,像上帝那样的人相当多,他们教育起别人来理直气壮,道貌岸然,可一旦自己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多是一副“上帝”的嘴脸。
对于长者、教育者来说,加强自我修炼,强化自律带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不然,被教育者可能还在正路上走着,而自己却“率先”掉进了不干净的地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1:28
任务与结果时间:2012-12-01 作者:小小Z 点击:1252次 在哈佛大学MBA课堂上,教授们做过这样一个课题:带上除了你以外的3个人,运两筐石料到山上去,每个人的经费只有100元,只允许在现场找人。
第一个组织这个活动的人,从开始发动群众到最后爬到山顶用了6个小时,他的方法很正规,用钱去招聘人搬运,尽量挑选一些身材比较强壮的搬运工,招聘工人用了3个小时,爬山用了两个小时,中途休息用了1个小时。
第二个组织这个活动的人,直接给附近的劳务公司打电话,劳务公司很快调派了3个身强力壮的人去负责搬运石料,结果,他只用了3个小时就爬上了山。
而第三个组织这次活动的人,却仅仅用了1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爬到了山顶。首先,他找到该山的负责人,询问有没有缆车,在确认有缆车的情况下,他只需要找到3个旅游的人帮忙看管一下石头,然后坐上缆车直接到山顶。
当然,课题的最后获胜者是那个坐缆车的人。虽然,另外两个人都表示不满,觉得他违反了规则,这个课题是训练你的组织能力,而不是投机取巧,然而,教授们最后把胜利判给坐缆车的人。
教授们最后是这样说的:原因很简单,在任何公司里,你的上司只看中你的绩效,你的结果。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可能会常常听到上司抱怨:不要给我讲那么多的理由,我只要结果!请告诉我结果。
是的,这话很噎人,但就像本案例一样,也有其实在的道理。上司老总们千方百计想让员工明白:做结果,而不是做任务;完成任务并不等于结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1:47
“四分钟”成功的生死时速时间:2012-12-02 作者:小小Z 点击:260次 与鲸、海豹等身体硕大的海洋哺乳动物相比,海獭算得上是小个子了。海獭属于鼬科动物,成年海獭体长1.5米,体重在40公斤左右。它们生活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智能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类人猿。比如在捕食海胆时,它们会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自己平躺在水面,将石头放在肚皮上,然后用两只前爪抓住海胆用力地往石块上砸,直至将海胆坚硬的壳砸破,这样便可以享受鲜美的海胆肉了。
其实,令科学家惊叹的还不仅是海獭会用石块当砧板来砸开海胆壳的聪明,而是它们对成功捕食时间的准确把握。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草原上的狮子,还是我们至高无上的人类,都无法做到。海獭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也就是说,在这4分钟里,它必须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去捕猎,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就会溺死在水里。所以,时间对于海獭来说就是生命,每一次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并且必须用上整个生命。它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捕获到食物,不然,要么会被淹死,要么就会饿死。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由于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次潜入水中之后,它便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一秒钟时间都不敢耽误。它的速度也异常快捷,抓到猎物后,一定要在肺里的氧气用完之前冲出水面。它们长着小小的脑袋,小小的耳朵,滚圆的躯体。它们没有鲨鱼那样坚硬的牙齿,也没有金枪鱼那样锋利的长枪,它们没有任何强过海里其他动物的器官或武器,也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可是,千百年来,它们就是靠着那4分钟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生存了下来。
其实,人生的时间并不短,跟海獭相比,我们的时间何止一千个一万个4分钟?不成功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时间太过充裕,让人们有了懈怠的心理。如果给成功定一个期限,会不会又是另一种情况呢?
如果给成功定一个期限,便没有时间怨天尤人,也没有机会犹豫不决,而是会立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
如果你还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么不妨给自己的成功定一个期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1:58
失败的跳伞者时间:2012-12-02 作者:小小Z 点击:414次 有位退役老兵,有段不甚“光彩”的历史。他曾是位空军伞兵,训练了半年,上机试跳时,面对机下的万丈深渊,他一屁股坐在机舱里,脸色蜡黄。
老兵对我说,飞机降落后,他就知道伞兵的历史终止了,因为一个存在高空畏惧心理的人,是不适合当伞兵的。果然,他被调到了空军后勤部队。
老兵转业后,分配到了一家工厂,他有一种特殊技能,能迅速地整理好杂乱的绳子,你根本无法看清他是如何从一堆乱七八糟的绳子里,轻易地理出绳头和绳尾。老兵说,关于理绳子,他在部队时,训练了上万次。
当年,他理的当然不是粗绳,而是伞绳。他说,那时候教练经常故意把伞绳、伞面搞乱,要求他们在十秒钟的时间内整理好,然后教练会来检查,每检查一个,他就会拍拍战士的肩:“你活了!”或者说:“你牺牲了。”
因为降落伞对于伞兵来说,就是伞兵的生命。伞面的叠法,伞绳的理法,意味着从高空中跳下,是死还是活。
谈及往事,老兵有一点失落,但不悲伤。因为他跨不过心理那一关,虽然他的理伞水平非常高,教练每次都微笑着对他说:“你活了。”但他却理不出一份跳伞的平静心情。
记得有一位名叫霍姆斯的心理学家,他曾是一名跳伞运动员,他跳伞成功的次数为3400次。他认为,如果跳伞者对设备的娴熟掌握是生命的话,那么心理就是灵魂。他调查了许多高危运动员,结果发现八成左右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智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霍姆斯认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要比其他人更容易调节心理。而跳伞教练看中的也是这些,因为折叠伞具一万次,十万次,是容易的,但具备一份面对巨大恐惧的心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个推断,不知有没有道理。
两年前,上海金茂大厦低空跳伞曾出现过一次意外,一位名叫辛普森的澳大利亚低空跳伞专家失事死亡。辛普森是澳大利亚低空跳伞协会主席,有过1400次低空跳伞记录,但是他却在上海失手。
事后分析,致辛普森死亡的是风,还有人认为是辛普森折叠伞具不当。
但这一切都是事后的推测。
而更多的人认为,一个跳伞专家,一个经过数万次训练,上千次实践的专家,不可能会疏忽伞具。惟有他当时的心境,才有可能置他于死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2:09
如果职场是一张餐桌时间:2012-12-02 作者:小小Z 点击:432次 桌上经常见到的果酱、果汁、汉堡包、薯片、脆黄瓜、萝卜……这些不起眼的食物,看起来那么普通,怎么可能和竞争激烈的职场风云有所搭边呢?其实,对于美食,只要你善于发现,懂得品尝,就会有好口福。就像在工作中,有些是清闲的,但做不出业绩;有些虽然劳累,但容易提升你的能力,业绩也能做出来。
当然,有些美食的烹饪或者吃法中也有奥妙,如果能仔细咀嚼其中关联,你会发现某些食物的特性中寓含了很多相似的职场定律。以下介绍的每一种食物的定律中,都隐藏着特定的职场制胜规则。如果能够活学活用,将会带给你不少启发。工作着,我们需要轻松,需要快乐。
果酱定律
名词解释:一片面包上涂了可口的果酱,无论是草莓味道还是花生味道,都会非常美味。但是,如果你仅仅只有一勺果酱。那么吐司面包的面积越大,果酱的覆盖面积看起来就越少。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面包和果酱的亲密接触面,你必须尽量将果酱涂抹开来。
怎样活用:如果信息是果酱,而谈话对象相当于面包,比如老板、同事或客户,你即使善于滔滔不绝地演讲,但你永远不能向倾听者百分之百地传达所有的信息,这就如同涂果酱一样。因为完全地传达与接收信息几乎是一种苛求。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显示:听者能充分接收到的内容,最多只有10%。所以,请注意,你要把最重要的内容,按清晰的条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尽量将要点集中在那10%的区域中。你必须知道,你想要什么,什么才是重中之重。比如,你想“增加5000元预算”,那就尽量开门见山地直接提出来。当然,你的理由阐述也要足够充分,有说服力,越清晰越好。
薯片定律
名词解释:每个人都知道薯片是高热量的不健康零食。但很多人却对它爱不释手,他们一边说话,一边看电视,嘴里一片接一片地吃着那些薯片。他们已经永远地爱上了这些油炸小零食,一口接一口,停不了手。停不了嘴,对它们的喜爱早已超出了对一般食物的满足,成了精神上的依赖。这大概和喝可乐差不多,有种习惯性的心理依赖症。
怎样活用:善于发现老板对下属最希望的要求,并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些要求,投其所好,这绝对是真理。比如说,老板喜欢图表形式,那就多做点图表给他看,无论是会议行程,还是度假安排,他一定喜欢。这不仅显示出你对老板喜好的尊重,长此以往,他也会觉得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果汁定律
名词解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酒店董事长规定大堂经理完成一个任务:每天早上为700名酒店客人提供鲜榨的橙汁。第一位经理一口答应:“没问题。”而事实上,他根本无法完成这个苛刻的要求。第二位经理则忙于解释,他根本做不到,因为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最多只能提供浓缩果汁。这个人的解释很诚实,但作为上帝的客人肯定不太满意。而第三位经理则很聪明,他说:“这是个很有难度的任务,但我们会竭尽全力完成它。不过,这需要不小的花费,我们需要增加人手和预算……”
怎样活用:在面对有难度的挑战时,你要明确表达愿意承担责任。当然,前提是要了解清楚,这个项目是否太过于耗费精力,是否能实现。因为老板一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所以你要对他清晰地说明其中的曲折,让他明白你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他能在别人后退而你却主动上前请命的风浪中看出了你的能力,那么,这无形中就会给你的工作表现加分不少。
酸黄瓜定律
名词解释:有这样一个寓言小故事:有一根自以为勇敢的小黄瓜,不想变成酸黄瓜。于是,当它被主人浸到醋里时,就绝望地反抗,试图不要浸染上周围的味道。但结果当然是徒劳无用的,它也和别的黄瓜一样,成了一根酸黄瓜。
怎样活用:如果有哪个同事让你当众出丑,你可以事后处理。但如果给你下马威的是老板,那你想单枪匹马来对付一言九鼎的老板,八成是徒劳。因为对他来说,要周全的是整个公司的结构、规章制度,即使这些规矩在你看来很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问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忍受这份工作所附带的压力。如果你的身体状况已经预报了一些问题,比如胃痛或是偏头痛,这些都是身体危机发出的警报,你就要为自己作个长期的规划。不妨在五一或十一这样的跳槽黄金周,考虑另谋高就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2:27
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时间:2012-12-01 作者:小小Z 点击:390次 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因病辞世。姜老先生工篆、隶、楷、行各体,尤以小楷见长,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先生师承书法大师、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他的拜师经历,颇为传奇。
1958年,解放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曾为战地记者的姜东舒被打成右派,连工作都失去了。为了养家糊口,走投无路的姜东舒最后在浙江图书馆找到了一份临时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搞搞卫生,打打杂。看他平时喜欢写写画画,管理人员将图书馆内的指示牌、标语什么的书写任务也交给了他。正是这个额外的差使,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那个标语盛行的年代,墙上、路旁,甚至山坡上,到处都是标语,这些标语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美术体。与这些标语不同,张贴在图书馆内的标语,都是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请爱护报刊图书”、“请勿大声喧哗”之类的提醒语,虽然图书馆内人才济济,但是大手笔们谁也没有兴趣书写这些张贴在墙上的标语,所以以前都是一般工作人员随手写几张,应付应付了事。现在,这个任务落在了临时工姜东舒的身上。
姜东舒从小就爱好书法,接到任务后,姜东舒领来了纸、笔和墨水,一份一份,认认真真写起来。一笔一画,周周正正;一撇一捺,尽显锋芒。仅“请不要随地吐痰”这个标语就写了几十份,楼梯口、过道、阅览室,都要张贴。每一份,姜东舒都像对待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极认真,极细致,偶有一两个字写得不如意,一定重新书写。管理人员见他太过认真,写得太累,就劝他:“标语反正是贴在墙上的,大家看明白意思就行了,没必要写那么好。”姜东舒笑笑,仍然坚持一笔一画,埋头认真地书写。写完了,再一张张小心地张贴在图书馆各处的墙上。
没有人注意这些标语,写得再好,它不就是条“请不要随地吐痰”的标语吗?只有每天打扫卫生的姜东舒,偶尔会停下来,琢磨一下自己写的这几个字,还有什么缺陷。
有一天,“请不要随地吐痰”却吸引了一双锐利的目光。
那天,兼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张宗祥大师偶来图书馆,主持建馆60周年大庆,在楼梯口,张大师时走时停,目光一次次落在墙上的那些标语上。在二楼阅览室门口,挂着的一则手书《阅览规则》前,张大师驻足,他惊讶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些字都是谁写的?他对身边的人说,自古以来,字的好坏,要看有没有神韵,是不是有书卷气。这些字秀丽飘逸,笔墨纯正,说明写字的人有学问。但字里行间的不足之处,也未能逃脱张大师的慧眼,他认为,此人是可造之才,只是用笔尚有不合法度之处,显然是缺乏名家指导。
言谈之间,张宗祥大师竟然忘记了自己是来主持馆庆大典的,他急不可待地吩咐身边人,立即将写字的临时工找来。
面容瘦削,头发纷乱,穿着清洁服的姜东舒,匆匆来到了张宗祥大师的面前。
就这样,姜东舒有幸成了一代大师张宗祥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向一位临时工敞开了。
如果说,姜东舒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源于他的勤奋、执著和天赋。那么他作为临时工所书写的那些“请不要随地吐痰”标语,就是他打开这扇机遇之门的钥匙。
“请不要随地吐痰”,在有的人眼里,它只是一则随手涂写的标语,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它是有血有肉的字,有情有感的书法作品。有的时候,写好“请不要随地吐痰”,也就是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3:26
替昆虫做工时间:2012-11-26 作者:小小Z 点击:412次 在电视上见到一个感人的画面——
一群生物学家,借助绳索把自己垂挂在夏威夷的悬崖上,拿着收集花粉的刷子,为一种植物的花朵进行“人工授粉”的工作,这原来应该是昆虫做的事啊!
想想,一只小虫,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是多么简单的事,何必这群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悬崖上工作呢?
因为,那种昆虫已经永远从世界上消失了。这些生物学家如果不做,很快地,那稀有的植物也将消失。
“前面人错误的一小步,常要后面的人用一大步去补救。问题是,我们又能这样做多久?又做多少呢?”生物学家吊在绳索上喊着:“因为人类的贪心,而让生物永远消失,是我们的耻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3:37
白领和清洁工时间:2012-11-27 作者:小小Z 点击:690次 白领和清洁工同在一幢写字楼里工作。
白领的工作从早晨9时开始,下班时间不一定。清洁工也是早晨9时上班,下班时间是下午5时。
清洁工经常出入白领工作的场所,他看到白领们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操作着电脑,接着电话,用英文和中文与别人沟通,他们个个神情紧张。
而清洁工,干完早晨的活,开始待在工作间里,喝茶,看报纸,连中缝里的广告也看完了,然后出来透气。
清洁工又看到白领们坐在那儿,操作着电脑,接着电话,用英文和中文与别人沟通,他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忙。
下午5时,清洁工准备下班。白领们则开始开会,戴着金边眼镜的经理在喋喋不休。
有一天,清洁工和一位白领同乘一台电梯上楼,不料,停电了。在等待来电的半个小时里,白领和清洁工探讨起许多问题。
白领说:“大伯,你每月赚多少钱?”
清洁工回答:“我赚1500元。”
清洁工反问白领:“你赚多少钱?”
白领回道:“每月赚l万元。”
清洁工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电来了,电梯重新运行。再后来,清洁工和那位白领就熟了。清洁工慢慢知道白领每天需要不停地工作14个小时,他们很少有休息日,没有时间逛街,也没有时间陪家人,甚至连用餐的时间也没有。
清洁工觉得不可思议。
有段时间,清洁工发现那位白领的脸色很差,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没有出现过。清洁工去打听,他的同事告诉清洁工,他得了肝病。
清洁工发现,白领连看病的时间也没有。
清洁工仍旧过着平淡的日子,每天中午在休息间睡一觉,把报纸中缝广告也看完,然后出来透气。
他看到白领们像蚂蚁一样,还在伏案工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 13:03:51
把目标集中到一点时间:2012-11-28 作者:小小Z 点击:353次 美国一位生物学家有幸拍到一组精彩镜头。
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信,一边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次后,蛇终于无力地软瘫在沙地上,再也动不起来了。
这种鸟儿和蛇的力量是悬殊的,它甚至还没有一只麻雀飞得高。生物学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蛇头的一个点,不停地去打。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而成功者则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并锲而不舍地走到最后。
由此看来,只要能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哪怕力量微小,但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