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7-4 23:21:16

回 5楼(三鑫李) 的帖子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7-4 23:21:40

回 6楼(李红兵1)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给力支持,问好辛苦老师

三鑫李 发表于 2016-7-5 07:54:09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7-5 17:58:28

                                 向“标杆”看齐
       甘肃华亭煤业集团公司砚北煤矿“安全生产标兵”,掘进六队巷修三班班长共产党员罗伟伟,进矿5年来,心存着一份沉甸甸的憧憬和梦想,在幽深的八百米深处,常年干着急、难、险巷修最艰难的工作,困苦面前却毫不低头、不退缩;他不同别人之处就是把每一件事情能够做得实、干得更细,是队长和工友们眼里的一个标杆。
       1050皮带大巷是砚北煤矿的大动脉,近年来,巷道严重出现底鼓、帮鼓、顶板下沉,局部皮带架紧靠岩帮,导致皮带架变形,影响矿井正常生产,维修难度大,每天皮带高速运转,要在皮带上方搭设脚手架后才能作业,如果作业时手里的工具拿不好,架上的人疏忽了系安全带,就会被高速运转的皮带瞬间运走,造成无法估量的事故发生。每天放炮作业,如果对装药量控制不严,或炮眼封泥长度不够,稍有马虎,就会造成巷道冒顶或炸坏皮带架,造成全矿运输枢纽停产,维修难度相当困难,就在这样极为不安全的条件下,罗伟伟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每天到达维修段后,他第一件工作就是组织班组在皮带上方打设10多米长的脚手架和防护皮带网,为了使搭设的脚手架不出任何问题,就连脚手架每一根螺栓的紧固、牢实、防护等每一个细小环节,他都要细心去检查,做到万无一失,排除隐患后然后正常维修。确保在险情面前不赶急图快,不盲目蛮干,不违章作业,严格按照作业要求标准作业,正规操作。
       每天的班前会上,少不了他的唠叨和叮咛,好多组员因为罗伟伟的长期唠叨,工作中起了“心事”,并在侧面告诉他:“有队长管理,你一个小小的班长何必操那么多的心,你不累吗?”可他笑着说:“既然队上把这个班交给了我,我一定要为大家多操这一份心,把这个班组带好,这是我的一份责任。”就这样,无论队上安排到多么艰难的工作,他带班的原则是,日常养成对工作细心安排,对规程细心学习,对隐患细心排除,对质量细心把关,对安全细心呵护,对班组细心管理的班组长。带出了一支靠得住、经得起、勇挑重担、屡战功勋的巷修团队,给全队树立起了一根人人点赞的标杆。(李建军)

hhhtzhy 发表于 2016-7-6 15:08:42

一种担当来自责任情怀
通讯员:刘猛
7月1日,管道公司庆祝建党95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赵慧颖获得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作为她的同事,为她取得的成绩深感自豪,同时也一直被她敬业、精业的精神所感染。
赵慧颖,是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北京(呼和浩特)分公司的一名共产党员,2年前从安全科科长调任党群科科长。
    她遵守“无功就是过”的信条,无论在哪个岗位,都用严、实标准要求自己,用认真和敬业诠释责任与担当。因工作上自我加压和积极主动作为,被领导称作“信得过”的自觉人。
    还记得2014年的5月,因原岗位人员相继调离,赵慧颖和一名实习学生组建了党群科,在党建、宣传、企业文化、纪检、工会、团委各项业务间,不知疲倦的转换着角色。23年来,一直在生产岗位的她,刚从事党务工作时,心里有些不安,但领导一句“党群科工作不同于其他,需要政治素质、思想和写作及组织能力,考虑了半天,才决定调整你的。”让她搁置了顾虑。也是这句话,一直鞭策、温暖着她,激发斗志,难忘责任。
   那时的宿舍、办公室、食堂成了赵慧颖工作、生活中的三点一线。逐条梳理业务文件,编制了《党员手册》、《团支部工作手册》、《工会工作手册》,建立了20个党员先锋岗、31个党员示范岗、9个党员奉献区。
    赵慧颖认为,开展党群工作和安全生产没什么两样,凭借着多年来带队伍、闯市场沉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安全生产岗位积累的专业管理技能,再加上多些付出和坚持,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用心去做,肯定会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她逐步强化了对党建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每月党委中心组资料,她都会提前学一步、深入学一层,提升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走心”的布置着每项工作,以看齐意识、严谨态度、严实作风狠抓工作的落实。
    为更好的营造大党建、大宣传、大监督格局,她把党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放在了首位。觉得这“一班人”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党建工作成效,如果工作方法不得当,动作不整齐乱弹琴,就无法带好广大党员,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党建工作的开展,她严格遵守布置、检查、考核“三步法”,不仅抓紧,还要抓实。在党内各种集中性教育活动中,总是认真的执行既定方案,严细的把握每一个活动过程。她要求桌面摆问题、大家来讨论,确保得到解决。在做思想工作时,先倾听大家的意见,来修补和完善个人的不足。
    她编制了《党建工作考核大表》,到各支部进行一对一宣贯,讲解标准,告之方法,每次季度考核,都是检查和培训同步实施。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为站队配备了大量书籍,两年来建设了完备的职工之家。在员工大病、困难时期,她总会去看望,给以关怀和疏导。务实的服务和严实的作风,让她很好的接了地气。
    赵慧颖重视文化建设,每年都开展理念的宣贯和讲解,用企业文化塑人、铸魂。在她调任党群科的次月,管道公司公布宣传报道排名,分公司位列第16名,这给了她很大压力。她从零起步,分解宣传指标,组织写作培训,制定评先细则,和多家媒体接洽,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还记得到党群科的第二天,就参加了呼包鄂管线的投产,她从学着使用照相机、写宣传稿件开始,紧盯投产的关键细节,每天仅休息4个小时,7天的投产过程,完成了15篇报道。4个月的努力,分公司宣传工作上升到了管道公司第6名。那次的成绩,提振了员工士气,她也因不服输的韧劲和干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心思在哪儿,时间就在哪儿,变化也就会在哪儿。”是赵慧颖行动的指南。2015年,她在管道公司网页的头条和要闻栏目刊稿24篇,外刊发表72篇,她写的文章还被刊登在了中国石油报的头条,分公司的宣传工作也提升到了管道公司第二名,两年来的8次季度绩效考核,党群科始终排在第一位。
    赵慧颖一直认为,开展党群工作,要“领着做”,而不是“站着说”,党务工作者要善于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做好党群工作,即要架天线,又要接地气,才能找准基层情况和上级政策的结合点,让落实不打折扣。
    因党性强、作风正,勇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责任,她被同事和同行们当作了榜样。也因这份“倔强”,大家说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管道公司劳模、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后,员工是这样评价的:她用品德影响人、用行动带动人、用业绩说服人,她脚踏实地的敬业工作,用言行为员工树立了标杆。

无情 发表于 2016-7-6 23:20:21

大冶农机王中平 发表于 2016-7-8 08:43:03

鸿雁 发表于 2016-7-8 08:44:47

我心中的榜样,平台总编夏晓凌老师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7-9 14:31:10

于素玲:永葆赤子之心 群众才能对你有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感慨万千。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7月2日下午,从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归来的于素玲,没顾上回家,就直接来单位报到了。在第一时间向党支部几名同志传达会议精神时,她仍难掩激动之情。听说于素玲回来了,王大林、马海芝等五六个养员相继围过来,表示祝贺与思念。在305房间,80岁的李军老人拉着于素玲的手不放,“小玲拿自己的钱,舍得在咱身上花,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5年前,48岁的于素玲受区委重托,从社区调任盘锦市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任党支部书记。面对办公环境差、账面资金紧缺的新岗位、新环境,有15年党龄的于素玲身先士卒,苦干实干,和7名党员共同践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铮铮誓言。2012年底,福利院旧貌换新颜。到今年6月,院里养员从最初70名增加到195名。夏日里的福利院,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花园一般。几十间养员室舒适温馨,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于素玲和同事们用爱心、孝心、责任心,将福利院实实在在创建成了老人安享晚年的乐园。
  “荣誉只代表过去。我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必须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必须为民务实,履职尽责; 必须甘于奉献,清正廉洁。”于素玲深情地说,“聆听总书记的讲话,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永葆一颗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群众才能对你有感情;坚持不忘初心,发扬创新意识和发展精神,才能不断把福利事业推向前进。”7月5日,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吸纳社会力量开展的“爱心助养”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种新颖的养老形式,全省目前唯此一家,这也是于素玲用创新意识谋划福利院长远发展的最新举措。
  于素玲没休过节假日,每天早来晚走。她说,自己到了福利院,心里才有底。而她自己89岁的母亲,则由她的4个姐妹分担照管着。面对福利院150名75岁左右的大龄养员,于素玲的话语斩钉截铁:“岗位上有这么多需要照顾的老人,我的肩上有责任,他们也都是我的父母!”作者:刘立杉

来源: 辽宁日报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7-9 14:33:02

用心血和汗水浇注万米运输线
——记大屯公司劳动模范孟凡武

      中等身材、话语不多、工作严谨,这是孟凡武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2岁的孟凡武是大屯公司孔庄煤矿运输科科长,已在煤矿工作了20多个年头。他凭着对工作的不懈追求,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从一名普通的矿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
    当孟凡武披着鲜艳的红绸带,走向领奖台,被授予大屯公司劳模称号时,认识他的人都说,“孟凡武不愧是劳模,在矿井运输管理上就是有一套。”运输科点多、面广、战线长,担负着全矿的运输任务,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体系。孟凡武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奋发有为、无私奉献,用心血和汗水浇注万米运输线。
优化管理 服务一线
    “我们要换位思考,尽心尽力、竭尽所能地为生产一线服务,为生产一线生产创造良好条件。”20余年的生产一线工作经历,让孟凡武深知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难处和辅助单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从他到运输科第一天起,他就琢磨如何优化运输系统的管理,来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效能。
    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孟凡武制订了《孔庄矿物料托运管理考核制度》,积极推广“物料托运”管理模式,在“车皮供应结算考核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物料供应”的管理考核,从生产单位的计划开始,到物料的装车、运送、接收、使用及车辆回收,全面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生产效,不仅减少了物料丢失,还化解了生产矛盾;积极推广土产材料“按需供应”的物料托运模式,根据各生产单位现场预存量和计划量合理装运、调配井下土产资源,保证了生产单位正规循环,大幅度减少了土产材料积压和浪费,提高了车辆周转效率确,保障了系统良性循环。
    由于受煤炭形势影响,运输科也无法回避减人提效这一课题,为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孟凡武经常深入作业岗点,积极研究方案措施,不仅实行部分固定岗位实行固定人员承包制,还成立准备队和综管组,平日负责代表运输科行使对全矿各单位的管理职能,督促、检查全科和全矿的运输安全工作,处理生产班组无暇顾及的边、远、险、急工作,在安装拆除运输支架等大型设备时负责组织专业队伍搞特种运输。
率先垂范 攻坚克难
    车场混乱他开电车头倒车、钩链连接不规范他卸下来自己装、岗位文明卫生差了他拿起扫帚清理……孟凡武只要在现场跟班,就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一次,混合井洒煤量突增造成锅底淤堵,混合井被迫停止运转,井筒锅底淤堵严重影响矿井生产和安全。接到汇报后,孟凡武立即到现场查看险情,积极组织人员研究估算现场淤堵量,制定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案和措施。安排妥当后,拿起铲子带领现场人员清理,汗水湿透了衣衫他毫不在意,冲在最前面一边铲煤一边观察,同时不断用长锚索探视上部积水情况,现场连续作业20小时直到现场混合井正常提煤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升井。升井后他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立即组织召开追查分析会,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随着矿井产量提升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工作面搬家倒面频繁、大型设备和支架运输工作量猛增,斜巷轨道绞车提升力不足、轨道受动压破坏频繁、运输环节复杂、人员少、工期紧等因素都严重影响大型设备运输安全。“最不放心的地方亲自在现场才能放心”,为了确保现场运输安全,孟凡武坚持紧盯现场,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班跟班到点,与职工同上同下,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整个运输干线上的每一名职工,大家情绪高涨、信心十足,战困难、保安全,不言苦、不喊累,坚持当天任务当天完成,完不成任务不升井,为正常采掘接续和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支撑 破解难题
    面对该矿双井筒、多水平、多采区开采方式,以及系统复杂、战线长、车辆积压等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孟凡武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项目,推广应用“车皮定位系统”,将“车皮定位系统”和物料托运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周转率,精准定位物料运输车辆,实现矿井运输“零”差错,同时减少了用人、加快了车辆周转,通过一年的运行节约资金120万元。
    辅助运输系统车辆掉道事故对轨道系统破坏严重,同时影响运输安全,孟凡武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在全矿运输系统内推广应用固定式复轨器和移动式复轨器,采用复轨器就地复轨减少了系统影响、降低了安全风险,该项目获2015年度全国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斜巷轨道运输保险绳的悬挂一直是运输的安全隐患,因保险绳悬挂不规范造成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为解决这一问题,孟凡武自行设计制作了保险绳固定卡,并反复试用改进,有效解决了保险绳悬挂不规范的问题,基本杜绝因保险绳悬挂不规范造成的运输事故。
    引进新信集闭系统,改善了运输系统因战线长无法监控的不利局面;引用了新型封车器,解决了材料车装车不规范行为,改进永磁电机、双驾驶室蓄电池电机车,减少了顶车作业的几率……在孟凡武的带领下,全科干部职工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矿井逆势攀升的核心动力,一项项技术创新成果破茧而出,为该矿运输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提升了矿井发展活力。
多措并举 挖潜增效
    在煤炭市场形势持续低迷、生产经营压力不断提高的不利情况下,孟凡武带领全科干群全力挖潜降耗,定期组织材料员和车间队长、科管人员分拣废料堆回收的钢板、槽钢、角铁、工字钢等废旧材料,仅小绞车护栏加工使用旧材料即可节约成本投入8万元。积极推广井下材料转运制度,井下工作面回收的钢管、轨道等可复用材料就近转运,杜绝了重复运输的浪费;施行了材料预算实行开会讨论和材料领用批条制度,坚持交旧领新,凡未交旧材料的一律不发新材料,做到了有旧的不用新的,能修复再用的坚持复用。加强车间设备修旧利废管理,所有井下损坏的设备全部升井维修,确实需要报废的也要将可用零部件拆除再利用,多使用旧物资进行修复使用,减少新设备、零件的投入,降低材料成本。
    面对工作范围面广点多、工作任务繁重、部分岗位人员紧张等情况,为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孟凡武按照“岗位定岗定员、减人不减效”的原则,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重新优化劳动组织,提出“一班双运,减员提效”,即根据当班实际生产任务,如果两条轨道均需走钩但工作量都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安排同一组人员,完成一条轨道的任务后再整体转入下一工作地点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何进一步减少消耗提高效率,孟凡武改变以往“漫天撒网、守株待兔”粗犷的管理模式,实行运输区域划分,各采区物料分时段集中供应,不仅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还降低了设备开机率,每月仅节约设备运行费用一项即达10余万元。


(作者:宗慧芹 )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事评活动】七月:寻找我们心中的榜样、身边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