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7月12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3:0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深圳龙岗区企业服务中心成立 营造优越创新创业生态

7月11日,深圳龙岗区召开服务企业大会,聚焦经济建设,全面优化企业服务工作体系,出台“三个工作方案”,落地“两个服务型平台”,发布“三个清单”,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营商环境。会上,龙岗区企业服务中心(区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成立。

与企业做伴 共同营造优越创业创新生态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共识。

每天,龙岗区“龙i企”信息化平台都将各层级、各线条接收的企业诉求在线上统一归集、流转处置,作为全市率先与“深i企”打通数据壁垒的区级企业诉求处理平台,“龙i企”已经形成了“上报即提醒、进度可查询、办理有监督、企业可评价”的闭环处理机制。

为进一步服务好企业,让企业心无旁骛在龙岗专注发展,龙岗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做企业最忠实最耐心的长期陪伴者。此次服务企业大会重磅出台三个工作方案,着力完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提供立体式、全覆盖、全方位的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当下遇到的困难和诉求,与企业一起谋划长远、共赢发展。

其中,《龙岗区2024-2025年企业服务工作方案》组建服务企业专班,明确12项重点任务,系统全面推进全区企业服务工作,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实施更有力度的政策、营造更有热度的市场。《龙岗区“我帮企业搭场景”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5年)》则通过政府主导搭建平台,面向全社会征集企业场景能力,围绕企业场景能力,主动挖掘可提供试验测试、产品验证、示范推广的场景机会,让“能力”与“机会”实现双向奔赴。《龙岗区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5年)》则围绕打造计算产业全球“制高点”、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性应用“首发地”、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三个目标,在全区范围全方位开放应用场景,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阵地。

成就企业发展 探索服务新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龙岗全力以赴营造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与广大企业一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龙岗高质量发展。

为配合开展好全新企业服务和场景创新工作,龙岗落地了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龙岗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两个服务型平台。

当天,龙岗区发布了2024年第一批场景能力清单、场景机会清单及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供需清单,着力把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

据悉,龙岗区首批场景能力清单共90个,涉及全屋智能、智慧交通、低空经济等17个应用领域,让政府、企业等市场需求方了解辖区企业具备哪些创新、专长、特有的能力。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共60个,涉及AI政务、公共服务、数字文旅等34个需求领域,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提供找到市场、变成订单、换成资金的机会。科技成果供需清单共有1159条,集中展示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和辖区企业技术公关的实际需求,实现产学研高效融合发展。本次大会摘选了100条科技成果清单和20条企业科研需求清单进行发布。

赋能企业发展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从“服务解决企业问题”到“培育支持企业发展”的转变提升,要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做企业发展的长期“陪跑员”、战略“合伙人”。

龙岗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工业强区,全区拥有商事主体总量超过90万户,居全市第二,其中企业总量超过52万户,居全市第一。

“来到了深圳,来到了龙岗,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帮助与信任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润世华新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锦辉表示,2020年集团落户龙岗区,四年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安心发展最大的助力。作为龙岗的民营企业代表,润世华控股集团将持续深度扎根龙岗,继续深耕新能源行业,在新能源领域再立新功,为龙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会现场,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相邻而坐,这个细节的背后,是龙岗区主动服务“同桌的你”的真心实意。“党委政府部门要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坚定不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龙岗区委书记余锡权强调,今天正好是7月11日,龙岗也将按照7-11(Seven-Eleven)的标准,为大家提供高效快捷的企业服务,全力以赴办好服务企业永不打烊的“便利店”。

深圳龙岗区服务企业的深度发展,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服务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服务品质的持续优化,龙岗服务企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岳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3:1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闲置设备“再上岗”,助力减排创效223万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高洪波 李稳智
7月11日,记者从吉林石化化肥厂获悉,该厂坚持低成本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闲置的精馏塔变为“环保设备”,成功实施碳黑水降氨氮技术攻关,实现碳黑水中氨氮物减排、副产氨水再利用“一举两得”目标,预计年创效约223万元。



据悉,该厂合成氨装置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碳黑水,为将溶解在碳黑水中的氨氮分离出来,降低水中氨氮含量,开辟环保治理新路径,该厂成立攻关小组,积极与高校联合研讨方案,和研究院科研人员合作开展试验,研究出一套新的氨氮分离工艺:通过加入液碱,将酸性碳黑水稳定为碱性,再送入精馏塔,利用常压蒸馏的方式,从塔底污水中将氨氮分离出来。
“有了思路就抓紧干。在对闲置精馏塔进行相应改造的过程中,我们用可以便捷拆装的软管替代需要搭接的大量临时管线,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物力……”三羟车间工艺工程师于海波介绍,车间7名技术人员全部上阵,配合施工单位用两天时间就连接长软管225米,为高质量完成项目改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碳黑水降氨氮技术攻关项目投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调整,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截至目前,三羟装置已累计处理碳黑水8136吨,碳黑水中的氨氮含量由处理前的560毫克每升降至10毫克每升,氨氮去除率达到97%以上,累计减排氨氮4.47吨。此外,副产的氨气还能回收利用,每年可制作20%浓度的氨水330吨,成为工厂新的效益‘增长点’。”三羟车间副主任文海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3:3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野生狍鹿现身内蒙废石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周嘉成
7月6日下午,在内蒙古赤峰中色白音诺尔铅锌矿四号废石场,中铁一局轨道运营(新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唐泳一行四人在检查植被生长情况时,偶遇一只野生狍鹿。

野生狍鹿进入废石场
“太激动了,第一次在这儿看到野生狍鹿,是个好兆头!”唐泳兴奋地说道,“记得2022年我刚到这个地方时,各废石场还是‘千疮百孔’的模样,如今随着项目全体人员不断努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成效初显,各废石场内山杏树密布,山坡上也长满了草,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
该项目作为中铁一局最大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自2022年进场以来,项目部第一时间召开了项目施工进场推进会,成立现场指挥部,提出了“平行作业、交叉施工、见缝插针”的施工组织形式,加大人员和机械的投入,在15个废石场同时展开作业面,用空间换取时间。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废石清运31万立方米、修筑挡渣墙(防洪墙)2500米、修筑导流渠8300米、覆土33万立方米、播撒草籽68万平方米、种植山杏树苗5.7万株。
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加大后续草木养护力度,巩固矿山生态修复成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领域生态建设的新样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3:4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京能在北交所发行20亿元短期公司债

北京日报讯(记者 孙杰)北交所债券市场助力京企融资再添新案例。日前,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京能集团”)在北交所发行20亿元短期公司债簿记结束,发行利率1.68%,创下去年以来北京区域国企信用债券最低水平。

今年3月,京能集团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已获得证监会注册。本次债券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将分期发行。此次发行为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的第一期,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30天,为该集团首次在北交所债券市场亮相。

截至今年3月末,京能集团总资产4670.83亿元,净资产1707.94亿元。今年1至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5.08亿元,净利润24.76亿元。经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评定,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7月9日,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网下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票面利率询价,利率询价区间为1.50%至2.50%。根据询价结果,发行利率确定为1.68%。据悉,该债券获得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中银理财及华夏银行等成为基石投资者,全场认购倍数超过1.6倍,发行利率也创下2023年以来北京区域国有企业信用债券最低水平。

债券将按上述票面利率于7月10日至7月11日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网下发行。本期债券上市后将被实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仅限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

去年,北交所信用债市场启动,市场基础功能进一步完善。此前,包括北京国资公司、京投公司、北京国管在内的多家市属国企已相继发行债券,为企业发展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3:5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翔顺控股集团工会关心退役军人成长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叶小钟 赵思远    

记者7月10日从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广东省云浮市翔顺控股集团工会关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开展培训,让退役军人适应新的岗位并顺利到公司发挥新作用,近3年来共吸收并培训培养26名退役军人成长为公司优秀职工。

据介绍,李国材于2005年4月28日退役后,入职翔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担任保安员,在工作中,李国材同志尽职尽责,从一线职工一步步学习成长,多次获得公司优秀职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物业公司筠州华府客服部主管梁春怡则是2020年6月退役后进入翔顺物业公司的。刚入职时,梁春怡的岗位为客服管家,在公司的精心培育与个人的不懈努力下,成长为部门主管,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在职期间曾多次获得优秀职工代表称号。其他几位退役军人进入公司后都在公司工会关心支持和个人努力下不断成长,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更好在服务退役军人中发挥更大作用,2021年6月,翔顺控股集团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据介绍,这是云浮首个非公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意味着该市在探索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触角向各领域延伸,深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行退役军人“全链条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翔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锦嫦表示,服务站坚持“党建+退役军人”的工作机制,为企业退役军人员工施展才能、干事创业搭建优质平台,不定期组织开展针对退役军人员工的技能学习、业务培训和岗位演练活动,定期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岗位,努力为企业培养退役军人人才。同时,不定期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家庭,对困难退役军人开展关爱帮扶援助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4:5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深化改革开放
  原标题:
  鞍钢:耀眼指标在“黑灯工厂”诞生
走进鞍钢股份冷轧彩涂工区,整条生产线现场空无一人,只有各组机器在快速运转,智能涂料运输机器人闪烁着灯光穿梭其中……在这里“一键启动”“无人作业”成了关键词,机器人配合无人天车,实现作业区域无人作业。
在鞍钢集团关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的选矿“黑灯工厂”,只见两台大型球磨机在快速运转,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清扫机器人闪烁着灯光在各处有序作业……该公司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在线监测、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生产效率和指标精益度大幅提高。
从2021年开始,鞍钢集团连续4年将数字鞍钢建设列为重点工作,累计投资62.9亿元,实施300余个改造项目。通过数智化赋能,这个老牌钢铁企业正焕发出新活力。
记者:高铭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5:0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一批粉尘涉爆企业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公布

中工网北京7月11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冬梅)近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粉尘涉爆企业涉及重大事故隐患和典型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案例,督促粉尘涉爆企业深刻吸取近期粉尘爆炸事故教训,切实落实粉尘防爆风险防控措施,逐步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024年4月2日,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对吉林省某家具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责令该公司限期改正,并处1.9万元的罚款。

2024年1月26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对某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对该公司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125万元的罚款。

案例还涉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某五金加工厂、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某铝制品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某乐器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某家具公司、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5:25 | 查看全部
经济聚焦

  原标题:今年前5月,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9.4%(引题)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刘成友 郝迎灿

  核心阅读

  近年来,辽宁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优化调整布局和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创新管理机制,激发企业和员工活力;改善创新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多措并举,辽宁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坐落在辽宁沈阳铁西区的沈鼓集团,近年来先后完成多家子公司混改、三项制度改革、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撤销三级以下部门及子公司,缩减干部岗位20%。3年来,沈鼓集团利润总额增长9倍,净资产收益率增长15倍。

  “我们通过混改,形成了国有资本、战略投资者、其他小股东4∶4∶2的持股结构,同时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企业活力和效率大幅提升。”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

  沈鼓集团持续焕发活力,是辽宁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缩影。辽宁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落地,国有企业总体实力和经营效益实现新提升,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破冰突围。今年前5月,辽宁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9.4%。

  “我们要持续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辽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加快追赶超越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说。

  优化调整布局和结构,做强主责主业

  “我们现在管这里叫‘光伏海’。”随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海英登高远眺,脚下数千亩光伏板整齐铺展,阳光映射下呈现出深蓝色调。这里本是煤矸石、土砂等废弃物的外排场地,是采矿业给大地留下的一块“伤疤”。

  变化源自2018年11月,抚矿集团、铁法能源等9家省属能源类企业,重组整合为辽宁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起全省能源保供等诸多重任。

  “集团成立之初,就把追风逐日、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提到战略层面。”辽宁能源集团副总经理王伟说,“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以煤矿采剥排弃场、采煤塌陷区为载体,加快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截至去年底,全集团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20万千瓦。

  近年来,针对地方国企规模偏小、产业布局分散、经营实力偏弱等问题,辽宁持续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工程,在省属企业层面推动组建了能源集团、交投集团、环保集团等10家企业集团,坚定不移做强主责主业。今年前5月,辽宁省属企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亿元,同比增长54.8%。

  国有资本加快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主业企业集中,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由3家“老字号”国企于2022年5月重组而成。重组后,其中两家企业从濒临破产转入良性经营。2023年,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136%。

  “眼下,我们正推动组建数智集团、科创集团、要素服务集团等,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为辽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辽宁省国资委主任孟华强说。

  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向改革要生产力

  “真是没想到,我能从一名普通工会干部竞聘成为组织科科长。”今年春节前,40岁的焦洁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辽渔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组织科科长的岗位,“打破‘大锅饭’和论资排辈,大家铆足了干劲!”

  市场意识不足、竞争意识较弱、发展活力不够是辽渔集团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辽渔集团开始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向改革要生产力。

  “我们紧抓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辽渔集团发展规划与科技信息部部长张璇介绍,通过改革,集团总部部门数由14个减至9个,中层管理人员编制压减10%,中层以下管理人员编制压减13.3%;同时,在对各岗位职责进行全面调整优化,明确岗位职级、工作职责和竞聘条件的前提下,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并形成常态化机制。

  改革带来活力。今年上半年,辽渔集团实现利润总额超1亿元,同比增长20%。

  今年以来,辽宁在省属国有企业正式启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建设攻坚战,希望通过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和员工活力、动力。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辽宁各级国有企业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截至目前,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实现各级企业全覆盖;省属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全员绩效考核率100%,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20多人。

  “对于市场化改革,我深有感触。”鞍山冶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永波说,最近3年,公司相继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三项制度改革,15.3万名原厂办大集体职工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辽宁国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初,由沈鼓集团往复机公司自主研发的循环气迷宫压缩机厂内负荷试车圆满成功,打破了大型迷宫压缩机技术被外企垄断的局面。成立70多年来,沈鼓集团为能源化工行业提供了万余台(套)大型离心压缩机、大型核泵等高端装备。

  “老字号”如何持续迸发活力?答案就在创新。“我们实施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双轮驱动’战略,同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联合体,近5年累计完成100余项重大科研任务。”戴继双说。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促进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的有力保障。

  4月2日,辽宁首届国有企业“星火”创新创意大赛颁奖仪式举行。“这是截至目前我省国资国企系统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创新创意赛事,共有341家企业近800个项目报名参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辽宁省国资委副主任宋旭涤介绍,目前正推动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随着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全省国资国企系统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宋旭涤说。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这两条主线,着力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工程、企业管理提升工程、央地合作提升工程、国资监管效能提升工程和国企党建提升工程,切实增强国有经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孟华强表示,力争到2025年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5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37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5:4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湖北宜昌首家建筑行业移动工会驿站启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刘忆
近日,由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宜昌首家建筑行业移动工会驿站——花溪路工会驿站正式启用。当天下午,花溪路工会驿站在伍家岗区揭牌。宜昌市总工会副主席李敏、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副局长叶帮斌、宜昌市城建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刘涛、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生态环保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徐德出席揭牌仪式。

“花溪路工会驿站是全市首家建筑行业移动工会驿站,应作为先进典型发挥行业示范作用,不断提升驿站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惠及更多的户外劳动者。”李敏表示。
据悉,该驿站以集装箱形式建立于中建三局花溪路快速化改造项目部,主要面向周边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执勤交警、网约车司机及其他户外工作者,他们大多不分白天黑夜、高温严寒。针对这类职工,集装箱驿站既能提供饮水、纳凉、休息、充电、阅读、轻伤处理等便捷服务,又能根据项目需要移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贴心、细心服务,保证大家累可歇脚、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饥可热饭、伤可用药、闲可充电、急可如厕“八可”服务功能,让广大户外劳动者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涌现,建筑工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流动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街道和角落,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他们歇脚休息等问题引起了工会组织的关注。宜昌市、区工会组织铺开建设工会驿站,解决户外劳动者歇脚难、喝水难、吃饭难等基本问题,同时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实施“智慧驿站”,拓展思想引领、健康服务、权益维护等服务,为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小驿站传递大温暖,“小切口”做实“大服务”。中建三局花溪路项目负责人崔鑫鑫表示,将坚持以人为本,竭诚服务职工的原则,认真管理好、维护好、宣传好驿站,将其打造成为城市的又一新亮点,充分展示大美宜昌城的良好形象,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暖心、贴心、热心的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3:45:5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华南公司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李天容 邓毅群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及劳务工人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期,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华南公司工会联合安监部在横琴科学城一期项目组织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的“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

据悉,本次竞赛分为安全生产知识笔试和竞答两个环节,共计10支队伍40人参赛。在竞答环节,以安全知识论高下,充分展示参赛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同时增加廉洁文化知识内容。
经过半天的激烈角逐,李鹏、何鹏涛以笔试成绩82分相同成绩夺得本次“安康杯”知识竞赛个人并列第一名,港湾7号项目代表队以笔试加竞答总分247.25分,夺得本次“安康杯”知识竞赛团体第一名。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华南公司副经理黄冈维说:“举办本次知识竞赛旨在让大家‘以赛促学、以学促廉、合规守法、共促发展’的目的,增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华南公司广大员工及劳务工人安全意识和规矩意识,大力营造抓安全生产、抓违章作业、重廉洁自律、讲责任担当的企业和谐发展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