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6月26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8:4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强降雨侵袭江西铁路 国铁南昌局主动防范积极应对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晓颖 通讯员 陆逸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24日20时至25日20时,江西中北部、东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2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有序,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主动防范强对流恶劣天气影响,计划停运6月25日途经江西省内杭昌高铁、合福高铁、沪昆高铁运行的部分旅客列车。

已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自列车停运信息公布时起至车票乘车日期后30日内(含当日)办理退票手续,通过12306网站、12306手机APP购买的铁路电子客票,如未打印报销凭证或使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可通过12306网站或手机APP直接办理退票,或持购票时所使用乘车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窗口办理退票;如旅客使用现金方式购买或已打印报销凭证的,自网上办理退票成功之日起180天(含当日),凭乘车人身份证件到铁路车站指定窗口办理退款手续;停运列车停运信息公布前购买的联程车票,可在联程车票开车前一并办理退票,均不收取退票费。

为防范强对流天气短时间强降雨引发的内涝、山洪、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影响,南铁组织人员对高铁线路隧道口、边坡等防洪重点区域加强巡视密度,对防洪重点区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徒步巡查,同时在易积水地段配备足量抽水泵,以便紧急情况下迅速排水,确保线路路基状态稳定,对变电所、配电所、通信基站等关键场所的排水系统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清理,防止发生内涝。

为确保旅客安全有序出行,九江、景德镇北、上饶等火车站提前储备沙袋、抽水泵、应急照明灯等防汛物资,在站台、地道等关键部位加强旅客引导、安全防护、防滑等工作,动态调整售票退改签窗口,增派引导人员,保证旅客能够及时、快速地办理车票改签、退票。同时,站车增加应急食品储备,做好站内临时安置点的设置,加强与地方汽运部门的联系,做好公铁接驳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8:5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演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田宇


“报告,消防水池发生火灾,一人受困,请求救援!”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人集合……” 6月25日,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综合应急演练现场观摩会在东北师范大学自由校区学生一舍项目现场举行。各部门参战人员顶着滚滚浓烟,争分夺秒、默契配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本次演练由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南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建五局共同承办,旨在响应安全宣传“五进”号召,让2024年安全月活动主题“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深入人心。

“演练是一场全方位检验,有效增强了大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也切实提高了员工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认识”,中建五局一公司东北师范大学自由校区学生一舍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应颉表示,通过演练,项目部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体系,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救援和处置,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活动当天,现场还开展了项目部的党建开放日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9:10 | 查看全部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原标题:这项工程了不起!西安一半日用水来自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王羡茹
群山峻岭中,黄池沟配水枢纽分水池一泓碧水透着清澈。展板上的图标和数字勾勒出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这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重要节点的轮廓。

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引汉济渭公司秦岭分公司经理李金霖介绍说,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水,在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道中穿过,从黄池沟配水枢纽流过后,再进入黑河西安供水管线,进入西安主城区。未来工程还将分南北两路,为关中地区十多个城市区县供水。

黄池沟日向西安供水每秒12立方米,日供水超过百万方,约为西安市日用水的一半。
作为陕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由调水工程(一期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组成,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到1411万人。
2023年7月16日,历经十余年建设,引汉济渭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成功实现先期通水,正式向西安供水。通水一年来,从发电情况看,已累计上网电量3.8亿千瓦时,今年以来发电量已突破1亿千瓦时。在供水方面,已累计调配水量4400万立方米。关中水资源的增加,能有效压减关中平原4到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开采,有助于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相关各项工程还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在渭河管桥建设现场,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引汉济渭公司秦岭分公司经理杨诚介绍了管桥工程进度,其他引桥和跨堤引桥全部完成,主桥4个水滴型索塔全部顺利封顶,主桥钢桁梁架设安装完成5270t,已完成设计总量的56.8%,剩余的4008t将在2024年9月20日全部完成,从而实现全桥主体工程的合龙。2025年3月6日计划完成包括管道安装的全部附属工程,达到交工验收状态,为顺利实现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先期通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汉江的水将从管桥上穿过,引汉济渭。
在引汉济渭工程的展馆里,许多工程建设的文物纪念品也陈列其中,生动地印证着这项伟大工程的建设印记。可以说,这一世界性工程每一步都离不开工程建设者的艰辛和智慧。这项工程也必将给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乃至整个陕西带来巨大的福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9:2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海鸥牌和上海牌手表首次批量“出海”,做强差异化竞逐国际大市场(引题)

老字号“新表情”提升品牌文化价值(主题)

文汇报记者 苏展

这笔订单是意外之喜。

今年年初,新加坡零售商一眼相中上海表“致敬·创历者繁花特别款”和海鸥表“秦风·虎符”手表,拍板预定在当地市场试水。5月,125只海鸥牌和上海牌手表从上海空港口岸首次出口海外。

越洋,上海表整装待发。这两家中华老字号手表品牌所属的汉辰表业集团CEO徐创越透露,“前4个月,上海表在香港已开出3家专业零售门店。新加坡的新锐手表行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名表商行里,也逐步引入上海表产品线。”

相较以机芯、零部件为主的供应链式出海,整建制品牌“出海”想要在名表环伺的海外市场立足,显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入局国际市场,理应是上海表应该筹谋的“长远账”。

早在两年前,海外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账号上,上海表与海鸥表已不动声色地开张。“两个品牌目前稳定在每年150万美元左右的海外交易额,这个数目并不显眼却释放了一种信号。在钟表行业,欧洲一些国家因为精良的表芯制作具有传统优势,如果我们只做产业链中的一环或只瞄准低端市场,差距会不断扩大。需要在紧紧咬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出自己的市场。”徐创越这样看。

从上海芯到上海表,是光阴流转,也是一场文化觉醒。

硬核上海芯

榆林路200号,上海表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有个还没退休的“老物件”——空摆投影仪,这几乎与1957年建成的上海手表厂同岁。

老师傅在厚厚的帘幕后面,凝神静气调节擒纵叉。投影仪上,叉身的挪动几乎难以被察觉。擒纵叉是机械表的心脏——擒纵调速机构的关键构成。调试没有既定公式,准不准全凭老师傅感觉。

“工匠的手感会体现在被组装、调试的手表上。不可否认,在打磨细节的工艺水平上,我们同传统钟表大国仍有距离。”老师傅告诉记者,但仅从机芯技术看,上海表很早就意识到要缩小与世界名表的差距。

以上海表为例,历史上上海“芯”的高光时刻不难撷取。1958年,上海手表厂生产出第一批量产的机械手表——A581,其质量接近瑞士赛尔卡手表水平,可连续走时36小时以上,日差小于1分钟。

2005年,上海牌陀飞轮手表亮相瑞士巴塞尔钟表展。彼时,业内用陀飞轮手表代表机械表制造最高工艺水平。上海表业清楚,要在全球钟表领域有发言权,就要拿出硬碰硬的陀飞轮。功夫不负——甫一亮相,全世界手表商开始关注上海牌的性能、设计和价格。

如今,海鸥表的“三合一”手表设计一经问世(陀飞轮、万年历、三问),又一次“惊艳”腕表制造业,因为即便在“钟表大国”有如此能力的品牌也屈指可数。

“手表机芯需要投入长时间技术研发,机械结构设计结合AI算法创新更多差异化的功能需求。保住‘硬核’机芯,是产品打造品牌、维系长久生命力的支撑。”徐创越说。

品牌辨识度

手表界尤其注重文化,再硬核的机芯如果没有好故事加持,也会失了光彩。一度,有外商买了上海表机芯,配上自行设计的表壳等外观件销往世界,赚得盆满钵满。这,让上海表颇有不甘。

“品质设计看得见摸得着,品牌溢价都来自文化价值。打动消费者往往是品牌传递出来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两年前,上海表“复兴·九曲映月”腕表推出时,常有消费者问及黑白表盘分别代表什么?原来,“黑盘”是夜色中的湖心亭九曲桥,而“白盘”中的“白”指的是雪景。“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品牌,就要挖掘出这座城市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表情。”品牌业务负责人解释,豫园是耳熟能详的地标,但雪中豫园是难得一见的盛景。

又如“致敬·创历者”系列的繁花特别款,皋兰路圣尼古拉斯东正教堂墙壁内的特色图案也是手表设计的灵感来源,这是《繁花》剧中阿宝与贝蒂一起看的教堂。“无论是‘九曲映月’还是‘繁花’款,都意在表达海派审美、城市腔调、文化细节。”

对于海派中式表达,反响是热烈的。规模化出口前,上海表有过两次推动品牌“出海”的试水。一回是香港钟表展,一回是法国豫园灯会。“在香港,上海表品牌产品的发布链接了整个钟表行业的全球买家、渠道合作伙伴,为进一步‘出海’打下基础。”徐创越说,借势灯会,上海表品牌的整个产品线、品牌定位调性得以向法国及欧洲部分消费者、零售商展现,加速了对“出海”的探索。

但真走到规模化“出海”这一步,难度不小。全球钟表市场已被国际知名或成熟品牌主导甚至占据,入局不易。

困难,徐创越看得明白,“在新兴市场,如果以品牌方式落地,就意味着不采用批发低单价贴牌的模式,需要重新甄选成熟的消费者,直面国际品牌的竞争压力。再者,海外市场存在文化差异,如何针对当地文化特点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需要补课。还有,产品调整、重塑用户画像、匹配营销推广等,需要一支熟悉当地市场同时深谙行业的团队。”

“出海”生意经

既然是生意,大道至简。

徐创越认定,国内外市场有一点相通,高质量消费者总会为品质精良、富有品牌差异化内核,拥有个性的产品买单。

除了相对实惠的价格,“我们此前在产业链跟环节上的优异表现也是一种助力。”他分析,除了核心的机芯技术,钟表必备的零部件、外观件,中国都能实现高质量供给。“我们想重新塑造品牌矩阵,提升产品品牌定位,也会得到全球优质产品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支持。”

徐创越透露,“出海”的版图将从文化相近的东南亚国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始。同时,与消费体验息息相关的手表维保,也正打开通路。

5月的这次“出海”,也是集团首次通过自主“清关”实现规模化出海,其间得到上海海关所属黄浦海关的主动帮扶。

“去年国家出台鼓励跨境电商业务的关税政策,如果我们产品以跨境电商方式销售出去。现在上海表、海鸥表能直接返回到国内市场,返回到国内的售后服务维修网点。”他介绍,更进一步,进入新加坡市场的过程中,在当地甄选的线下零售合作伙伴本身就具备专业的售后技师力量,“我们只需提供一些核心零部件以及配件维修的安全库存,就能基本满足当地消费者快速维保的需求。”

上海表、海鸥表联袂“出海”,差异化的好产品有望成为国际市场的惊鸿一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09:3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黄盛)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于日前启动。该创新联合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在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先进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向组织中央企业续建3个、新建17个创新联合体。完成第三批布局后,共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创新联合体聚焦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单个主体难以攻克的战略性、基础性技术,组织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形成群体突破态势。除了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出来”,还要推动一批攻关成果“用起来”、推动一批优势技术产品“强起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用”“从有到优”。

另据了解,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而科技创新是本轮国企改革的关键词。在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将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升级版,推动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

目前,已有多家央企集团在今年6月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布局领域包括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算力网络等。

6月5日,中国电科在京组织召开未来产业联合体指挥部成立大会,大会发起成立三个领域的未来产业联合体指挥部,由中国电科牵头,中国移动、机械总院等十余家央企参与共建。

6月6日,未来产业纳米材料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联合体由中国有研牵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国家电投、东方电气集团、中铝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国煤科、中国有色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央企参与共建。

6月17日,通用技术集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通用时代中心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协议书(第二期)签约仪式。上述联合基金于2022年设立,第一期基金至今已历时三年。

“企业的创新体系也必须是开放的,要与外部创新力量有机衔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在今年4月表示,要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联合体有效运转,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实践经验表明,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对内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大型企业要更加重视集团内部创新体系建设,打破思维定势;中小企业要在培育专精特新上下功夫,通过合作用好外部资源。

“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弛认为,不少央企在特定领域内有长期的技术基础和积累,技术研发正不断向前沿突破。未来央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颠覆性创新研究,开展更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有利于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另据介绍,201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组织60余家中央企业,在核心电子元器件、碳纤维、关键零部件、高端仪器仪表等领域,分两批组建了7个创新联合体,带动3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深化创新合作、强化协同攻关,有效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