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8月31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6:3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一天钻进2138米!我国海上油气井钻探速度新纪录诞生

记者8月3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中国海油高效完成海南岛南部海域某区块探井钻井作业,其中在8月20日的单日最高进尺高达2138米,创造了国内海上油气井单井日进尺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井钻井提速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今年以来,国内海上钻井日进尺首次突破2000米大关,钻探速度纪录一个月内在海南莺歌海盆地两次被刷新。此次打破纪录的海上天然气探井设计井深超3600米,井底最高温度达162摄氏度,需要钻穿多套不同时期的地层,存在地层压力梯度异常等特殊情况。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总经理陈浩东介绍:“在确保作业安全和建井质量的基础上,海上钻井作业团队提前对作业区域地质情况精准分析判断,同时创新作业工具、深入挖掘作业装备潜力,推动钻井作业效率的持续提升。”

中国海油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海洋油气井钻探提速领域的应用。海上钻井技术团队依托自主搭建的“钻井优化系统”,可以快速查看多个海域油气井钻探的历史数据,针对复杂井况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作业决策。

“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大力推进油气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国内海上年均钻井井数达近1000口,较“十三五”期间增长40%。其中,深层与超深层、高温高压、深水等新领域的作业井数达到“十三五”期间的2倍,钻完井作业效率整体提升15%。(记者陈子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6:50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000天(主题)
黄金大通道铺就繁荣之路(副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榆 通讯员 谢一可 李灵 杨永全 杨紫轩
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消息,截至8月29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000天。这条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黄金线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为沿线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客货运量持续攀升,“黄金线路”效益不断凸显
国铁昆明局最新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千日以来,其安全、舒适、便捷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客,累计发送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全线每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多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多万人次。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58列,最高峰时单日发送旅客达9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8列,累计发送旅客633.6万人次;自2023年4月13日开行以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达113.9万人次,共计服务了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成为中老沿线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有效促进了中老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也为区域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货运方面,得益于中老铁路高效的物流体系和便捷的通关服务,开通运营1000天,货物运输总量突破4300万吨,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主要城市,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4列,货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900多种。
服务体验不断优化,“黄金线路”品质有效提升
国铁昆明局通过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查验、通关流程,缩短了旅行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全程停靠站点由8个车站增至10个,列车始发正点率达到100%、终到正点率99%。北京、成都、重庆、广州、南宁等地,采用“国内旅游专列+国际旅客列车”的模式,先后多次组织中老跨境旅行团前往老挝,坐着动车畅游老挝和中国云南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同时,在国内段沿线车站设置了国际旅客购票的“专门窗口”,提供无干扰服务;列车上配备语言翻译设备,提供中、老、英三种语言旅服信息和广播服务;可用手机扫码座位扶手上的“昆铁+”二维码,实现列车点餐、正晚点查询、中转换乘导航、商务候车预约、云南特产购买等服务。此外,列车上还供应各种傣味小排、酸笋牛肉、菠萝饭等地方特色餐食,特别是推出的由云南小粒咖啡和老挝咖啡豆混合的“一路咖香”现磨咖啡,受到了两国旅客的广泛青睐。
国铁昆明局不断创新货运服务模式,累计开行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和一站直达特点的“澜湄快线”货运产品1400多列,大幅压缩国际货物列车运行时间。积极探索“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先后开行“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果蔬冷链专列,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加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万象南换装场,实现中老泰铁路互联互通,累计换装货物387列、集装箱14326标箱。完成磨憨铁路口岸提质扩能改造,加强中老海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行快速通关和转关模式,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黄金线路”带动作用显现
中老铁路串联起昆明、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象等旅游名城,沿线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据云南省旅游部门统计,今年以来,西双版纳接待游客3407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实现旅游总收入4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实现连续3年增长,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老铁路这条便捷的物流通道也为农产品、工业品等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运输水果超20万吨,运输蔬菜超5万吨,运输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超1万吨,推动了沿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据统计,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在货运装卸、物流、安保、保洁等方面已累计招聘使用沿线地区数千人,间接增加就业岗位十余万个;老挝籍员工在中老铁路运营及维保工作中占比近60%,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7:0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国门”磨憨口岸职工驿站的柠檬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 通讯员 许津铭

8月29日,“国门”磨憨口岸地表温度一度超过了40℃,班长李杰从职工驿站的保鲜柜里取出一杯杯凉爽的柠檬汁递给大家,工友们边感受着柠檬汁的酸爽,边商量着机车整备事宜。李杰介绍,职工驿站标配的柠檬汁、绿豆汁、酸梅汁,早已成为了驻点职工每天不可或缺的消暑“三宝”。

近年来,国铁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始终把关心关爱职工的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持续深化“温暖之家”建设,做实做细“夏送清凉冬送暖、一年四季送关爱”工作,在职工户外作业站点,打造职工驿站、阳光小歇点、沁心畅饮点等服务站点共计40余个。

为了让职工体验更美好,在职工驿站专门设置了休息区、畅饮区、阅读区、交流互动区等,职工可以在按摩椅上休息放松一下、可以在工休之余看看书。

每年夏秋季节,职工驿站会结合职工喜好配置绿豆汁、菊花茶、柠檬汁、酸梅汁等饮品,职工根据自己的喜好免费自取。除此之外,每个职工驿站还配有“关爱药箱”,为急需的职工提供最贴身的呵护。

昆明机务段工会副主席臧黎伟介绍,今年入夏以来,段上为所有职工驿站、阳光小歇点、沁心畅饮点补充饮品5批次,并定期配送了苹果、香蕉、葡萄等夏季时令水果,累计服务职工10000余人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7:17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
逆向探亲:12只“小候鸟”飞来工地温暖“爸爸”
工人日报—中工网 陈昌云 宋庆
8岁的儿子来到许松所在的中铁二局渝昆高铁三标二分部项目工地“探亲”,令许松高兴不已。
许松的工地处滇东北乌蒙山区牛栏江周边,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工程的繁忙令他常年与家中的妻儿聚少离多,“自2021年9月份项目开工到现在,1000多个日子,我回家的天数掰着指头可以数过来。”
与许松同样高兴的还有胡崇高。
在第二作业队的员工宿舍,胡崇高迎来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适值暑假,妻子带着9岁大的女儿和6岁大的儿子第一次来到了工地,与胡崇高团聚。
38岁的胡崇高来自云南省宣威市,现任中铁二局渝昆高铁三标二分部项目副经理,是项目鲁甸隧道斜井、鲁甸隧道出口、迤车隧道1号横洞、迤车隧道斜井、牛栏江特大桥的负责人,工作不允许他随便回家探亲,尽管回家也就是半天的路程。
怎么样才能让职工,既不耽误工作,又能陪伴妻子儿女呢?项目领导想到了“逆向探亲”的形式,“职工在工地忙于工程建设,没法回家,我们就是利用学生娃娃的假期,请职工家属带孩子来工地,既可以团聚,又让家属了解职工在工地的工作和生活,对孩子开阔眼界也有莫大的好处。”
于是,7个家庭以及12个孩子在这个暑假相聚在牛栏江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7:3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中交海南区域总部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庆祝活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8月28日,中交海南区域总部暨中交海投联合海军某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中交海南区域总部总经理、中交海投党委书记、董事长由广君在致辞中表示,中交海南区域总部暨中交海投将以“奋进自贸港·中交在行动”党建品牌为引领,发挥中交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在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园区开发、民生项目、高等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更多的中交智慧、中交方案和中交力量。
活动以“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为主题,共分为“山海筑梦,使命在肩”“不忘初心,拾级而上”“革故鼎新,永立潮头”三个篇章,展示了中交与海南改革发展的厚重历史和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壮阔图景,表达了中交驻琼各单位干部职工对祖国的深情礼赞,诠释了中交集团“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企业使命和“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企业精神。
自1952年建设海榆中线和秀英港开始,中交入琼已72载。截至目前,中交集团旗下30余家子企业在海南累计建设各类项目超1500个,新签合同额超3500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10万个,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中交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7:49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夏送清凉 情暖一线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近日,海南三亚持续高温,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顶烈日、抗高温,争分夺秒抢赶工期,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施工景象。
自夏季以来,该项目积极响应安全生产月要求,全面开展 “夏日送清凉” 防暑降温关怀行动,采取多项防暑降温措施,全力保障工人健康与施工安全。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设置了爱心驿站,工人们可随时在此防暑降温、缓解疲劳。此外,配备了防暑降温药品。该项目党支部书记强建红介绍:“我们调整了工作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让工人们在相对凉爽的时段作业。”
项目团队还开展了专项培训和宣传,将安全知识送进班组。通过宣传栏、班前会等形式,向工人普及防暑降温的常识和施工应急处理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9:3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以“担重”的韧劲行稳致远(主题)

——论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副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改革越深入,任务越繁重,越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担重”的韧劲行稳致远。

重,其古字形像人弯腰背负着满装的口袋。今天,“担重”的含义早已抽象化,但其负重前行的核心指向依旧如故,且更多地强调精神层面上的不畏艰险、不惧压力、勇于挑战。

当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要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没有勇于“担重”的精气神是行不通的。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广大党员干部就越要敢于“担重”。农作物栽培有一项墩苗技术,要使庄稼长得好,就必须促进其根系发育、向下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干部接受“担重”磨炼,就是自觉“墩苗壮苗”、生根养根的过程。“进藏先遣连”党代表李狄三曾说:“什么叫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的人。”勇于“担重”,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就是需要我们到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墩墩苗”,不断磨炼意志、转变作风、增长才干,在“担重”中磨炼铁肩膀、硬骨头。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党员干部要磨砺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起磨炼的意志品质,传承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担重”传统。一要磨砺“担重”的意志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具有长期性,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沉下心来、打好基础,在一线实践中经受磨砺,厚积薄发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二要增强“担重”的主动性。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正处于紧要关头,压力不可谓不大,我们要做到干字当头,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三要练就“担重”的硬肩膀。敢于“担重”,还要善于“担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担重”并非单纯的体力活,更多是费心费神的脑力活,要做到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善于识变求变应变,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韩宗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9:5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故步自封

加拿大近日决定效仿美国,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随美起舞,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加拿大此举无异于故步自封,最终损害的将是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出品|国际在线
总策划|钟仁宗
监制|蒋丽丽 
主编|刘沐晨
策划|梁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30:0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惊艳一“夏”

这个夏天,世界舞台上吹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然而,不习惯、不接受中国在相关领域发展和进步的一些西方人士却表现出了不适应和抵触。
出品|国际在线
总策划|钟仁宗
监制|蒋丽丽 
主编|刘沐晨
策划|曹珍
绘制|曹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30:2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推动专项债使用加力提效

专项债是地方政府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稳投资、补短板和扩内需的重要工具。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作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推动专项债使用加力提效,有助于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陆续发力,专项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投向领域和结构持续优化,专项债发行使用质效得到较大提升。

首先,专项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全年拟安排专项债3.9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000亿元,继续释放财政“加力”信号。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发行专项债券2.45万亿元,其中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49万亿元。专项债发行节奏自5月份开始显著提速,进入密集发行期。

其次,投向领域和结构持续优化。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优化调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将“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将“保障性住房”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的撬动作用。

再次,专项债额度分配逐渐向经济发展水平好、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区域倾斜,项目成熟度持续提升。全国各地高度重视专项债项目的质量审核。例如,2024年安徽省搭建“专家线上评审”平台、福建省财政部门组织第三方专家评审,从严审核专项债项目的预期收入等指标,倒逼提高项目成熟度,项目储备质量有所改善。

可以说,专项债资金的使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有效支撑,在筑牢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增添发展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例如,专项债“重发行、轻管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专项债项目收益不及预期,甚至缺乏收益,财政还本付息压力大;专项债资金管理不规范,有的地方仍存在资金闲置、资金挪用等。针对此,应从多方面持续推动专项债使用加力提效。

继续加强专项债项目遴选和项目储备。建立健全专项债项目评审专家库,制定严格的项目筛选和评审标准,设计精细化的项目评审指标,构建科学有效的评审体系,完善专项债项目评审体制机制,重点从项目成熟度、融资收益平衡等方面严格把关,遏制项目造假、过度包装等行为,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建立动态项目储备库管理机制,定期对储备库的项目进行评估和更新,动态调整项目优先级和推进计划。

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领域,提高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门槛,引导市场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探索专项债与市场化融资协同注资的新模式,更好地发挥专项债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拉动更多有效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持续加强对专项债的全链条管理。以“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导向,建立闭环式管理链条,围绕专项债“借、用、管、还”各环节,全方位做好专项债券管理,彻底改变“重发行、轻管理”状况。建立健全专项债资金管理制度。通过专户管理,精准核算专项债券资金、项目资本金、项目收入、还本付息等资金收支情况,加强对专项债项目资金的日常管理。

加大专项债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全面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资金监管平台,对专项债资金的拨付、使用、流向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明确各环节监管责任主体,形成多部门协同监管合力,坚决杜绝资金长期闲置或低效投资的情况。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挪用、挤占和虚报等行为,继续优化专项债额度分配机制。

(王立勇,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