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回来吃粽子吧!你爸前两天就买好粽叶了,今儿一大早又泡了糯米,不住地念叨你,这是急着要给你包粽子哩。”周五下午还没下班,我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唉!”我刚应出声,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
爸爸是一个心灵手巧的男人,写一手好字,拉一手好二胡,做一手好饭菜,能修理所有家用电器。但自从今年春节前因脑梗塞住院后,他又被查出小脑萎缩,接连四次住院治疗,在疾病和长时间的化学药物的折磨下,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大不如从前。他经常坐着发呆,找不着刚放下的东西,甚至妈妈不在家就忘记了吃饭……可是,女儿爱吃粽子的事儿,他却清楚地记得!
从小,我就特别爱吃粽子。我老家县城的街道上时常响起“热粽子,热粽子,又香又甜的热粽子!”这样诱人的叫卖声。那闻起来香香甜甜的味,道使我一见到卖粽子的就挪不动脚步。“乖孩子,咱回家吧,等你爸爸回来就给你买最好吃的粽子。”每当此时,妈妈总是这样说。那时,爸爸在油田工作,因为家里穷,母亲常常要费很大劲儿才能将泪眼婆娑的我哄走。于是,我就盼着爸爸回家,盼着香甜的粽子。
果真,爸爸每次回来,都会带我去买粽子。剥开粽叶,白嫩嫩、肥嘟嘟的糯米团,红艳艳的大枣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一粒粒砂糖在氤氲的热气中闪着亮晶晶的光泽。手捧粽子,我闻了又闻,不舍得吃第一口。我把粽子递到爸爸嘴边。他看着我笑,轻轻地咬下粽子的尖儿,我才会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吃下……直到现在,父亲慈爱的笑容和那粽子香甜的味道,都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童年时代留下的抹不去的记忆。
12岁那年端午前夕,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妹妹离开家乡,来到中原油田与爸爸团聚。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妈妈领着三个小孩乘汽车、倒火车、又倒汽车,下车后一路打听,又走了好长好长的土路,才找到爸爸为我们安置的新家——一间空荡荡的茅草房。屋顶一角飕飕地透风。屋里除了两张床、一只油漆未干的木柜、一只我们从没见过的拖着长长管线的煤气炉,别无他物。路途的疲劳、眼前简陋的条件,令母亲忧心忡忡;年幼的弟弟妹妹因为新鲜,兴奋地跑来跑去;我除了肚子饿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感觉。这时候,爸爸像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儿端出一锅粽子。他对妈妈说,这是同事们为欢迎我们特意准备的。他还让妈妈别担心,说现在油田条件是差些,但将来会越来越好,他一定努力工作,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爸爸还对妈妈说了很多话,可是我只顾吃粽子,没有听到,只记得,妈妈的愁容渐渐地舒展,露出温柔的笑容。那天,我头一回见这么多粽子,可以尽情吃,我幸福得快晕了。直到现在我还认为,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粽子!
后来 ,正如爸爸所说,油田发展了,我家的日子也慢慢发生变化。我们从茅草房搬进带有小院的牢固的砖房,又搬进明亮舒适的楼房;家里慢慢添置了不少家具和家用电器;我和弟弟妹妹慢慢长大,分别成家立业……我们家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样是不变的:每年端午节,爸爸都会包粽子,给我们吃,也分给左邻右舍、同事朋友。他常对我们姐弟仨说:“做人要感恩图报。以前困难的时候,大家伙儿没少帮我们家;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更不能忘记大家。”
爸爸的手艺很好。我很着迷他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搭好,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一个小小的圆锥。然后捏一撮米添在圆锥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捏一撮米盖在上面。接着,他的大手紧紧捏住盛满馅的粽叶,一根棉线紧紧缠两圈,系住,一个精巧的四角粽子就出炉了。爸爸包出的粽子棱角分明,不但好看,也好吃,送出去的粽子总能赢得大家的称赞,每年都有不少人请爸爸去帮忙包粽子。不论谁请,爸爸都高兴地一口答应。其实我知道,在一张低矮的板凳上一坐好几个小时,不停地弯腰直腰,双手被冷水浸泡得发胀,这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疾病的父亲来说并不轻松。可他快乐地坚持,几十年不间断,包好吃的粽子给我们,给帮助过我家的同事朋友,给左邻右舍。
如今,我们姐弟三人已为人父母,可是,在爸爸的心里,我们一直还是小时候那三个顽皮、馋嘴的孩子。我知道,爸爸还在因自己年轻时为了石油走南闯北、缺少对我们的陪伴和照顾而内疚,想通过种种方式弥补对我们的爱。可是,他也许还不明白,作为石油工人的孩子,我们完全能够体会父辈创业的艰辛不易,能够理解他们的担当和付出,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更为自己能有这样的“石油爸”感到骄傲和自豪。
明天,回家吃爸爸包的粽子。趁着他还没有完全糊涂,赶紧告诉他一个有关端午的悄悄话:老爸,我爱您,您一直是我们的骄傲!
作者:曾彦
单位:中原油田物业服务中心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中原路测井院内物业服务中心
电话:13839289532
邮编:457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