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15:17

在沙漠一侧,它的宽度仅达人力灌溉所及之处。这里的雨量少得“几乎满足不了放牧所需之水”,即使下雨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春天下雨能把阳光挡住,而雨量却不足以“弥补太阳不能融雪为水的损失”。③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16:45

据一个旅行家说,叶尔羌这地方是烟尘迷漫,难见新月,降雨如降泥水。④①米尔·伊扎特·阿拉:《1812—1813 年中亚游记》,亨德森英译,第 30 页。②见瓦里哈诺夫:《全集》,卷 2 第 339 页。二十世纪以后中国西北的突厥族中还有人信佛教。③见米尔·伊扎特·阿拉:《中亚游记》,第 38 页。①见瓦里哈诺夫:《全集》,卷 2 第 295、297、338—339、341—342、389、419、643 及 657 诸页。又见哥隆布:《东突厥斯坦的土地耕种:绿洲经济和游牧》,第 25—26 页。②贾林:《记东突厥斯坦的萨满教》,载于《人种学》,1961 年第 1—2 期第 1—4 页;米尔·伊扎特·阿拉:《中亚游记》,第 28 页;沃森:《中国鞑靼里亚与和阗纪要》,第 657 页。③张志义:《新疆的土地利用和定居的可能性》,载《地理评论》,第 39 期(1949 年),第 58、66 页。④阿赫麦德·沙·纳赫什班迪:《旅行记》,载《孟加拉亚洲学会杂志》,卷 25 第 4 期(1856 年),第348 页。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18:07

除缺水和偶尔发生地震外,东突厥斯坦的环境是合乎卫生的。与相邻的甘肃相反,这里夏季气候干热少雨,冬季严寒,流行病不易发生。性病在城市和牧民中倒是常见,但流行性伤寒却很少,流行性霍乱则更为罕见。①偶尔也有结核病,但是没有疟疾。②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20:16

灌溉方法最初是从西部传入东突厥斯坦的,它广泛利用水沟、水管和地下水渠——坎儿井,以适应透水性强的黄土和沙砾地区,因为这里地面水会很快被吸干。某些作物收获量是很高的。特别出名的是维吾尔斯坦的葡萄和瓜,最好的是吐鲁番葡萄和哈密瓜。吐鲁番出产的无核葡萄干誉满中亚,远销印度和中国本土。农业技术和销售方法虽然实用,但比较原始,总的说来,粮食产量可能远较中国本土为低。农民种植苜蓿以肥田,不采用轮耕法。储粮的普通方式是建仓库,但因气候干燥、冬天寒冷,粮食也可以储藏在地下,所以贫苦农民一般都采用地窖,特别在不太平年月居民普遍采用此法。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22:52

叶尔羌与和阗地区盛产长毛羊的披巾羊毛,“这种羊几乎每个地主都有一大群”。③六城西部多种桑树,这里产丝,主要靠妇女劳动。不过大宗经济作物仍是短纤维棉花,农民用棉花交税,或把原棉卖给政府和新兴的纺织工厂。大麻也是有价值的农作物,和阗就有规模相当的制绳厂,并且也有地毯织造业。大麻还用以提取麻醉品和其树脂汁(charas)。④罂粟壳之汁液(kō knā r)也颇受人欢迎。大概在十九世纪之初也已开始种植烟草,而且汉人随着清军的征服而流入北疆,也带来了酒类,可能还扩大了鸦片的使用。但是对天山以南这些工业在 1800 年之际的发展情况,则不甚了解。在十八世纪早期东突厥斯坦就已开始酿酒,但对十九世纪早期的制酒情况还一无所知。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25:03

政府在阿克苏地区的浑巴什开办了一个重要的炼铜厂,在乌什吐鲁番设立了一家硝石公司。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端出产玉石,是由政府垄断的。和阗地区的河流出产白玉,美玉的价值同银相等。叶尔羌地区出产绿玉,这里也开采金矿,同样由政府垄断。克里雅有一个产量很高的金矿。和阗诸矿经常雇用的工人约二、三百人。在冬季,和阗“全体居民”都得前往路程有四十天之远的地方为政府采金。在克里雅金矿附近的河砂中,也发现有黄金。①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27:23

还在焉耆、库车和乌什吐鲁番等地开采硝石。在阿克苏和库车开采琉璜。阿克苏、库车和赛里木的居民则开采附近的铜矿。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30:32

    绿洲之间也有一些贸易往来。例如和阗就有贩卖玛什鲁(mashrū,一种丝、棉混纺布)、绸缎、纸张、金砂(尽管有政府垄断)、丝、葡萄、葡萄干和其他商品的商队前往叶尔羌,叶尔羌也向和阗输出铜壶、皮革和靴子。和阗的收入超过叶尔羌。在清朝统治之下,东突厥斯坦社会仅有三个官方承认的阶级:土官(伯克)、宗教上层人士(阿訇)和普通属民(阿勒班克什,意即纳税人)。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31:29

对伯克和阿訇是免税的,法律对一般宗教人士来说,解释是很宽大的;赛伊德、①戴布斯:《中国突厥斯坦的发现和探察史》(本书有中译本,题为《新疆探察史》、1978 年,新疆博物馆。——译者)第 75 页提到 1886 年喀什噶尔曾发生流行性霍乱,但哥隆布在其《东突厥斯坦的耕种》第 9页上则称并无此事。关于霍乱和地震的情况还可参阅沃森:《中国鞑靼里亚与和阗纪要》,第 659 页。②哥隆布:《东突厥斯坦的耕种》,第 9—10 页(根据二十世纪的情况)。③沃森:《中国鞑靼里亚与和阗纪要》,第 655 页。④关于它的叙述,见德雷克:《大麻种植者手册》,第 6 页。①阿赫麦德·沙:《旅行记》;又见沃森:《中国鞑靼里亚与和阗纪要》,第 657 页。毛拉、派尔札德和法基尔等人都免交人头税(阿勒班)。普通属民则要向政府交纳人头税和服役。城市的普通属民用货币纳税,农民则交纳谷物。②

王瑞平 发表于 2015-4-12 07:34:25

居住在六城地区的外国人,即使同妻子老小一起定居在这里,也依然被视为过客,免交人头税。①普通属民当中人数最多的是:(1)自由农民(rā ‘ā yā ’,拉阿雅),他们自有土地;(2)官地或官田(khā niyya,卡尼雅)上的佃农;(3)私有土地者的佃农。少数有地的农民——主要在哈密和吐鲁番——拥有免税的财产。其他从清代以前继承所有的土地拥有者,则应缴纳什一税,即向清政府交纳其收成的十分之一。此外,自由农民还要为政府举办的公共事业服役。
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晚清史【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