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10月24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2:0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深圳德懿府项目实现顺利封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兵 通讯员 张熙祥
日前,中建一局华北公司承建的深圳德懿府项目实现顺利封顶。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总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9栋单体,是深圳市宝安区首批旧城旧村改造试点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商贸商业、人才居住、文化配套齐全的商业中心区。

据介绍,项目团队克服了工期紧张、高温、台风强降雨等不利条件,顺利完成了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2:3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第七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济南落幕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以“绿色·智能·安全·创新”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暨全领域多元化绿色智能盾构技术国际论坛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大会由北京盾构工程协会、山东大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

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11项议题28场演讲中,分享了他们在绿色智能盾构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参考和实践指导。
大会共征集到8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26篇入选《土木工程学报》增刊,36篇收录于《第七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会议同期举办了《盾构工匠2024》首发式暨第三届盾构工匠颁奖典礼。38名盾构工匠的先进事迹,诠释了盾构行业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大会举办了第二批盾构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中交隧道局勾常春、铁建重工刘学、中铁十一局乔晓亮、广东华隧李飞四个工作室获得授牌。在展览展示环节,45家参展商展示了盾构行业的典型工程、创新技术和名优产品,展现了中国盾构行业的先进水平。六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展会现场成功签约。据悉,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2:4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投资收益大增推高净利(主题)

投资收益大增推高净利(副题)

经济参考报记者 张小洁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中国平安率先发布三季报,另外四家均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归母净利润全部上涨。受权益市场回暖影响,多家险企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带动净利润同比高增。从负债端看,五家险企前三季度原保费收入合计为23814.47亿元,均实现稳健增长。

五家上市险企净利全部上涨

10月21日晚间,中国平安发布三季报。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38.18亿元,同比增长5.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1.82亿元,同比增长36.1%;营业收入为7753.83亿元,同比增长10.0%;年化营运ROE为15.9%。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实现增长,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96.51亿元,同比增长5.7%。

中国人寿近日公告称,预计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11.35亿元到1087.67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629.71亿元到706.03亿元,同比增长约165%到185%;预计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15.16亿元到1091.78亿元,同比增长约165%至185%。

10月15日晚间,中国太保披露,预计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70亿元到394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约139亿元到163亿元,同比增加约60%到70%;预计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68亿元到391亿元,同比增加约60%至70%。

同日,中国人保也公告称,预计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30亿元到379.3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3.27亿元到174.28亿元,同比增长65%到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79亿元到376.49亿元,同比增长65%至85%。

此前,新华保险披露,经公司初步测算,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86.07亿元至205.15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90.65亿元至109.73亿元,同比增长95%至115%;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86.44亿元至205.56亿元,同比增长95%至115%。

从保费情况看,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均实现稳健增长,原保费收入共计23814.47亿元。

新华保险10月17日晚间披露,今年前九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456.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29.11亿元有所增加。

此前一天,中国太保公告称,今年前九个月的保费收入为3694.12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太保寿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095.93亿元,同比增长2.4%,太保产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598.19亿元,同比增长7.7%。

10月14日晚间,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也披露了前九个月保费收入情况。公告显示,中国人保三家子公司今年前九个月原保费收入合计为5689.16亿元,同比增长5.23%。其中,人保财险原保费收入为4283.30亿元,同比增长4.6%;人保寿险原保费收入为966.23亿元,同比增长5.9%;人保健康原保费收入为439.63亿元,同比增长10.5%。中国平安四家子公司前九个月合计原保费收入为6891.75亿元,同比增长8.42%。其中,平安财险原保费收入为2393.71亿元,同比增长5.9%;平安人寿原保费收入为4217.16亿元,同比增长10.2%;平安养老原保费收入为141.97亿元,同比下降4.9%;平安健康原保费收入为138.91亿元,同比增长14.6%。中国人寿则在今年前九个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6083亿元,同比增长5.1%。

权益市场回暖推高投资收益

谈及业绩预增原因,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四家险企均提到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投资收益大增。

“2024年前三季度,本集团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本集团在夯实经营基础的同时,叠加资本市场回暖影响,总投资收益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中国人保表示。

中国太保称前三季度业绩预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依据战略资产配置方案,在投资组合中保持配置一定比例区间的权益资产,伴随近期资本市场上涨,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实现了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较大幅度增长。

中国人寿表示:“本公司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三季度股票市场显著回暖,本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新华保险披露,前三季度公司适度加大了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提升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同时加强保险负债端的品质管理、优化业务结构。近期资本市场回暖上涨,使得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实现了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较大增长。

此外,中国平安也在三季报中表示保险资金投资业绩优良。“2024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0%,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华西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罗惠洲表示,三季度权益市场回暖,投资收益预计将推动各险企净利润显著改善。今年三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6.1%(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上涨17.1%),而去年三季度下跌4.0%(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下跌4.7%),股市回暖下各险企投资收益有望同比大幅增长。同时,由于2023年同期各险企业绩基数较低,各险企净利润有望在低基数叠加资产端回暖驱动下迎来大幅增长。

方正证券研究也认为,权益市场表现好于上年同期,沪深300/红利指数三季度分别上涨16.07%和4.10%,表现好于上年同期的-3.98%和1.78%,投资收益预计同比改善。此外,短期利率下行或提升债券公允价值,进一步增厚投资收益。

华泰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李健表示,截至2024年6月末,中资上市保险公司的股票及基金配置比例合计为9%至18%,其投资表现显著受益于9月底的股市大涨。2024年三季度,沪深300上涨幅度高达16%,可近似视为保险公司FVTPL权益基金投资收益率。保险公司税前利润可分为保险服务业绩、投资业绩和其他三部分,股票上涨则主要影响投资业绩,进而带动净利润上升。“我们估计,三季度股市上涨带动中资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提升,有望显著改善净利润。”

负债端和投资端有望持续改善

“展望2024年三季报,我们认为资负共振下上市险企净利润及新业务价值增长有望超预期。”罗惠洲分析称,从负债端看,预定利率下行叠加产品及渠道高质量转型,2024年前三季度各险企NBV增速有望较中报继续提升。从资产端看,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有望陆续出台,投资者对权益市场信心有望继续逐步修复,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有望大幅改善,压制寿险板块利润和股价估值的掣肘有望被全面打开。

国泰君安非银刘欣琦团队也表示,负债端看,客户需求好于预期叠加产品新业务价值率改善,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寿险NBV维持较快增长,财险受制于巨灾赔付影响预计COR抬升,上市险企审慎的准备金策略利好承保利润稳定;投资端看,“一行一局一会”政策指导下,预计保险行业受益于“长钱长投”制度环境完善,地产政策优化,以及权益市场改善预期,投资收益水平预计将明显改善。海通证券研究认为,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未来随着经济复苏,负债端和投资端都将显著改善。

二级市场上,保险板块近期强势拉升。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申万保险行业指数9月13日以来累计涨幅超过30%,进入10月有所回落,10月8日至21日累计下跌0.47%。

李健认为,保险股在当下行情中有双重获利,首先是市场情绪带来的相关效应,保险股在指数上涨过程中往往表现更好;其次是盈利改善,在大幅度股票上涨背景下,净利润、净资产、内含价值有望明显改善。而经历过近期的大幅上涨之后,A股保险股估值已经全面超越1倍PB(市净率),建议关注基本面相对稳健均衡,长期增长性较强的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3:0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深交所大湾区债券平台实现 首只企业类绿色跨境债券挂牌

经济参考报记者 韦夏怡

记者近日从深交所方面获悉,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投控”)在中国香港地区发行的30亿元3年期绿色可持续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在深交所大湾区债券平台挂牌,这是首单地方国企类绿色可持续发展跨境债券在大湾区债券平台挂牌。

建设大湾区债券平台是深交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重大决策部署,助力交易所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深交所大湾区债券平台已累计挂牌展示38只产品,包括28只离岸地方政府债券和10只政策性金融机构跨境债券产品。

福田投控本期跨境债券在深交所大湾区债券平台和港交所双边挂牌,实现了大湾区债券平台企业类跨境债券挂牌业务“零的突破”,丰富了平台挂牌产品类型,强化了平台信息披露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规则制度衔接。

始终秉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交所正着力提升可持续金融服务效率并于近期在官网上线可持续金融服务专区。据悉,本次福田投控发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跨境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符合资格的绿色发展项目和社会责任项目。这是深交所深化可持续金融服务、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又一具体举措。

接下来,深交所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国九条”要求,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持续发挥大湾区债券平台功能,积极拓展跨境债券、绿色债券服务深度和广度,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稳妥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5:2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广东金马大桥新桥全面进入桥梁主墩桩基施工阶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汪明星 实习生 汪颀伟

秋高气爽的十月正值项目建设“黄金期”广昆高速(广肇段)改扩建工程传来好消息,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金马大桥新桥全面进入桥梁主墩桩基施工阶段。



在肇庆市,西江之上,金马大桥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各类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响,桥梁主墩桩基紧张有序施工。今年6月,随着金马大桥主墩桩基首根永久钢护筒顺利开打,大桥主桥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金马大桥是广昆高速(广肇段)改扩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跨越西江,全长1936.6米,为双向四车道桥梁。项目将“复制粘贴”出另一座桥,外部造型和目前正在运营的金马大桥一致,同样采用独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与连续组合梁的协作体系。待建成投入使用后,两座金马大桥均变为单向四车道通行。



据了解,金马大桥主桥横跨隶属内河I级航道的西江。西江航运繁忙,每天通航船只超过500艘,改扩建期间不具备封航条件,大桥主塔位置水位较深,且新桥建造位置与旧桥距离较近,主桥结构受力较复杂、技术难度高、施工难度较大。



对此,项目方采用分离增建的方式,对主墩实行独立钢平台施工,采用大吨位浮吊船错峰施工,同时加强对旧桥的监测监控。“目前,金马大桥主桥41号墩已完成16根桩基础施工,预计10月底完成全部桩基础施工。”中铁大桥局广肇1标项目经理甘六一表示。

中铁大桥局广肇1标安全总监张杭介绍,金马大桥新桥主梁采用钢梁,钢梁普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具有承载能力强、质量标准高、施工周期短的优势,能够保障早日通车。

G80广昆高速(广肇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七射十一纵十八横”网中第十八条横线,也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51.1公里,先行工程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

项目途经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蚬岗镇、金渡镇、白土镇、莲塘镇、南岸街道等多个镇(街道),止于马安互通,顺接广昆高速马安至河口段工程(广云段),将现状双向四车道和双向六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是高要区融珠入湾、对接广佛的交通大动脉。

目前,项目整体工程正推进软基、涵洞、桥梁施工,预计2027年底建成通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5:3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重庆市藻渡水库工程成功实现截流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曾婉婷

近日,随着最后一车土石方倾倒入河,重庆市藻渡水库大坝下河成功截流,标志着藻渡水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正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重庆市藻渡水库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由中交上航局、中交二航局、长江设计集团组成的EPC联合体负责实施。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总投资101.23亿元。水库正常蓄水位375米,总库容2.01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0.5亿立方米。

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升綦江防洪能力,将綦江城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年供水量约1.79亿立方米,可为渝南地区的300多万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3.46万亩。此外,电站装机容量12兆瓦,年发电量4494万千瓦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5:4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进入海域段掘进施工

人民日报杭州10月22日电(记者李中文、刘军国)22日,在新建浙江宁波至舟山铁路(以下简称“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海平面下42米深处,“定海号”盾构机成功穿越海堤,由陆域段进入海域段掘进施工,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启“穿海之旅”。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控制性工程,位于东海海域宁波与舟山之间的金塘水道下方,西起宁波市北仑区,东至舟山市金塘镇,全长16.18公里,其中采用盾构法施工区段长11.21公里。

今年5月16日,金塘海底隧道掘进使用的“定海号”和“甬舟号”盾构机从舟山侧和宁波侧同时始发,相向掘进施工。两台盾构机在穿越高水压及多种复杂地层后,将在海底实现精准对接。

甬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大项目,线路全长7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项目建成运营后,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长三角唯一不通高铁的地级市舟山市将接入全国铁路网,对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6:00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孙喜保 通讯员贺学军
10月22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西(安)十(堰)高铁陕西段桦树台隧道顺利贯通。桦树台隧道是全线第一座贯通的9km以上隧道,该隧道的贯通为西十高铁全线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西十高铁陕西段桦树台隧道出口。
桦树台隧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为秦岭中低山区,隧道全长9343m,地层岩性为板岩、板岩夹砂岩,隧道穿越华力西褶皱带、王庄复背斜、郭家坪帚状构造,断裂带、节理密集带,围岩岩性变化快,不良地质占隧道施工全长的49.97%,施工存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
中铁隧道局西十高铁5标副总工程师毛磊介绍道:“针对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变化快频繁的特点,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18字方针,采用洞身中管棚、双层小导管加强超前支护,根据现场围岩情况,合理优化台阶,结合企业特色,使用三台阶施工,减少围岩暴漏时间,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仰拱初支及时封闭成环。这一系列措施,保障了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
自2022年9月正式进洞以来,中铁隧道集局集团建设者超前谋划,科学组织,强化技术创新,强抓标准化施工,克服征拆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历时25个月实现隧道顺利贯通。
西十高铁建成通车后,西安至十堰可实现1小时内到达,武汉至西安间列车运行时间有望缩短至2.5小时,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8:0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成渝号”盾构机刀盘安全吊装下井

中新网成都10月23日电(记者 刘忠俊)10月23日上午,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建设现场,“成渝号”盾构机刀盘安全吊装到位,标志着“成渝号”盾构机掘进施工进入“倒计时”。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沙坪坝区、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蜀安隧道全长10380米,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其中盾构段全长9824米,分为“蜀安号”“成渝号”两个盾构机进行施工,“蜀安号”已先期开始掘进施工,此次刀盘吊装下井的是“成渝号”。“‘成渝号’盾构机开挖直径14米,全长105米,重达3344吨、装机总功率10000千瓦,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定制盾构机后配套台车,攻克超大直径盾构分体始发难题,配备带压复合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先进装备。”中铁十一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部盾构队长贾程称,盾构机搭载了超前地质预报、地层界面识别、气体环境监测、刀具磨损检测装置、同步注浆检测等智能化装备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了解,刀盘下井吊装是整个盾构机吊装组装阶段难度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一项工序。吊装下井的“成渝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4米,由中间块和四分块在地面拼装焊接而成,重约415吨。刀盘的涂装采用了四川特色的太阳神鸟,寓意着生命不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盾构机刀盘下井后将开展盾体前移,盾尾、拼装机、连接管线、同步调试、负环拼装等施工,预计12月初开始掘进施工。

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成渝中线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学生表示,盾构机主要穿越泥砂岩及圆砾土层,地质条件复杂,采用了盾构推拼同步系统、盾构智能掘进管理、多层次注浆体系等多项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保障了敏感环境盾构近接建(构)筑物施工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38:1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工会在施工一线举办“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引题)

唠出真感情 化解心头事(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裴龙翔

阅读提示

为方便职工表达诉求,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工会将“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搬进施工现场,帮助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拉近职工和企业的距离。

“老罗,下工啦?过来坐坐,聊一会儿!”“夏师傅,位置给您留着呢,要提醒大家多喝水,休息好。”近日,一个寻常的傍晚,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工会主席鄢博正招呼前来职工书屋参加“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的职工落座。

建筑企业的职工分散在项目上,无法在一地长期工作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社保不固定、落户难、子女教育难、就医不方便等问题。项目一线职工缺少反馈和表达诉求的机会,对于各类新政策和工作部署,基层获取信息也较为滞后。为及时解决一线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华东分公司工会将“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现场搬进工地,方便职工表达诉求,助推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和谐发展。

面对面了解诉求

“开展接待日的场所可以是会议室、接待室,条件允许时也可在就近的公园、广场、教育基地等户外场所。主打一个就近、轻松,让大家放松心情,畅所欲言。”鄢博说。

距离近了,换来的是更多职工敞开心扉。一次接待日上,有女职工反映:“我刚休完产假回归岗位,可项目部和我家离得远,照顾孩子不方便。”了解情况后,华东分公司工会第一时间与项目部协调,为这位女职工创造条件,方便其将孩子接到身边照顾。

“只有面对面了解职工诉求,才能精准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鄢博表示,工会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就记录下来,在分公司层面协商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

“小唐,听说你买房啦,恭喜。”“这得感谢工会,帮我们实现社保属地化。”作为在沪的外地企业,以前该分公司所有职工的社保缴纳在外地,对职工的生活存在影响。当这一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接待日问题清单上时,工会开始着手推动职工社保属地化。2021年5月,分公司实现社保属地化。

定期征集学习清单

针对一线职工获取职业发展和福利政策信息滞后的情况,该分公司工会定期对职称评选、职工关爱“五个一”活动、工会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公布。

此外,该分公司工会定期向职工征集学习和培训清单,根据需求制订接待日主题和学习内容。经调查统计,职工最关注的是弘扬劳模精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与自身及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厂务公开内容。于是,接待日着重从大国工匠和劳模的经典事迹,以及工匠、能手的选树政策,企业“产改”举措等角度进行讲解,鼓励职工向劳模工匠学习,营造“争当劳模、赶超先进”的氛围。目前,该分公司已选树上海静安工匠等荣誉称号获得者5名,大宁街道工匠4名,接待日充分发挥了政策宣讲和厂务公开的“传声筒”作用。

在接待日开展前3天,该分公司工会还在全体职工中公开接待时间和地点,保证职工应知尽知,同时面向全体职工征集需要工会协助解决的问题并于活动前进行梳理汇总,提交上级工会知悉。

专家团做好“传帮带”

在一次接待日中,该分公司技术线条职工提出,跨项目交流可以有效避免施工错误。工会由此想到:是不是可以联合工程技术线条整合资源,选拔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团,专门攻克项目施工技术上的“疑难杂症”和科技创新瓶颈,并肩负起“传帮带”的责任?

如今,这项专家团机制已运行近两年时间,一线职工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打造了静安区优秀创新工作室4个,助推公司获得包括鲁班奖在内的工程奖项10余个、中国安装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成果数十项。

“我们项目做的是锂电池厂房,用到的工业管道制作要求非常高,专家团的专家为我们讲解了相关内容,经过学习,我现在成长为高技术人才。”该公司华友项目一名焊工说。

据悉,该分公司工会将接待日收集的意见进行整理,注重通过“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以形成机制,更好促进企业发展,同时服务职工。截至目前,推出了“专家团解难题”“工匠523助企行服务包”“‘三位一体’产业工人培育体系”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