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6月26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6:0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原来长这样!

总台记者 孙强


天津港,京津冀的重要出海口,这里正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无人驾驶的集装箱卡车、自主思考的人工智能调运输机器人、远程自动化作业的岸桥到底长啥样?戳视频,通过一组延时画面一起去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6:1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深中通道的“工”力量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思远 叶小钟 通讯员 何紫琪 苏振飞
6月7日,走进深中通道建设现场,“深中大桥”四个大字印刻在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的桥塔上,曾经的名字“伶仃洋大桥”也正式走进了历史。2018年9月6日深中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2022年6月28日中山大桥合龙,2023年4月28日深中大桥合龙,如今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无数“工”力量坚守在设计、生产、施工一线,用7年多时间使海上巨龙矗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蓝之上。

攻克难题 与风共舞
深中通道是世界级集海底钢壳沉管隧道、超大跨海中桥梁、深水人工岛、水下枢纽互通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以24公里的距离,连接起深圳、中山、广州。
站在深中大桥上,海风迎面吹来,桥下是辽阔的海面和往来不息的船舶。作为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地区,深中通道所处的伶仃洋海域每日有超过4000艘船只穿梭往来,万吨级船舶超过200艘,未来要满足30万吨的超大型货轮和3万标箱集装箱船的通航需求。因此,深中大桥主跨达到了1666米,通航净空达到76.5米,桥面离海平面高度为91米,是世界最高通航净高的海中大桥。
如何与风相处,是大桥最先要面对的难题。由于悬索桥属柔性结构,且深中大桥桥址位于沿海强风区,每年风速超过6级以上的时间超过200天,台风、强台风更是频发。曾有国外著名桥梁公司断定:深中大桥采用的整体钢箱梁无法满足抗风安全要求。
建设团队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他们联合设计单位,与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家高校合作,开始了长达近3年的平行研究与试验工作。风洞试验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工程师们构建实物模型和模拟相关物理、环境数据,并将气流流动特性实现可视化,制造“看得见的空气”,结合空气动力学和性能,不断设计优化桥梁结构。
最终,通过上百组模型试验,工程师们找到了“最优解”——对整体式钢箱梁进行气动外形优化,在梁的上部加设中央稳定板,通常被当作钢箱梁检修的下部轨道,经过巧妙的设计处理,也能有效地提升大桥的抗风稳定性。这是在世界上首次将超大跨径整体钢箱梁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从不到70米/秒提高至88米/秒,能抵御17级台风,为我国未来其他建设海峡工程积累了技术储备。
2023年4月28日,是深中大桥合龙的日子,也是深中通道项目桥梁工程全线合龙的日子。合龙的桥梁在珠江东西两岸之间架起海上天路,构筑起新的城市天际线。

合龙仪式上,2010年就加入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团队的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难掩激动:“整整5年建设历程,3000多名建设者坚守海上平台1800个日夜,我们直面诸多艰难困苦,今天深中大桥终于诞生。我们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奇迹!”
智能建造 与时赛跑
焊花四溅,机械臂穿梭于钢结构之间,一片片钢箱梁如“拼积木”般完成生产。这是深中通道项目打造的大型钢箱梁智能制造生产线,自动化激光切割、全自动焊接及涂装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均由一套智能制造系统控制。
智能建造,是贯穿项目建设的灵魂。深中大桥梁面由213片钢箱梁组成,单片梁高4米、长12.8米、宽49.7米,要高效高质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全部箱梁制造,智能化系统必不可少。
然而,2020年全国第一条智能化钢箱梁生产线在项目上搭建后,遇到的问题却不少。平整度不对,焊缝不直……问题不断出现,试错纠正随时都在进行,很多参建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智能设备,可时间却不等人。
“后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将钢箱梁制造活动间信息进行实时交互。就是这块钢板来自哪个钢厂、哪个炉批号、施工参数是什么、利用率是多少,全过程信息我们都做好采集整合,提高纠偏效率和保证制造质量。”负责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的孙悦楠介绍。
经过近3个月的调试,钢箱梁智能制造生产线投入正式使用,现在深中通道在业内首次实现零件下料后自动报工,板材智能切割自动化率达100%、精度提升至1毫米,钢箱梁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质量追溯管理实现“从构件级向零件级”的跨越。
深中大桥梁面全部采用U肋焊接方法进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制造。“U肋内焊技术是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技术,它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在U肋内部如此狭小空间里面实现可靠高效的焊接。”提起新技术的应用,孙悦楠充满自信,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钢箱梁的疲劳耐久性,为最终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贡献了深中方案、中国智慧。
站在合龙仪式现场,孙悦楠望向南边的大海,那里是自己曾奋斗多年的港珠澳大桥的方向。她说:“看着它们从图纸上的一条条线,变成摸得着、走得近的实体,那种成就感,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海上施工 与岛为伴
2023年6月20日,随着主线隧道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东人工岛是深中通道深圳端的门户,也让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成为现实。
东人工岛隧道由岛上主线隧道、海中的堰筑段隧道、匝道隧道部分组成。其中,位于海平面下20米左右的堰筑段隧道,是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和东人工岛水下互通立交的唯一过渡处和交汇处。
堰筑段施工,需要先在海域内围堰筑岛,将围堰内海水抽排,把水上施工变为陆上施工。然而东人工岛特殊的位置给建设者也带来了特殊的难题。“围堰筑岛需要把30多米的钢板桩插入海底岩层里,钢板桩被专用机器从一端提起时摇摇晃晃,再加上堰筑段隧道所处海域的海床上有7至15米的淤泥地层,这就像‘软竹竿’插入‘嫩豆腐’,使不上劲,也很难解决准确度。”中铁隧道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总工程师万鉴平说。为此,项目部展开技术攻关,采取震动锤辅助机械臂的施工法,如同一手扶钉、一手握锤,同时在海床的淤泥中填砂增加稳固度,精准解决了钢板桩“晃悠悠、软绵绵”的问题。

东人工岛全岛陆域面积共34.38万平方米,全部为人工填砂建成,全岛填砂总量需要300万立方米之多。
“在这么大填砂量的冲击下,要保证上方的广深沿江高速运行安全,确保每个桥墩位移和沉降不超过5毫米。”万鉴平介绍,传统的吹砂船上的喷砂管采用单管集中吹砂,很容易形成拱淤,对桥墩进行侧向挤压。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坤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对此问题开展集中攻关,变单管为多管,并设计分砂器,有效解决了吹砂不均的问题。同时,项目部想出了一种海水里铺“厚被子”的办法,将海砂装在一个特制的袋子里,做成一床床厚厚的“砂被”,然后均匀地摊铺在桥墩四周,形成隔层,有效解决了桥墩受力偏载带来的安全隐患。
东人工岛于2017年12月21日开工建设,几年来,项目部的建设者们吃睡都在岛上,这里也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深中通道通车后,从中山直达深圳的通行时间将由2小时缩短为30分钟,开车行驶在双向8车道的跨海大桥上,将别有一番滋味。“等通车后我也要开车完完整整地走一趟,横跨一下大海。”万鉴平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6:3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苏州松陵项目工程顺利完成竣工交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通讯员 黄思园
6月24日,由中铁二局承建的苏州松陵车辆段远期预留停车列检库项目所有工程已全部施工完毕,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苏州松陵车辆段远期预留停车列检库项目是苏州轨道建设采用“全钢”结构形式的停车列检库,总建筑面积18861.3平方米,停车列检库设置13股道,同时满足26列位车停放及检修。


该项目于2023年9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部克服前期场地内树木等既有迁移、电力不足及局部地区地址条件差等影响因素,积极推进预制管桩施工。
据了解,苏州松陵车辆段远期预留停车列检库项承担着地铁7号线车辆的停放、运用、检查、整备、救援、设备维修及材料供应等职责。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苏州地铁车辆存放协调压力,为2024年即将开通的轨道交通新线路保驾护航。为后续7号线的全面接车和正式开通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6:4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在企业攻坚克难的第一线践行使命(引题)

“创益先锋”护航百姓出行(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杨帆

如今,一辆辆公交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接送来往乘客,公交服务在城市中无处不在。公交线路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有力的技术保障,在山东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公司,有一支“创益先锋”团队,他们将初心使命践行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凭借专业专注不断攻克维修难关,用心用情为广大乘客的出行精准护航。

作为提质量、优效率、控成本的“领头雁”,技术信息部“创益先锋”团队将目光聚焦到纯电动公交车的空压机坏损问题上。

“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关注到2017年的这批纯电动车将陆续脱离保修期,而车辆重要部件的更换费用较大,车辆空压机是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团队负责人于福浩介绍,该配件几乎只可更换不可修复,而一台空压机的更换价格在1.3万元。

党员打头阵,是“创益先锋”团队成员们心照不宣的事。很快,由部门负责人带头、先锋骨干主导的一场降本增效攻坚战打响了。“我们成立了专项攻坚小组,决定先拆解两个坏损空压机,看看内部的故障点是否一致。”党员骨干朱红亮回忆,他们将空压机拆卸后,才发现其中存在着各不相同的3处故障点。“故障点有的在电源线圈,有的则在轴承,我们的技术必须细化到每一个构件的修复上,由于一开始对空压机的内部构造不熟悉,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朱红亮表示,为了学懂弄通,他与同事们常常是一边学、一边修,大家找来原理书籍,摸透构造难点,边试边改,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

掌握了空压机的修复技术,“创益先锋”团队又迎来了新的难题。“空压机修复效果的好坏,无法在车下检验,必须要上车安装后才能验证修复效果。”朱红亮介绍,一台空压机的上车安装、现场检验时间在40分钟至1小时,如果上车检验后发现未能达到修复效果,则要耗费双倍乃至更多的检验时间,不利于车辆的调度周转。

“为什么不能自己造一台检验设备呢?”望着复杂的拆卸现场,“创益先锋”们心中攻坚克难的星星之火,再次被点燃了。很快,他们作出了设计方案,决心仿照空压机管路、气路的构造走向,设计一台真正的检测设备。

“空压机实验台主要分为电频转换、气泵运行控制、漏电保护、气压控制及电机电流检测等5大系统,每个系统各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朱红亮回忆,为了加快设计落地,党员先锋们分别领取了主要问题,各自牵头推动解决。

在“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初步解决-群力细化”这样的思路下,看似庞大的系统设计被一步步拆分,眼前的难题被一个个化解,两个月后,空压机实验台终于上线运行。

据了解,自2024年1月至今,“创益先锋”团队已成功修复9台纯电动车空压机,维修成本最低为零,最高则不超过1000元,远远低于近1.3万元的更换价格。在此基础上,空压机实验台使得维修效果检验速率得到大规模提升,未来,随着更多的纯电动车辆陆续出质保期,成本与效益还将进一步显现。

空压机的顺利修复与实验台的成功设计,是市南巴士公司以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推动攻坚提效的生动诠释。“‘创益’团队的党员先锋占比在5成以上,在实施攻坚的过程中,我们会将大难题拆分为一个个小问题,再由党员牵头推进,按期调度情况,确保推进的质量和效果。”团队负责人于福浩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7:0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如祺出行将赴港上市

北京日报讯(记者 鹿杨)6月24日,如祺出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据悉,该企业业务主要涵盖出行服务、技术服务、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生态服务等三大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如祺出行成立于2019年,出行服务是其重点业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3年12月底,如祺出行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45%,排名第二,在大湾区网约车行业的市场份额为6.9%,排名第二,在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份额为1.1%,在全国排名第八。

然而,这并非该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表。早在2023年8月,该公司就首次递表。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与其净利润亏损高有关。虽然如祺出行收入规模大增,却无法完全覆盖财报期内产生的各种成本及开支。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自2021年至2023年底净利润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以及6.93亿元,三年累计净利润亏损额超过20亿元。

有分析称,从市场环境来看,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而在运力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记者也注意到,如祺出行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广州国资委控制90%的广汽工业,直接持股15.31%;同时,广汽工业还通过广汽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中隆投资间接持股19.8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7:1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7家企业签约大兴机场临空区

北京日报讯(记者 陈强)蓝帆柏盛、纪源资本、森亿智能、佰福激光、格林凯默、牛卡福、厨芯科技……7家企业签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昨天,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为这些企业举办了签约仪式。

作为临空区开发建设平台,新航城公司牵手榆垡镇、礼贤镇开展招商协同合作,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大兴机场临空区榆垡片区、礼贤片区联动发展。接下来,三方将互荐项目和资源,合力建设世界级航空城。在本次签约仪式上,新航城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各位企业代表推介了临空区产业资源,榆垡镇、礼贤镇相关负责人则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镇域情况及产业资源。

为了更好地借力资本引导产业项目在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落地,新航城公司已成立下属基金公司,并牵头设立了认缴105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成立钟鼎、雅惠、元生创投、同创伟业、远毅资本、达晨投资、纪源资本7家子基金,先后投资200余个优秀项目,所投资子基金及公司均以多种方式在临空区返投或落地发展,更是吸引了包括希诺谷、豪思生物、美柏生物、意胜生物、绪水互联在内的40余家优质企业入区发展,其中仅专精特新企业就达到10余家。目前,已有超过50家优秀投资机构与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开展投资合作。

近年来,新航城公司聚焦打造临空产业千亿产业集群,持续建载体、搭平台、育生态,围绕“1+2+2”产业体系,先后投资近百亿元,建设载体空间近百万平方米。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实现金融和生命健康类企业集聚;丽筠酒店、希尔顿花园酒店、五十六度玫瑰园开业;国际生物医药园芳容初绽;国际航空总部园、再生医学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火热建设……截至今年5月底,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注册企业约6100家,其中,规上企业24家,外资企业181家。今年1月至5月,大兴片区新增企业762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7:44 | 查看全部
现场目击

原标题:“智改数转”,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益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通讯员 王晖

走进山东高密众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印花车间整洁明亮,3名工人轻松管理6台设备,还能兼顾打印调试、样品比对等工作。

“这台数字印花机只要设定好程序,就能自动打印,1个人就能看2台,印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花型多、颜色亮、立体感强,深受客户青睐。”公司总经理赵思久介绍。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路径。作为一家以印花为主的布匹服装印染加工企业,众和公司原来使用的是平网印花机,这种设备不仅需要人工多,成本高,而且质量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

“伴随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出台,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成为趋势,公司将智改数转提上日程,果断以数码印花机替代原来的平网印花机,一台机器就能节省5个人工,10个人两班倒就可以实现6台设备从设计到成品24小时不间断产出,整体效益提高40%以上。”赵思久说。

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方向。今年以来,高密市加快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在潍坊市率先与海尔卡奥斯平台合作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100余家企业上门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共完成入企诊断112家、签约项目2个,合同金额493万元。

“到今年底,我们将实施10个智改数转项目,打造10个数据驱动型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和‘数据赋能’优秀产品,引导2000家中小企业登录云上平台,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益。”高密市工信局局长台志强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8:00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淮北市信息产业园一期厂房扩建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姚子凌 
6月20日,由中国铁工投资市政环境公司承建的安徽省淮北市信息产业园一期厂房扩建项目最后一栋园区厂房8#楼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工程主体施工全部完成,为推进后续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自2023年8月开工建设至今历时近一年,项目部克服了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紧张、冬季高寒霜冻恶劣天气等困难,为确保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目标,项目部紧抓“工序衔接”关键环节,科学制定了施工计划。
此外,项目部重视安全管理,贯彻落实公司劳务实名制,坚持常态化安全教育、班前讲话。同时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优质。项目施工中严格执行旁站制和三检制,施工过程中技术员和施工员全程监控,并实时录像,留存影像资料,通过加强过程管控确保施工质量。
责任编辑:宋新雨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8:1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洛阳市住建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通讯员 李陈霞

近日,2024年洛阳市住建系统“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质量安全观摩会在中建二局承建的中航光电高端互连科技产业社区项目举办。

本次观摩会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采取情景模拟、现场+直播的模式开展房屋和建筑工程火灾事故及汛情应急演练,涵盖事故发生、事故报告、抢险救援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展现项目的应急救援能力。

与会人员还共同观摩了项目质量工艺样板、智慧化工地管理、安全标准化、机电安装标准化等内容。中航光电高端互连科技产业社区项目秉持“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价值观,加强科技引领、质量为本的理念,坚持“粗粮细作、细粮精作”的质量管理思路,确保项目工程实体“一次成优”,促进项目高标准建设、高品质履约,积极为洛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由中建二局承建的中航光电高端互连科技产业社区项目是2024年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3.8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高端连接器智能生产厂房、高精密模塑加工中心、创新孵化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够吸引更多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集聚,有效提升洛阳市光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科研实力,为推动洛阳千亿级光电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8:3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员工精细巡检,成功避免事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杨志达 王涛
6月24日,吉林石化炼油厂厂长、党委书记乔楠森为成功避免因管线泄漏引发事故的员工颁发“嘉奖令”,同时号召全厂广大干部员工向他们学习。

6月23日,该厂油品车间液化气罐区操作员王云龙巡检至V709A附近时,忽然闻到一丝类似丙烯的气味,他立即对周边管线及设备进行检查,通过排查发现,地下管线(706#线)套管口有丙烯溢出。此处位置较为隐蔽,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凭借多年的操作经验,王云龙感觉问题严重,立即用对讲机联系控制室并通知调度室和车间值班管理人员。
闻讯,车间迅速启动“一分钟”应急预案,对泄漏点附近进行警戒隔离,疏散周边人员,组织外操使用消防水对泄漏处进行掩护,防止泄漏加剧造成事态扩大。同时,向工厂调度室申请停止丙烯外付,关闭罐出口阀,对管线进行泄压、隔离及氮气吹扫,从而及时消除了泄漏险情,避免了管线泄漏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当前吉林石化炼油厂各装置均处于生产运行末期,加之面临夏季高温、雷雨及高负荷生产的严峻挑战,装置和管线泄漏风险增大。该厂号召全体干部员工向油品车间员工学习,认真落实“三精”管理和“一分钟”应急处置要求,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类异常情况,正确识别和判断安全风险,强化执行生产受控管理制度,切实把“安全生产红线”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平稳受控,全面构筑安全管理的“铜墙铁壁”“钢铁堡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